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分析預測 » 迫擊炮分析股票
擴展閱讀
股票代碼怎麼分類的 2025-05-20 02:46:22

迫擊炮分析股票

發布時間: 2022-05-28 19:23:22

① b560m 迫擊炮支持什麼顯卡

b560m 迫擊炮支持英偉達系列的顯卡。

NVIDIA(納斯達克股票代碼:NVDA)是一家人工智慧計算公司 。公司創立於1993年,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克拉拉市。美籍華人Jensen Huang(黃仁勛)是創始人兼CEO。

1999年,NVIDIA定義了GPU,這極大地推動了PC游戲市場的發展,重新定義了現代計算機圖形技術,並徹底改變了並行計算。 2017年6月,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17 年度全球50大最聰明公司」榜單。

2020年7月8日美股收盤後,英偉達首次在市值上實現對英特爾的超越,成為美國市值最高的晶元廠商,這也是2014年後再次有新面孔站上美國晶元企業市值第一的位置 。

在GTC 2020主題演講中,NVIDIA宣布推出Ampere架構,這是NVIDIA發布的第八代GPU架構,包含超過540億個晶體管,性能相較於前代提升了高達20倍,也是NVIDIA 8代GPU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性能飛躍。

NVIDIA A100是首款基於NVIDIA Ampere架構的GPU。作為一款通用型工作負載加速器,A100還被設計用於數據分析、科學計算和雲圖形。

2020年5月21日,NVIDIA發布了截至2020年4月26日的2021年第一季度財務報告。第一季度收入達30.8億美元,較同期的22.2億美元增長39%。數據中心收入創下11.4億美元的紀錄,較同期增長80%。GAAP毛利潤率創下65.1%的紀錄。

② 軍工股票裡面哪些是搞大炮

長城軍工是搞迫擊炮的。

③ 華碩TUF主板和微星迫擊炮Max那個好些

從家用來說這兩款主板的質量都非常的不錯,都能滿足家用中的拓展配置。
價格方面來分析,如果華碩tuf的價格比較便宜,那麼它的性價比就比較高。
今年雙11期間,微星的出貨量是最大的。因為價格最低,配置也很不錯,質量也有保障。

④ 微星b560m第二個m2蓋板為什麼沒有

本身該主板就是這個配置,也許是出於控製成本的原因。 另外,許多的B560M主板第二條M.2插槽都沒有散熱片。如Tuf B560M-gaming plus、B560M AORUS ELITE都沒有第二條M.2散熱片。
拓展資料
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86年8月,英文品牌名稱:Micro-Star。總部位於中國台灣新北市中和區。全球前三大主板廠商和顯卡生產商之一,是專業的游戲筆記本和內容創造筆記本廠商,致力於為全球游戲玩家與創作者提供所需的裝備和科技。
微星於1985年由徐祥、黃金請、林文通、游賢能、盧琪隆五位曾任職於台灣新力公司的工程師共同創辦。五人早期均任職於台灣索尼,當時徐祥、游賢能、黃金請三人在PC部門,盧琪隆在顯示器部門,林文通則在生產部門。1985年,這五人先後離開台灣索尼;隨後於1986年8月正式成立微星科技。
1988年,微星科技廠房遷移至台北市和平西路。1995年,微星科技開始發展多元化經營。[4] 1996年,MSI 微星科技就在中國大陸(上海)設立了總部——上海微星工貿有限公司,此後MSI 微星在中國的營業額一直保持著年 100% — 300% 的高增長率。除上海總部外,另在南京、北京、深圳、沈陽、成都、中國香港等地設立了分公司,把 MSI 產品行銷至全國各地。1997年,微星科技新北市中和一廠落成。1998年,微星科技股票於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2000年,微星科技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工廠創建-恩斯邁電子有限公司。2001年,微星科技新北市中和三廠落成。2001年,微星科技成立江蘇省蘇州市崑山廠-微盟電子有限公司。2002年,微星科技於荷蘭成立歐洲運籌中心。
微星科技除了涉及電競領域,也涉及全球數字內容創作領域,內容創造Content Creation系列傳承了微星科技在電競累積多年的技術,將色域呈現、續航電力、聲效體驗及效能表現整合在簡約時尚的輕巧機身中。
微星科技傾聽客戶及市場的需求,投入研發及設計資源,創造筆記本電腦、顯卡、屏幕、主板、主機及周邊,推出的電競Gaming系列,專為數字內容創作族群精心打造的內容創造Content Creation系列在質感及效能上。另外,微星科技整合符合雲端概念的伺服器、工業計算機、機器人及實現人性科技的車用電子,提供完整的AIoT解決方案,同時涉及人工智慧、商務及物聯網市場。

