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股票考試題,正在考試ing,求助~~~~~~~~~~
由於法定保證金比率為50%,那麼那投資者本金12萬就能相當於擁有最大的24萬(12/50%)的交易能力,24萬的資金相當於X股票在25元的9600股(24萬/25),由於該投資者預期價格下跌,那麼這投資者屬於「買跌」行為,只有股票價格低於25元才能賺錢。由於股票價格上升到30元,那麼這投資者就每股虧損5元(30-25),若該投資者是全倉操作,那麼9600股就相當於虧損4.8萬元(9600*5),獲利率為-40%(-4.8/12)。
⑵ 分析兩種股票投資策略的結果(考試的題目,不會,求解。)
第一種結果:用9000美元買入100股股票,12月份時股票漲到了100美元,投機者盈利(100-90)*100=1000(美元)
第二種結果:買入45張期權合約用去4500*2=9000(美元),12月份時,投機者有權利以95美元買入4500股價值100美元的股票,而這時盈利為(100-95)*4500-9000=13500(美元)
就結果而言,當然是第二種盈利比第一種多得多,不過風險也很大,如果12月時股票低於95美元,投機者不但沒賺到錢,還連成本都會全部賠光
⑶ 我國的股價指數有。 (試題
一般而言,我國股票大盤指數是指:滬市的「上證綜合指數」和深市的「深證成份股指數」。
這兩市的大盤指數計算方法有所不同:
上證綜合指數:以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全部股票(包括A股和B股)為樣本,以發行量為權數(包括流通股本和非流通股本),以加權平均法計算,以1990年12月19日為基日,基日指數定為100點的股價指數。
深證成份股指數:從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所有股票中抽取具有市場代表性的4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為樣本,以流通股本為權數,以加權平均法計算,以1994年7月20日為基日,基日指數定為1000點的股價指數。
計算股票指數時,往往把股票指數和股價平均數分開計算。按定義,股票指數即股價平均數。但從兩者對股市的實際作用而言,股價平均數是反映多種股票價格變動的一般水平,通常以算術平均數表示。人們通過對不同的時期股價平均數的比較,可以認識多種股票價格變動水平。而股票指數是反映不同時期的股價變動情況的相對指標,也就是將第一時期的股價平均數作為另一時期股價平均數的基準的百分數。通過股票指數,人們可以了解計算期的股價比基期的股價上升或下降的百分比率。由於股票指數是一個相對指標,因此就一個較長的時期來說,股票指數比股價平均數能更為精確地衡量股價的變動。
1. 股價平均數的計算
股票價格平均數反映一定時點上市股票價格的絕對水平,它可分為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修正的股價平均數、加權股價平均數三類。人們通過對不同時點股價平均數的比較,可以看出股票價格的變動情況及趨勢。
(1)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是將樣本股票每日收盤價之和除以樣本數得出的,即: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P1+P2+P3+…+ Pn)/n 世界上第一個股票價格平均——道•瓊斯股價平均數在1928年10月1日前就是使用簡單算術平均法計算的。
現假設從某一股市采樣的股票為A、B、C、D四種,在某一交易日的收盤價分別為10元、16元、24元和30元,計算該市場股價平均數。將上述數置入公式中,即得: 股價平均數=(P1+P2+P3+P4)/n =(10+16+24+30)/4 =20(元)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雖然計算較簡便,但它有兩個缺點:一是它未考慮各種樣本股票的權數, 從而不能區分重要性不同的樣本股票對股價平均數的不同影響。二是當樣本股票發生股票分割派發紅股、增資等情況時,股價平均數會產生斷層而失去連續性,使時間序列前後的比較發生困難。例如,上述D股票發生以1股分割為3股時,股價勢必從30元下調為10元, 這時平均數就不是按上面計算得出的20元, 而是(10+16+24+10)/4=15(元)。這就是說,由於D股分割技術上的變化,導致股價平均數從20元下跌為15元(這還未考慮其他影響股價變動的因素),顯然不符合平均數作為反映股價變動指標的要求。
