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分析預測 » 股票分析師姜超哪裡人
擴展閱讀
買股票心得書籍 2025-05-20 12:08:37
冬季保濕護膚品排行 2025-05-20 11:46:06

股票分析師姜超哪裡人

發布時間: 2022-05-26 23:36:03

㈠ 如何評價海通證券分析師姜超

姜超,海通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首席宏觀債券分析師。2006年新財富債券研究第一名團隊成員,2008、2011年固定收益研究第三名,

㈡ 姜超是哪裡人

那個武林外傳,微胖的男演員?東北人啊,吉林省長春市的

㈢ 以兮創始人姜超是誰

來自混沌大學、混沌研習社,被以兮的商業模式所吸引並加入,為以兮助力!

㈣ 姜超,沙溢,閆妮,倪虹潔是哪裡人

姜超是大連人
沙溢是東北人,吉林長春
閆妮是陝西西安人
倪虹潔是祖籍江蘇常熟的上海人

㈤ 海通姜超 出生日期

姜超,清華大學經濟學博士,2013年加入海通證券研究所,現任研究所副所長、首席宏觀債券分析師。

㈥ 最近在找一些比較有名氣的股票分析師,大家有沒有什麼推薦的

姜超,任澤平都挺厲害的,去小牛數據網上看看,還有很多別的。

㈦ 聽說李大嘴是大連人有詳細介紹他的資料么

姜超
年齡:33歲
身高:178cm
生 日 1975年3月19日
星座:雙魚座
出生地:吉林 長春(13歲以前在長春居住)
家鄉:遼寧 大連(13歲隨父母搬家至大連)
現在居住地:北京
入伍時間:1992年7月1日特招入伍,現任空軍文工團空軍電視藝術中心演員
主要作品:
電影:
《能人於四》飾於柱子(1999年)
《大話股神》飾黑子
《金谷奇緣》
《追愛總動員》 飾大壯
電視劇:
《校園先鋒》飾朱小(1995年)
《紅顏往事》(又名:月落長江)飾來福(2000年)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2003年)
《炊事班的故事》飾小姜
《小房東》 飾演阮小三
《明天即將來臨》
《轉角遇到愛》飾大壯
《諜戰古山塘》飾李斌
《武林外傳》飾李大嘴
《家有兒女》飾鋒
《拯救任務》(又名:愛在威虎山 OR 虎峰嶺傳奇)飾二獾子
《清凌凌的水藍瑩瑩的天》飾錢二寶
《衛生隊的故事》飾小姜
《派出所的故事》(暫名)
《陽光別墅》(暫名)
《馬警長的故事》(暫名)飾 警務室協警大徐

創作電影劇本:
《不得不愛》
話劇:
《豪情蓋天》飾馬中仁
《和平之翼》飾黑塔(1999年)
《湘江湘江》
電視電影:
《大沙暴》飾石磊(2000年)
《公雞打鳴 母雞下蛋》飾劉金山(2000年)
《翻身》飾二根(2001年)
《沁源圍困戰》
主持:
《同樂園》 《風車棒棒糖》

個人單曲

《救救我》
獲獎情況:
軍旅生活喜劇《炊事班的故事》飾演小姜,獲第十六屆金星獎集體獲優秀演員獎。(2003年)
生活中的姜超:
每次給姜超電話,臨了他總要來一句「謝謝你給我打電話」,語調自然真誠,我立馬很認真地說「不用謝,不用謝」。掛了電話才反應過來,哎呀,誰謝誰啊?我追著他要做采訪,約好時間又臨時因故換掉,應該是我感謝他才對吧。

姜超1975年3月出生在大連,屬兔。我遇見的大多數屬兔的人都謙遜、勤奮、聰敏,我也是屬兔的,哈。姜超的父母都是軍人,用他的話講,「自己的血液里流淌著軍人的血液」。1992年,姜超考入空軍政治話劇團學員班,成了一名文藝兵。

畢業後,姜超得到一些影視演出機會,比如在《三國演義》裡面扮演衛戍,在《校園先鋒》裡面扮演朱小。但是大多數時候,他所得到的角色,要麼只有幾句台詞,要麼沒有台詞——在小品里抬桌子,在話劇里扮演秦俑,戴著面具,台詞自然沒有,連臉都看不見。

