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分析預測 » 央企改革股票走勢分析
擴展閱讀
阿里實時模擬股票價格 2025-09-06 08:12:01
股票新手買多少錢合適 2025-09-06 07:34:28
股票一次最多買幾手 2025-09-06 07:08:21

央企改革股票走勢分析

發布時間: 2021-09-22 05:14:19

『壹』 央企改革股有哪些

國投新集[-9.99% 資金 研報](601918)
長江證券[-9.31% 資金 研報]:公司今日發布2015 年1 季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87 億元,同比下降22.07%;實現歸屬母公司凈利潤-4.91 億元,同比增加2.80 億元;實現EPS-0.19 元。
1 季度營收同比下滑22.07%,主因煤價弱勢及產銷下滑。1 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2.87 億元,同比下降22.07%,營收下滑主要是煤價弱勢及公司產量同比下滑所致,1 季度公司營業成本同比下降0.94%,煤價弱勢疊加成本剛性對公司盈利造成較大沖擊,1 季度實現毛利-1.98 億元,同比下降229.71%,環比毛利虧損額減少0.30 億元。
期間費用同比微增,財務費用增幅一成。1 季度公司期間費用合計3.18億元,同比上升1.58%,其中銷售及管理費用同比分別下降5.78%、7.46%,財務費用同比增長10.25%。
存貨及應收賬款上升,經營現金流轉負。1 季度公司應收賬款6.36 億元,較期初上升16.11%,1 季度存貨5.31 億元,同比上升6.71%,1 季度經營現金流-4.44 億元,同比下降4.23 億元,環比減虧3.20 億元。受制於需求弱勢公司1 季度銷售壓力不減,回款能力進一步下滑,經營壓力較大。
1 季度虧損額環比收窄。1 季度公司減值損失-0.28 億元,環比下降2.78億元,費用季節性下滑0.35 億元,損失及費用環比下降助力公司1 季度虧損額環比收窄3.96 億元,但受制於煤價弱勢、成本剛性公司依舊面臨困境。
投資收益同比增幅較大,煤電一體化優勢顯現。公司1 季度投資收益0.29億元,同比增長0.22 億元,主要是聯營國投宣城發電盈利能力上升所致,煤電一體化優勢有所體現。
2 季度煤價弱勢,公司經營壓力進一步加大。4 月公司主力礦井所在淮南動力煤均價環比1 季度下跌7.61%,煉焦煤均價環比1 季度下跌4.36%,公司經營壓力進一步加大。
國改仍是最大看點,維持「中性」評級。公司受市場沖擊及自身開采條件所限,經營壓力較大,短期難以扭虧為盈,但國改仍是最大看點。我們預計公司15-17 年EPS 分別為-0.85、-0.86、-0.88 元,維持「中性」評級。
國投電力[0.00% 資金 研報](600886)
銀河證券:公司近日收到四川省發改委同意建設楊房溝水電站的批復。楊房溝水電站位於四川省涼山州木里縣境內,為雅礱江中游水電站。電站總裝機容量150 萬千瓦,單獨運行時年均發電量59.623 億千瓦時,與上游兩河口水庫電站聯合運行時年均發電量68.557 億千瓦時。工程建設總工期95 個月。水庫正常蓄水位2094 米,總庫容5.12 億立方米,與兩河口水庫電站聯合運行時具有年調節能力。按2014 年四季度價格水平測算,工程靜態投資148.94 億元,動態總投資200.02 億元。
公司目前得到路條可以開始建設的中游水電站還有兩河口。兩河口裝機容量300 萬千瓦,年發電量110 億千瓦時。中游水電站公司投資佔比52%、四川川投能源[-9.99% 資金 研報]股份有限公司投資佔比48%。雅礱江中游有6 個梯級水電站,總裝機容量約1180 萬千瓦。
公司於2015 年4 月3 日公告,參與上市公司江西贛能股份有限公司定向增發股份32,900 萬股,擬出資額為219,114 萬元(未考慮相關除權因素)。發行後,公司持有贛能股份33.72%的股權。目前本次非公開發行已經獲得江西省國資委審批通過。由於公司主要儲備項目雅礱江中游水電站將在2020 年之後才能陸續達產,我們認為此次參與增發,彰顯了公司在新區域擴張業務的強烈意願。預計未來江西省存在電力缺口,公司投資的項目經濟效益有保障。
贛能股份是江西省目前唯一一家電力行業上市公司,公司堅持水火並舉、以電為主的發展策略,目前擁有火電裝機容量140 萬千瓦,水電裝機容量10 萬千瓦。募投項目為豐電三期超超臨界發電工程(2100 萬千瓦)。贛能股份2014 年實現營業收入26.69 億元,凈利潤3.88 億元。
國資委於2014 年7 月份公布了6 家中央企業作為改革試點企業,其中包括公司大股東國家開發投資公司。當前,央企改革正在提速,國家開發投資公司的改革試點方案呼之欲出。
公司雅礱江水電盈利能力突出。隨著電站的集中投產,梯級補償效益逐步顯現。公司以股權投資的方式拓展了江西省能源市場,未來區域能源整合空間巨大。大股東國家開發投資公司的國企改革正在提速,有望為公司帶來制度紅利。我們預計公司2015、2016 年EPS 為1.05、1.09 元。我們維持對公司的「推薦」評級。
中糧屯河[-9.99% 資金 研報]

