當前位置:首頁 » 分析預測 » 股票交易分析技術的發展階段
擴展閱讀
黃色在線免費視頻 2025-08-18 15:24:34
股票交易傭金萬3千3 2025-08-18 15:11:02

股票交易分析技術的發展階段

發布時間: 2021-09-17 09:51:30

㈠ 技術生命周期的階段是如何劃分的

技術生命周期是一個營銷學名詞。
生命周期是世界萬物普遍存在的客觀規律,任何一個系統無論是呼吸的還是不呼吸的,都有生命周期,有生命的有機體例如植物、動物和人類等都會出生、長大、衰老和死亡,其他組織也一樣。
技術生命周期論
技術生命周期論將技術視為可買賣的商品,從而具有自身生命循環和向外轉移傾向的理論。該理論由「產品生命周期理 論」引伸而來,由R.弗能、M.G.哈維提出。 弗能認為,工業製成品從發明研製到進入市場銷售,都要經歷成長、成熟、飽和與衰退等不同階段,他由此而將體現在產品上的技術也劃分為導入、成長、成熟與衰退四期。擁有新技術的國家首 先運用該技術在國內生產新產品。其後,隨著這項技術的發展與使 用該技術生產的產品的增加,技術逐漸標准化和普及化。產品開始在國內滯銷。而在這一過程中,其他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市場上對該產品的需求劇增,技術創新國便進行直接投資,以利用發 展中國家的廉價勞動力謀求利潤最大化。哈維在《技術轉移過程中 技術生命周期的運用》(1984)一文中認為,先進國家之所以將技 術轉移至發展中國家,目的在於增加利潤。由於競爭激烈、反托拉 斯法的限制、企業本身能力不足及技術生命周期等因素,使得先進 國家不得不藉助於技術轉移來彌補技術創新時花費的研究開發成 本。他強調跨國公司在國際技術轉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跨國公司應通過自我分析、競爭者分析和技術接受國分析,選擇技術生命 周期的適當階段進行有效的技術轉移。
哈維從技術發展本身有內在擴張力出發,將技術生命周期劃分為以下六個階段:
①技術開發 階段,此時只有新技術創意產生。
②技術驗證階段,這時新技術在發達國家開發成功,廠商開始以產品的預期銷售量、技術授權及整 廠輸出的預期收益,來評估技術潛力的大小.以決定技術轉移的方 式。
③技術應用啟動階段,技術在這一階段還十分新穎,若以授權方式轉移給發展中國家,則技術接受國很可能將該技術所生產的產品回銷到發達國家市場,即產生「回鏢效應」,使發達國家廠商 的利益受到侵蝕。
④技術擴張階段,此階段技術已被成功地應用, 發達國家廠商可從新產品的銷售中獲取利益,並開始拓展新產品, 這時可考慮是否將技術出售給發展中國家。
⑤技術成熟階段,此階段發達國家廠商大量地將技術轉讓給發展中國家,但由於相關技術的介紹售給者眾多,發展中國家獲得選擇購買的機會,使發達國家廠商在技術轉讓上的談判力量遭到削弱。
⑥技術退化階段,發達國家廠商擁有的這項技術已失去領先的優勢地位。從上述技術生命周期來看,各階段均有不同的問題,跨國公司應有系統的評估模 式,才能准確把握技術轉讓的最佳時機。

㈡ 股市趨勢技術分析的分析方法概述

股票投資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種:基本分析、技術分析、演化分析,其中基本分析主要應用於投資標的物的選擇上,技術分析和演化分析則主要應用於具體投資操作的時間和空間判斷上,作為提高投資分析有效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1)基本分析:基本分析法是以傳統經濟學理論為基礎,以企業價值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通過對決定企業內在價值和影響股票價格的宏觀經濟形勢、行業發展前景、企業經營狀況等進行詳盡分析,以大概測算上市公司的長期投資價值和安全邊際,並與當前的股票價格進行比較,形成相應的投資建議。基本分析認為股價波動不可能被准確預測,而只能在有足夠安全邊際的情況下買入股票並長期持有。
(2)技術分析:技術分析法是以傳統證券學理論為基礎,以股票價格作為主要研究對象,以預測股價波動趨勢為主要目的,從股價變化的歷史圖表入手,對股票市場波動規律進行分析的方法總和。技術分析認為市場行為包容消化一切,股價波動可以定量分析和預測,如道氏理論、波浪理論、江恩理論等。
(3)演化分析:演化分析法是以演化證券學理論為基礎,將股市波動的生命運動特性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從股市的代謝性、趨利性、適應性、可塑性、應激性、變異性和節律性等方面入手,對市場波動方向與空間進行動態跟蹤研究,為股票交易決策提供機會和風險評估的方法總和。演化分析認為股價波動無法准確預測,因此它屬於模糊分析范疇,並不試圖為股價波動軌跡提供定量描述和預測,而是著重為投資人建立一種科學觀察和理解股市波動邏輯的全新的分析框架。