整整七年時間,姜超四處跑龍套,爭取一兩個小角色,還做過劇務,幫劇組打開水。軍隊里生活比較艱苦,又沒有上戲的機會,自然囊中羞澀。用姜超自己的話講,「那時候請別人吃頓肯德基就得琢磨半天」。

這段時間給姜超最大的收獲就是,從此知道了什麼是好日子,懂得了冷靜和珍惜。因為和那時候相比,後來的辛苦和寂寞都不算什麼了。

1999年,經過七年漫長的等待,姜超終於迎來了生命中的一個重大轉機。空政話劇團要排演話劇《和平之翼》,主要人物之一的黑塔,是一位從抗日戰爭走過來的空軍副參謀長,人物年齡跨度非常大,要從十九歲演到七十歲。A角當時定的是團里的著名演員洪劍濤,B角選中了姜超。後來,由於一些原因,洪劍濤沒有參演,留下姜超一人完成這個角色,當時他剛剛二十三歲。

經歷了跑龍套的煎熬和等待,「老天爺眷顧自己的時候到了。」姜超感慨說,其實每個人出生的時候,老天爺就給他准備了一個蘋果,只是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給你,只能滿心期待地時刻准備著。有的人可能在等的過程中,覺得希望渺茫,漸漸放棄了,而自己則寧願一直等下去。

戲是1999年7月公演的,從排練到演出,整整三個月。之前的姜超還不知道未來是什麼樣子,什麼時候才能有個好戲找到他的頭上,能夠多一點台詞,戲份重一些,收入好一些。而今這一切離自己這么近,姜超非常忐忑。他鼓勵自己,只許成功,不許失敗。那時候的他每天只睡四個小時,失眠,從早到晚琢磨,「整個人都魔怔了」。

《和平之翼》的導演就是尚敬。尚敬導演和團里的其他成員,給了姜超很大的幫助。前輩的言傳身教,讓他慢慢找到表演的感覺,「雖然天生愚鈍,但是偶爾一天也有開竅的時候」,姜超開始琢磨出其中的一些滋味,也慢慢找到自信。也是這個角色,使周圍的人認可了姜超的表演,他開始有機會參演空軍團拜會的一些小品,也才有了後來的《炊事班的故事》和《武林外傳》。姜超七年的「龍套時期」結束了。

時至今日,說起當年這段經歷,姜超仍舊唏噓不已,「很多人往往沒有等到機會來臨那天,就已經放棄了。就像被大雪壓斷了的竹子,但是假如你堅持下去,大雪過後,你可能會彈得更高,生命可能就變成了另外一個樣子。」他說自己就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人,到今天依然如此。但是他希望發生在自己身上的這些小小轉變,可以鼓勵更多和自己一樣的普通人,堅守自己的夢想,就算跑再多年的龍套,那一天總會來的,你會站在屬於自己的舞台上,聽到為你而起的掌聲。

接到《武林外傳》劇組的指令後,姜超就開始狂吃狂喝。「我演神廚李大嘴,與沙溢相反,他要減肥,我的任務是增肥。」不到兩個月,他硬是胖了好幾公斤。在開拍前一個月,他挺著大肚子問導演是否滿意,尚導搖搖頭,從身後拿了件肥大的衣裳:「這是你的戲服,啥時候能把它撐滿,啥時候算完。」於是,新一輪的增肥計劃再次展開,直到開機,他已經足足胖了十五公斤,聽到「肉」和「油」字,渾身難受。試裝那天,造型師不住地贊嘆:「尺寸還挺合適!」姜超說:「能不合適嗎?這可都是一寸一寸吃出來的」

姜超說,在自己人生最重要的幾個時刻,尚敬都在他的旁邊。1999年的話劇《和平之翼》,2001年的《炊事班的故事》,2005年的《武林外傳》。有一次倆人一起吃飯的時候,尚敬對他說,「你一定要讓人物活在你的身上,而不是死在你的身上……而且要在人物的詮釋上,演出變化來。」這番話給他很大的觸動。