⑤ 什麼叫迫擊炮

迫擊炮

迫擊炮是以座飯承受後坐力、發射迫擊炮彈的一種曲射火炮。它具有彈道彎曲、死界很小、射速快、威力大、重量輕、體積小、便於機動、結構簡單、易於操作、造價低廉等特點。適合步兵在較復雜的地形上和惡劣氣候條件下使用。它便於選擇陣地,可以消滅遮蔽物後的敵人,摧毀敵障礙物及輕型土木工事,為步兵開辟道路。迫擊炮是步兵的一種傳統裝備,也是火炮家族中最小的一個炮種。

⑥ 600300今後走勢 請教

放心大膽持有!600300的行情才剛剛開始!下面網頁里是我對600300剛啟動時的分析。
http://z..com/question/105509217.html

600300啟動後,連續在上周四、周五震盪洗籌,雖然周四齣了天量陰線,但不必擔心,主力志在長遠。

600300以後可能還會震盪(也可能下周一收一根陽線,構成迫擊炮,再創新高),然後再創新高,若在再創新高的同時又能放量,就可以堅決加倉了!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⑦ 部落沖突多管迫擊炮厲害嗎 多管迫擊炮作用分析

[多管迫擊炮解析]

八本書中的轟炸機使用率將非常熱,這可能造成大城牆克制性,我們可以在靠近敵軍的區域的隊形多管迫擊炮上使用陣列多管迫擊炮,這樣一旦敵人使用轟炸機攻擊牆,遠程火炮就可以了。迅速移除。避免城牆大突破。

[防禦單位]

防禦解析:轟炸機/RAGE野蠻人/夜間女巫,多管迫擊炮防禦有兩個要點針對性,其中一個是AOE輸出。當敵人能夠形成一個容易形成集中海的低血量時,多管迫擊炮會造成大的破裂,如常見的「怒」野蠻人,而4個連續的毛發是將其留在殘余血液狀態,然後與其他建築物組合拆卸。第二點是遠程攻擊。當敵人在偏遠地區使用炸彈時,或者當夜幕女巫召喚蝙蝠時,多管迫擊炮它也會引起更大的破壞性。

〔多管迫擊炮優缺點分析〕

優點:具有超長距離的優勢。在後期,當面對敵人的殘余血液單位時,它能起到更好的作用,而第二個在面對對手的低血容量時相對較大。同時,它屬於AOE輸出,對手的地卡越多,防守優勢越大。

缺點:多管迫擊炮攻擊頻率相對較慢,攻擊需要5秒(4連發),而攻擊目標是在空中,在面對敵人空戰的攻擊時,不會被鎖定。同時,低血容量對於高存活單元是非常有效的。

[多管迫擊炮價值分析]

多管迫擊炮雖然在戰爭中有較好的射程和AOE濺射輸出,但血濃度低的敵人會造成更大的破壞,但是建築物的損壞將相對較低,不能攻擊對手的空氣單位。面對敵人的高生存率和空軍流派,很難防守。但在八本書中,「夜巫」和「00000000」使用率將非常高使用率,迫擊炮偏遠地區的此類單元的濃度將非常好。所以在八本書中,建築物屬於防禦裝置性價比。

多管迫擊炮作為一種具有超長距離優勢的大型防禦裝備,它可以起到非常強的遠程火力濺射和轟擊的作用,並且可以為風扇的較低的血液量發揮很大的防禦性能。針對性它很強。

⑧ 如何看待微星b460m迫擊炮

性價比高。

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86年8月,英文品牌名稱:Micro-Star。總部位於中國台灣新北市中和區。 全球前三大主板廠商和顯卡生產商之一,是專業的游戲筆記本和內容創造筆記本廠商,致力於為全球游戲玩家與創作者提供所需的裝備和科技。