㈢ 炒股軟體的發展歷史

中國股市自開市以來就受到來自股民、機構的熱切關注,95年的一部電影《股瘋》把各界的熱情捧到了一個制高點。炒股軟體這一新鮮事物便橫空出世。最早的炒股軟體雛形源於的證券營業廳的看板模塊。其中最早的領頭羊便是上海錢龍公司。

錢龍自炒股軟體誕生以來 ,就創立了多項業界標准,比如紅漲綠停、領先指標、F10介面、主力實時監控、板塊分析、股市風雲榜等如今廣大股民耳熟能詳的專業名詞。可以說不認識錢龍,就不認識炒股軟體。

而近年來,隨著股市復甦,非現場交易的不斷普及,3G網路技術的發展成熟,手機炒股軟體已然成為證券投資者的首選之一。而手機炒股軟體的市場層次不齊,大多數手機股軟除了基本的查看行情功能外,最核心的功能是選擇性收費的。而日前錢龍公司推出的掌上錢龍則力排眾議,真正實現了完全免費,包括查看各種主力數據。眾所周知,主力數據對於股市投資者至關重要,其中包括主力持倉量,成交量,資金流速都是從根本上客觀反映當前大盤走勢的,直接影響投資者的決策。掌上錢龍不僅在技術功能上實現了突破與革新,在使用體驗上也給與了股民一個看的見的實惠。

