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分析一個股票
你好,分析一隻股票主要從以下幾點看:
第一是要看這支股票所處的行業。如果公司所處的行業是國家壟斷的行業,且在行業中占據領導地位,或者說在行業中佔有相當的份額,那麼,這類股票就值得關注。當然,如果公司所處的行業是競爭非常激烈的行業,且在行業中不那麼令人注意,同時在行業里市場份額也不大,那麼這類股票不碰為好。
第二是要看該股票的流通股本有多少。流通股本在幾千萬的都應該算小盤股了,而流通股本在10來億的應該算中盤股。而流通股本在幾千億的應該算超級大盤股了。通常情況下,中盤股、小盤股拉升遠遠比大盤股來的快的多。所以,通常情況下,選擇中小盤股票。
第三是要看這支股票的控股股東。公司的第一大股東及其關聯企業在公司中控股是否超過50%以上?如果超過50%,那麼,第一大股東對該公司絕對控股。第一大股東的絕對控股標志著公司能持續發展。如果第一大股東不能絕對控股,有可能導致被其他公司趁虛而入,從而導致股票在市場上動盪不已。在公司股東中,前10大股東你需留意。
第四是要看這支股票的高級管理人員的素質。
第五就是要看股票的業績。業績是衡量公司是否優秀的最為重要的標准。一個優秀的公司,應該有良好的業績,有創造凈利潤的能力。公司的業績是通過良好的管理,嚴格的財務,優質的服務創造出的。那些把公司吹上了天,但業績卻非常差的公司的股票盡量不要去碰。
第六就是要看股票的股東權益。通常情況下,股東權益越高的股票,意味著公司的分紅會很好。要了解股票往年的分紅派息情況。如果一隻股票,年年分紅派息仍保持較高的股東權益,那麼,這種股票值得你擁有。畢竟,市場通常對那種高送配的股票比較追捧。
㈡ 如何理解港股 A 股化的趨勢
悄悄進行的大變革:港股 A 股化,A 股港股化
港股那點事02-03
古人雲 " 風起於秋萍之末 ",又雲 " 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很多大的變革都是有一個不起眼不經意的開始,後來才發展到浩浩盪盪不可阻擋。如果不在一個宏大的視野去審視我們所處的大環境,而是過多糾結於細節,我們就不會得到一個對於環境的正確認識。
中國股票二級市場正在悄悄進行不可逆的結構性大變革,格隆匯會員黃超(作者公眾號:知機語)將此總結為港股 A 股化,A 股港股化。在此,借格隆匯的平台把自己的觀點分享給各位做投資的朋友。
港股 A 股化
港股的投資者構成在從前是歐美機構投資者主導,來自內地的投資只佔少數,而近年開通的滬港通和深港通讓港股的投資者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
根據港交所的數據,2008 年內地投資者在港股市場的交易佔比是 3%,2009 年至 2012 年這個比例都是 4%,2013 年和 2014 年是 5%,2015 年內地投資者佔比是 9%,市場人士預計,2016 年將上升至 20% 左右。
根據香港南方東英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總監王志華的說法,滬港通開通後,內地投資者佔比是在加速上升的,尤其是在 2015 年和 2016 年。預計未來內地投資者在港股市場的佔比每年至少提升十個百分點。隨著內地投資者對於港股市場逐步熟悉,未來 3 年港股市場的投資者中,內地投資者佔比有望從目前的不到 20% 上升至 50% 到 60%。
資金的投票必然帶來它的偏好和估值邏輯,"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 ",強大的實力是任何高明的技巧也對抗不了的。滬港通和深港通是機制的設立,好像不同高度水槽之間的導管,由於估值水平不同引發的大資金的緩慢流動最終會導致總體水平的動態均衡。據統計,從滬港通 2014 年 11 月 17 日開通以來,通過港股通南下的資金累計達到 3828.57 億元,而從香港北上的資金合計只有 1265.87 億元,南下資金是北上資金的 3.02 倍。國內資金最終會取代現在的歐美資金,奪得港股市場上的話語權,這個趨勢不可阻擋。
國內資金實力的增強增加了港股估值邏輯的 A 股色彩,這種力量在中小市值公司和大市值公司上都有體現。
