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分析預測 » 摩根士丹利技術指數股票走勢分析
擴展閱讀
股票盈虧平衡價格怎麼算 2025-05-21 11:56:08
股票價格300137 2025-05-21 11:38:32
股票最好價格 2025-05-21 11:37:50

摩根士丹利技術指數股票走勢分析

發布時間: 2022-05-25 06:23:38

1. 摩根士丹利指數的介紹

摩根士丹利指數:是國際資本市場上重要的指數之一。是環球國際基金經理最常使用的指數。其指數股多為業績優良、具備發展潛力的公司,而其指數股調整往往引發投資機構對投資組合調整的效應。

2. 摩根士丹利指數的簡介

摩根士丹利國際資本公司編制了3個國際股價指數、19個國家股價指數、38個國際工業指數,全球有70%以上的基金以其指數的樣本股票作為投資標的。

3. 納入摩根士丹利指數對什麼股票最有利

對大盤藍籌股市有好處的,因為國外的機構對低估值的藍籌比較青睞,比如,銀行,保險,券商等板塊,望採納,謝謝!

4. 摩根士丹利國際資本指數的指數分類

國家指數
MSCI收集每個上市公司的股價、發行量、大股東持有量、自由流通量、每月交易量等數據,並將上市公司按全球行業分類標准(GICS)進行分類,在每一個行業以一定的標准選取60%市值的股票作為成份股,選取標准包括規模(市值)、長期短期交易量、交叉持股情況和流通股數量。由於MSCI先劃分行業,再從行業中選擇股票,這樣保證了指數組合中各行業都有相對固定比例的股票,使得指數具有較強的行業代表性。
價值和成長指數
MSCI首先用上述方法確定國家指數,然後用市凈率將所有國家指數劃分為兩個指數,市凈率較小的那一部分稱為價值指數,而市值率較高的那一部分稱為成長指數。
2005年9月,MSCI發布了最新的全球價值和增長指數系列的編制方法。MSCI在作分類時採用了8個基本的財務指標,其中判斷股票的價值型特徵用了3個指標,它們是:凈資產帳面價值/市場價格(BV/P)、12個月的收益價格比(E fwd/P)、股利收益率(D/P);另外有5個財務指標是用來判斷股票成長型特徵的,它們是:長期每股收益增長率(LT fwd EPS G)、短期每股收益增長率(ST fwd EPS G)、的內部增長率(g)、長期歷史每股收益增長趨勢(LT his EPS G)、長期歷史市銷率增長趨勢(LT his SPS G)。
小市值和擴展指數
小市值指數包括那些市值介於2-8億美元之間的股票,它用於反映發達市場中小市值股票的表現。而擴展指數則是將市值的覆蓋率從標準的60%擴展到70%,在擴展指數中包括了一些市值規模較小的股票。

5. 什麼是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環球標准指數成分股

摩根士丹利指數是環球國際基金經理最常使用的指數。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是向全球投資者提供全球指數及與基準相關產品和服務的世界領先供貨商,其指數股多為業績優良、具備發展潛力的公司,而其指數股調整往往引發投資機構對投資組合調整的效應。