㈣ 證券的發展歷程

1603年,在共和國大議長奧登巴恩維爾特的主導下,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成立。就像他們創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國家一樣,如今他們又創造出一個前所未有的經濟組織。
荷蘭萊頓大學歷史系 教授 維姆·范登德爾: 是的,可以這么說。它是第一個聯合的股份公司,為了融資,他們發行股票,不過不是現代意義的股票。人們來到公司的辦公室,在本子上記下自己借出了錢,公司承諾對這 些股票分紅,這就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籌集資金的方法。
荷蘭阿姆斯特丹歷史博物館館長洛德韋克·瓦赫納爾:
他們聚集了650萬的資金,差不多相當於300萬的歐元,而那時候,這些錢值幾十億,用這些錢他們建立了公司。
通過向全社會融資的方式,東印度公司成功地將分散的財富變成了自己對外擴張的資本。甚至,阿姆斯特丹市市長的女僕也成了東印度公司的股東之一。
成千上萬的國民願意 把安身立命的積蓄投入到這項利潤豐厚,同時也存在著巨大風險的商業活動中,一方面是 出於對財富的渴望,更重要的是,因為荷蘭政府也是東印度公司的股東之一。政府將一些 只有國家才能擁有的權利,摺合為25000荷蘭盾,入股東印度公司,這就大大增加了東印度 公司的許可權和信譽。
荷蘭萊頓大學歷史系 教授 維姆·范登德爾:
(政府給東印度公司的特權是)可以協商簽訂條約,發動戰爭,這樣它就成了在亞洲的獨立主權個體,或者說從南非到日本的整個地區,它都可以像一個國家那樣運作。
在一切准備妥當之後,東印度公司的船隊出航了。西班牙國王幾乎是用鄙夷的態度對待這個不自量力的挑戰者。但是,在東印度公司成立後的短短五年時間里,它每年都向海外派出50支商船隊,這個數量超過了西班牙、葡萄牙船隊數量的總和。
荷蘭阿姆斯特丹歷史博物館館長洛德韋克·瓦赫納爾:
前十年他們(東印度公司)沒有付任何的利息,因為投資者喜歡把錢投到造船、造房子,以及在亞洲建立一個貿易王國上面。做完這些,十年後,公司第一次給股東派發了紅利。
連續十年不給股東們分紅利。這樣的經營方式為什麼能夠得到投資者的認可?
這是因為:荷蘭人同時還創造了一種新的資本流轉體制。1609年,世界歷史上第一個股票交易所誕生在阿姆斯特丹。只要願意,東印度公司的股東們可以隨時通過股票交易所 ,將自己手中的股票變成現金。
早在四百多年前,在阿姆斯特丹的股票交易所中,就已經活躍著超過1000名的股票經紀人。他們雖然還沒有穿上紅馬甲,但是固定的交易席位已經出現了。
這里成為當時整個歐洲最活躍的資本市場,前來從事股票交易的不僅有荷蘭人,還有許許多多的外國人。大量的股息收入從這個面積不超過1,000平方米的院子,流入荷蘭國庫 和普通荷蘭人的腰包,僅英國國債一項,荷蘭每年就可獲得超過2,500萬荷蘭盾的收入,價值相當於200噸白銀。 舊中國
證券在中國屬於舶來品,最早出現的股票是外商股票,最早出現的證券交易機構也是由外商開辦的上海股份公所和上海眾業公所。上市證券主要是外國公司的股票和債券。
1872年,設立的輪船招商局是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企業。
1914年,北洋政府頒布的《證券交易所法》推動了證券交易所的建立。
1917年,北洋政府批准上海證券交易所開設證券經營業務。
1918年,中國人在北平成立了自己創辦的第一家證券交易所。
1920年,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得到批准成立,是當時中國規模最大的證券交易所。
新中國
1984年11月,中國第一股——上海飛樂音響股份公司成立。
1985年1月,上海延中實業有限公司成立,並全部以股票形式向社會籌資,成為第一家公開向社會發行股票的集體所有制企業。
1986年9月26日,新中國第一家代理和轉讓股票的證券公司——中國工商銀行上海信託投資公司靜安證券業務部宣告營業,從此恢復了中國中斷了30多年的證券交易業務。
1986年11月14日,鄧小平會見紐約證券交所董事長約翰.范爾霖,並向其贈送了中國第一股——飛樂音響股股票。
1987年5月,深圳市發展銀行首次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成為深圳第一股。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
1991年4月,經國務院授權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深圳證券交易所成立,7月3日正式營業。
1991年7月1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推出股票帳戶,逐漸取代股東名卡。 1991年7月15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開始向社會公布上海股市8種股票的價格變動指數,以准確反映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業以後上海股市價格的總體走勢,為投資者入市及從事研究提供重要依據。
1991年8月28日,中國證券業協會在北京成立。
1991年10月31日,中國南方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與深圳市物業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向社會公眾招股,這是中國股份制企業首次發行B股。
1992年元月,一種叫「股票認購證」的票證出現在上海街頭,向市民公開發售。誰會想到,就是一張售價僅30元的認購證,改變了很多人一生的命運。股票認購證的發行象徵中國的股份制改革一個開端,證券市場從此進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長期。
1992年1月19日,鄧小平從即日起視察深圳四天,在了解了深圳股市情況後,他指出:「有人說股票是資本主義的,我們在上海、深圳先試驗了一下,結果證明是成功的,看來資本主義有些東西,社會主義制度也可以拿過來用,即使錯了也不要緊嘛!錯了關閉就是,以後再開,哪有百分之百正確的事情。」
1992年1月13日,興業房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它是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業後第一家新上市的股票,也是全國唯一上市交易的不動產股票。
1992年2月2日,上海申銀證券公司與上海聯合紡織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簽定協議,發行中國第一張中外合資企業股票。
1992年2月21日,上海真空電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人民幣特種股票上市。這是中國第一張上市交易的B股股票。
1992年3月2日,進行1992股票認購證首次搖號儀式。
1992年3月21日,全面放開股價,實行自由競價交易。
1992年7月7日,深圳原野股票停牌。
1992年8月10日,深圳發售1992年新股認購抽簽表,出現百萬人爭購抽簽表的場面,並發生震驚全國的「8.10風波」。
1992年8月11日,上海股市第一次狂瀉,三天之內,上證指數暴跌400餘點。
1992年9月24日,國務院副總理朱鎔基視察深圳時表示:「股票上市的信心和決心堅定不移,深圳和上海要辦成全國的股票交易中心,為全國服務。」
1992年10月19日,深圳寶安企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行1992年認股權證,發行總量為26403091張。這是中國首家發行權證的上市企業。
1992年12月,由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部、上海社會科學院、上海證券交易所、上海各大專業銀行及證券公司等聯合編審的《上海證券年鑒·1992》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是中國大陸第一本證券年鑒。
1993年4月13日,深圳證券交易所的股市行情藉助衛星通信手段傳送到北京亞運村的建行北京信託投資公司證券部。利用衛星通信技術傳送行情在中國尚屬首次。
1993年4月22日,經李鵬總理簽署的國務院令第112號,《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正式頒布實施。
1993年5月3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分類股價指數首日公布。上證分類指數分為工業、商業、地產業、公用事業及綜合共五大類。
1993年5月5日,中國首部期貨市場法規——《期貨經紀公司登記管理暫行辦法》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正式公布。
1993年5月22日,國務院證券委員會決定,STAQ和NET兩系統的法人股交易市場進行整頓,暫不批准新的法人股上市交易。
1993年6月1日,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聯合編制的「中華股價指數」正式向各會員公司和國內外信息媒介發布,這是證券市場發展進程中又一「界標」。
1993年6月29日,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正式招股上市,成為中國內地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國有企業。
1993年7月7日,國務院證券委員會發布《證券交易所管理暫行辦法》。全文共分8章,分別就證券交易所的設立、組織、活動、解散等具體問題做了詳細規定。
1993年8月6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所有上市A股均採用集合競價 。