A 股 3000 多家上市公司,分析師有數千人,平均一家公司數個分析師,每個公司的價值都得到充分研究。而港股有近 2000 家上市公司,港股分析師才幾百人,遠遠不能做到全面覆蓋。很多中小市值上市公司沒有分析師覆蓋造成價值發現功能不能充分發揮。
港股有不少小而美的小市值公司,它們根植內地,因為市值小、覆蓋成本較高而長期被歐美機構投資者忽視。但如果它們報告的業績優良很容易被各路資金追捧,股價也會有很好的表現——它們是待發掘的金礦。
所以現在也有不少國內分析師開始覆蓋港股公司,畢竟其實市場聯通的橋梁已經建好,港股市場已經和國內市場融為一體。港股中還有一些公司是 A 股缺少的標的,如科技股,賭博股,殯葬股等,它們對國內投資者有很大吸引力,更容易受到國內資金的影響。
對於大市值公司,同一個上市公司在兩地的價差也會因為港股投資者結構的變化而有縮窄趨勢。AH 溢價指數是追蹤同一家上市公司的 A 股和港股價差綜合水平的指數,指數高於 100 說明 A 股更貴,指數低於 100 說明港股更貴。
在 15 年 A 股牛市前它曾長期低於 100,也就是普遍來講同一家上市公司港股更貴;但 15 年牛市之後它就一直保持在高於 100 的位置,最高曾到 150,最低 118,一直維持 A 股比港股貴的態勢。
由 AH 溢價指數十年的歷史來看我們也發現在 07 年和 15 年 A 股大牛市中,AH 股的溢價迅速攀升,說明 A 股受情緒化影響更多,價格偏離價值的程度更高;而牛市過後在更長期的時間內它們的價差都比較小,基本是在 100 上下浮動。
(十年恆生國企指數,綠色線為市凈率)
恆生指數和恆生國企指數在筆者之前的文章《機會十年一遇——港股的巨大投資價值不可錯過》里做過介紹,包含的都是很優質的大型企業,大部分比重是在金融股,用 PB 估值更合理。觀察十年的估值區間可以說,這樣的估值是處在一個非常低估、非常吸引的區間。
港股如此低估的原因除了外界對於處在困境中的中國經濟的擔憂,還有一個因素是擔心人民幣貶值。
大多數市值的港股上司公司主要收入都來自中國內地,盈利以人民幣計價,而卻以錨定美元的港幣交易。如果人民幣大幅貶值,那麼以港幣計算的利潤會大幅減少。但這些因素已經被計算在現在的價格里。已經眾所周知的風險不是真正的風險,如果實際結果沒有預期那麼糟糕,反而這個預期差會提供一個不錯的回報。
筆者相信隨著中國經濟的回暖、人民幣匯率的穩定和外界疑慮的逐漸消除,未來港股會有很大機會。兩地市場的融合和港股投資者結構的變化會讓港股變得越來越像 A 股。
A 股港股化
A 股滬深交易所在牛市頂峰時創造了日交易額破兩萬億的人類歷史上的空前記錄,而作為對比,港股一直被詬病缺乏流動性。筆者相信,隨著未來 A 股注冊制的放開、退市制度的成熟,這種超高的換手率和流動性將成為歷史,很多中小股票也將陷入流動性匱乏的窘境。
A 股的注冊制正在悄悄進行。最近在達沃斯論壇上,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說," 盡管去年 IPO 數量創新高、再融資體量很大,但仍有 600 多家公司在排隊等候上市。這一方面說明中國經濟的發展給中國資本市場帶來的發展機會非常大,但這也說明中國自身的改革還不到位,如果改革夠好的話,IPO 排隊不應該這么長,中國證監會還面臨很多任務。"
A 股是國家的一種宏觀經濟管理工具,最開始中國設立金融市場的目的就是為了給國有企業融資解困,現在則是給實體經濟輸血。讓投資者的財富得到保值增值不在國家考慮問題的優先方向。
據媒體報道,2016 年中國股市 IPO ( 首次公開募股 ) 家數和融資額創近 5 年來新高,再融資規模也創歷史新高。2017 年 1 月以來,滬深股市新股發行速度保持在每周 12 家左右。有觀察家預測 2017 年上市公司將會超過 400 家。在實體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下,管理層意在維持或提高新股發行速度,減少排隊企業,加快給實體經濟輸血的目的昭然若揭。
因為中國是審批制發行新股,新股發行定價不能超過去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每股凈利潤的 23 倍,而 A 股股票大多數的交易價格都遠遠超過 23 倍市盈率。