華創證券:中糧屯河公布年報,2014 年實現收入89.39 億元,同比下降20.64%;歸母凈利潤3237.18 萬元,同比減少59.7%。扣非後歸母凈利潤-1.47 億元,同比減虧1.79億元。

1. 銷量下降導致收入大幅下滑。受全球食糖供過於求以及進口沖擊影響,國內食糖價格連續三年下滑,糖業銷量下降14.5%,導致食糖業務收入同比下降24.45%;番茄大桶醬銷量下降27.8%,番茄業務受銷量下降拖累,收入同比下降4.82%。銷量下降推動運費同比下降約1 億元,銷售費用同比下降37.11%,三項費用率10.19%,同比基本持平;白糖、原糖及庫存甜菜、甘蔗計提存貨跌價准備0.96 億元,導致資產減值損失同比增加0.61 億元、112.39%。

2.番茄行業回暖帶動公司扣非後減虧。公司參股單位屯河水泥公司受到行業下滑影響,虧損較大,導致公司整體投資收益下降39.1%;13 年度涉及頭屯河土地拆遷補償凈收益9039.65 萬元,14 年營業外收入同比下降1.03 億元、57.3%。得益於番茄製品出口價格的回升,番茄業務毛利率同比提高0.59 個百分點,公司整體毛利率同比增加1.26 個百分點,推動公司扣非凈利潤同比減虧1.79億元。

3.國內外糖價分化加劇,貿易糖利潤將提高。1)國際糖業組織(ISO)數據顯示國際產糖量仍然連續第五年供過於求,過剩62 萬噸,加上去年結轉的庫存,全球食糖庫存達到創紀錄的7989 萬噸,國際糖價仍將低位運行;2)14/15 榨季產量下降,截至3 月底產糖量955 萬噸,同比下降22%。業界估計本榨季食糖產量1100 萬噸,同比下降17%,雖然國儲庫存高達700 萬噸,但國外低價糖會對國儲流出產生壓制,國內糖價不斷走高。國內外糖價價差持續拉大,公司關稅配額佔比達到70%左右,貿易糖業務將成為公司最穩定的業績增長點。

4. 打造糖業巨型航母。公司在2013 年完成定增計劃,收購大股東中糧集團食糖進出口業務,收購澳大利亞Tully 糖業公司,同時在曹妃甸建設100 萬噸精煉糖項目於14 年7 月正式投入建設,從而完成「國際優質糖業資源+食糖進出口貿易+國內港口食糖精煉+國內食糖生產銷售」的糖業全產業鏈布局;番茄去庫存階段結束,公司作為國內最大的番茄醬生產出口企業將充分受益行業景氣度的回升。