(2)修正的股份平均數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有兩種: 一是除數修正法,又稱道式修正法。 這是美國道•瓊斯在1928年創造的一種計算股價平均數的方法。該法的核心是求出一個常數除數,以修正因股票分割、增資、發放紅股等因素造成股價平均數的變化,以保持股份平均數的連續性和可比性。
具體作法是以新股價總額除以舊股價平均數,求出新的除數,再以計算期的股價總額除以新除數,這就得出修正的股介平均數。即: 新除數=變動後的新股價總額/舊的股價平均數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報告期股價總額/新除數 在前面的例子除數是4,經調整後的新的除數應是: 新的除數=(10+16+24+10)/20=3,將新的除數代入下列式中,則: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10+16+24+10)/3=20(元)得出的平均數與未分割時計算的一樣,股價水平也不會因股票分割而變動。 二是股價修正法。股價修正法就是將股票分割等,變動後的股價還原為變動前的股價,使股價平均數不會因此變動。美國《紐約時報》編制的500 種股價平均數就採用股價修正法來計算股價平均數。
(3)加權股價平均數
加權股價平均數是根據各種樣本股票的相對重要性進行加權平均計算的股價平均數,其權數(Q) 可以是成交股數、股票總市值、股票發行量等。
2.股票指數的計算
股票指數是反映不同時點上股價變動情況的相對指標。通常是將報告期的股票價格與定的基期價格相比,並將兩者的比值乘以基期的指數值,即為該報告期的股票指數。
股票指數的計算方法有三種:一是相對法,二是綜合法,三是加權法。
(1)相對法
相對法又稱平均法,就是先計算各樣本股票指數。再加總求總的算術平均數。其計算公式為: 股票指數=n個樣本股票指數之和/n 英國的《經濟學家》普通股票指數就使用這種計演算法。
(2)綜合法
綜合法是先將樣本股票的基期和報告期價格分別加總,然後相比求出股票指數。即: 股票指數=報告期股價之和/基期股價之和 代入數字得: 股價指數=(8+12+14+18)/(5+8+ 10 + 15) = 52/38=136.8% 即報告期的股價比基期上升了36.8%。 從平均法和綜合法計算股票指數來看,兩者都未考慮到由各種采樣股票的發行量和交易量的不相同,而對整個股市股價的影響不一樣等因素,因此,計算出來的指數亦不夠准確。為使股票指數計算精確,則需要加入權數,這個權數可以是交易量,亦可以是發行量。
(3)加權法
加權股票指數是根據各期樣本股票的相對重要性予以加權,其權數可以是成交股數、股票發行量等。按時間劃分,權數可以是基期權數,也可以是報告期權數。以基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為權數的指數稱為拉斯拜爾指數;以報告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為權數的指數稱為派許指數。 拉斯拜爾指數偏重基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而派許指數則偏重報告期的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目前世界上大多數股票指數都是派許指數。
大盤指數反映了整個股市的強弱走勢,理論上說,每一個股票的升跌都影響大盤指數,只是權重股對大盤指數影響比較大,特別是一些大盤藍籌的走勢強弱.一般大盤指數上漲,個股短線操作的機會很大,可以進場短線操作,大盤下跌,就要小心,個股操作時切記追高。
⑷ 股票技術分析的開放性題目,幫我想幾個,要考試了
技術分析的三大假設;亞當理論怎麼說;江恩角度線的用法;用波浪理論判斷目前股市所處幾浪;技術指標的運用(MACD,KDJ,SAR,等),均線理論;K線分析;江恩四方形,江恩六角形和江恩圓的運用;說說你目前對大盤的看法、預測及理論根據;最後可能是實戰,要求選個股看你選股能力。個人的看法僅供參考。
⑸ 炒股熱怎麼看2015公務員面試試題
【點題】
近來股票市場可謂是風頭正健,舉國上下、大街小巷都是「談股論金」的社會氛圍。海南省公務員面試將綜合分析題定在股市的話題上,十分接地氣。考生們想要回答好這類題目,需要內外兼修。對外要多讀多看,注重積累,對內要勤於思考,苦練內功。一味地全篇識記和背誦可能碰巧回答好一道題目,但是不能攻克一類題目;一味埋頭思考也只會落入「思而不學則殆」的閉門造車式結局。因此我們必須多讀多看多思考,才能獲得長足的進步。
