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你對股票中的主力凈佔比了解多少這一數據有何意義
主力凈佔比是占流通中股票的百分比,也就是主力買入佔全部買入股票的比例。在k線圖中如果紅綠柱線當天是紅色的,這意味著當天有更多的大訂單買入,而如果紅綠柱線當天是綠色的,這意味著有更多的大訂單賣出。相對列長表示買賣強弱。
大額訂單的比例證券專業術語:指交易過程中的每一筆交易,按正常成交量超過,稱為大額訂單;某段時間內大額訂單之間的比較差異稱為大額訂單凈比率。
計算方法:(大單主動買成交-大單主動賣成交)/合計成交*100%。
1、大智慧:
大智慧超贏軟體對level2數據分析處理的方式較多,為股民提供了大量的分析圖表。像經典的三板斧啊,海洋系列指標追蹤啊,水手突破等等都是可以研判股市的一大利器指標。
2、東方財富:
東方財富金融終端提供大盤趨勢、股票池、DK點等功能,北上南下資金追蹤推送的也很及時。雖然功能也較全面,但是其大盤趨勢信號、主力羅盤功能在實戰中的表現差強人意。
3、同花順:
同花順軟體功能較為全面,但是各功能模塊:股票池、倉位指標、大單分析之間並沒有形成策略關系。最新的「問財」功能深受用戶喜愛,能較全面的反應整個市場變化。
4、道富投資手:
在軟體方面,道富軟體畫面清新簡潔,功能齊全,上手容易,並且實施終身免費制度而吸引了許多股民。軟體功能有金手指、股票池、主力資金動向、超級趨勢等。
5、益盟操盤手:
益盟操盤手對交易數據的拆分處理很到位,對主力資金動向、買賣點、大盤走勢、判斷准確率很高。但由於益盟操盤手專精於付費炒股軟體研發,所以在免費市場知名度一般。
③ 股票重要指標有哪些
股票技術分析常用指標有:MACD、KDJ、布林帶、RSI、威廉、MA、量倉等等。
KDJ
KDJ指標又叫隨機指標,應用法則是三條曲線,在應用時主要從五個方面進行考慮:KD的取值的絕對數字;KD曲線的形態;KD指標的交叉;KD指標的背離;J指標的取值大小。
第一,從KD的取值方面考慮。KD的取值范圍都是0~100,將其劃分為幾個區域:80以上為超買區,20以下為超賣區,其餘為徘徊區。
根據這種劃分,KD超過80就應該考慮賣出了,低於20就應該考慮買入了。應該說明的是,上述劃分只是一個應用KD指標的初步過程,僅僅是信號,完全按這種方法進行操作很容易招致損失。
MACD
MACD是根據移動平均線的優點所發展出來的技術工具。MACD吸收了移動平均線的優點。運用移動平均線判斷買賣時機,在趨勢明顯時收效很大,但如果碰上牛皮盤整的行情,所發出的信號頻繁而不準確。根據移動平均線原理所發展出來的MACD, 一則去掉移動平均線頻繁的假訊號缺陷,二則能確保移動平均線最大的戰果。
應 用
1. MACD金叉:DIF由下向上突破DEM,為買入信號。
2. MACD死叉:DIF由上向下突破DEM,為賣出信號。
3. MACD綠轉紅:MACD值由負變正,市場由空頭轉為多頭。
4. MACD紅轉綠:MACD值由正變負,市場由多頭轉為空頭。
布林帶
BOLL指標即布林線指標,其利用統計原理,求出股價的標准差及其信賴區間,從而確定股價的波動范圍及未來走勢,利用波帶顯示股價的安全高低價位,因而也被稱為布林帶。
其上下限范圍不固定,隨股價的滾動而變化。布林指標股價波動在上限和下限的區間之內,這條帶狀區的寬窄,隨著股價波動幅度的大小而變化,股價漲跌幅度加大時,帶狀區變寬,漲跌幅度狹小盤整時,帶狀區則變窄。
威廉
威廉指標(William's %R) 原理:用當日收盤價在最近一段時間股價分布的相對位置來描述超買和超賣程度。