在《武林外傳》裡面,拍攝楊蕙蘭向李大嘴攤牌那場戲時,姜超百感交集。從第一眼見到楊蕙蘭,李大嘴就喜歡上了這個姑娘,到了第一百六十回,也就是戲的結尾,楊蕙蘭決定和自己真正喜歡的人遠走高飛,徹底擊碎了李大嘴的幻想。兩人初識到作別,從拍攝時間上也相隔了六七個月。「就像真的談了一場戀愛,兩個人相處六七個月,要是分開,你心裡也會難受吧?」姜超說。這場戲開拍後,姜超完全沉浸在李大嘴的世界裡。楊蕙蘭決絕的表白,讓他心如刀絞,最後一絲希望也破滅了。姜超轉過頭,背對著鏡頭,肩膀微微顫動。他說他不想讓鏡頭看見自己流淚,也不想讓楊蕙蘭看見自己流淚。拍攝結束後,他仍然被人物的情緒浸泡著,半天才恢復平靜。

在網路貼吧里,姜超看見尚敬在答網友提問時,對自己的評價:「認真,敬業,謙遜,每一次都努力和角色合而為一,最重要的是,他知道我在喜劇里要的是什麼。」這句話令姜超分外感動。

從《炊事班的故事》起,走在街上,姜超能被人認出來了。《武林外傳》之後,更是涌現出眾多「姜絲」。姜超說被人重視的感覺很好,他只有心存感激。「人是要往前走,眼睛要往上看,但是要把心放平」。

姜超當了十四年兵,離家時才十七歲。這么多年,他幾乎每天都給父母打電話。有時候他在劇組,一天不打,第二天父親肯定會打過來。父母看不太懂《武林外傳》,但是央視首播的時候,他們還是守在電視機前,一集不落。