㈤ 股市在發展時經歷哪些階段

休眠階段:此階段了解證券市場的人並不多,股票公開上市的公司也少,但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投資者發現,即便不算潛在的資本增值,獲得的股利都超過其它投資形式得到的收益,於是他們就買進股票,但開始還是小心謹慎。
操縱階段:一些證券經紀商和交易商發現,由於股票不多,流動性有限,只要買進一小部分股票就能哄抬價格。只要價格持續高漲,就會吸引其他人購買,這時操縱者拋售股票就能獲取暴利。因此,他們開始哄壓市價,操縱市場,獲取暴利。
投資階段:有些人通過買賣股票得到了大量的資本增值,不管已經實現了的或還只是帳面上的,這些暴利的示範作用都會吸引更多的人加入投機行列,投機階段就開始了,股票價格大大超過實際的價值,交易量扶搖直上。新發行的股票往往被超額急購,吸引了許多公司都來發行股票,原來惜售的持股者也出售股票以獲利,於是擴大了上市股票的供應。
崩潰階段:到一定時機,用來投機的資金來源會枯竭,認購新發的股票越來越少,而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頭腦靜下來,開始認識到股票的價格被抬得太高了,與本來的價值脫節得太厲害。這時只要外界一有風吹草動,股價就會動搖,然後價格開始下降。

學習炒股知識,訓練炒股技術,積累炒股經驗,體驗坐莊快感。游俠股市,智慧與謀略的虛擬股市。

㈥ 炒股成長的幾個階段

看看一位老大的帖子:
第一階段,彬彬有禮。剛入股市,虛心求教,准備干翻大事業。
第二階段,沾沾自喜。投點小錢,初戰告捷,幻想發財夢。
第三階段,胡言亂語。開始接觸技術指標,比較教條的操作
第四階段,少言寡語。開始刻苦用功,不願讓別人分享自己的勞動成果。
第五階段,豪言壯語。自認掌握了市場的真諦,願意讓別人分享成果,但會把認為最好的,深深埋在心底。(所謂的技術派)
第六階段,聽風就是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反映很敏感的時候,對技術持否定和懷疑的態度。
第七階段,前言不搭後語。開始懷疑自己,是大腦最低級的時候.一般人會在此被消滅。
第八階段,沉默不語。相信錯在自己,用一個局外人的眼光看市場,刻守原則,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善於總結自己.以波段操作,長線投資為主。
第九階段,戰勝自己。有一套自己的操作方法,學會了放棄,是心態最好的時候。
第十階段,歡歌笑語。無為而為之,功夫在形之外.股市只是人生的一個小的插曲。