所以對於上市公司大股東來說,IPO ( 首次公開發行 ) 只是取得 A 股入場的一個門票,需要盡量少地以如此低的價格發行新股,在拿到上市地位和融資便利之後的增發或者減持過程中以更高的價格賣出股票。所以中國上市公司真正上市完成是在公司完成了增發之後。這種制度上的缺陷造成了 A 股上市公司增發配股融資金額大大高出首次公開發行的融資金額。
據東方財富 Choice 數據顯示,自 2016 年以來,A 股新股發行約 300 家,首發募集資金規模為 1865.36 億元,平均每家募資約 6.22 億元。而上市公司通過定增、配股募集的資金約為 2 萬億元。具體來看,A 股自 2016 年以來實施了 855 次增發,合計募集資金約 1.97 萬億元,平均每次增發募資金額超過 23 億元,合計發行費用超過 160 億元;同期,配股家數為 11 家,募資總額 298.51 億元。上市公司再次融資的規模超過首次募集資金規模的十倍以上。
A 股加速 IPO 乃至向注冊制發展還必然帶來更嚴格的退市制度。再過幾年 A 股將擁有 5000 家以上的上市公司,如果在加上超過 10000 家的新三板上市公司,中國股市的規模站到了世界巔峰。
吐故納新是自然界的真理。美股在十年裡退市了上萬家上市公司。A 股將來改革的方向也將是在打開進入的門的同時也打開出去的門。殼股、爛股炒作將會逐漸成為歷史。只要業績好,不愁沒辦法上市;同理,如果業績太差,退市也是不可避免的結局。
A 股上市小市值公司稀缺的邏輯不復存在,反而高估值藍籌股是稀缺的,並且它們很大的市值和很好的流動性能提供流動性溢價,可以讓保險資金、養老資金等大資本有比較大的回轉空間。低估是王道,我認為 A 股的低估值藍籌股未來會有比較大的投資機會,而高估值的小市值股票可能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去驗證業績,消化估值泡沫。
去年開始還有一個現象是以保險資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的崛起,這裡面暗含著 A 股投資者結構也在發生深刻變化。A 股從前是散戶主導的市場,而現在攜萬億天量資金的保險資金、養老金、公募私募等專業投資者已經開始逐漸主導 A 股市場。
從前萬科是個大笨象,市值大、成長低,不受散戶青睞,但它擁有強大的品牌、優秀的管理團隊,還有高分紅低估值的股票,因此受到保險資金和恆大等戰略投資者的青睞也不難理解。
和港股一樣,A 股同樣在經歷著結構性的變化。上市公司寬進寬出,中小市值股票因數量眾多而缺乏流動性,而大型藍籌股擁有流動性溢價。同時機構投資者將主導市場邏輯,A 股終將進行成人禮。
機會在港股
筆者相對於國內市場更喜歡港股市場,原因有三:
一、估值低,分紅高,便宜是王道。
二、是沒有扭曲的自由市場,沒有操盤的國家隊,也就是潛在的數萬億的空頭。
三、沒有大量等待融資減持的企業,它們也是潛在的空頭。
未來不確定性依然很多。港股雖然在低估區間,但也可能繼續維持現有甚至更低估的水平很長一段時間。適合的投資方法是定投,即定期投資固定或不固定數額的資金到股票里。股票在短期的波動是不可預測的,那麼長時間的定投可以平均買入成本,化解買入成本過高的風險。
筆者認為對於大多數普通人,根據指數估值水平定投指數是最好的投資方式,長期來看這樣的表現會超越大多數散戶甚至專業基金。
㈢ 萬科A股票走勢分解萬科A行業地位分析萬科A最新信息公布
"房住不炒、因城施策"的政策主基調,中央會持續堅持,房地產在面對政策的高壓和精準控制,那麼房地產未來的發展趨勢將走向何方呢?咱們今天就來談談這個房地產的龍頭企業--萬科A。
正式開始講解萬科A前,我整理好的房地產行業龍頭股名單分享給大家,戳開便能查看:寶藏資料:房地產行業龍頭股名單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創建於1984年,通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公司已經成為國內城鄉建設與生活服務商的領頭羊,公司業務的重點發展對象是全國經濟最具活力的三大經濟圈及中西部重點城市。公司的重點業務包含了住宅開發、物業服務、租賃住宅;在住房領域,公司從頭到尾保持住房的居住屬性,始終堅持"為普通人蓋好房子,蓋有人用的房子"的想法。
分享了萬科A的公司情況後,再來看一下公司的優勢有哪些?
