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利百花求助,關於股票決策的案例分析
股票決策案例主題:台選大爆發600802融資10萬兌現320萬內幕不花一分錢
案例分析:
一600802僅僅3.8億流通盤,全流通無解禁!
二年收入超高,不是幾千萬幾個億,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三具長期利好,例如台灣大陸直連三通隧道工程提上日程,給海峽兩岸每年帶來增量年收益3000億!
四融資融券標的,不用花費自己的本金就可以超額收益!
五國企,國家控股,具備改革特徵!
六超低價橫盤數年,俗話說橫有多長,豎有多高!
七滬股通標的!
八福建台灣廣東浙江亞太自貿區,地下長廊,高架立交橋,高速公路,村村通工程!
具備以上八大優勢,主力拉升翻6番無懸念!專家號稱600802走勢圖是中江地產第二!
B. 關於股票的每股收益的問題+實例
當然了,你只看股票軟體的相關簡單數據,也不去真正拿一份該股票的年報認真查看,當然不知道相關的數據是怎麼來的。可以告訴你一個問題是扣除非常性損益(也就是每股收益扣除的那一扣除部分)的項目並不只是限於營業外收支的,還有其他相關的項目。
這是000425在深圳證券交易所發布的年報地址:http://disclosure.szse.cn/m/finalpage/2010-02-09/57594543.PDF
你問的內容在該年報中的第4、5頁能看到相關的詳細說明。
注意這是以PDF文件形式發布的,若不能打建議你請安裝一個AdobeReader這一個軟體就能查看,一般在免費的軟體下載網站都能下載得到。
投資收益的內容在會計上並不只是一次性賣出股票所賺取的利潤,還有收取長期投資某公司的股權,由股權投資所獲得的分紅的現金股利是計入投資收益的(這個是對於沒有絕對控股權的股權投資而言)。
對於你的問題要這樣理解,首先要明確你的投資是長期還是短期投資,如果是長期(這個長期的標準是相關的長期股權投資沒有進行證券化)的相關的減值准備用的是長期投資減值准備,由於相關的投資沒有證券化,一般不進行相關的增值處理的,故此不存在相關的增值概念;若是已經進行證券化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但不打算進行短期交易,短期交易一般是指持有期不多於一年的)則在資本公積下進行相關的會計處理,無論是增值或減值都不計入當期損益;若是短期(這里的短期指的是具有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投資無論是增值還是減值都是計入資本公積的,注意現在的相關具有交易性質的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的變動所使用的會計科目是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這個會計科目所反映的是不只反映減值的,相關的增值部分也要進行反映的,與過去的短期投資減值准備(也就是資產減值准備)只反映減值不反映增值是截然不同的。
對於長期的投資其會計的方式是不計算其當期損益的,相關增值部分計入資本公積,而對於短期投資那一部分則要計入投資收益。
另外由於相關的上市公司存在的股權投資增值是在投資公司的股權進行上市所產生的這里的會計准則則是把其視作一次性收益計算損益。
最後對於你的被充問題的回答:
對於交易性的金融資產現在已經不使用相關的「資產減值准備」的會計處理了,已被「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和「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全面取代。長期投資減值處理只是對於那些沒有被證券化的長期股權投資所使用的。
對於你所說的一年前(2009年)買了某股票100萬。一年後,就是本年(2010)年,它的市值是200萬,若不出售現在的相關的投資增值是這樣處理的:把相關的增值部分算作是投資收益,計入當期損益的,原因是你原來應該是打算作為一項短期投資的交易性金融資產。
對於如果下一年(2011年)這個股票的市值跌到50萬,在沒有出售的前提下,則下一年再重新計提它的損失,計入當期的投資收益。
投資收益是一個損益類的會計科目,損益類的會計科目最後要結算到權益類的會計科目下面的。長期投資減值准備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則是一個資產類的備抵會計科目。由於會計上的最基本理論是資產=負債+權益,由於相關的資產發生變動,權益或負債也要發生變動的,實際上你所問的問題是與資產發生變動使得權益發生變動有關的會計事項,所以你所問到的實際上是兩者變動發生關系的會計處理的互相聯系。
C. 如何分析一隻股票的預期收益具體一點。
從基本面來看,每個股票的收益都是不確定性的,今年虧損明年就可能盈利,財務報告是可以做假的。內幕消息你是不知道的,這個是主力操作的依據,等你知道了,全世界都知道,那是已經見頂。所以先把握好趨勢及買賣點,吃魚只吃魚身就行了,頭和尾不吃也罷,主力都不能通吃,何況小散們呢?
如果對我的答案滿意的話,請選擇最佳答案,謝謝!