6. 三大指數怎麼看,剛找了做證券交易的工作

1.道·瓊斯指數是算術平均股價指數。
道瓊斯指數是世界上歷史最為悠久的股票指數,它的全稱為股票價格平均指數。通常人們所說的道瓊斯指數有可能是指道瓊斯指數四組中的第一組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Dow Jones Instrial Average)。
道瓊斯指數最早是在1884年由道·瓊斯公司的創始人查理斯·道開始編制的。其最初的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是根據11種具有代表性的鐵路公司的股票,採用算術平均法進行計算編制而成,發表在查理斯·道自己編輯出版的《每日通訊》上。其計算公式為:
股票價格平均數=入選股票的價格之和/入選股票的數量
2.納斯達克(NASDAQ)是美國全國證券交易商協會於1968年著手創建的自動報價系統名稱的英文簡稱。納斯達克的特點是收集和發布場外交易非上市股票的證券商報價。它現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證券交易市場。目前的上市公司有5200多家。納斯達克又是全世界第一個採用電子交易的股市,它在55個國家和地區設有26萬多個計算機銷售終端。
納斯達克指數是反映納斯達克證券市場行情變化的股票價格平均指數,基本指數為100。納斯達克的上市公司涵蓋所有新技術行業,包括軟體和計算機、電信、生物技術、零售和批發貿易等。世人矚目的微軟公司便是通過納斯達克上市並獲得成功的。
3.標准·普爾500指數是由標准·普爾公司1957年開始編制的。最初的成份股由425種工業股票、15種鐵路股票和60種公用事業股票組成。從1976年7月1日開始,其成份股改由400種工業股票、20種運輸業股票、40種公用事業股票和40種金融業股票組成。它以1941年至1942年為基期,基期指數定為10,採用加權平均法進行計算,以股票上市量為權數,按基期進行加權計算。與道·瓊斯工業平均股票指數相比,標准·普爾500指數具有采樣面廣、代表性強、精確度高、連續性好等特點,被普遍認為是一種理想的股票指數期貨合約的標的。

7. 摩根士丹利國際資本指數的介紹

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MSCI)成立於1968年,是首家全球基準供應商,指數數據和公司信息的提供者。在全球設有5個研究中心,12個辦事處,在中國上海、香港均設有辦事處。2001至2004連續4年被Thomson Extel Survey評為最重要的歐洲指數供應商。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指數(Morgan 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 Index,MSCI指數),在考慮指數的組成部分時,MSCI將以流通股市值為依據,納入各行業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公司。中國共有71家企業成為MSCI中國指數成員。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指數是全球投資組合經理作為投資基準最為廣泛應用的指數,目前有2000多家國際機構投資者採用MSCI指數作為基準。另外這些指數亦衍生出一般投資者可參與交易的投資工具,如MSCI指數期貨以及上市交易基金(ETF)等。摩根士丹利國際資本(MSCI)指數雖然沒有像道瓊斯股票價格指數那樣得到新聞界的廣泛認同,但是它卻是國際投資者使用最多的基準指數之一,在全球大約有3萬億美元是以MSCI指數為基準。MSCI指數涵蓋23個發達國家市場和27個新興市場,對不同國家編制了國家指數、價值指數和成長指數、小市值指數和擴展指數,以及中國指數系列。

8. 摩根士丹利國際資本指數的MSCI中國指數

MSCI中國指數系列主要是用來反映中國內地、香港以及台灣股票市場的股票價格變動。MSCI發布的中國系列指數主要包括MSCI中華指數和MSCI金龍指數。
MSCI中華指數包括MSCI香港指數和MSCI中國外資自由投資指數,而MSCI金龍指數包括MSCI香港指數、MSCI中國外資自由投資指數以及MSCI台灣指數。其中,MSCI中國外資自由投資指數用來反映可供外國投資者投資的中國股票的表現。該指數成份股的選擇范圍包括紅籌股、H股、滬深B股以及紐約上市的N股,成份股數目為30隻,MSCI中國外資自由投資指數成份股中包括14 只紅籌股、14隻H股、2隻B股。
2005年5月,MSCI宣布推出MSCI中國A股指數,該指數是MSCI為中國A股市場創建的第一個獨立國家指數。該指數旨在為當前投資A股市場的廣大投資者提供一個股票表現之基準。MSCI中國A股指數設計考慮到了A股市場與眾不同的特點,力圖反映國內A 股投資者的投資過程和制約因素。盡管MSCI中國A股指數主要是為國內投資者編制的,但它可成為國際投資者了解和參與中國A股市場的一個工具。