演算法: N日內最高價與當日收盤價的差,除以N日內最高價與最低價的差,結果放大100倍。參數:N 統計天數 一般取14天
用法: 1.低於20,超買,即將見頂,應及時賣出 2.高於80,超賣,即將見底,應伺機買進 3.與RSI、MTM指標配合使用,效果更好
MA
MA,又稱移動平均線,是藉助統計處理方式將若干天的股票價格加以平均,然後連接成一條線,用以觀察股價趨勢。移動平均線通常有3日、6日、10日、12日、24日、30日、72日、200日、288日、13周、26周、52周等等,不一而足,其目的在取得某一段期間的平均成本,而以此平均成本的移動曲線配合每日收盤價的線路變化分析某一期間多空的優劣形勢,以研判股價的可能變化。
自入市以來,在股市沉浮多年,對於股票投資具有深入的研究,善於數據挖掘和財務分析,對於國家政策和經濟形勢發展具有敏銳的觀察力;與此同時,憑借在股市多年沉浮的經驗,自創了目前正在使用的選股系統,在起起伏伏的行情中,對於起漲的牛股可謂是「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耳」話不多說,一看究竟:
首先我們來介紹主圖指標:
④ 分析一支股票主要看什麼數據呢
所謂潛力股票,就是指一些具有上漲潛力的股票,可能存在著某些被投資大眾所忽視的利多因素,當然投資者可以從其具有的特點來進行分析和識別。
1、大部分的潛力股都是主力重倉的股票,主要通過觀察該股是不是基金重倉持股中的新增品種與增持品種,以及相關的股東信息變化。
2、具有熱點題材的股票,比如那些具有重大社會事件方面的題材股票。
3、入選上市公司成長潛力50強,本行業的龍頭企業等股票;當然僅僅是知道了潛力股票的基本特點是不足夠的,想要在實戰操作中精確的選擇到好的潛力股票,還需要掌握一定的選擇技巧,主要的選擇要點有以下幾點:
(1)看流通盤的大小。流通盤千萬不要太大。
(2)看業績。業績不需要太好,只要過得去就可以,可以從以下幾個進行分析:
1、營業收入大幅度增長的公司。
2、盈餘大幅度上升的公司。
3、原料成本幅度降低的公司。
4、產品售價看漲的公司。
5、處置閑置成本大幅度降低的公司。
6、除權、除息和增資的公司。
7、一時沒有受到主力光顧的績優股。
8、價位遠低於同類股的股票。
(3)看技術面。可以觀察股價是在高位還是在低位,在高位有可能下跌的千萬不要再炒了,如果是在低位長期橫盤之後不再創新低的時候,成交量卻一直小的,有可能成為未來的大牛股。
⑤ 分析一支股票主要看什麼數據啊,
選股票主要看的指標有:
1、經濟指標:GDP增速、通脹率CPI、采購經理指數PMI
2、技術指標:MACD、KDJ、CCI、Boll 、MDI等
3、貨幣流動性:M1、M2、國債回購、存准、利率、QE3量化寬松等等
4、行業指標:金融指標、製造業指標
5、外圍(相關):大宗商品、期貨、美股、日經、港股、法國股指、德國股指、匯率市場
6、政策導向:金融改革、減排降耗等
7、財務指標:市凈率、市盈率、公積金、每股年度收益率
8、風險事件(相關):天災人禍事件
⑥ 什麼是股票信息,我們能從中獲取哪些有用的數據
技術指標分析是以預測分析價格行情轉變的未來發展趨勢為目地,根據剖析歷史時間數據圖表對價格行情的健身運動開展剖析的一種方式。炒股技術剖析是股票投資銷售市場中廣泛運用的一種統計分析方法。基本上分析方法根據對決策個股內在價值和危害股價的宏觀經濟政策局勢、領域情況、企業經營狀況等開展剖析,評定個股的投資價值和有效使用價值,與個股市價開展較為,相對應產生交易的提議。
