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世界十大銀行排名
世界十大銀行分別是1.中國工商銀行2.中國建設銀行3.中國農業銀行4.摩根大通公司5.中國銀行6.美國銀行7.國家開發銀行8.美國富國銀行9.花旗集團10.西班牙國家銀行。
1、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簡稱ICBC,工行)成立時間:1984年1月1日,營業額:1689.79億美元(2019),是中央管理的大型國有銀行,國家副部級單位。工行擁有中國最大的客戶群,是中國最大的商業銀行之一。不僅在中國銀行里有著響亮的名號,工行業在互聯網上建立起全球主站和各境外分行站點,是全球總資產最多的十大銀行之首,為全世界人民都提供了一個辦理工行業務和了解中國金融的平台。
2、中國建設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簡稱建行)成立時間:1954年10月1日,營業額:1511.108億美元(2019),建立的背景有著特殊意義,它是實現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的產物。如今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建行已經擁有廣泛的客戶基礎,營銷網路覆蓋全國的主要地區,甚至在全球近三十個國家地區設有分支機構和子公司。
3、中國農業銀行
中國農業銀行(簡稱農行)成立時間:1951年,營業額:1395.236億美元(2019)
,前身最早可追溯至1951年成立的農業合作銀行,是在新中國時期成立的第一家專業銀行,也是新中國成立的第一家國有商業銀行。現在的農行,正以覆蓋面最廣的網路體系和全球領先的技術優勢,向全球的用戶提供服務。
4、摩根大通公司
摩根大通公司成立時間:1799年,營業額:1314.12億美元(2019),世界十大銀行中,摩根大通公司總部在美國紐約,是美國主要的商業銀行。作為十大外資金融機構,中國人習慣稱它為「摩根銀行(MogenBank)」。該行總存款佔美國存款總額的25%,是美國最大金融服務機構之一。
5、中國銀行
中國銀行成立時間:1912年2月5日,營業額:1277.141億美元(2019),於1912年經孫中山先生批准在上海成立,是中國歷史最為悠久的銀行之一,也是中國唯一一個持續經營超過百年的銀行。不僅在中國是「國民銀行」,機構遍及全國各地,它還走出國門,在全球61個國家和地區都能看到中國銀行。
6、美國銀行
美國銀行成立時間:1784年,營業額:1105.84億美元(2019),是美國第二個歷史最悠久的銀行,也是以資產計美國第一大商業銀行。之所以美國銀行能在競爭激烈的美國銀行業成為佼佼者,並且在全球銀行排名中佔有一席之地,正是因為它獨樹一幟的服務風格,史無前例的推出小額貸款,獲得了美國中小企業的青睞。
7、國家開發銀行
國家開發銀行(簡稱國開行)成立時間:1994年3月,營業額:1030.729億美元(2019),是全球最大的開發性金融機構,也是中國最大的對外投融資合作銀行、中長期信貸銀行和債券銀行。「開發銀行」顧名思義,就是要把國開行建立成改革與開放的窗口,不僅在中國爭取了國民利益,還要走出世界。
8、美國富國銀行
美國富國銀行成立時間:1852年,營業額:1010.6億美元(2019),是美國唯一一家獲得AAA評級的銀行,更是全球市值最高的銀行。2020年3月15日,美國金融服務論壇宣布,由於冠狀病毒影響,富國銀行將在第二季度停止股票回購。
9、花旗集團
花旗集團成立時間:1812年,營業額:971.2億美元(2019),總部設在紐約,是美國第一家集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保險、證券交易等諸多金融服務業務於一身的金融集團,也是全球公認的最成功的金融服務集團之一。該行發展速度之快,全球化程度之高,令世界矚目。
10、西班牙國家銀行
西班牙國家銀行營業額:905.319億美元(2019),作為全球十大銀行之一的西班牙國家銀行,也叫桑坦德銀行,是西班牙境內最大的銀行,具備多重功能,側重於零售銀行業務,全球知名。
『貳』 桑坦德銀行在中國有幾家分行
