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股票分析中基本面宏觀分析影響股票價格的因素有哪些
1�經濟景氣度
當經濟由低谷向復甦階段過渡時,投資者的信心開始大增,股票市場開始活躍,股價開始回升;在復甦階段後期,股價的升溫甚至比經濟的實際復甦還要快。當經濟進入繁榮時期的初期和中期,投資者的信心更大,預期收益更高,股價進一步上升。但到了繁榮時期的後期,由於銀根緊縮,利率上升,企業收益相對減少,在危機到來之前,股價漲勢便停止了,並開始下跌;在危機階段,投資收益明顯減少,金融環境趨緊,股價會進一步下跌。在蕭條時期,經濟不景氣造成股價仍會在較低水平上沉浮。
另外,在經濟繁榮時期,企業營業狀況好,獲利豐厚,可分配股息多,股價會上升;在經濟衰退時期,企業獲利不多,可分配股息低甚至沒有,股價會下跌。
2�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主要是由於貨幣供應量過多造成的。貨幣供應量增加一開始能刺激經濟,增加企業利潤,推動股價上升。但是,當通貨膨脹發展到一定程度,利率會上升,從而又會使股票市場收縮,股價下跌。
3�利率
利率就像一個杠桿,用它可以來調節經濟增長的快慢。當銀根緊縮、利率提高時,此時企業的融資成本提高,投資利潤下降。利率高,大量的閑置資金會存入銀行,用來實業投資和股票投資的資金會大大減少,特別是在儲蓄和買股票之間進行選擇時,多數人會選擇儲蓄。當利率下調到一定程度時,部分資金會流入股市。在成熟股市,降息通常是重大利好。首先降息直接促進上市公司經營狀況的改善,利息降低會大大減少企業的利息支出,從而增加企業利潤。其次利率降低,存款利率所對應的市盈率將提高,這意味著即使在公司平均每股收益不變的前提下,股價也會升高。
4�國際收支
現代經濟日益國際化、一體化,因而一國國際收支的狀況也是影響股市的一個重要因素。一般情況下,當國際收支處於逆差狀態時,政府為平衡收支將控制進口,鼓勵出口,致使國內一部分投資從股市中流失,股價下跌。反之,股價將看漲。
選股點金
宏觀經濟形勢的發展直接影響著股市的進度,這是股市變化的重大宏觀指數。宏觀經濟形勢因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常常呈現周期性變化。經濟周期是由經濟運行內在矛盾引發的經濟波動,是一種不以人們為轉移的客觀規律。經濟周期一般經歷上升期、高漲期、下降期和停滯期四個階段。由於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它會隨著經濟周期性波動而變化,因此,當經濟處於經濟周期的不同階段時股市就會表現出相應的變化。在分析宏觀經濟形勢對股市的影響時,還要注意兩者之間變化的前後時間關系。
行業因素分析選股
我國股市逐步走向正規化,上市的股票越來越多,在這種情況下正確地選擇股票,是每個股票投資者都應十分關注的問題,尤其在成長股、衰退股、垃圾股混雜的時候,挑選股票的第一原則應是行業,如果行業不景氣,那麼上市公司再好的微觀背景也難有作為。相反,如果行業發展迅速,上市公司又屬行業龍頭,那麼投資收益清晰可見。相反,選股時選錯行業就會帶來很多麻煩。行業的不景氣導致市場需求持續下降,這時行業中的大部分上市公司都將受到市場萎縮的威脅,即使這個行業中的佼佼者也很難倖免。
2. 2020年度國內股票分析都有哪五種分析法
1、K線圖切線分析
由股票價格的數據所繪制的圖表中畫出一條直線,然後根據這些直線的情況推測出證券價格的未來趨勢。這些直線就稱為切線。切線主要起支撐和壓力的作用,支撐線和壓力線向後的延伸位置對價格的波動起到一定的制約作用。
2、形態類分析
價格走過的形態是市場行為的重要部分,從價格軌跡的形態中,我們可以推測出證券市場處在怎樣的大環境中,由此對操作提供指導。尤其是對市場頂部和底部的判斷,形態理論發揮了較大作用。
主要的形態有:M頭、W底、頭肩頂、頭肩底、圓弧底等。
3、切線分析
按照一定的方法和原則,在根據股票價格數據所繪制的圖表中畫出一些直線,然後根據這些直線的情況來推測股票價格未來的趨勢,這些直線就叫切線。
切線的關鍵在於它的畫法,畫得好壞直接影響預測結果。而在畫法標准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例如,在畫一條趨勢線時,有些技術分析師只從K線的實體頂點來畫,有些技術分析師則會把影線包含進去,因此描繪的結果會大不相同。