優勢一、物業服務國內領先
萬科物業正在大力拓展關於服務方面的內容,我們業主的利益上來發展看的話,推出了一個綜合性的資產服務計劃,這個計劃是圍繞房屋資產的交易、管理、配套、增值等環節進行的。萬科物業還著力推進數字化建設,用以更好地為客戶提供服務,最後實行降本提效和精細運營。

優勢二、經營穩健、砥礪前行
在減緩行業增速預期的大原則下,政策調控方式已位於"高頻微調"常態期,把注意力放在土地和金融兩個工具上發力,並慢慢向長效機制過渡,利好穩健經營及合理多元化企業。萬科因為這限制,可以憑借出色的經營狀況、業務布局、及穩健的財務條件跳出旋渦,盡量的消除這些不利影響,"以不變應萬變"。在自身拿地、銷售、業務布局等方面的"自有"權力將更大,同時也可以防止因為應付"政策補丁"而經常性的改變經營策略,保持戰略定力方可抓住新機遇,同心共力才能長遠地走下去。
礙於文章受限,更多關於萬科A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我都給你們歸納好了,點擊即可查看:【深度研報】萬科A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來看
在嚴格的調控下房地產行業實際上也已經供給側改革加速,穩健優質龍頭市佔率加大。調控加碼背景下,房地產行業供給側改革將加速,在這之前對杠桿較高的激進房企進行融資上的嚴格管控,行業或者放緩擴張可能會退出房地產工作。對於萬科A這種類型的完美的優質企業,它的融資渠道沒有阻礙,費用也很低廉,具有在合乎規范的要求下進一步擴張的空間,實現地產市場份額持續提升在未來是非常有希望的。
三、總結
總的來講,我自己覺得萬科A公司作為房地產行業的領軍人物,在行業發生變革的關鍵時期,希望能超越自我,攀登更高的山峰。但是文章稍微會有點滯後性,如果大家對萬科A未來行情有興趣的話,下面的鏈接可以點進去,有專業的投顧幫你預測股票,看下萬科A現在行情是否到買入或賣出的好時機:【免費】測一測萬科A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10-31,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㈣ a股市行情大盤走勢圖,對我們有什麼幫助呢
A股的發展時間並不長,但卻容納了A股很多的股票和資金,通過A股市場走勢圖,我們可以看到A股的走勢,了解A股的變化,和什麼有關?A股市場的行情走勢圖。A股指數上漲,三大股指收高。深成指收於14122.61點,上漲1.02%。滬指收於3484.39點,上漲0.52%;chinext指數收於2852.23點,上漲1.31%。
在分時圖上,我們看到了全天滬指震盪的走勢,整體來看,下午分時賣盤要多一些,創業板也是如此,但分時對創業板的權重比較大。風格上,成長風格略強,集中在大盤和中盤的成長,價值和風格是部分下跌,要關注大盤和小盤的價值,所以,今天是權重成長居多,但也有一些分歧,下午跳水後的反彈也基本沒有天高,換句話說,有一些資金選擇了套現,當天下午成交。
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㈤ 股票K線分析
我從短期趨勢(1-3日)分析如下:
1、深振業A(000006):短期趨勢已經反轉向下(具體為:60分反轉賣點為5.69元,日線反轉賣點5.67元)。等待調整完畢。
2、招商銀行(600036):尚未結束上升,反轉點未出,可持股,但追買可能不可取(日線嚴重超買,但60分線尚未嚴重超買,注意風險)。
3、廣宇發展(000537):日線級別的短期趨勢已經反轉向下(反轉賣點7.62元)。但60分級別有彈升要求,注意7.62元的壓力。
4、南海發展(600323):升勢中,但短期空間已然不多,收盤價雖然很高,恐擔心周一沖高回落的風險!調整即將來臨。
5、西南合成(000788):7.32元的短期支撐,7.69元的短期壓力,主力在上述價格區間中鬥智斗勇。日線級別仍有望走高一些。
6、寶鋼股份(600019):走勢比較穩健,5.10元以上有較強阻力,現在正在緩慢回落整理當中,暫可在4.95~5.09之間高拋低吸。日線還沒調整到位,還需時日。
㈥ 現在的A股市該抄底還是逃命
其實告訴你該抄底該逃命的人,說的都是他們自身的判斷,如果他們真的那麼厲害的話,那麼股市就不會有那麼多的「波瀾壯闊」了,就怕告訴你抄底的人,等著你去接手自己好逃命……也怕告訴你逃命的人,在你低價賣出的時候,乘勢收購……你究竟應該怎麼做,更重要的還是看看你自己的經濟狀況、對市場未來趨勢的判斷以及你自身的盈虧底線在哪裡……
當然了,也得學會見好就好,比如賺1萬,就把1萬的資金贖回,止盈。有個朋友,在2020年年末,就是靠著白酒股,賺了幾萬塊,不過他見好就好,達到了50%的收益率就賣掉了。如今白酒跌成狗,他卻一點都不心疼……畢竟收益已經被他提前預支了一部分了……