D. 加權平均每股收益的案例分析
以南京中商(600280)為例,該公司原有總股本8626萬股,9月6日又增發新股3500萬股,即達到現有總股本12126萬股。而南京中商去年實現凈利潤2659.7萬元,按原有總股本計算,每股收益為2659.7萬元÷8626萬股=0.31元。
而按加權平均每股收益算,南京中商去年初總股本8626萬股,9月份發行3500萬新股,當年只有3個月(10~12月)多了3500萬股,即達到現有總股本12126萬股,按全年平均計算增加了3500萬×3/12=875萬股,期末計算每股收益時,公司總股本按8626萬加上875萬計算,每股收益為2659.7萬元÷(8626萬股+875萬股)=0.28元。即加權平均每股收益為0.28元。
E. 怎麼看一支股票的收益
1、每股收益是主要的,每年的增長都一步步升高,而且在行業中要排名前列才算是好業績了。
2、增長率,要比同行業的百分比要大,這里還要凈資產增長率的增長等,同樣毛利率也是要高的,一般這些指標都超過20%算比較好。
3、市盈率要低一些較好,要適合整個股市中的市盈率倍數,一般按中國經濟增長來算的話在20-60倍之間,超過上線就有點的過了。
4、未分配利潤,是在外投資還沒有計算分配其中的金額,最好不要為負就行,越多越好。
5、公司的成長性,未來發展前景,和一些公司的未來發展目標要明確,在你個人覺的有前途的項目投資等都算。
6、主營業收入增長,這點很重要,這個越大越好,因為有些公司並不是由自己本公司的能力產生盈利的。如果是靠其它投資賺錢,那麼這個公司就不行了。
F. 股票價值分析案例
樓主是和我一樣選了苦逼的財管公選課么……
查了一下沒有人解答,我就自己做了下,雖然你現在肯定不需要這份答案了,但希望以後搜到的同學可以省心吧,哈哈……
路過的點個贊哈……
(1)股票價格是市場供求關系的結果,不一定反映該股票的真正價值,而股票的價值應該在股份公司持續經營中體現。因此,公司股票的價值是由公司逐年發放的股利所決定的。而股利多少與公司的經營業績有關。說到底,股票的內在價值是由公司的業績決定的。通過研究一家公司的內在價值而指導投資決策,這就是股利貼現模型的現實意義了。
(2) 1.如果公司增加股利的話,就意味著他存有的現金會減少,將來如果那些投資需要錢的話,就必須通過融資解決,比如貸款、股票增發等但是這些都是需要成本的
2.如果公司沒有什麼特別需要大量現金的項目的話,那還是作為股利發放給股東們比較好,這樣畢竟是反饋給了股東們,而如果不發掉很有可能則放在公司吃銀行利息也是浪費。
3.如果是發放股利的話,在發放日當然股票賬面價值會下降。
以上是我自己搜的
(3)這道計算題是在假設公司將全部盈餘都用來發放股利的情況下做的,也就是凈收益的增長率等於股利增長率,而且此公司的增長率很大,所以最終結果的股票價值較大,應該是對的吧
閑話不說,上過程
k=4%+1.5×﹙8%-4%﹚=10%
d1=2×(1+15%)=2.3
d2=2.3×(1+15%)=2.645
v1=2.3×pvif(10%,1)(括弧里的是下標,字母用大寫,後面的也是)+2.645×pvif(10%,2)
=4.27547
v2=2.645×(1+8%)/(10%-8%)
現值:142.83×pvif(10%,2)=117.97758
v=v1+v2=122.25(元)
~\(≧▽≦)/~啦啦啦解答完畢。
G. 股票中的費用和收益是如何算出來的,舉個例子最好。
一隻股票買入價格(舉例2.00元1000股=2000元)
這只股票賣出價格(舉例3.00元1000股=3000元)
交易費用(買進費用:
1.傭金0.2%-0.3%,根據你的證券公司決定,但是擁擠最低收取標準是5元。比如你買了1000元股票,實際傭金應該是3元,但是不到5元都按照5元收取
2.過戶費(僅僅限於滬市)。每一千股收取1元,就是說你買賣一千股都要交1元
3.通訊費。上海,深圳本地交易收取1元,其他地區收取5元
賣出費用:
1.印花稅0.1%
2.傭金0.2%-0.3%,根據你的證券公司決定,但是擁擠最低收取標準是5元。比如你買了1000元股票,實際傭金應該是3元,但是不到5元都按照5元收取
3.過戶費(僅僅限於滬市)。每一千股收取1元,就是說你買賣一千股都要交1元
4.通訊費。上海,深圳本地交易收取1元,其他地區收取5元
)
最後收益就是:
3000-2000-(買賣的各種費用)=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