星於1985年由徐祥、黃金請、林文通、游賢能、盧琪隆五位曾任職於台灣新力公司的工程師共同創辦。五人早期均任職於台灣索尼,當時徐祥、游賢能、黃金請三人在PC部門,盧琪隆在顯示器部門,林文通則在生產部門。1985年,這五人先後離開台灣索尼;隨後於1986年8月正式成立微星科技。

1988年,微星科技廠房遷移至台北市和平西路。1995年,微星科技開始發展多元化營。1996年,MSI 微星科技就在中國大陸(上海)設立了總部——上海微星工貿有限公司,此後MSI 微星在中國的營業額一直保持著年 100% — 300% 的高增長率。除上海總部外,另在南京、北京、深圳、沈陽、成都、中國香港等地設立了分公司,把 MSI 產品行銷至全國各地。

1997年,微星科技新北市中和一廠落成。1998年,微星科技股票於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2000年,微星科技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工廠創建-恩斯邁電子有限公司。2001年,微星科技新北市中和三廠落成。2001年,微星科技成立江蘇省蘇州市崑山廠-微盟電子有限公司。2002年,微星科技於荷蘭成立歐洲運籌中心。

⑨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因是什麼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因是:隨著帝國主義國家間經濟、政治和軍事發展不平衡的加劇,軍事實力發展較快的德、意、日三國要求重新劃分世界勢力范圍,使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尖銳起來。

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時間為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俄羅斯法定結束日期為1945年9月3日),是以納粹德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和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等仆從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

(9)迫擊炮分析股票擴展閱讀: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正義的反法西斯戰爭,由德意志第三帝國、義大利王國、日本法西斯挑起的,它給整個人類造成了極大的災難。作為對戰爭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德日兩國能否對戰爭進行深刻的反省,是它能否為深受戰爭之苦的世界人民所寬恕,並從而成為政治大國的重要條件。當歐洲國家決心翻過60年前那一頁黑暗歷史時,歷史問題卻仍然深深困擾著亞洲國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日在對待歷史這一問題上採取了截然不同的態度:德國建立了反省戰爭的系統機制,對戰爭進行了徹底的反省;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卻百般抵賴,自戰爭結束以來竭力否認其對外戰爭的侵略性質,歪曲給被侵略國及其人民造成的慘重災難的歷史事實。

⑩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經濟危機是怎樣的

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國進犯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從此全面爆發。

第二次世界大戰

決定人類命運與前途的大搏鬥

1939—1945年,德國、義大利、日本法西斯國家發動了一場人類歷史上空前規模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軍民死亡5120 余萬人,最後以德、意、日三個法西斯國家的徹底失敗而告結束。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有一系列政治、經濟、軍事和歷史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 戰結束後,帝國主義時代所固有的各種基本矛盾一個也未解決,而又增加了資本主義與 社會主義的矛盾,戰勝國與戰敗國的矛盾以及帝國主義戰勝國之間的矛盾。隨著帝國主 義國家間經濟、政治和軍事發展不平衡的加劇,軍事實力發展較快的德、意、日三國要 求重新劃分世界勢力范圍,使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尖銳起來。

1929—1933年的世界經濟危機,又使這一矛盾進一步加劇。 為擺脫危機而走上軍國主義道路的德、意、日三國,相繼發動了局部侵略戰爭,最 後終於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首先揭開這次戰爭序幕的是日本帝國主義。1931年9月18日,盤踞在中國沈陽地區 的日本關東軍向當地中國駐軍發起進攻。1933年1月,日軍開始向華北進犯。1937年7月 7日,日軍又向駐守北平西南郊蘆溝橋的中國軍隊發起進攻,中國人民從此全面開展了 歷時8年的抗日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開始是德軍入侵波蘭以至西歐各國。戰爭分五個階段。