很多的賣單撤單別名上銷釘;很多的股票買盤撤單別名下墊板。不管上壓下托,其目地全是為了更好地控制股價,吸引住跟風盤。當股價處在剛運行沒多久的中廉價區的時候,自覺性股票買盤較多,盤里發生了下墊板,通常預兆著主力軍開多用意,可考慮到干預盲目跟風追勢;若發生了下銷釘而股價卻不跌反漲,則主力軍離合器壓盤試盤的概率偏大,通常是大幅度漲升的前兆。當股價漲幅已大且處在高價位區的時候,盤里發生了下墊板,但行情則是價滯量增,這時要留心主力軍誘多交貨;若這時上銷釘較多,且增漲無量時,則通常預兆頂端將要發生,股價即將下挫。
⑦ 分析股票成交量的變化有什麼意義
看行情,看熱度
交易量大,就說明參與的人多,就更值得關注
量能是股市分析很重要一環,拋開量能的k線形態,可能是假的,迷惑你的
更多資料發給你 私信
⑧ 分析股票基本面需要看哪些數據
一般看公司的財務報表,包含年報、季報為主,其次利潤表、盈利能力表等等
⑨ 看股票主要看哪幾個財務數據
1.市盈率:判斷股票的估值是否合理,是高了還是低了
2.主營收入:判斷公司收益是否穩定,這是基礎,
3.資產:資產大的公司,抗經濟風險的能力就大,
4.凈資產收益率:判斷公司的成長性是否良好
5.業績(每股收益):判斷公司的管理層,是否把廣大投資者的利益放在首位
⑩ 看一隻股票的基本面的好壞 都是看哪些數據 求有經驗者指點 謝謝
1、通過實戰的摸索,在判斷主力持倉量上可通過即時成交的內外盤統計進行測算,公式一如下:當日主力買入量=(外盤×1/2+內盤×1/10)/2,然後將若干天進行累加,筆者經驗至少換手達到100%以上才可以。所取時間一般以60-120個交易日為宜。因為一個波段莊家的建倉周期通常在55天左右。該公式需要投資者每日對目標個股不厭其煩的統計分析,經過筆者長時間實證統計,准確率極高,誤差率通常小於10%。
2、對底部周期明顯的個股,筆者的經驗是將底部周期內每天的成交量乘以底部運行時間,即可大致估算出莊家的持倉量,莊家持倉量=底部周期×主動性買入量(忽略散戶的買入量)。底部周期越長,莊家持倉量越大;主動性買入量越大,莊家吸貨越多。因此,若投資者觀察到底部長期橫盤整理的個股,通常為資金默默吸納,主力為了降低進貨成本所以高拋低吸並且不斷清洗短線客;但仍有一小部分長線資金介入。因此,這段時期主力吸到的貨,至多也只達到總成交量的1/3-1/4左右。所以忽略散戶的買入量的主動性買入量可以結算為總成交量×1/3或總成交量×1/4,公式二如下:莊家持倉量=階段總成交量×1/3或1/4,為謹慎起見可以確認較低量。
3、個股在低位出現成交活躍、換手率較高、而股價漲幅不大(設定標准為階段漲幅小於50%,最好為小於30%)的個股,通常為莊家吸貨。此間換手率越大,主力吸籌越充分,投資者可重點關注「價」暫時落後於「量」的個股。筆者的經驗是換手率以50%為基數,每經過倍數階段如2、3、4等,股價走勢就進入新的階段,也預示著莊家持倉發生變化,利用換手率計算莊家持倉的公式三:個股流通盤×(個股某段時期換手率-同期大盤換手率);計算結果除以3,此公式的實戰意義是主力資金以超越大盤換手率的買入量(即平均買入量)的數額通常為先知先覺資金的介入,一般適用於長期下跌的冷門股。因此,主力一旦對冷門股持續吸納,我們就能相對容易地測算出主力手中的持倉量。
最後,為了確保計算的准確性,將以上三個公式結果進行求和平均,最後得出的就是主力的持倉數量。
總公式:准確主力持倉量=(公式一+公式二+公式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