常見的切線包括:趨勢線、軌道線、黃金分割線、甘氏線、角度線等。
4、波浪圖指標分析
波浪理論是把股價的上下變動和不同時期的持續上漲、下跌看成是波浪的上下起伏,認為股票的價格運動遵循波浪起伏的規律,數清楚了各個浪就能准確地預見跌勢和漲勢的發展階段。
5、指標分析
從市場行為的各個方面出發,通過建立一個數學模型,給出數字上的計算公式,得到一個體現股票市場某個方面內在實質的數字,這個數字叫作技術指標值。
常見的指標有相對強弱指標(RSD)、隨機指標(KI)、趨向指標(DMI)、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MACD)、能量潮(OBV)等。
(2)2020股票市場宏觀分析擴展閱讀:
股票技術分析的前提條件:
1、第一個條件是市場行為包容消化一切。
技術分析者認為,能夠影響某種證券價格的任何因素(不管是宏觀的或是微觀的)都反映在其證券的價格之中。
研究影響證券價格的因素對普通投資者來說是不可能實現的,即使是經濟學家對市場的分析也是不確定的。因此,研究證券的價格就是間接的研究影響證券價格的經濟基礎。技術分析者通過研究價格圖表和大量的輔助技術指標,讓市場自己揭示它最可能的走勢。
2、第二個條件是價格以趨勢方式演變。
技術分析者通過經驗的總結,認為證券的價格運動是以趨勢方式演變的。研究價格圖表的全部意義,就是要在一個趨勢發生發展的早期,及時准確地把它揭示出來,從而達到順應趨勢交易的目的。
正是因為有趨勢的存在,技術分析者通過對圖表、指標的研究,發現趨勢的即將發展的方向,從而確定買入和賣出股票的時機。
3. 如何對股市做宏觀背景分析
(一)宏觀經濟運行對股市的影響
這個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企業經濟效應,公司的經濟效益會隨著宏觀經濟運行周期、宏觀經濟政策、利率水平和物價水平等宏觀經濟因素的變動而變動。
2.居民收入水平,在經濟周期處於上行階段或者在提高居民收入政策的作用下,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將會在一定程度上拉動消費需求。從而增加經濟效益。
3.投資者對估價的預期,投資者對股價的預期,也就是投資者的信心,是宏觀經濟影響股市最重要的途徑。
4.資金成本,當國家經濟政策發生變化時,居民和單位的資金持有成本將隨著變化。比如利率水平的降低(增加)(加息或者降息)和徵收利息稅的政策,會使部分資金由銀行儲蓄變為投資,從而影響股市的走向。
(二)宏觀經濟變動與證券市場波動的關系
1國內生產總值(GDP)變動
在上市公司的行業結構與國家產業結構基本一致的情況下,股票的價格變動與GDP的變化是相吻合的。但是不能簡單的認為GDP增長股市也必然上漲,實際走勢有時候恰恰相反,必須將GDP與經濟形勢結合起來分析。
(1)持續、穩定、高速的GDP增長
在這種情況下,社會總需求與社會總供給協調增長,經濟結構逐步趨於合理,經濟增長來源於需求刺激並使得閑置或者利用率不高的資源充分利用,從而表面經濟發展勢頭良好。這時證券市場將基於以下原因而呈現上升趨勢:【1】伴隨總體經濟成長,上市公司的利潤持續上升,股息不斷增長。企業經驗環境改善,投資風險越來越小,從而使公司股票全面得到升值,使價格上漲。【2】人民對經濟形勢形成了良好的預期,投資積極性得以提高,增加了對證券的需求,促使價格上漲。【3】隨著GDP不斷增長,國民收入和個人收入都不斷提高,收入的增加同時增加了對證券投資的需求,從而導致證券價格上漲。
(2)高通貨膨脹下的GDP增長
當經濟處於失衡下的高速增長時,總需求大大超過總供給,這將表現為高通貨膨脹率。這是經濟形勢惡化的徵兆。
(3)宏觀調控下的GDP增長
當GDP呈失衡的高增長時,政府可能會採取調控措施來維持經濟的穩定增長,這樣必然會減緩GDP的增長速度。
(4)轉折性的GDP變動
如果GDP一段時間以來一直呈負增長,當負增長減緩並呈現向正增長轉變時,表明惡化的經濟形勢逐步得到改善。經濟的制約瓶頸得到改觀,新的一輪經濟高速增長已經來臨。這時候證券市場也將伴隨著快速上漲之勢。
2經濟變動周期
經濟周期是一個連續不斷的過程,表現為擴張和收縮的交替出現。