戰爭第一階段(1939年9月1日至1941年6月21日),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國進 犯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從此全面爆發。9月3日,英、法對德國宣戰,不列顛帝國的自 治領和殖民地加入了英、法同盟(9月3日,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加入;9月6日,南 非聯邦加入;9月10日,加拿大等加入)。由於波蘭幾乎沒有戰爭准備,雙方實力又極 為懸殊,波蘭很快就被德軍佔領,國家滅亡。9月17日,蘇聯軍隊開進了波蘭,佔領了 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等地區。9月28日,德蘇簽訂了「定界」條約,確定了雙方各自 在波蘭的佔領地區。

從戰爭爆發到1940年5月前,英法推行戰前外交方針,企圖將德國侵略禍水引向蘇 聯。而法西斯德國則利用戰略間歇,積極准備進攻西歐各國。

1940年4月9日,法西斯德軍兵團未經宣戰即侵入丹麥並佔領該國領土。同時,開始 入侵挪威。在以吉斯林為首的親法西斯分子(所謂「第五縱隊」)的協助下,法西斯德 軍在挪威的戰斗行動經兩個月便以佔領全境而告結束。

法西斯德國軍政頭目早在結束挪威戰役之前,就已著手實施「黃色計劃」,這計劃 規定經盧森堡、比利時、荷蘭對法國實施閃電突擊。進攻於1940年5月10日拂曉開始, 首先對機場進行了密集的空中突擊,並實施了空降。法西斯德軍的主要突擊經阿登山從 北面迂迴「馬奇諾防線」,橫貫法國北部,抱定防禦戰略的法軍統帥部將重兵配置在 「馬奇諾防線」,而未在縱深建立戰略預備隊。法西斯德軍坦克兵團在突破色當地區的 防禦之後,於5月20日進抵英吉利海峽。5月14日,荷蘭武裝力量投降。比軍、英國遠征 軍和一部法軍,在弗蘭德平原被分割。5月28日,比軍投降。英軍和一部法軍被封鎖於 敦刻爾克地區,在丟棄全部重型軍事技術裝備後,撤至英國。6月初,法西斯德軍突破 了法軍在索姆河、埃納河倉促建立的防線。6月10日,法國政府放棄巴黎。1940年6月22 日,軍事行動以簽署法國投降書即所謂《貢比涅停戰協定(1940年)》而告結束。

1940年6月10日,義大利加入反對英、法的戰爭。8月,意軍侵佔英屬索馬里和肯尼 亞、蘇丹各一部,9月中,又從利比亞侵入埃及,企圖進逼蘇伊士。希臘軍隊打破了意 軍由阿爾巴尼亞向希臘發展進攻的企圖。1941年1—5月,不列顛帝國軍隊將意軍逐出英 屬索馬里、肯亞、蘇丹、衣索比亞、意屬索馬里、厄利垂亞,義大利艦隊在地中 海遭受很大損失。1941年初,德軍組成一個「非洲軍」,由隆美爾將軍指揮開到北非。 德、意聯軍於3月31日轉入進攻,4月下半月進抵利比亞、埃及邊界。

在歐戰同時,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也進一步擴大了。日軍向中國內地進攻, 開始佔領華南地區,侵佔了法屬印度支那北部。

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發出了關於入侵英國的訓令(「海獅」戰役)。1940年8月, 德國航空兵開始對英國城市進行密集突擊。

德在侵英的同時,注意力已轉向東方。與進犯蘇聯的計劃密切相關的是德、意、日 侵略同盟的加強。法西斯德國在准備侵蘇戰爭過程中,先後入侵巴爾干半島、保加利亞、 南斯拉夫和希臘,奪佔了克里特島。

法西斯德國在戰爭第一階段的軍事勝利,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的對手未能聯合自己 的力量,建立統一的軍事領導體系。到戰爭第一階段末,幾乎全部西歐和中歐國家都已 被法西斯德國和義大利佔領或淪為附庸,其經濟和資源被用於准備侵蘇戰爭。

戰爭第二階段(1941年6月22日至1942年11月18日),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國 背信棄義地進犯蘇聯。22日、24日,丘吉爾、羅斯福分別代表英國和美國政府發表聲明 和通過締結協定,支持蘇聯反對法西斯侵略的斗爭。