10000分公司和260萬股東。西班牙國際銀行(SANTANDER CENTRAL HISPANO S.A.),也叫桑坦德銀行。西班牙國際銀行是全球知名的多功能銀行。該銀行在全世界排名第九,在歐元區排名第二。其北京代表處成立於1993年。北京代表處同中國的銀行建立了非常良好的關系,在業務上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業務范圍:在符合中國金融法規的前提下,西班牙國際銀行有限公司通過代表處的平台為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一系列的金融服務。這些服務包括出口,貿易融資等。我們對中國市場的了解和建立的聯系令我們的客戶在貫徹其商業目標時受益匪淺。
拓展資料:
西班牙桑坦德銀行有限公司上海分行於2008年09月10日成立。法定代表人劉建偉,公司經營范圍包括:吸收公眾存款;發放短期、中期和長期貸款;辦理票據承兌與貼現;買賣政府債券、金融債券,買賣股票以外的其他外幣有價證券;提供信用證服務及擔保;辦理國內外結算;買賣、代理買賣外匯;代理保險;從事同業拆借;提供保管箱服務;提供資信調查和咨詢服務;可以吸收中國境內公民每筆不少於100萬元人民幣的定期存款;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的其他業務等。
桑坦德西班牙中部小組創立於1857年,是總部設在西班牙的桑坦德。歐洲和南美擠兌五支柱系統所組成以客為尊的管理效率,使其信用風險質量、資金違紀"multilocal"管理與全球眼光。桑坦德西班牙中部小組有12.6萬職工和63所客戶,即側重於零售銀行業務為主。桑坦德西班牙中部小組包括一個組織龐大的網路銀行同他們大多是歐洲和拉丁美洲。該集團在德國的歐洲業務范圍包括,挪威,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國。 拉丁美洲業務范圍包括桑坦德西班牙中部小組,還有阿根廷,巴西,智利,墨西哥,普埃托里科、烏拉圭和委內瑞拉國家。
『叄』 西班牙國際銀行的並購案例
2002年12月11日美國銀行耗資16億美元收購墨西哥第三大銀行—桑坦德·塞爾芬銀行(Grupo Financiero Scamander Serfin)25%的股份。
2007年10月14日桑坦德銀行、富通銀行及蘇格蘭皇家銀行組成之財團以1010億美元收購荷蘭銀行,桑坦德銀行獲得荷蘭銀行義大利及巴西業務。
2008年7月16日桑坦德銀行同意以總價12.6億英鎊(合26億美元)全股票的方式收購英國第七大銀行聯合萊斯特銀行Alliance & Leicester。
2009年10月7日桑坦德銀行(Banco Santander)的巴西分公司Santander Brazil S.A.將發行6億個單位的新股,約占總股份的17%,每股售價23.50雷亞爾和13.40美元,相當於籌資141億巴西雷亞爾(80.4億美元)進行IPO首度公開上市,這項IPO對巴西桑坦德銀行的估值為341.5億歐元(約合502.3億美元)。將於10月6日公開招股,新股將在巴西和紐約兩地同時上市,美國存托憑證(ADR)訂10月7日在紐約證交所開始交易,隔日在巴西交易所正式掛牌。Banco Santander Brasil此次發行的每個股權單位相當於一股美國存托股票(ADS)﹐代表著55股普通股和50股優先股。
2009年11月11日,桑坦德銀行以9.04億美元(約70.5億港元)收購匯豐融資旗下汽車融資貸款管理部門及10億美元貸款結欠額 桑坦德銀行以折價從困境中的貸款商手中買進美國的小規模汽車貸款組合﹐將其整合到Santander Consumer Finance USA之中。
2010年8月3日,西班牙桑坦德銀行其英國子公司(Santander UK)同意以16.5億英鎊代價,其中包括3.5億英鎊的商譽金,收購蘇格蘭皇家銀行(RBS)在英格蘭、威爾士及NatWest銀行蘇格蘭分行的部分業務,本次收購包括蘇格蘭皇家銀行在英格蘭和威爾士的311家分行、NatWest的7家分行以及40個中小企業銀行中心、400多名客戶關系經理、4個企業銀行中心和3個私人銀行中心。180萬零售客戶、約24.4萬中小企業客戶以及1200個中期公司客戶,成為在英國分支機構網路第四大的銀行,中小型企業市場中的份額也將從3%上升至8%。
2011年10月28日旗下的其美國消費金融部門向華平投資集團(Warburg Pincus)、KKR和Center Bridge Partners控制的一項投資工具融資10億美元,這三家機構將持有桑坦德美國消費金融部門25%的股份,Dundon DFS和桑坦德自身分別持有10%和65%。桑坦德美國消費金融部門擁有2800名員工,客戶超過200萬,創造利潤4.55億美元。
『肆』 比特幣和龐氏騙局的本質區別在哪裡

我寫這點,既不想忽悠誰接盤,也不想抨擊政策——我對於政策是相當支持的。
所要發聲目的只有一個,以比特幣為視角,觀察這個多維度的世界。