這次采訪,我沒有錄音,但是聊了幾句就發現這是一個致命的錯誤。姜超的表達非常好,流暢而又真誠,聊完後覺得很開心,豁然開朗,那種感覺是我無法用語言傳達給讀者的。

他說,「真的,現在比以前好多了!我挺知足,(笑)請人吃個肯德基啥的也不待琢磨了!」我們於是約好了,做完書,由姜超請客,去肯德基大吃一頓。

㈧ 姜超:到底是什麼在左右中國宏觀經濟

貨幣與經濟周期——從美國經濟史看宏觀研究框架
來源:姜超17年7月於上海
整理:李波、陳興
大家早上好!
非常榮幸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對宏觀研究和方法的一些理解。
一、宏觀研究的意義
每年這個時候我們都會做一場培訓,主要是我們這個行業會迎來一批新人,我自己也很高興,因為年輕人總是充滿希望的。毛主席說過,世界是我們的也是你們的,但終究會是你們的,所以大家年輕人是充滿希望的時候。那麼怎麼理解我們證券市場宏觀研究的意義?其實畢業的時候大家都會有很多選擇,有的去實業,有的去做老師,但到這里聽課的大家都是選擇去做資本市場的研究和投資。在資本市場里做研究的目標和學校里是不大一樣的,在學校里做研究為的是我們以後要發表論文,但在資本市場我們的目的其實都是想要賺錢。現在比較現實的問題就是房價這么高,大家以前都是想報效國家,現在可能都是想自己賺錢買房子。
我們都知道,巴菲特是一個成功的偶像,過去30年,巴菲特公司的股價上漲了差不多60倍,每年的平均漲幅16%,它的名言是「人生就像滾雪球。最重要的是發現濕雪和長長的山坡。」那怎麼去看這樣一個成功的人生呢?首先當然是很膜拜,但是成功是不可復制的,因為它有獨特的背景。巴菲特出生在美國,而美國過去這么多年,經濟的總量幾乎是每年都在創新高,如果它出生在日本,那就比較悲催了,因為日本的經濟在過去的30年基本沒什麼變化,所以人出生在什麼國家是比較重要的。美國是過去這么多年唯一一個每年都有增長的經濟體,才會誕生很多像巴菲特一樣的財富故事,而日本則是陷入失去的30年,股市長期沒什麼變化,所以大家發現首先就是要找一個經濟好的地方。
另外一個問題,是不是經濟好了以後股市就一定好?這也是在中國做資本市場一個比較困惑的問題,過去十年中國經濟非常好,翻了好多倍,但是股市十年前是2000點,現在3000點,也沒怎麼漲。所以大家如果在十年以前選擇做證券行業,還不如選擇去做地產中介,因為你發現那裡賺錢更多。過去十年經濟翻了好多倍,股市卻沒有同步上漲,有人說是因為財富都流入了房地產,房價和經濟的關系更大。其實經濟好股市不漲並不是中國的獨特現象,這種現象在歷史上發生了很多次,美國也有,比如美國在七八十年代,經濟總量差不多翻了5倍,但美國股市也有十幾年沒有漲過。一個重要的解釋是當時美國利率太高,在經濟學中有個概念叫機會成本,在美國70年代的通脹很高,利率也很高,你哪怕買一個國債,每年的回報也有百分之十幾,所以股票相比之下就不大賺錢了。所以本質上股市不止和經濟有關系,它和通脹以及利率環境也有很大的關系。
金融資產的定價,背後是有一些理論基礎的。比如說我們有些人可能不一定要做股票,有些人可能以後要去做債券,債券這個行業也是我的老本行。它的定價就比較簡單,債券本身就是反映利率的變化。未來的利率越低,那債券就越值錢。而股票的定價就要復雜的多,可以把股票看的是一個未來不穩定付息的債券,股息就是企業未來給你的分紅。而決定貼現的有兩個因素,一個是利率,一個就是風險偏好。所以本質上金融資產的定價就涉及到三個因素,一個是票息或者股息的回報,一個是利率走勢,還有一個是大家對風險的感受。做一個簡單的總結,就是決定金融資產價格的因素有很多方面,但最主要的有三個因素,一個是經濟的增長,經濟增長會決定企業盈利的變化,決定了股息和票息。另外一個因素是利率,利率會決定整個估值的變化。第三個因素是風險偏好,風險偏好比較難以捕捉,它反映的是一種情緒的變化。這三個因素里,我們能把握的就是經濟增長和利率的變化,風險偏好比較難以把握。而無論是這個經濟增長還是利率,最終都和我們對經濟基本面的研究相關。
二、美國經濟分析
下面就開始轉入到我們對於經濟的研究,到底怎麼樣去研究和分析經濟的變化。我們資本市場的研究不是面向過去,而是面向未來,大家都是希望知道未來的經濟會怎樣。那我們對未來的研究就可以基於現有的情況出發,到底我們過去經濟的形態是怎麼樣,它對於我們的未來有什麼啟示。
首先來看一下對於美國經濟的分析。美國的經濟分析比較有意思,雖然說它建國的歷史不長。但它經濟史的數據是比較長的。它是最早搜集和建立現代經濟數據的一個國家,它的經濟數據非常的完備,有這樣的一個機構叫做美國經濟研究局。它有整個美國過去幾乎是200年的經濟數據,這個數據刻畫了美國整個經濟周期的波動。以前大家在學校的時候,可能對於經濟規律不一定有感受。但實際上中國經濟在過去的這么多年變化還是蠻大的。比如在07年以前,全球金融危機還沒有爆發的時候經濟還是欣欣向榮,但是之後整個經濟的環境是今非昔比。