㈦ 技術分析的股市分析方法概述

人類對於股市波動邏輯的認知,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世界級難題,迄今為止尚沒有任何一種理論和方法是令人信服、經得起時間檢驗的——2013年10月14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授予美國經濟學家尤金·法瑪、拉爾斯·皮特·漢森以及羅伯特·席勒該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時指出:幾乎沒有什麼方法能准確預測未來幾天或幾周股市債市的走向,但也許可以通過研究對三年以上的價格進行預測。
目前,從科學範式視角來劃分,股票投資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種:基本分析、技術分析、演化分析。
股票市場是一個動態演變的巨型、復雜的生態系統,一個多空資金爾虞我詐、弱肉強食的「斗獸場」,其生存競爭策略和手段,復雜多變而且無所不用其極。上述三種分析方法的研究對象,都只側重於市場運作的某一特定領域,都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但它們對於全面認識市場又都是必不可少的;這三種方法所依賴的理論基礎、前提假設、範式結構各不相同,在實際應用中它們之間既相互聯系,又有重要區別。
相互聯系之處,主要表現在投資決策的具體操作層面——技術分析要有基本分析的支持,才能避免「緣木求魚」,而技術分析和基本分析要納入演化分析的基本框架,才能提高其科學性、適用性、時效性和可靠性!
重要區別之處,主要體現在如何理解人與市場關系的哲學層面——技術分析派認為市場是對的,股價走勢已經包含了所有有用的信息,其基本理念是「順勢而為並及時糾錯」;基本分析派認為他們自己的分析是對的,市場出錯會經常發生,其基本理念是利用市場出錯機會「低價買入並長期持有」;演化分析派則從生命科學原理和生物進化思想出發,認為市場和投資者的對與錯,無論在形式和內容上(企業價值、市場估值),還是在時間和空間上(高估低估、超買超賣),都不存在絕對、普世、恆定、統一的評判標准,而是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性弱點與市場生態的協同演化進程,其基本理念是「一切以生物本能與進化法則考量為前提」。
(1)基本分析(Fundamental Analysis ):以企業價值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通過對決定企業內在價值和影響股票價格的宏觀經濟形勢、行業發展前景、企業經營狀況等進行詳盡分析,以大概測算上市公司的長期投資價值和安全邊際,並與當前的股票價格進行比較,形成相應的投資建議。基本分析認為股價波動不可能被准確預測,而只能在有足夠安全邊際的情況下買入股票並長期持有。
(2)技術分析(Technical Analysis):以股票價格作為主要研究對象,以預測股價波動趨勢為主要目的,從股價變化的歷史圖表入手,對股票市場波動規律進行分析的方法總和。技術分析認為市場行為包容消化一切,股價波動可以定量分析和預測,如道氏理論、波浪理論、江恩理論等。
(3)演化分析(Evolutionary Analysis):以股市波動的生命運動特性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從股市的代謝性、趨利性、適應性、可塑性、應激性、變異性和周期性等方面入手,歸納總結出股市演化高勝算博弈的精髓,對市場波動方向與空間進行動態跟蹤研究,為股票交易決策提供機會和風險評估的方法總和。演化分析認為,除非投資者對股市運作邏輯及人性弱點具有天才的洞察力,並且自身具備完善的心智模式、超凡的心理素質和行為管理能力,加上不可或缺的運氣成分(偶然性因素),否則,任何針對市場短期波動軌跡進行定量分析、預測及策略實施的努力,都是徒勞無功的。因此,它更多聚焦於幫助普通投資者建立一種科學觀察和理解股市波動邏輯的全新分析框架,有效擺脫對市場中各種復雜因果關系理解的表面化、簡單化、理想化傾向,真正突破機械論的思維定式和傳統方法的局限性、片面性,優先專注、准確把握市場演化的中期波動規律及其博弈策略,對市場的中期或重大波動行情做出正確判斷,以達成持續穩健獲利的目標。
由於演化分析的理論和方法,植根於中國本土市場的長期研究與實踐,而且以市場生態為重要研究導向,因此對於真正深刻理解中國特色股票市場的運行規律,構建適合中國市場環境的博弈策略框架,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需要強調指出的是,由於受到機械論思維定式的限制、以及各種有著致命缺陷的投資理論的影響,投資者在具體決策過程中,面臨著許多誤區與困境,其中最常見的誤區,就是在認識論上復雜問題簡單化,在方法論上卻又簡單問題復雜化;最主要的困境在於,技術分析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實屬「此一時彼一時」,其科學性和邏輯性一直受到廣泛質疑,而基本分析的客觀性顯然是「見仁見智」,其適用性、時效性、可行性也受到嚴峻挑戰。演化分析以生物本能和進化法則作為思考依據,可以幫助我們規避技術分析和基本分析的諸多盲區與陷阱。雖然目前在學術表達上存在一定困難,無法做到直觀明了,但其應用效果顯著,這在中國股市裡表現得尤為突出。
這是因為,股票市場作為一個動態演變的巨型、復雜的生態系統,股價波動K線形態不過是市場演化機制的一種直觀、外在表現形式而已,向左看似乎一目瞭然,向右看卻如入迷宮而不知所措,只有把它納入股市波動的內在屬性(如變異性、應激性、逐利性、適應性等)分析框架內,才能賦予高勝算博弈的基礎和前提;同時,由於投資者知識、視野、能力具有明顯的局限性,市場信息不對稱現象和企業發展狀況的不確定性也普遍存在,加上生存競爭壓力和人性固有弱點的共同影響,人們所謂的企業價值及合理估值,不僅其客觀性值得商榷,而且會隨著市場生態和價值觀取向的演化而不斷變化,它與股價波動之間,往往可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都不存在因果關系,即「好公司不等於好股票」,只有把基本分析納入股市運動的內在屬性(如代謝性、變異性、可塑性、節律性等)分析框架內,才能為普通投資者提供現實可行的幫助。