先說觀點,比特幣既不是鬱金香也不是龐氏騙局。當然,比特幣絕不能成為未來貨幣,也絕對會消亡——如果以時間為維度去看,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沒有什麼不朽。
把比特幣比作鬱金香和龐氏騙局的說法由來已久,其中不乏所謂知名「 專家學者」 。歷史上到底有沒有過「 鬱金香泡沫」 以及是否如記載那樣誇張,其實很難講。如果非要比方,倒不如說「 君子蘭」 。之所以把三者相提並論,無非是三者有相似之處。但是武斷地評價三者相同,缺乏思辨精神,也少了一種維度。二十年前,你如果見到馬雲,很難不懷疑他是一個騙子。好的商業模式和傳銷、天才和瘋子,在某些方面的行為是如此的相似。
如果非要給比特幣下一個定義,我的答案是:一個新物種,互聯網時代的美麗貝殼。
想要搞清楚比特幣到底是什麼,需要把這個世界分成兩個群體。一個是強有力政權下的貨幣,一個是無強權或者躲避強權下的自由市場。以這個視角看下去,比特幣就一清二楚。
一個穩定的政權下,想要一個可以掌控的平穩的金融體系和貨幣政策。比特幣當然不符合定義,在這個層面上看下去,說比特幣是鬱金香都算寬容,它就是赤裸裸的龐氏騙局。
可是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人,生活在政權不穩當或者要躲避政權下的人們,比特幣便形成了一種下賦權的貨幣,猶如多年前的貝殼。在這個層面上比特幣已經是「 貨幣」 了。
我們有央媽的保護,有互聯網的便利,而比特幣是生活在不穩定環境下自發信任的央媽和互聯網支付。打個比方,他們就是科索沃辛巴威人民的央媽加「支付寶」。
那些比特幣的真正擁簇者,不管生活在哪個地區,本質上,他們的想法與「 貨幣地區」 的人們想法無異。
所以成為今日,無非是兩個原本不相乾的圈子發生了碰撞——「非貨幣地區」 的人炒作比特幣,變相地對「 貨幣地區」 的人民財產進行打劫。
比特幣本身的承擔系統,被更高的科技攻破,就是比特幣消亡的那一天。
如果無法攻破,這個世界仍未和平,仍未達成共識,比特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周星馳有一部片子叫《武狀元蘇乞兒》,皇帝對丐幫幫主蘇乞兒講「你丐幫弟子甚重,朕心難安啊。」蘇乞兒回,「假如皇上治理有方,百姓安居樂業,又有誰想去當乞丐呢?」
『伍』 嚴重低估的銀行股
嚴重低估的銀行股有四大銀行,分別是花期集團,畢爾巴鄂比斯開銀行,桑坦德銀行,三井住友金融基團。
1、花旗集團(Citigroup) 這家大型貨幣中心銀行,其業務目前的股價比賬面價值低8%,市盈率為11。對於金融股來說,市盈率並不是那麼低,但它實際上低於市場整體的市盈率,所以將它包括在內。花旗集團自1月底達到80點的峰值以來,股價一直在持續下跌——目前為68點,在不到4個月的時間里下跌了15%。德意志銀行(Deutsch Bank)分析師剛剛將該股評級從先前的水平上調。
2、畢爾巴鄂比斯開銀行(Banco Bilbao Vizcaya Argentaria,S.A.) 該銀行總部位於西班牙,在全球30個國家都有業務,包括墨西哥。如今的股票可以以賬面價值的8%的折扣購買,而市盈率是11,因此這些指標與花旗集團的類似。它的價格也經歷了類似的下跌——從1月底9.5的高點到現在的6.92。該銀行去年的盈利出現赤字,但5年的業績記錄仍是非常樂觀的,他們支付10.7%的股息。匯豐證券(HSBC Securities)也是這個情況。
3、桑坦德銀行(Banco Santander,S.A.) 是另一家總部設在西班牙的全球性銀行公司,市盈率是10.9,現在的股價是賬面價值的84%。和本文提到的其他銀行一樣,這家銀行從1月底開始大幅下滑,已經從7.50到現在的5.49,今年的收益是綠色的,他們5年的收益記錄也是如此。該銀行支付5.2%的股息。桑坦德銀行最近將其優惠利率提高到了5%。
4、三井住友金融集團(Sumitomo Mitsui Financial Group) 這是一家日本公司,擁有400年的銀行業務歷史。現在可以以賬面價值40%的折扣購買公司的股票,市盈率為8.5。收入雖然沒有以驚人的速度增長,但在過去5年和今年都是正數,他們支付3.5%的股息,該股自年初以來已從9.53下降至7.78。
『陸』 麥道夫騙局是怎麼騙錢的
次貸危機讓華爾街顏面掃地,財富和睿智花園的炫目日弱日淡,500億美元的麥道夫騙局不啻給了日顯頹唐的華爾街一記響亮的耳光。
在「麥式騙局」中,諸多知名機構被擊中,有西班牙金融業巨頭桑坦德銀行,此次詐騙案中的風險敞口高達約合31億美元,有法國巴黎銀行、歐洲銀行巨頭匯豐銀行、日本野村證券等等,然而麥道夫到底有什麼超級魔法呢?