而經濟的這種變化在美國的歷史上是發生過很多次,我們學的政治課本里經常會講這個資本主義是多麼腐朽,動不動就要倒牛奶,其實倒牛奶就說明經濟已經開始出現困難,到了一個衰退期。從美國的歷史來看,經濟是呈現一個周期性的變化,有的時候特別好,就叫做經濟繁榮,有的時候特別差,叫做經濟衰退。那我們的任務就是要去分析經濟目前是處於一個什麼狀態,將來會往什麼狀態去演變,研究經濟變化的規律。
1、經濟成分與經濟波動
首先就要來分析一下經濟到底是有什麼因素構成的,從宏觀上來看,整個經濟的構成還是比較簡單。以美國為例,經濟的構成分成四大塊,第一塊是居民消費,第二塊是政府相關的消費和投資,第三塊是私人投資,也就是民間投資,最後一塊是叫做凈出口。在美國的經濟結構里,消費佔比最大,佔到整個經濟的2/3。政府支出和私人的投資的佔比分別接近1/5,凈出口佔比為負,但比例比較小。
那經濟的變化到底是怎樣發生的呢?首先可以來看一下美國經濟各個成分與整個經濟總量的變動關系,在過去的50年裡,美國消費和整體經濟的走勢幾乎是完全一致。由於美國的消費在經濟當中的比例非常大,所以說消費和經濟相互之間形成了這樣的一種映射,是經濟一個非常重要的同步指標,反映的是經濟的現狀。它不能夠反映經濟未來的變化,不能說現在的消費好,未來就一定好,只是對當前的一個體現。
其次我們再來看一下政府支出的影響,政府對於投資的影響是比較大的,尤其是在中國,大家會經常做一些政府相關的主題投資。前段時間政府要大力建設我們的雄安新區,於是大家都會去找一些投資機會。有的人進去比較早就可以賺到錢,有的人後知後覺,結果就全部套在裡面。那到底怎麼去理解政府的行為對經濟的影響呢?我們來看一下美國的經驗,其實美國的政府支出是滯後於整個經濟的變化的,滯後期大約是在兩年左右。因為政府本身是不賺錢的,它花的是納稅人的錢,而稅收又是對過去經濟的一個反應。因此正常情況下,政府支出的能力反映的是過去經濟的變化,過去經濟好,政府就有錢花,如果過去經濟不好,政府是沒有錢花的。但遇到危機的時候,政府所扮演的角色還是很關鍵的。美國在過去好幾次經濟危機的時候,比如說08年,你會發現突然間美國政府的財政支出開始跳升。在危機的時候,政府的支出往往會比較高。一旦經濟好了之後,政府的支出就開始下降。所以政府的財政政策是一個很重要的反向指標,在經濟危機的時候,它會出現,在經濟好的時候,它開始退出。大家一定要知道政府支出就會有這樣的一個特性,它是反人性的。經濟好的時候大家都會比較沖動,而政府的投資則剛好相反。我們的一部分客戶在做一些關於政府相關主題的投資的時候,其實也會比較困惑,有一些政府的主題投資,沖進去之後會發現很難賺到錢。其實是因為政府支出比較大的時候,都是經濟衰退的時候,等經濟好了以後,你以為政府的支出還會擴張,往往政府的支出就開始下降。
那剛剛講的兩個指標,首先消費是整個經濟的同步指標,政府的支出則是整個經濟的一個滯後或者是反向的指標。而第三塊,我們來看投資。在美國投資的佔比並不大,占整個GDP的比重大概只有1/6左右。但美國的投資對於整個經濟的變化影響會特別大。投資在美國會分成三大塊,一塊叫做非住宅投資,包括企業的投資、設備的投資、基礎設施的投資等。另外一塊叫做住宅投資,還有一個最小的一塊叫做存貨投資。
首先看一下佔比最小的這一塊存貨投資,存貨投資的佔比只有GDP的0.1%很小。但是存貨投資的影響特別大,你會發現在美國歷次衰退之前的一年或者兩年,存貨投資就已經出現了負增長。存貨投資是大家做行業研究要特別重視的一個數據,它是經濟變化非常重要的一個領先指標,用一句說話叫做「春江水暖鴨先知」。我們的經濟發生變化,最先有體會的一定是企業。企業會發現它的東西賣不出去了,它的存貨就會開始積壓,這個時候存貨就會對經濟呈現一個拖累。經濟變好的時候,企業會突然發現自己的存貨都沒了,都被別人買走了,因此存貨的變化是經濟非常重要的一個領先指標。包括中國這一輪的經濟回升,大家會發現比較超預期。但這樣的超預期也是有基礎的,過去好多年,我們經歷了一個長期的經濟回落。整個工業品的庫存在去年的6月份降到了一個歷史的最低點,很多行業的庫存基本上全部都消化了。而存貨的周期是最短的一個周期,它一輪周期的時間也就是2到3年,所以在存貨周期底部的時候,盡管別人很悲觀,你也要樂觀一點。而一旦存貨周期到了一個頂部的時候,整個經濟短期就會到了一個拐點。