㈧ 新手炒股的幾個階段:高手必須經歷的4個成長階段

(1)初入股市階段。多數人在初入股市時對股市知識知之甚少,或雖看了幾本有關股市的書卻對實戰知識與計謀知道不多。其入市的動因大多是見周圍的親朋好友在股市賺了錢,自己也想進入股市搏一下。此時的股市大多處於一輪較大上升行情的中後期,因為只有這個時候股市的賺錢效應才十分明顯,對場外人士的吸引力才較大。
由於初入股市,不懂的東西太多,大多數人能虛心地向較熟悉股市的投資者請教,請他們推薦股票並提供買賣的意見,自己也小心行事,用少量資金試著投資。因為股市行情正處於熱絡時期,幾次操作下來居然小有收獲。這個階段的特點就是初入股門,對股市實戰毫無經驗居然還能賺錢,於是信心大增,以為自己天生就是投資股市的高手,在股市賺錢並不困難。
(2)反思階段。初戰告捷後,嘗到了股市輕松賺錢的甜頭,於是加大資金投入量,欲在股市賺更多的錢。但天有不測風雲,大量買進股票時正好是股市進入頂部的瘋狂時期,其後股價大幅回落,又由於缺少風險意識且不懂得止損,所買股票全線套牢,這時開始反思自己為什麼會在股市失利。
(3)似懂非懂階段。經過反思,投資者認為前段時間自己賺錢賺得糊塗虧本也虧得糊塗,根本原因還是缺乏股市分析的知識,於是買來有關股市技術面和基本面的書籍進行學習。然而卻是繼續虧錢。原來不懂時虧錢,現在「懂了」居然還是要虧錢甚至虧得更多--因為投入的資金量大了。其實處於這個階段的投資者只是懂得了股市的一些基礎知識,還缺乏綜合分析的能力,但自我感覺卻特別好,大膽操作,常被假突破和「騙線」所害,導致重大損失。
(4)成熟階段。在屢戰屢敗後,相當多的人會消沉下去,但真正想成為高手的人會進行更全面更深入的學習,加之股市在經過長期大幅下跌後,往往也會迎來一波大的上升行情。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投資者就會逐步走上盈利之路。
新手炒股的幾個階段大概就是這些。投資者知道這個規律後,在走向高手的過程中可以少走彎路。關鍵是要注意兩點:第一,初入股市就賺錢,那多半是因為碰上了好行情,而不是你的技術水平高,不可盲目樂觀;第二,讀了幾本書,在自我感覺特別良好以為已經掌握了股市運行規律時,要忍住立即大戰的慾望,繼續用少量資金在股市進行實戰訓練,只有在積累了相當的實戰經驗後,才能投入大量的資金。