公司是唯一一個與國企改革、一帶一路、京津冀一體化三大主題相關的標的:1)公司大股東中糧集團是國企改革首批試點之一,公司有望通過國企改革引進產業與社會資本,將全糖產業鏈、番茄一體化生產模式做大做強;2)一帶一路可以有效轉移國內水泥過剩產能,特別是對位於新疆的屯河水泥的業績拉動效應將非常明顯;3)曹妃甸精煉糖項目坐擁深水不凍港,是公司實現國內外全產業鏈經營的關鍵布局。我們預計15-17 年EPS 分別為0.12、0.59、0.71,按照16 年30 倍PE,給予目標價17.7 元,維持強烈推薦評級。

『貳』 什麼是國有企業改革,對股市是利好嗎

2015年是國企大重組、大整合的一年。自南車北車宣布合並以後,更多國企央企合並的傳言四起,引起社會各界熱議。9月13日下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對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作出重大部署。

國企改革指導意見一出台,無疑對股市產生重大影響。機構一致認為,國企改革概念將在下半年迎來再一次的爆發。那麼,國企改革概念股有哪些?其中龍頭股又是哪些?在此,小編特整理了一份國企改革股票概念股龍頭股大全,以供廣大網友參考。

『叄』 央企改革後股票一般會漲多少

是當前的熱點板塊,但是不好預測漲幅

『肆』 央企改革股中市值為73億唯一一隻市值在100億以下的央企改革股票是什麼么股

央企改革股中市值在100億以下的央企改革股票有好幾只,
給你說一個吧600720祁連山 控股股東中國中材
剩下的自已去找吧,自己找到的才有樂趣嘛

『伍』 為什麼央企國資改革的企業股票趨勢比較好。

因為最近國家提倡央企改革,很多央企股票有兼並重組和改革的預期。

『陸』 央企改革股票

所有中字頭的股票基本都牽扯 石油石化中車鐵建交建

『柒』 央企改革板塊股票有哪些

央企改革概念股井噴現漲停潮,晉西車軸、北方股份、長春一東、北化股份漲停,西儀股份、北方導航、樂凱膠片、華錦股份、光電股份等紛紛上揚。另外軍工、白酒、電力等板塊也表現不錯,造紙、有色、券商、銀行等板塊弱勢

『捌』 央企改革,盤點受益股票有哪些呢

你好,涉及央企國資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上市公司值得關注;中糧地產、中糧生化、平庄能源、北新建材、中儲股份等央企控股企業將成為貫穿牛市行情的活躍品種。祝你投資成功。