那我們接下來再看一下住宅投資,也就是美國的房地產投資。住宅投資佔GDP的比重在3%左右,也並不大,但它的影響同樣非常大。在過去的50年,美國經濟的衰退大概就在五次左右,而每次衰退之前的1到2年,地產投資就已經開始出現了負增長,因此地產投資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領先指標。包括08年的金融危機給大家的影響非常深刻,基本上是席捲全球。美國現任的央行行長,大家給它的外號叫做「耶奶」,說她在有生之年都看不到另外一場危機,當然希望她講的是對的。但從過去的歷史上來看,危機是經常發生的,發生的前兆,就是地產市場出了問題。08年之後,美國拍了很多相關的電影,包括《大空頭》,以及最新的一個電視劇叫《億萬》,大家都可以看一下,體會一下。在《大空頭》裡面有幾個人在做空美國的資本市場,大家每個人的理由都不一樣,其中有一個人做了一幅圖,非常的經典,就是美國的房價和通脹的比值,就發現整個美國的房價已經嚴重超漲。而我們回顧08年也可以發現,在08年之前的兩年,06和07年的時候,地產投資就已經出現了負增長,只是大家沒有把它放到心裡。因為地產投資整個的周期時間太長了,我們剛剛講到存貨周期,它的周期時間也就是2到3年,因為存貨多了之後大家覺得確實會有問題。而房地產周期背後是一個人口周期的變化,一般來講年輕人會比較喜歡買房,所以說地產的周期基本是一代人也就是二三十年的時間。在地產周期中,你很難發現拐點,通常在地產周期的尾聲,所有人都會堅信房價只會漲不會跌。但當時在美國就有一些人發現了地產的問題,這個問題就包括地產投資出現了負增長,所以說地產投資絕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領先指標。
最後一部分叫做非住宅投資,它所關聯的周期叫做設備周期。非住宅投資反映的是企業設備投資的行為。而設備投資往往會滯後於經濟周期的變化。因為經濟衰退,企業就會減少投資,只有經濟好的時候,企業才會增加投資的規模。所以說存貨投資、住宅投資和非住宅投資這三個投資,分別對應了三個周期,就是存貨周期,地產周期和設備投資周期。這里的存貨和地產投資是領先指標,設備投資則是一個滯後指標。
美國經濟的最後一個部分叫做凈出口,它和經濟是一個反向的關系,因為美國的經濟主要是靠進口,自己的生產並不多。因此我們可以做一個簡單的總結,就是從美國整體的經濟來看,主要由投資、消費、政府支出和凈出口四個部分組成,當經濟發生變化的時候,每個指標的變動也不一樣。在經濟底部的時候,我們通常想知道未來的經濟會不會起來。因此我們就要看一下,存貨周期是不是到了底部,房地產投資是不是到了底部?存貨周期和地產周期是不是要啟動了。而經濟好了之後,我們就要看是不是消費也會起來,因為消費是經濟的同步指標,另外設備周期往往也會滯後於經濟的變化。而危機發生的時候,我們要看是不是政府的支出會頂住,一旦經濟好了之後,我們就要小心政府的支出是不是會退出了?最後凈出口就是一個反向的指標,那從GDP的角度我們就給出了經濟不同組成部分的含義。
2、金融成分與經濟波動
剛才我們是就經濟本身來觀察經濟的變化,而這只是我們一個一維的論證。為了可以賺錢,我們肯定是希望自己手裡面的牌越多越好,希望能從各個角度去印證經濟的變化。而第二個方法就是利用金融去檢驗經濟的走勢。為什麼要研究金融指標呢?因為首先我們做的這個行業就是金融行業,我們要知道金融是幹嘛的。金融行業的本質是為經濟提供資金,資金對於經濟的影響是特別大的。我們可以看一下美國的歷史,在美國經濟發展的早期,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發生了一次著名的大蕭條。之後有很多人在研究為什麼經濟會出現大蕭條,整個經濟在一兩年之內總量幾乎縮減了一半,很多企業都關門了,想到都會覺得很不可思議。為什麼會發生這種現象?後來大家給了一個解釋,就是因為銀行關門了,企業的運營需要錢,而銀行關門了之後就拿不到錢,企業就沒有辦法運營。因此我們會發現現代經濟當中金融的影響會特別大。
在美國發展經濟發展的早期,貨幣信貸的變化直接決定了美國經濟的變化。在研究大蕭條歷史當中有一個著名的人叫做伯南克,也就是美聯儲的前任主席,他有一個外號叫做「直升機先生」,他的觀點就是一旦經濟不行了,就要出來撒錢,錢多了之後,經濟就不會那麼難受。所以說08年經濟危機之後,出現了許多的量化寬松政策,就和大蕭條的這段歷史有很大的關系。
查看一下美國經濟的歷史,你會發現,在上個世紀的早期,貨幣和經濟的走勢幾乎完全相關,但是之後貨幣和經濟的關系逐漸開始發生變化。到六七十年代的時候,美國經濟和貨幣的走勢依然是有關系的,但是出現了一個巨大的缺口。在這段時間內,美國誕生了一個新的學派叫做貨幣學派,代表人物叫弗里德曼,他有一個名言,叫做「一切通脹都是貨幣現象」。只要有錢就會漲價,這就是六七十年代出現這樣一個貨幣缺口的原因,因為它反映的是通脹的變化。
而隨著時間的推進,到2000年之後,我們發現又有了新的變化,貨幣和經濟之間還是會存在一個缺口,但是這個缺口開始變得不穩定,過去貨幣和經濟的走勢還是正相關性的,現在變成了負相關。貨幣到後來就已經沒用了,尤其是現在在美國已經沒有人去研究貨幣的指標。你要跟別人說,因為美國貨幣的增速很高,你看好美國經濟,那別人就會笑話你。美國的歷史告訴我們,在經濟發展的早期,貨幣是有效的,但是之後會逐漸失效。那為什麼貨幣會失效呢?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在於貨幣本身也在發生變化。