9. 摩根士丹利的最新動態

摩根士丹利「失計」Facebook
對於深陷FacebookIPO定價風波的摩根士丹利(下稱「大摩」)而言,「天堂與地獄,只有一步之遙」這句話或許是對其當下尷尬處境最貼切的描述。
從力奪Facebook上市主承銷權,到在最後時刻定出高於發行價區間的38美元,再到掛牌後不到一周股價便跌破發行價,大摩在此次IPO中的定價策略,不僅引發投資者的批評和質疑,亦令自身面臨數十億美元的「浮虧」,更引來了監管機構的訊問傳票。
Facebook主導在過去的大型科技股公司IPO大戲中,一直只有兩個主要玩家:大摩和高盛。為了獲得這單生意,大摩和高盛都使出渾身解數,其高管頻頻向Facebook具體負責交易的CFO大衛·伊博斯曼和COO桑德伯格示好。高盛曾經在這場賽跑中一度領先,但在其私下與客戶的提前交易被曝光之後,遭到了SEC的調查,高盛在最後一刻失去了主承銷商的地位,大摩接棒。這種接替也付出了代價。根據業界慣例,在上市過程中,投行一般會抽取總募集金額的5%至6%作為承銷費用,即使大型交易最低也達到2%至3%。但在激烈的競爭之下,Facebook此次承銷費用低至1%,堪稱史上最低。這種激烈競爭的態勢也讓Facebook成為主導這次發行的最強勢的一方。
就在Facebook上市前的一天,大摩CEO詹姆斯·戈爾曼(James Gorman)與Facebook CFO大衛·伊博斯曼(David Ebersman)就IPO價格區間召開了高級別的電話會議。在這次會議上,他們面臨著重要的抉擇,是保持原定發行區間,為首日上漲提供更多的空間,還是盡力提高發行價為Facebook贏得更好的價格?
「鳳凰」變「草雞」Facebook上市首日巨大的交易量,甚至使得納斯達克的交易系統都不能承受,因而開盤過程兩次延遲,顯示其受熱潮追捧。不過,在短暫上漲之後,Facebook迅速開始下跌,至收盤前已經幾度突破發行價。據媒體報導,為了維持股價,大摩不得不在最後二十分鍾花掉數十億美元掃掉所有在38美元以上的出貨。
就在大摩CEO同意Facebook上調招股價格的同時,一份由大摩分析師撰寫的報告卻在大摩的機構用戶中悄悄流傳。這份報告提示了一個關於Facebook的風險點,即手機用戶在訪問Facebook的用戶中佔比越來越大。而針對這部分用戶,Facebook最主要的盈利來源橫幅廣告並不對其產生作用。因此這份報告將對Facebook2012年的盈利預期由每股51美分下調至48美分。
預料之中的「意外」發生了。Facebook上市首日未能迎來預料中的大漲,在隨後兩個交易日又不斷下跌並跌破發行價,繼而引爆了散戶的強烈質疑。公眾紛紛質疑,Facebook通過大摩向機構透露這一負面信息而不向公眾投資者公開,有內幕交易的嫌疑。投行及分析師是否遵循了薩班斯法案所規定的防火牆也廣受質疑。
對於這些指控,大摩僅以「我們遵守了相關規定」作為回應。對於他們來說,法律訴訟肯定並非最大的問題,為了遵守協議護盤而砸進的數十億美元才是其真正關心的重點。截至5月25日收盤前,Facebook的股價在32美元上下。這意味著大摩為護盤砸進的數十億美元已經有了浮虧。
耐人尋味的是,幫助對沖基金成功實現賣空操作的,正是不少投行的證券經紀部門,這其中亦不乏高盛、摩根大通等Facebook承銷商的身影。
不過在此次Facebook的IPO過程中,高盛和摩根大通這兩家承銷商卻對對沖基金借出股票的申請採取了頗為積極的態度,這也使得對沖基金完全不必擔心「無法借到股票」的問題,並在上市首日就密集展開做空操作。據估計,在Facebook上市首日,至少四分之一的交易是屬於賣空交易。而在上市後的第四個交易日,這一比例則超過30%。值得一提的是,作為Facebook的主承銷商,大摩至今並未參與對沖基金做空Facebook股票的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