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主戰場的蘇德戰場,從軍事行動一開始就異常激烈。頭幾個月 里德軍侵佔了大片俄國領土。蘇軍在莫斯科附近的反攻和1941—1942年間的冬季總攻的 結果,使法西斯的「閃擊戰」計劃遭到了徹底破產。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然襲擊美國在太平洋的軍事基地珍珠港,挑起了對美戰爭。 12月8日,美、英等一系列國家對日宣戰;12月11日,法西斯德國和義大利對美宣戰。

法西斯德軍統帥部經過廣泛的准備,於1942年7月中,開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大 的會戰之一斯大林格勒會戰(1942—1943 年)。在太平洋,日本奪取了制海權,佔領了 香港、緬甸、馬來西亞連同新加坡要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各重要島嶼及其他地區。

重創英、美、荷聯合艦隊,日本在太平洋戰區的地位得到了加強,使美、英失去了太平 洋西部所有海、空軍事基地。從1942 年上半年起,美國在太平洋的力量開始增加,日本 艦隊在珊瑚海海戰(5月7—8日)和中途島海戰(6月)中受到了相當大的損失,於1942 年底在太平洋轉入防禦。日本帝國主義者被迫放棄了對蘇作戰的打算。

戰爭第三階段(1942年11月19日至1943年12月31日),1942年11月19日,蘇軍在斯 大林格勒附近開始反攻,合圍和粉碎了敵軍33萬人的集團。蘇軍奪取主動權後,於1942 年冬、1943年春在北高加索、頓巴斯、列寧格勒附近和戰場其他地區對敵實施了毀滅性 突擊,將敵人打退500—1300公里,解放了戰前居住過4000餘萬人口的大片國土。敵軍 218個師被擊潰,約5000門火炮、7000輛坦克、1.4萬余架飛機被擊毀,法西斯德國已 無力補充這些慘重損失。這些勝利,從根本上破壞了德國的軍事實力,改變了第二次世 界大戰所有戰場的軍事政治形勢。從1941年6月至1943年12月,對德宣戰的國家由15個 增加到36個。

從1942年秋開始,英、美的戰斗行動積極了一些。盟國較大兵力的戰略航空兵被調 整來轟炸德國的城市、工業目標和軍事目標。在大西洋交通線上與德國潛艇斗爭的效率 也有提高。盟軍統帥部在艾森豪威爾將軍統一指揮下,在北非的軍事行動表現了相當大 的積極性。1943年7月10日,美英軍(13個師)在西西里島登陸,並攻佔該島,9月初又 派登陸兵在亞平寧半島登陸,均未遭意軍重大抵抗。英美軍在義大利的進攻,適逢墨索 里尼制度由於以意共為首的廣大人民群眾的反法西斯斗爭而陷於嚴重危機。7月25日, 墨索里尼政府被推翻。巴多格里奧元帥成為新政府首腦,於9月3日與美、英簽訂了停戰 協定。法西斯集團開始瓦解。 戰爭第四階段(1944年1月1日至1945年5月9日),美英武裝力量在太平洋和亞洲的 較大范圍內展開了進攻。1944年夏秋蘇軍進行了數個較大的進攻戰役。芬蘭政府於1944 年9月19日與蘇聯簽訂停戰協定,退出法西斯集團,並於1945年3月4日對德宣戰。由於 進行了白俄羅斯戰役(1944年),白俄羅斯全境、立陶宛大部獲得解放。蘇軍以及波蘭 第一集團軍部隊7月下旬解放波蘭。1944 年中,摩爾達維亞全境、羅馬尼亞大部獲得解 放。蘇軍進入保加利亞加速了該國正在醞釀的人民起義,9月9日,起義爆發,推翻了君 主法西斯制度,成立了祖國陣線政府,也對德宣戰。8月29日,斯洛伐克武裝起義爆發。

與此同時,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部隊在蘇軍參加下,解放了貝爾格萊德。1944年10月, 法西斯德軍在巴拉頓湖地區的反攻被擊退後,布達佩斯獲得了解放。蘇軍援助了挪威人 民,從法西斯德國侵略者手中解放了挪威東北地區。