那什麼叫貨幣?第一反應是貨幣就是我們錢包里的錢,可是現在打開錢包之後,我們發現錢包里都已經沒錢了。之前有個笑話,是說一個小偷跑到杭州去搶超市,結果連搶了三家,發現都沒有錢。大家就說你搶錯地方了,搶到馬雲老家了。所以本質上貨幣的形態會發生變化。以前我們會拿現金,後來會存銀行,現在都放到貨幣基金,放到余額寶裡面去,所以說貨幣是會發生變化的。我們最早的貨幣叫做M1,包括活期存款,後來的M2裡麵包括定期存款,後來大家發現M2也不夠了,大家就把各種各樣的貨幣都放進去,變成一個廣義貨幣的指標,叫做M3。
美聯儲發現傳統貨幣開始失效時,公布過M3的數據,之後比較狡猾,說這個東西是國家機密就不公布了,所以在美國目前你看不到這個指標。貨幣指標這段路就走不通了,那走不通怎麼辦呢?大家就發現在美國有這樣一個終極的貨幣指標,因為所有的貨幣都無非是一種財富的體現。無論是現金、存款,還是其它的資產,本身都是你的一種財富,只不過這個資產的流動性是不一樣的。過去我們用現金做貨幣,原因就是現金可以馬上變現,用存款之後,大家發現存款也可以很快變現。現在在美國其它資產的流動性也越來越好,哪怕是你貸款買的房子,只要你的房子漲價了,銀行都會立馬跑過來跟你說,要不要把升值的這一塊兌現出來消費。所以說所有的資產都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種貨幣的體系,在美國有這樣一個廣義的貨幣指標,叫做居民的總資產,在美國過去的幾十年裡,居民總資產的增速在影響著美國經濟的變化。比如說08年為什麼經濟突然不行了?是因為當時房價股價暴跌,導致居民資產縮水,大家沒錢消費之後,經濟就會往下走。
但是研究到這里,我們就會發現陷入了一個因果循環,因為我們做金融研究的目的,是希望通過研究經濟的變化,來指導我們對於未來資產價格變化的研究,而現在變成資產價格本身對經濟有影響。我們的經濟學本身不是一個真正的科學,在裡面確實會存在這樣的一個因果循環,但你要知道你研究的目標是什麼。在經濟危機的時候,你就要擔心是不是股價和房價的暴跌會影響經濟。而經濟好的時候,我們就在想是不是經濟的恢復導致股價和房價會出現上漲。每個階段我們的目標都不一樣,但是整個經濟體系是互相關聯的,不是一個嚴格的科學的體系。
3、貨幣政策與經濟周期
這里我們做一個總結,就是在貨幣的領域會有很多指標,每個指標都與我們經濟的走勢相關聯,都可以幫助我們在每個階段去預測未來經濟的變化,這是我們對美國經濟的一個總結。但我們發現無論是經濟指標還是金融指標,本身都是一個靜態指標,它不會變化。而我們的經濟是本身是會發生變化的,我們就想知道是什麼樣的東西本身促進了經濟的變化,經濟變化背後的原因是什麼,這個時候我們發現利率開始發揮作用。我們看一下美國經濟的歷史,過去幾十年美國的經濟經常會出現一些衰退的情況,每隔十年左右都會出現經濟的衰退或者是危機,但是我們發現在美國經濟任意兩次衰退之間都有一個利率的周期。隨著經濟的衰退,利率會往下走,而利率往上走的時候,往往就會引發下一次經濟的衰退。因此美國的經濟周期是和利率周期相關聯的,所以利率對經濟的影響非常大。
那為什麼利率的影響會非常大呢?現在我們都有一個機構叫中央銀行,中央銀行並不是被天然就有的,而是事後才建立的。以前古代的時候也有錢庄,但是從來沒有過所謂的國家錢庄。美國也是一樣,一開始只有一些地方性的商業銀行,但是沒有央行,但央行為什麼會出現,這與人類對於整個經濟的感受是有關系的。經濟經常會出現衰退,衰退以後要怎麼辦,一開始大家都會束手無策,之後發現央行可以改變經濟衰退的節奏。一般經濟衰退之後,居民就不願意消費了,企業也不願意投資。居民不願意消費之後就開始儲蓄,錢就很多,企業不願意投資,利率就開始往下走。而央行發現可以通過加快利率下行的節奏來調節經濟,利率很低的時候,居民存錢不劃算,於是只好被動開始消費。企業發現本來不想投資,但是利率這么低,於是也就開始投資了,所以利率低了之後,就可以提前啟動經濟的一個反彈的周期。
人類發明央行本身是為了熨平經濟周期的波動,每次只要經濟出現衰退,利率下降的速度都是很快的,利率上升的過程通常是比較慢的。央行希望經濟能夠盡可能的保持健康,但是每次利率的上行到了尾聲就會醞釀出下一次經濟衰退。我們現在又跟以前的情況有些不一樣,上次美國金融危機距今也已經有十年,目前美國已經連續三四次加息了,明年可能還有三次,也正處於美國新一輪的加息周期,什麼時候見頂大家也不知道,但美國進入加息周期,最終的結果通常都不是什麼好事。
本質上我們現代的經濟是靠央行在發生作用,央行通過調控利率的變化,來影響各個投資主體的決策。它的利率會改變每個經濟主體貨幣的供應,最終影響經濟的變化,這就是我們對美國經濟整個的一個簡單回顧。那為什麼要先從美國說起,是因為美國整個經濟的結構非常清晰,數據也很明確,關系非常清楚,所以說美國是我們做宏觀研究一個非常好的出發點。