經濟總是處在周期性的運動中,股價伴隨著經濟周期相應波動,但估價的波動往往超前於經濟運動。收集有關宏觀經濟資料和政策信息,隨時注意經濟發展動向。正確把握當前經濟發展處於何種階段,對未來做出正確的判斷。把握經濟周期,認清經濟形勢。
3通貨變動
通貨變動包括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
通貨膨脹對於證券市場及個股的影響沒有一成不變的規律,完全可能產生反方向的影響。溫和且穩定的通脹對股價影響較小。通脹在一定的可容忍范圍內持續,而經濟處於景氣(擴張)階段,產量和就業都持續增長,那麼股價也將持續上漲。嚴重的通脹是很危險的,經濟可能被嚴重扭曲,貨幣加速貶值,這時候人民將會囤積商品、購買房屋等等進行保值。資金將持續流出證券市場,經濟嚴重扭曲失去效率,企業籌集不到生產必需的資金,原材料和勞務成本價格飛漲。企業經營嚴重受挫。
不同於通脹,通縮會損害消費者和投資者的積極性,造成經濟衰退和經濟蕭條。
二宏觀經濟政策分析
宏觀經濟政策分析包括:1財政政策、2貨幣政策、3收入政策
1財政政策包括:
國家預算、稅收、國債、財政補貼、財政管理體制和轉移支付制度六個方面。國家預算是財政政策的主要手段,作為政府的基本財政收支計劃,國家預算能夠全面反映國家財力規模和平衡狀態,並且是各種財政手段的綜合運用結果的反映。因此在宏觀調控中有重要的作用。稅收是國家憑借政治權利參與社會產品分配的重要形式。它既是籌集財政收入的主要工具,又是調節宏觀經濟的重要手段。國債可以調節國民收入的使用結構和產業結構,是實現政府財政政策進行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如果一段時間里,國債的發行量較大而且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將會分流證券市場的資金。財政補貼是國家為了某種特定需要,將一部分財政資金無償補助給某些企業和居民的一種再分配方式。財政管理體制是中央和地方、地方各級政府之間及國家與企事業單位之間資金管理許可權和財力劃分的一種根本制度,其主要功能是調節各地區各部門之間的財力分配。轉移支付制度是中央財政將集中的一部分財政資金,按照一定的標准撥付給地方財政的一項制度。主要功能是調整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的財力縱向不平衡,調整地區之間財力橫向不平衡。
2貨幣政策
貨幣政策是指政府為實現一定的宏觀經濟目標所制定的關於貨幣供應和流通組織管理的基本方針和基本准則。貨幣政策對宏觀經濟進行全方位的調控,其作用表現在以下幾點:
(1)通過調控貨幣供應總量保持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的平衡。(2)通過調控利率和夥伴總量控制通貨膨脹,保持物價總水平的穩定。(3)調節國民收入中消費和儲蓄的比例。(4)引導儲蓄向投資的轉化並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
貨幣政策工具包括一般性政策工具和選擇性政策工具
一般性政策工具又包括:法定存款准備金率、再貼現政策和公開市場業務。法定存款准備金率這個不過多解釋。再貼現政策是指央行對商業銀行用持有的未到期票據向央行融資所做的政策規定,央行對再貼現資格的規定則著眼於長期的政策效應,以發揮抑制或扶持作用並改變資金流向。公開市場業務是央行吞吐基礎貨幣、調節市場流動性的主要貨幣政策工具。
選擇性政策工具包括:直接信用控制和間接信用指導。這兩個政策主要是對銀行等金融機構產生影響,這里不過多解釋。
貨幣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1利率,利率的變化可以影響證券市場的資金流入或者流出。利率下降,股價上漲,利率上漲,股價下跌。2央行的公開市場業務,當政府傾向於實施較寬松的貨幣政策時,央行就會大量購進有價證券,從而使市場上貨幣供給量增加,這樣會推進利率下調,資金成本降低,從而使企業和個人投資熱情高漲,生產擴張,利潤增加,同時又會推進股票機構上漲。反之,股票價格下跌。
3收入政策