『玖』 國資國企改革,"一帶一路"戰略,都有哪些股

國資國企改革概念+「一帶一路」戰略

中字頭概念股就是第一個字是中字的,例如中國平安、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銀行、中國建築、中國船舶、中國人壽、中國聯通、中國太保等,根據國家規定,只有那些關系國計民生和對國家經濟有較大影響的企業才能以中國為開頭命名,對應到上市公司也是同理,因而市場以中字頭來代表那些國資控股的上市公司,涉及的資金也大多是社保、保險以及匯金等「國家隊」資金。
當然,有些不帶中字的也是這一板塊的,如工商銀行。另外,個別帶中字的上市公司如中華企業倒不是這個板塊的。所以,中字頭只是一個籠統的叫法。
周五,滬指漲1.67%,並在本輪牛市行情中首度站上3100點大關。中字頭股票大漲,中國建築、中國西電、中鐵二局、中國中鐵、中國化學、中材國際、中國中冶等20多隻股票漲停。分析認為,近期以中國鐵建、中鐵二局為代表的藍籌股表現出頗為罕見的強勢,背後原因仍是「一帶一路」戰略所引發的海外輸出概念。事實上,央企也頻頻獲得海外基建項目,股市對此給予正回饋。
「一帶一路」是利器
從中字頭板塊來說,市場的炒作路徑可大致分為四類。
第一類:央企改革概念,這是主流靈魂,也是在題材炒作時可以抵禦部分個股所屬行業並無故事可講的尷尬時最大的武器。
第二類:「一帶一路」等概念。這是中字頭股票能受到市場歡迎而不擔憂市值大小的最主要題材動力。
第三類:行業利好概念,近期最大的行業信息炒作主流是國際油價下跌,受益石油成本下降概念股遭到市場全面挖掘。
第四類:低價低估值概念。難有行業利好,又劃不進「一帶一路」的股票,一般來說,那就是行業不景氣,自身企業也遇到了困難,為此在市場上大多體現為股價較低或估值較低。
中字頭股票之所以集體受到市場青睞,一大背景是十八大後的藍籌主線———國企改革。近日,國務院國資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審議了《國資委貫徹實施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相關重要舉措分工方案》和《國資委牽頭的3項改革舉措2015年工作要點建議》,結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國資改革的部署,明年年初有望成為一系列國資改革方案的出台時間窗口。受此影響,具有國資背景的個股紛紛大漲。
而「一帶一路」則成為中字頭個股拉升的利器。漲幅最大的中國交建,就是「一帶一路」概念股的龍頭,今年以來上漲254%,11月20日藍籌股行情以來上漲123%,在各階段均領漲整個央企板塊,其持續強勢帶動了央企的建築、裝備製造等行業個股。
統計顯示,11月20日滬指進入加速主升浪以來,中字頭央企漲幅前4名是清一色是建築行業,中國交建、中國中鐵、中鐵二局、葛洲壩。
數據統計顯示,截至本周五,中字頭央企只有1隻個股破凈,而上月還有將近10隻。目前市凈率低於2倍的央企股票主要集中在鋼鐵、能源、化工等行業。由於宏觀經濟處於下行周期,大部分央企的市盈率都不算低,10倍以下的品種只有寥寥數只了。
機構選擇落袋為安
需要提醒的是,雖然中字頭個股漲得歡,但機構的態度卻很值得玩味。周五龍虎榜數據顯示,拉抬中字頭股的資金多來自游資,而機構則是賣得多卻買得少,如中國中鐵,買席全為游資,而賣席除了滬股通賣出1.237億元外,一機構賣出了約1.09億元。此外,上榜的另3家公司情況也類似:中國遠洋買席一機構買入了4763萬元,另一機構則賣出了3863萬元;中遠航運一機構買入了2724萬元,但有3家機構合計賣出逾2.16億元;中國鐵建也有2家機構合計出逃了逾4000萬元。
非中字頭央企滯漲
統計顯示,自11月20日大盤步入加速上漲通道以來,部分央企表現依舊落後,主要集中在工業央企,有45隻股票的漲幅低於5%,有32隻股票出現下跌。跌幅最大的是長城電腦、東風科技,期間均下跌12%。
從行業分布看,央企走勢落後的個股主要集中在通信、計算機、電子等科技行業,以及汽車、化工等傳統行業。這些嚴重跑輸大盤的央企個股另一大特徵是未曾冠以中字頭。這些國務院國資委直屬管理的中央國企下屬上市公司,只有一部分以中字頭冠名,雖然實際控制人同屬國務院國資委,但部分個股缺乏「央企表象」,未能引起市場注意。
分析人士稱,從市場的炒作路徑看,補漲概念是一種操作手法,部分基本面尚可的滯漲個股可能受到市場下一步的挖掘。

『拾』 央企改革龍頭股有哪些

1、中糧集團有限公司(中糧):中糧生化(000930)、中糧地產(000031)、中糧屯河(600737);
2、中國國電集團公司(國電):國電電力(600795)、長源電力(000966)、英力特(000635)、 平庄能源(000780)、龍源技術(300105);
3、中國輕工集團公司(中輕):中國海誠(002116);
4、國家開發投資公司(國投):中成股份(000151)、國投中魯(600962)、國投電力(600886)、 國投新集(601918)、中紡投資(600061)(15日全部停牌);
5、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誠通): 中儲股份(600787)、岳陽林紙(600963)、 冠豪高新(600433);
6、中國建築(601668)材料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建材):中國玻纖(600176)、北新建材(000786)、洛陽玻璃(600876)、方興科技(600552)、瑞泰科技(002066);
7、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醫葯(600056);
8、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國葯):國葯股份(600511)、國葯一致(000028)、現代制葯(600420)、天壇生物(60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