㈨ 姜超為何說自己成名後從未讓場工挨過餓

因自己做場工時因工作需要而被遺忘,以致“錯過”晚飯。也許在我們看來這只是“一頓飯”,但我們卻忽略了當時的環境,深山老林,勞碌了一整天,本身就體力不支,結果到最後卻還被遺忘,以至於沒了晚飯。光想想那個場景都會覺得難過吧!更何況身處其中,那個眾人歡笑,卻獨忘一個飢腸轆轆的你,誰能夠忍受這種?

以小見大,從一件小事中很多時候能夠見識到一個人的人品如何如何。姜超雖為東北人,有著東北男人的豪爽硬氣,卻並非一個“傻大個”,他有著自己的“計較”,對待事物有自己的看法和態度。該計較時計較,該豪爽時豪爽。憨厚老實有時候並不需要過於“老實”不是嗎?老實人會被欺負的,但姜超這樣的老實人,一般人還真不能輕易“欺負”不是?

㈩ 姜超的資料

姜 超--飾李大嘴
姜超,在片中飾演大嘴。
空政話劇團演員
早期作品 電視劇《校園先鋒》中的朱小
〈月落長江〉中的來福等等
電影:〈能人於四〉中的於柱子 〈大沙暴〉中的石磊
因飾演炊事班故事--小姜獲2003年度金星獎優秀男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