收入政策是國家為了實現宏觀調控總目標和總任務針對居民收入水平高低、收入差距大小在分配方面制定的原則和方針。與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相比,收入政策有更高一個層次的調節功能,它制約著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作用方向和作用力度,而收入政策最終也要通過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來實現。
三國際金融市場環境分析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金融市場一體化進程的加快,一國經濟形勢和金融市場的動盪都會對其它相關國家的市場產生直接和間接的影響。
1國際金融市場的動盪通過人民幣匯率預期來影響證券市場。一般而言,匯率上升,本幣貶值,本國產品競爭力強,出口型企業將增加收益,因此企業的股票價格上漲。相反的,進口型的企業成本增加,利潤減少,股票價格下跌。
2國際金融市場動盪通過宏觀面間接影響證券市場。國際金融市場動盪將導致出口增幅下滑,外商投資下降,從而影響經濟增長率。宏觀經濟環境的惡化導致上市公司業績下滑和投資者信心下降,最終使證券市場行情下跌。
3國際金融市場動盪通過微觀面直接影響股市。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壯大,國內企業的國際競爭實力不斷增強,一些大型企業最近幾年通過跨國兼並參與國際競爭。國內主要上市公司通過購買境外企業的股份,以達到參股的目的。另外一些大型上市公司通過購買境外企業債券進行組合投資套期保值。國際金融市場動盪造成境外企業的股票和債券價格大幅縮水,嚴重影響了這些公司的業績。
4. 2020年年度國內股票分析的基本要點有哪些
股票分析的基本要點:
1、大的政治環境和經濟環境有什麼變動?今天的企業越來越具全球性,其它國家發生的政治經濟危機將會影響本國的市場。東南亞發生的經濟危機便是最好的例子。
2、本國的經濟大勢怎麼樣?通貨膨脹的情形如何?外匯兌換率有無變動的可能?中央銀行會調整利率嗎?
3、所謂的股市龍頭有什麼表現?在股市到頂之前,你會發現股市的龍頭股在大市到頂之前的一段時間開始疲軟。
4、垃圾股有什麼表現?在股市到頂的前一段時間,一些平時沒有人聞問的小股票開始變得活躍且向上升。龍頭股的價格已貴到買不下手的地步,社會游資便開始湧向三四線股票。
(4)2020股票市場宏觀分析擴展閱讀:
股票分析的前提條件
1、市場行為包容消化一切
能夠影響某種證券價格的任何因素(不管是宏觀的或是微觀的)都反映在其證券的價格之中。研究影響證券價格的因素對普通投資者來說是不可能實現的,即使是經濟學家對市場的分析也是不確定的。
因此,研究證券的價格就是間接的研究影響證券價格的經濟基礎。技術分析者通過研究價格圖表和大量的輔助技術指標,讓市場自己揭示它最可能的走勢。
2、價格以趨勢方式演變
證券的價格運動是以趨勢方式演變的。研究價格圖表的全部意義,就是要在一個趨勢發生發展的早期,及時准確地把它揭示出來,從而達到順應趨勢交易的目的。
正是因為有趨勢的存在,技術分析者通過對圖表、指標的研究,發現趨勢的即將發展的方向,從而確定買入和賣出股票的時機。
5. 2020年經濟形式如何股市裡投的錢多乎哉不多也。
2020年的經濟可能會維持現狀,貿易戰的影響會持續縮小,經濟形勢總體樂觀。投資股市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相比2019年中國經濟肯定會更好些。建議投資者選擇估值仍較低、成長性較好的個股逐步介入,並在倉位上留有餘地,以平和的心態進行股票投資。
國家穩經濟發展,所以不擔心股票市場會差。據券商機構發布的研究報告,多數券商看好2020年股市,並給出一個高頻的關鍵詞:牛市。
具體如下:
一、中信證券:A股有望迎來2-3年的「小康牛」
2020年,A股盈利增速築底後將穩步回升﹔二季度穩增長政策將發力,資本市場改革突進﹔內外流動性全年趨松,二三季度相對更好。產業資本迎來中期拐點,外資流入主動性增強,兩者有望成為A股增量資金的主要來源。
在宏觀經濟決勝、資本市場改革、企業盈利回暖的大環境下,A股有望迎來2-3年的「小康牛」。
二、中信建投:將強化以科技為代表的牛市行情