【思路點撥】
一般公務員招錄考試年齡要求在35周歲以下,因此絕大多數考生都會是35歲以下的年輕群體。年輕人應該具有朝氣蓬勃、不拘一格、大膽創新的性格特質,所以在面對新鮮事物、新生現象的時候要有多一些的開放和寬容,不要將炒股視為洪水猛獸而一頓子打死,要全面立體、公正客觀、開放包容地看待這種新的現象,這樣才能把握好適當的尺度。
本題一定要辯證地去看待,把握好評判的尺度。這就需要考生能夠分析出大學生炒股的利弊,一方面炒股可以鍛煉大學生的理財意識、心理素質、財富觀念,加深學生對於社會的認識,另一方面炒股可能影響到學生的學業和生活。所以我們的原則就是:可以讓學生通過適當的小額資金炒股鍛煉自己,同時又要以學業為重。只有把握好這個原則,才能把本道題答好。
【參考答案】
近來關於中國股市的話題是異常火爆,忽然之間股市成為了全社會的一個共同關注的話題,以至於很多大學生也紛紛投身股市,想要一試身手。我認為大學生炒股有利有弊,既不能對其放任不管,也不能一棍子打死,而是要正確引導,趨利避害。
股市對於大學生而言是一堂生動而又寶貴的社會實踐課程。大學階段是一個人學習的黃金時期,這個時期不僅要學習和掌握書本上的理論知識,還要為緊接著邁進社會做好准備。股市就是大學生認識社會、了解社會的一個重要窗口。收集和分析處理信息、危機意識、基本的股票和金融知識等能力素質,大學生們都可以在炒股的過程中鍛煉和收獲。況且,大學生的自由支配時間也比較充沛,與其在網吧中、游戲里消磨時間,還不如讓他們在股市中靜下心來闖盪一番。不管他們是栽了跟頭、交了學費,還是收獲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都將是他們踏入社會後的一筆寶貴的人生財富。
但是,值得警惕的是,股市與生俱來不可預測的風險性也有可能會對學生產生不好的負面影響。大學生雖然已經年滿十八周歲,屬於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但是心智還遠遠不夠理智和成熟。上課一門心思盯著手機炒股軟體、心血來潮盲目跟風甚至是借錢炒股,種種行為值得我們警惕和反思。如果炒股不能建立起學生對於金錢財富、金融市場的正確認識,反而讓大學生認為炒股是一場刺激的投機和賭博,如果炒股讓大學生廢寢忘食而荒廢了學業,那可真的就是弄巧成拙、本末倒置了。
所以,面對大學生普遍炒股的現狀,我們應該以包容的心態做好教育、引導工作。讀書與炒股,要有輕重之別、主次之分;金融投資只是我們管理資產、認識社會的一個途徑,努力學習、認真工作才是我們安身立命的根本;最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對於「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十個字有一個充分的思想認識,要讓學生知道,不管任何時候,炒股都不可能是一場零風險、只賺不賠的賭博游戲。
⑹ 考試題目:「如果一個客戶向你咨詢一支股票你會怎麼給這個客戶很專業的回答(這支股票可以自己選擇)」
首先不可能所有的股票你都知道,因為這么多行業這么多企業。你怎麼可能一個人全知道呢?而且行業也是非常多的,像巴菲特也就只研究幾個行業。所以這是不太可能的,除非他問的公司就是你研究過的,而且你還要調研你看回水公司查那個開會公司查了一年費了多少人力物力才調查清楚。
⑺ 股票基礎知識試題.詳解
在日K線圖中一般白線、黃線、紫線、綠線依次分別表示:5、10、20、60日移動平均線,但這並不是固定的,會根據設置的不同而不同,比如你也可以在系統里把它們設為5、15、30、60均線。
關於移動平均線
移動平均線(MA)是以道•瓊斯的"平均成本概念"為理論基礎,採用統計學中"移動平均"的原理,將一段時期內的股票價格平均值連成曲線,用來顯示股價的歷史波動情況,進而反映股價指數未來發展趨勢的技術分析方法。它是道氏理論的形象化表述。
移動平均線定義:"平均"是指最近n天收市價格的算術平均線;"移動"是指我們在計算中,始終採用最近n天的價格數據。因此,被平均的數組(最近 n天的收市價格)隨著新的交易日的更迭,逐日向前推移。在我們計算移動平均值時,通常採用最近n天的收市價格。我們把新的收市價格逐日地加入數組,而往前倒數的第n+1個收市價則被剔去。然後,再把新的總和除以n,就得到了新的一天的平均值(n天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