㈨ 股票漲跌一般會經歷哪幾個階段

1、低迷期。當市場經過長期或者大幅下跌後,人們虧損累累,悲觀氣氛籠罩市場,許多沒耐心的投資人紛紛認賠出局,成交清淡,各種利空預期充斥於大街小巷,輿論幾乎一致看空,市場岌岌可危,股票價格已跌無可跌是其主要特徵。
2、初升期。主要特點是對底部持懷疑態度,走勢呈不確定性,飄飄忽忽、升多跌少,高低點上移,成交量小幅增加,有部分股票呈強勢特徵,多數股票窄幅波動,徘徊不前,套牢者不願斬倉,拋出者不願進場,市場已小幅上升是主要特徵。
3、回襠期。市場經過築底盤升後,市場觀點出現分岐。多空對峙,市場被迫回頭確認底部,出現回襠走勢,成交量隨下跌而逐步減少,向下時出現強烈的惜售現象,先期轉強的股票開始領導其它同類股票轉強,空頭意識到市場已轉強停止拋售,轉持觀望態度,市場僅回到相對低位無法下行是此階段特徵。
4、主升期。強勢股已大幅上升,一漲再漲,成交量成倍增長,目前仍離回襠低點不遠,空頭亦回補,上升速度愈來愈快,向上缺口頻出,利好出現,市場做多激情出現,多數人已解套獲利,投資者均出現極高的獲利預期,輿論亦呈一邊倒態勢,群情激奮,市場升幅大、時間長,是此階段的技術特徵。
5、末升期。歷史上一階段大漲後,預期仍會延續前面的狀態,卻出現放量滯漲現象。此時多方仍占優勢,但拋售壓力無形增加,人們仍不願拋出,甚至仍在買進。股票上升時量開始減少,下跌時反而增加,多數人對此視而不見,暴跌之後再被拉起,大幅振盪,各種指標已出現背離。此時風險極大,有部分投資者淺套,但不願割肉離場,反而幻想解套出局,盛極一世,然其內質已虛,是此階段本質。
6、初跌期。前兩個過程是事物發展至極點,無以復加,市場已至高位,盡管多頭仍能控制局面,但事物內部機制已傾向於反方,市場潛移默化地由量變到質變,進入物極必反的過程中,已初露衰敗之相,無可奈何地向下運行,正所謂大勢已去。
7、主跌期。與主升期方向背道而馳,連續出現跳空向下的缺口,價跌量增,每日以最低點收市,利空頻出,通貨緊縮,違法違紀事件頻出。多數散戶已被套高位,無法斬倉,欲哭無淚。多殺多現象嚴重,反彈之力無足輕重,多方主力無影無蹤,自相踐踏,慘不忍睹。
8 反彈期。市場在超速下跌後,過低的指標在超賣區爬行,高位出局者不甘寂寞,用少量資金搏反彈,以消磨時光。逆向波出現,呈快速及小幅回升狀,時間短幅度小是主要特徵。主要出現在大幅下跌之後。
9、末跌期。市場空頭氣氛肆虐,九成人士看跌,但市場已不再大幅下跌,市場中門可羅鵲,交易清淡,滿目蒼穹,一派消亡之相。但此時卻是孕育生機之時,故盛則衰、衰則更生,實則虛、虛則實。雖窮途末路,但已至無可復加的程度,空方耗盡最後的氣息,希望之星隨之出現。

㈩ 如何利用股票技術分析周期關系

技術分析是指以市場行為為研究對象,以判斷市場趨勢並跟隨趨勢的周期性變化來進行股票及一切金融衍生物交易決策的方法的總和。技術分析認為市場行為包容消化一切。

大周期決定小周期,小周期引領大周期,這兩句是概括性的理論。

在大周期趨勢明確的情況下,小周期的下跌是調整,其調整後的頂或底大多由小周期形成,也就是大周期決定小周期。當小周期的調整形成具備一定空間和時間的運動,將引領大周期趨勢逐步發生改變,但這種改變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除陡直快速的價格運動外,周期間關系是逐級關系,當這種逐級關系達到臨界點時,一個很小周期形成的新趨勢搜索,將引領大周期發生反轉。

周期關系是非常復雜的研究,在價格的任何一個階段,都是不同周期關系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