2020年經濟杠桿約束將不再是強約束,科技創新、先進製造促進經濟發展成為2020年的全年主線。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房地產政策等會進行了積極的調整。2020年利率下降、資本市場改革、政策支持,將強化2019年的以科技為代表的牛市行情。
三、興業證券:A股正經歷第一次「長牛」機會
2020年流動性寬松大趨勢、「十四五」規劃展望、開放加速為股票市場和相關產業帶來估值提升機會。在國家重視、居民配置、機構配置、全球配置等「四重奏」指引下,真正屬於中國的權益時代有望正式開啟,A股正經歷第一次「長牛」機會。
四、新時代證券:2020年A股將迎來戴維斯雙擊
由於盈利和估值沒有很好地配合,導致2010年至今,A股一直沒有出現整體的戴維斯雙擊,指數的中樞沒有系統性的抬升。2020年經濟可能會小幅企穩,帶來盈利的反彈。A股大概率會出現增量資金,不只是海外、保險等機構的資金,還有可能會有個人投資者的入場。
2020年,A股可能會出現2010年以來第一次戴維斯雙擊。
五、國金證券:由「反復築底」到「結構牛市」
2020年A股「春行情」依舊可期,但啟動的時間點或在2020年春節前後。上半年相對看好春節之後的2-4月份A股市場行情。整體來看,2020年A股機會遠大於風險,預判A股走勢由「反復築底」到「結構牛市」,上證綜指區間在2800-3500點波動,滬深300指數年化收益率約在15%左右。
六、光大證券:將呈現盈利周期弱復甦的態勢
基於政策經濟周期框架對於金融數據與盈利周期的關系,從歷史數據所體現的特徵事實發現,商業銀行總資產同比增速大約領先全A盈利增速4個季度。在2019年上半年,商業銀行同比增速上行了約兩個季度。
據此推算,2020年A股整體盈利增速有望上行至8%,相比於2019年的6%略有提升,高點大概出現在2020第二季度,呈現盈利周期弱復甦的態勢。
七、渤海證券:將整體呈現震盪緩漲的態勢
在庫存周期開啟、逆周期調節加力和頭部公司盈利改善的預期下,2020年A股業績壓力有望緩解。2020年A股的業績因素將主導變動方向,市場的空間將取決於業績企穩後,預期改變所帶來的再配置過程,預判A股在2020年將整體呈現震盪緩漲的態勢。
八、招商證券:股市或迎來「七年宿命牛」
招商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張夏表示,2019年A股迎來熊牛轉折,開啟了新一輪的七年周期。「2020年,在更加寬松的環境下,市場有望繼續上漲,一旦漲幅超過20%會觸發居民自有資金加速入市,市場將會加速上行,即為'七年宿命牛'。」
九、太平洋證券:滬指有望沖高至3600點
太平洋證券研究院院長黃付生認為,整體看,2020年全年上證綜指的指數區間有望達到3200-3600點。在黃付生看來,2020年一季度CPI壓力釋放,後續降息等貨幣寬松空間打開,利好銀行、地產等指數權重板塊的估值修復﹔假設2020年銀行、地產各自估值修復至歷史中樞。
結合盈利,預計將推動30%的行業漲幅,由此將帶動滬指站上3200點﹔疊加5G產業鏈2020年進入業績加速期,形成戴維斯雙擊,將進一步打開指數空間。
(5)2020股票市場宏觀分析擴展閱讀:
2020年GDP增速「保6」是個偽命題,CPI回歸到正常水平。2019年第三季度GDP增速為6.0%,2020年能不能「保6」的疑問瞬間增多。從各方面情況來看,我們預計,2020年GDP增速將在6%以上;在豬肉價格回穩之後,CPI將回歸到正常水平,也就是3%以下。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9年前11個月經濟數據顯示,主要經濟指標好於預期,國民經濟保持穩中有進發展態勢。工業增加值增幅上升,新興產業發展持續加快;服務業穩中有升,現代服務業增勢良好;市場銷售增速加快,實物商品網上零售佔比繼續提高。
投資增長平穩,短板領域投資增長較快;就業形勢總體穩定,調查失業率持平;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降幅收窄;進出口由降轉升,貿易結構進一步優化。一系列向好指標為今年我國經濟良好開局打下堅實基礎。