㈦ 你對未來1-2年內中國股市如何預測,基本走向分析
在2009年如何看待由美國引發的愈演愈烈的世界性金融危機?美國金融危機對中國是機遇,還是災難?不同的結論會產生不同的對策,不同的對策將得出截然不同的結果。而這對正處經濟崛起關鍵時刻的中國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中國的經濟崛起取決於歷史性機遇的出現和抓住機遇的能力,二者缺一不可。面對美國的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一次重大的歷史機遇可能正悄然而至,今天的中國比任何國家和任何時候都更具備抓住這一機遇的能力,對此,我們應保持清醒認識。
一、是機遇而不是災難
1、中國的貨幣體系、銀行體系和資本市場體系相對獨立。縱觀當前國際經濟形勢,由於發達國家金融一體化的特點,美國的危機使得歐洲、日本、加拿大等發達國家無一倖免。中國是不多的受危機影響較小,相對置身於美國金融危機之外、並能在這場危機中能夠掌握主動權的大國。
由於中國在貨幣體系、資本市場體系及商業銀行體繫上都相對獨立,和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並不直接相關,這使得我們的商業銀行和資本市場並未受到美國次貸和金融危機過多的影響,從而免受「金融海嘯」的直接沖擊,這些都是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
2、中國的宏觀和微觀經濟基本面尚好。無論是在改革開放的30年,還是美國發生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經濟持續以年均10%的高速增長,這種增長勢頭並沒有因為近年來美國等發達經濟體經濟的衰退受到影響。即使是在美國飽受金融危機的沖擊下,我國宏觀經濟的增長和國內企業微觀面的業績增長仍然是良好的。所以被人稱為世界經濟衰退沙漠中的綠洲,具有強大的內需市場的開拓能力和強大的經濟發展潛力。
3、我國目前的財政和金融狀況良好。和國際上主要發達國家遇到金融危機的特點不同:從銀行的資產狀況看,我們有46萬億元的銀行儲蓄總資產,其中居民儲蓄近18萬億,存貸差約12萬億,資金相對充足。今年以來,雖然企業的資金普遍緊張,但那是由於雙緊的宏觀政策決定的。一旦我們為應付金融危機採用寬松的政策,就會具備流動性充足的特點。同時,經過2005年以來主要商業銀行的上市,治理結構也得到了大的改善,因此,銀行的資產質量也是比較好的。
從外匯儲備看,1.8萬億美元的儲備也使得我們面對這場金融危機有足夠的自保能力和應對能力。從國家財政收入看,2007年高達5.1萬億的財政收入,能使我們有足夠的能力在這場危機中保護自己。
㈧ 如何看股票走勢圖
把走勢圖(大盤)叫技術面,走勢圖坐標的橫軸表示股市開市的實時時間,縱軸的上半部分表示股價或指數,下半部分顯示的是成交量。
在大盤即時走勢圖中,白色曲線表示為通常意義下的大盤指數(上證綜合指數和深證成份指數),也就是加權指數;黃色曲線是不含加權的大盤指數,也就是不考慮上市股票盤子的大小,而將所有的股票對指數的影響是相同的。
參考白、黃色曲線的位置關系,可得到:當指數上漲時,黃線在白線之上,表示小盤股漲福較大;反之,小盤股的漲幅小於大盤股的漲幅。當指數下跌時,黃線仍在白線之上,則表示小盤股的跌幅小於大盤股的跌幅;反之為小盤股的跌幅大於大盤股的跌幅。
(8)中小a股票趨勢分析擴展閱讀
當指數上漲,黃色曲線在白色曲線走勢之上時,表示發行數量少的股票漲幅較大;而當黃色曲線在白色曲線走勢之下,則表示發行數量多的股票漲幅較大。
當指數下跌時,假如黃色曲線仍然在白色曲線之上,這表示小盤股的跌幅小於大盤股的跌幅;假如白色曲線反居黃色曲線之上,則說明小盤股的跌幅大於大盤股的跌幅。
紅色、綠色的柱線反映當前大盤所有股票的買盤與賣盤的數量對比情況。紅柱增長,表示買盤大於賣盤,指數將逐漸上漲;紅柱縮短,表示賣盤大於買盤,指數將逐漸下跌。綠柱增長,指數下跌量增加;綠柱縮短,指數下跌量減小。
黃色柱線表示每分鍾的成交量,單位為手。
㈨ 《股市趨勢技術分析(原書第10版)》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股市趨勢技術分析(原書第10版)》(羅伯特D.愛德華茲)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
書名:股市趨勢技術分析(原書第10版)
作者:羅伯特D.愛德華茲
譯者:萬娟
豆瓣評分:8.6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7-10
頁數:656
內容簡介:
中國平安資深翻譯團隊傾力打造史上最佳中文譯本!