其實「麥式騙」局模式是抄襲典型的「龐氏騙局」, 並不新鮮,即用高額回報引誘投資者,同時用後來的投資者資金償付前期投資者。「龐氏騙局」這種模式一般只能維持兩三年,而麥道夫竟然運用簡單的騙局長達20年、數額高達500億美元,愚弄了華爾街的諸多投資家,欺騙了一大批具有豐富專業經驗的受害者,不得不讓人「嘆為觀止」,聰明睿智的華爾街怎麼就「熟視無睹」!
分析判斷,不難看出,「麥式騙局」被光鮮奪目的外殼包裹著,華爾街的所謂部分投資專家也迷信這些鮮艷的外殼。
首先,麥道夫以善和行為和「白璧無瑕式」投資外殼包裹自己。信任他,你就會得到每月1%-2%的穩定回報。麥道夫本人追求完美無瑕的從業記錄,致力於公平交易,並保有高尚的道德標准,這些都是華爾街熟知的麥道夫公司標志。
麥道夫為自己的騙局營造了極好的個人魅力光暈。騙局揭穿之前,麥道夫口碑很好,喜歡捐助。在佛羅里達以及紐約的猶太社區里,麥道夫被很多人視為投資方面的「上帝」, 稱他的基金為「猶太人T-NOTES」,意指同財政部發的短期國債一樣牢靠。
其二,用神秘投資技術產生的神秘感包裹自己。麥道夫的吸引投資的苛刻條件是,如果你想投資於麥道夫,那麼請你不要問他關於投資的任何問題。至於為什麼在別人不賺錢的歲月里,他可以賺錢,麥道夫則用幾個字簡單做了解釋:「內部消息」。 很多精明無比的對沖基金管理者、專業投資人士,竟也被「內部消息」這幾個字輕而易舉征服了。
在熠熠生輝的外殼下,很多的蛛絲馬跡泄露出來,高傲的華爾街對之視而不見。
從運作上來看,利用不知名的會計事務所進行日常審計,負責麥道夫投資證券公司10多億美元資產審計的會計事務所,居然只有3名員工:合夥人、秘書以及一名會計師。
違反隔離的控制原則。麥道夫投資證券公司的所有交易均為麥道夫一人獨斷,他管理資產,並同時匯報資產的情況,公司的資產管理和託管並未分開。
麥道夫對公司財務狀況一直秘而不宣,而投資顧問業務的所有賬目、文件都被麥道夫「鎖在保險箱里」。
麥道夫宣稱自己採取名為「分裂轉換」的投資策略,這幾乎沒有人可以解釋清楚究竟為何物。
「麥式騙局」映襯華爾街監管的脆弱。麥道夫騙局的包裝復雜,但投資操作簡單明了,漏洞極易被識破,然而,這長達20年、高達500億美元的投資騙局卻在麥道夫兒子履行了監管者的職責之後,才曝光於天下,這是對華爾街監管者的極大諷刺。
『柒』 出國留學商科專業怎麼選才對職業規劃最有利
在當今精英職場競逐,沒有一塊名校敲門磚或者一段光鮮留學經歷,似乎很難順風順水。大批國內畢業生為獲得職場打拚的高起點而留學,其中英國留學一年制碩士課程以其短而精的高品質,吸引大批學子前往,而商學院無疑是熱門中的熱門。
原因很簡單,多年權威數據表明,商科就業選擇寬廣,畢業薪資優渥,一份「金融城」中的工作基本無疑就是高收入標配,商科自然成為以就業為首要考慮的大多數學生的不二選擇。比如今年英國留學的申請大熱門,在2018年英國大學全線排名中都躋身前10名的拉夫堡大學商業與管理學院(SBE-School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s)院長在談及拉夫堡大學高收入排行榜時提到:「最新數據顯示,拉夫堡大學商學院的學生在就業市場上表現卓越。」
然而商科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其中設有眾多一級學科和二級學科分支。同為商科,學習的知識內容可能相差很多,對口的職業方向也會相距甚遠,如果選擇不慎,難免走彎路,錯過職業發展良機。本文就針對這一學生普遍關注的話題,聊聊英國留學的商科方向究竟幾何,也從學生職業發展角度,給出一些實踐性指導。
商科專業相互關聯,又彼此不同;不同的大學,根據自身優勢的不同,也會對自己商學院的學科架構作自定義組合調整,不同大學商學院的設置在體現學科共性的同時,也會體現各自的特色和亮點。筆者經搜索,發現拉夫堡大學商學院,作為世界1%擁有MBA「金標准」AACBS, EQUIS和AMBA的頂尖商學院之一,它的課程設置,包含了傳統熱門方向,比如經濟學、金融學、管理學、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和MBA,也提供了一些對職業發展很有針對性的、時代性很強的綜合學科課程,比如國際商務、商業分析、信息管理與商務技術等等。這些課程方向基本可以覆蓋所有商科對接的職業走向,以下則採用今年超熱門的拉夫堡大學商學院的碩士課程對不同商科類別與職業發展作以解讀。