此外,2020年《外商投資法》《外商投資法實施條例》《外商投資法司法解釋》,新《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等一大批新規將實施,為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增加籌碼,為經濟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和升級轉型提供重要保障。
6. 2020年年度國內股票分析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國內股票分析的基本方法:
1、K線圖切線分析
切線分析是指按一定的方法和原則,在由股票價格的數據所繪制的圖表中畫出一條直線,然後根據這些直線的情況推測出證券價格的未來趨勢。這些直線就稱為切線。切線主要起支撐和壓力的作用,支撐線和壓力線向後的延伸位置對價格的波動起到一定的制約作用。
目前,畫切線的方法有很多種,著名的有趨勢線、通道線、黃金分割線、速度線等。
2、通道線形態分析
形態分析是根據價格圖表中過去一段時間走過的軌跡形態來預測股票價格未來趨勢的方法。在技術分析假設中,市場行為涵蓋一切信息。價格走過的形態是市場行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證券市場對各種信息感受之後的具體表現。
從價格軌跡的形態,我們可以推測出市場處於什麼樣的大的環境中,由此對我們今後的行為給予一定的指導。價格軌跡的形態有M頭、W底、頭肩頂、頭肩底等。
(6)2020股票市場宏觀分析擴展閱讀:
前提條件
1、市場行為包容消化一切
技術分析者認為,能夠影響某種證券價格的任何因素(不管是宏觀的或是微觀的)都反映在其證券的價格之中。研究影響證券價格的因素對普通投資者來說是不可能實現的,即使是經濟學家對市場的分析也是不確定的。
因此,研究證券的價格就是間接的研究影響證券價格的經濟基礎。技術分析者通過研究價格圖表和大量的輔助技術指標,讓市場自己揭示它最可能的走勢。
2、價格以趨勢方式演變。
技術分析者通過經驗的總結,認為證券的價格運動是以趨勢方式演變的。研究價格圖表的全部意義,就是要在一個趨勢發生發展的早期,及時准確地把它揭示出來,從而達到順應趨勢交易的目的。
正是因為有趨勢的存在,技術分析者通過對圖表、指標的研究,發現趨勢的即將發展的方向,從而確定買入和賣出股票的時機。
7. 我國股票市場近期動向以及其原因(宏觀)
股票市場近期動向和原因分析近期消息面上,有國務院已批准廈門經濟特區擴大到全市,並建立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此前,深圳特區擴關申請、重慶「兩江新區」總體規劃方案以及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規劃綱要等相繼獲批。多個區域政策密集出台,另區域板塊有了炒作題材。還有上周六,央行宣布將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我國國際收支狀況,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從長遠看人民幣升值將是大勢所趨,但短期出現實質性升值的概率有限,以目前國內經濟現狀來看,如果此時啟動人民幣升值,將對正在調控的樓市再度形成支撐,這或許又將引發國內繼續緊縮的預期,此次央行的表態對市場構成中性偏好的消息,只能說給市場增加了一些做多的砝碼。從本周一的技術分析,滬指盡管成功突破了5日、10日均線,但是在20日均線附近的觀望情緒依舊濃重,在還末有效突破20日均線的情況下還難現繼續上漲勢頭,須謹慎看待,特別關註上漲時的成交量能否放大配合,多看少動等待趨勢的明朗。
A股市場中期上漲或下跌的拐點,往往與偏股型基金倉位的高點呈現反向相關。即基金股票平均持倉創歷史新高、或逼近歷史新高,A股結束中期上漲行情進入調整;當基金股票平均持倉大幅下降,特別是跌破70%時,A股將結束調整進入中期上漲。支持大盤進入築底階段的重要的判斷依據就是基金倉位的變化。截至上周統計,基金的股票倉位基本全部有所降低,目前在2500點區域基金倉位已經回落到75.4%,這可作為一個參考。
8. 股票宏觀經濟分析包括哪些內容
股票的行業 國家相關政策,市場目前的階段 利率情況 貨幣供應面