近70年來,《股市趨勢技術分析》始終是技術分析領域的翹楚。本書第1版問世於1948年,現在更新到了第10版,依然是技術分析領域中最重要的原創性著作。本書圖文並茂,匯聚了查爾斯·亨利·道、理查德 W. 沙巴克、羅伯特 D. 愛德華茲、約翰·邁吉等人的經驗和智慧,並由W.H .C. 巴塞蒂進行了與時俱進的更新。
第10版的更新之處包括:
用幾章內容替換了道氏理論;
對道氏理論的記錄進行了更新;
刪除了關於手工繪圖的次要內容;
新增關於止損位和基準點的新章節;
新增關於移動平均線交易法的新內容;
新增拉爾夫·文斯的杠桿空間模型的新內容;
新增關於期權交易的新內容。
自本書第1版問世以來,世界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有許多東西亘古不變。在競爭的世界裡,人人渴求制勝之道。作為股市技術分析領域的奠基之作,本書不僅向你介紹交易與投資的技術與訣竅,還向你傳授獲得長期成功的知識與智慧。
作者簡介:
羅伯特 D. 愛德華茲
Robert D. Edwards
道氏理論大師。道氏理論是由道、漢密爾頓和沙巴克發展起來的,愛德華茲提出模式形態分析、趨勢和支撐-阻力面,將這個理論整理成章,加以擴展,精化為技術分析的原理。
約翰·邁吉
John Magee
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倡導從工程學的角度分析市場,被公認為「技術分析之父」。他對市場從實踐入手的技術分析方法成為所有分析家經久不衰的財富。他還創建了自己的投資咨詢公司。邁吉的經典之作包括與愛德華茲合著的《股市趨勢技術分析》《股市心理博弈》等書。
W.H.C. 巴塞蒂
W. H. C. Bassetti
巴塞蒂曾是邁吉的客戶和學生,擁有50多年交易經驗。他曾擔任大宗商品投資服務公司的負責人和副總裁,該公司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第一家持牌大宗商品交易顧問公司。他還曾擔任期權研究公司首席執行官。巴塞蒂創立了微觀期權研究公司並擔任其總裁,該公司與標准普爾公司合作,在標准普爾的計算機中部署了「期權監控系統」。他是邁吉所著《股市心理博弈》第2版的編輯,愛德華茲與邁吉所著《股市趨勢技術分析》第8、9、10版的編輯或合著者,他的著作包括《決勝柱狀圖》《擊敗市場的簡單法則》《階梯止損法》《聖雞、聖杯與道氏理論》《信號》《十堂交易課》等。
㈩ 誰幫我分析一下深發展A股票的總結和預測啊,急需!!
深發展應該說是明星股了,大家多多少少都聽過它。基本面沒的說,絕對的實力雄厚。作為大盤股,深發展對大盤跟的比較緊,基本上保持一致。01年至今,大體上是橫盤整理的形態,整幅在27%左右,在總體環境不景氣的情況下高拋低吸還是不錯的。
不得不注意的是,深發展的市盈率現在是出奇的低,如果是做中長線的話應該是個很好的機會,耐心等待大環境的回暖,很可能它的股價就會像之前那樣一飛中天。目前來看,股價正在底部,是介入的不錯時機,而且多個技術指標已經或快要發出買入信號了,可以少量買入,後期適量加籌。
以上只是個人分析,僅做參考,買賣的話最好自己決策,別人的建議看一下就行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