蘇軍最高統帥部大本營於1945年1月12—14日在維斯瓦河及東普魯士發起進攻,粉 碎了維斯瓦河、奧得河之間的法西斯德軍集團,解放了波蘭大部領土。強攻奪取了柯尼 斯堡,消滅了敵軍澤姆蘭德集團。4月上半月,德軍在東波美拉尼亞和西里西亞的重兵 集團相繼被殲,但澤至奧得河之間的波羅的海沿岸獲得解放。為了協調反法西斯德國的 行動和解決戰後歐洲安排問題,2月4—11日在雅爾塔舉行了蘇、美、英三國首腦會議。

4月初,盟軍在魯爾合圍法西斯德軍約20個師。西線德軍實際上停止了抵抗。4月下半月 至5月初,盟軍進抵易北河,佔領了埃爾富特、紐倫堡,進入捷克斯洛伐克和奧地利西 部。英軍進抵什未林、呂貝克、漢堡。5月2日,駐義大利的德軍C集團軍群投降。4月16 日,蘇軍3個方面軍發動了規模巨大而極其緊張的柏林戰役,德軍柏林集團在這一戰役 中遭到圍殲。

柏林被攻克後,西線出現了成批的投降。希特勒自殺(4月30日)後拼湊的鄧尼茨 政府,在不停止對蘇作戰的情況下與美、英締結局部投降協定。5月8日午夜,凱特爾元 帥為首的德軍最高統帥部代表,在蘇軍佔領的柏林近郊卡爾斯霍斯特簽署了法西斯德國 武裝力量無條件投降書。蘇聯元帥朱可夫受蘇聯政府委託,同美、英、法代表一起接受 了無條件投降。

戰爭第五階段(1945年5月9日至9月2日),1944、1945年間,盟國武裝力量在太平 洋戰區進行了粉碎日本艦隊和解放日佔島嶼的海上戰役和登陸戰役。1945年5月,在發 動戰爭的侵略國家同盟中,只剩下日本還在繼續作戰。8月9日,蘇聯武裝力量開始對集 結於滿洲的日本關東軍採取軍事行動。8月10日,蒙古人民共和國參加對日作戰。關東 軍在短時間內即被完全擊潰。中國東北、朝鮮北部、南薩哈林島(南庫頁島)和千島群 島均獲得解放。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在各戰場對日作戰中取得了一系列具 有重大意義的勝利。美國於8月6日和9日對廣島、長崎投下了兩顆原子彈,加速了日本 侵略戰爭的失敗。1945年9月2日,舉行了日本投降書的簽字儀式。第二次世界大戰宣告 結束。

第二次世界大戰對人類的命運產生了巨大影響,是人類歷史的重大轉折點。第二次 世界大戰是由德、日、意法西斯國家集團發動的,它們的目的,不僅在於爭奪殖民地, 而且在於確立自己的世界霸權,奴役世界各國人民。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拯救了各國 免於法西斯的奴役,挽救了世界文明的毀滅。這是不幸中的幸事。

國際法西斯力量的潰敗,從根本上改變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分布,決定了世界的整個 戰後發展。許多民族和國家贏得了獨立和解放,阿爾巴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德意 志民主共和國、越南民主共和國、中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波蘭、羅馬尼亞、 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等國人民,在共產黨和工人黨領導下,推翻了資產階級和地主 的統治,完成了本國生活中深刻的社會政治變革和經濟變革,走上了社會主義發展道路。 世界社會主義體系的建立,成了偉大十月革命勝利後最大的、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戰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武裝斗爭,具有軍事行動規模巨大、軍事生 產空前發展、人員物資損失慘重的特點。全面戰爭持續了2194天(6年);軍事行動遍 及歐、亞、非洲陸地和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廣闊水域; 被征入伍者達1.1億人。在戰爭年代,僅反希特勒同盟各國就生產飛機58.8萬架, 坦克23.6萬輛,火炮147.6萬門; 德國生產飛機約10.9萬架,坦克4.6萬輛,火炮和迫擊炮43.5萬余門以及其他武 器。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歷史上破壞性最大的一次戰爭。僅在歐洲,戰爭破壞造成的物資 損失(據不完全統計)即達2600億美元(按1938年價值);各交戰國的直接軍費支出占 其國民總收入的60—70%。軍隊死亡1690餘萬人,居民死亡3430餘萬人,合計死亡5120 余萬人,僅蘇聯就達2000餘萬人。這對人類物質文明是一次巨大摧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