曾有人這樣總結到:金融學告訴你市場在做什麼,經濟學告訴你國家在做什麼,會計和管理學告訴你企業在做什麼,其實不無道理,也可以對學生職業定位指點迷津。
金融類
金融學是經濟學的分支,核心在於資產定價,研究金融資源的合理配置,按照大類分還可以分為定量金融和非定量金融:定量研究方向對學生數理知識要求很高,此時金融和數學的關系密不可分;非定量的金融學,則經常和會計,管理和法律等學科組合,學生則可以學到面對企業財務管理和金融市場的基本知識和能力,以適應金融機構、投資銀行或企業財務部門的基本職位要求。
以拉夫堡大學為例,金融方向相關的碩士課程有MSc Finance(金融學),MSc Corporate Finance(企業金融),MSc Finance and Investment(金融與投資),MSc Finance and Management(金融與管理),MSc Banking and Finance(銀行學與金融)和MSc Economics and Finance (經濟與金融),以及拉夫堡大學沒有單獨開設,但是在英國也比較常見的 MSc Accounting and Finance (會計金融)課程。值得一提的是,拉夫堡金融類課程(金融學,金融與投資,金融與管理和企業金融)全部受到CIMA英國皇家特許管理會計師公會的認證,可以免考CIMA 6門,這一優勢會對注會職業資格的獲取提供捷徑,也應是學習會計金融類課程的學生著重考量的就業因素之一。
根據拉夫堡大學商學院針對金融方向畢業生就業情況的調查,大量學生到國際知名投資銀行,商業銀行,金融機構,會計師事務所,管理咨詢公司,跨國企業等從事如管理咨詢,證券經紀,股權研究,股票交易,資產定價,注冊會計師,財務管理和資產組合評估等金融相關工作。他們就職的知名企業舉例如下:
匯豐銀行(HSBC)
摩根斯坦利(Morgan Stanley)
摩根大通(JP Morgan)
瑞士聯合銀行(UBS)
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
維珍航空(Virgin)
四大會計師事務所
等等
經濟類
經濟學主要著力於生產與消費的關系,從宏觀與微觀經濟學角度,優化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對數學能力要求較高,理論性較強,也和一個國家的政策和社會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學習經濟學,更能了解國家或者國際社會在做什麼。為使經濟學大方向的研究更具體,也更貼近實踐,經濟學的教學也經常和金融、投資、銀行學等組合,其實這些組合分支也是經濟學的分支,只是針對性更強。
比如,拉夫堡大學商業與經濟學院在經濟學領域提供的課程有:MSc Banking and Finance(銀行學與金融);MSc Economics and Finance(經濟學與金融);MSc Economics and Business Strategy(經濟學與商業策略);和MSc Economics an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經濟學與國際商務),如此,學習經濟學的學生,不僅可以接觸到經濟學的理論高度,也可以學習融合了具體領域的知識,就業范圍選擇也可擴大至金融機構(如匯豐銀行),跨國企業財務部門(如西門子),國際貿易,企業投資管理與戰略咨詢,國際組織,國際間非政府組織,和中央銀行、政策性銀行和中央與地方政府財經部門等。
管理類
管理學的范疇則更加寬廣,從理論上的管理學,到國際商務管理,財務管理,市場營銷,商業戰略分析,信息數據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等等不一而足。管理方向和企業各項活動息息相關,管理既可以是「人」(人力資源)的管理,也可以是「法人」(公司組織)的管理,可以是「數字」(信息數據和財務)的管理,也可以是「戰略」(市場營銷與商業分析)的管理。對應的,仍以拉夫堡大學商業和經濟學院為例,在管理學范圍內,常見的有以下幾種課程:
管理學方向的MSc Management (管理學),MSc International Business(國際商務),MSc Finance and Management (金融與管理)和MSc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國際管理);市場學方向的MSc Marketing(市場營銷);商業分析方向的MSc Business Analytics Consulting (商務分析咨詢);信息與數據管理方向的MSc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Business Technology (信息管理與商務技術);人力資源管理方向的MS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人力資源管理),MSc Employment Relations and HRM (僱傭關系與人力資源管理),MSc Work Psychology (勞動心理學)和MSc Business Psychology (商業心理學);以及工商管理碩士課程The Loughborough MBA等等。
學習管理類專業的畢業生就業方向更是豐富多樣,分布在各行各業。和經濟類和金融類相比,管理學知識和企業內部運轉機制則離得更近,畢業生可以參與到企業的各項活動中,從事幾乎每個企業和組織中都必不可少的比如:市場銷售、品牌公關、財務與行政、融資與投資、招聘與培訓等部門工作。同時,管理學綜合性很強,畢業生也可以到金融機構,政府部門、國際組織和非政府間組織等公共事業中貢獻力量。至於MBA課程的畢業生,則大多已經或致力於取得各行各業企業高級管理職位,或者經營自家公司,在公司運營、市場、財務和投資等多方面作出決策。
互聯網+大數據信息管理類
值得單獨提及的是,在當今互聯網大數據時代,尤其中國國內互聯網爆炸式發展的背景下,對有著技術數據處理和大數據管理分析能力的人才需求愈盛。對數據分析和信息技術感興趣的學生不妨考慮學習信息管理方向,比如Times和 CUG 2018年專業排名全英第一,且Time 2018年畢業生就業前景全英排名第一的拉夫堡大學信息管理專業[1](MSc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Business Technology),放到中國就業市場,試想其畢業生前景只會更光明,是中國大學生可以考慮的又一個新熱商科選擇。給自己現有的技術知識插上商業翅膀,懂技術、有數據思維又深諳企業管理之道的人才,在現今社會趨勢下,可謂前途無量。
最後,根據拉夫堡大學商業與經濟學院對畢業生走向的調查,以下列舉一些管理類畢業生的就業目的地與職位信息,供准留學生參考:
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人力資源主管
迪卡儂(Decathlon)-比利時,部門主管
萊斯特市政廳(Leicester City Council)數據營銷主管
樂購(Tesco)管理培訓生
匯豐銀行(HSBC)管理培訓生
蘇格蘭皇家銀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注冊會計師
桑坦德銀行(Santander)商務分析師
埃森哲(Accenture)項目經理
巴克萊銀行(Barclays)
伯明翰機場(Birmingham Airport)工程項目經理
勞斯萊斯(Rolls-Royce)賬戶管理經理
德國意昂集團(E.ON)風險評估工程師
等等
帶著職業抱負學商科
學習商科,除少數走上商學學術研究道路的學生,大多以求職創業為首要目標,商學院在培養人才時,也期望學生懷揣職業夢想,比如拉夫堡大學商學院市場營銷學科主任,福特工業零售管理主席Jim Saker教授在談到拉夫堡大學商業與經濟學院對於申請者的期待時說:「我們更希望招收有事業抱負和野心的學生,希望他們積極參加學校學生職業發展支持團隊組織的各類活動,充分利用在頂尖商學院學習的資源,比如,學院每年會聯合上百家企業僱主舉辦校園招聘會,並邀請知名企業為學生的職業規劃做免費講座等等。」的確,頂尖商學院不僅教授知識,學院和各行各業的緊密聯系,是與教學水準不相上下的寶貴資源。商科專業和商學院的選擇,切記以職業前景作為度量尺,願各位學生都能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學業順利,職場成功。
[1]The Times and Sunday Times (Good University Guide,2018), Complete University Guide,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