9. 根據我國目前的宏觀經濟形式分析我國股票市場未來的走勢
股票市場是市場經濟的高級組織形態,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產物。社會化大生產越發達,對社會資金的融通需求就越大,股票市場籌集資金和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就越是能夠充分發揮,股票市場也就越發達。
(9)2020股票市場宏觀分析擴展閱讀:
2013年影響股市表現因素分析:
我國經濟將在2013年實現溫和復甦,各項經濟指標將逐步好轉。與2012年每個季度經濟增速均低於年初預期相比,2013年每個季度實際增速有望不斷超出年初預期,預計全年GDP增速將回升到8%以上。
在全球經濟低迷的背景下,中國出口仍不會有起色,但內需的增長可以抵消外需的下降。而高鐵、水利等基礎設施投資增速有增無減,投資仍是推動中國經濟的重要動力。
10. 分析我國股票市場與宏觀經濟關系
最近十年,我國經濟總量整整增加了200%。但近兩年出現通貨膨脹後,又再經過國家財政政策抑制物價過快上漲,再加上2011年歐債危機的影響和波及,於是,就又出現了經濟增速下降。截至目前,中國生產的煤炭、鋼鐵、棉花、水泥、紡織品、電子產品的產量位居世界各國首位。近年,我國的銀行業、保險業等服務業有了長足的發展,網路經濟、知識經濟、文化產業、大眾傳媒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中國是世界上的美國、歐共體之外的三大經濟體之一,目前在經濟總量上,中國位居第二。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社會財富急劇增長,我國的外匯儲備高達3.2萬億。中國到2020年,就將會成為世界上第一大經濟體,從而建成達到小康水準的國家,達到市場經濟的鼎興階段。與此同時,普通居民佔有個人財富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人們的住房寬敞,私家車驟增。中國經濟總量進一步增長,在社會政治制度、文化生活方面,民主法制制度進一步完善,政治生活局面進一步開明,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但不庸諱言,我國民眾收入高低懸殊,貧富的差距愈益加大,八成以上的低收入群體工資收入微薄,生活困苦,而高收入的二成業主生活上一擲千金、紙醉金迷。中國經濟增長率第二季度為7.8%,為8年來首次回落至8.0%之下,製造業經理指數前幾個月最低回落到47.5%,9月份重回50%。目前開始從增長率的谷底溫和回升,未來十年中國經濟還會繼續保持較快增速增長,增長率將會保持在7.5%至9.8%之間波動。在這之前,受到歐洲債務危機影響,再加上央行加大控制物價過快上漲的調控力度,這使得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以致下滑,煤炭、鋼鐵、水泥價格連續下降,物價水平降低,社會用電量減少,出口量降低,市場需求不旺,商品市場銷售量銳減,價格降低,工廠開工率不足,製造業企業出現大面積虧損,有在維持運轉的也是利潤微薄,甚至出現負利率和虧損,呈現難以為繼的狀態。經濟增速但從9月底、10月初有望開始回穩,隨著時間的推移,經濟回暖的跡象將會越來越明顯。8月份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47.5%,9月份便回升到49.8%,並且,上個月出口量增長率重回9.0%以上,但第三季度經濟增長率僅為7.6%。而未來的兩三年是經濟的恢復期,未來國內的經濟政策、貨幣政策將會顯得更為穩健,今後的經濟發展格局更不會大起大落,更會呈現平穩增長的態勢。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經濟結構的調整,各行業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發展潛力也在發生細微的變化和調整。某些行業社會需求加大促進了這些行業的蓬勃發展,並成為未來社會發展的主導產業,新材料、新能源、低碳經濟、節能環保、可持續發展還會有很大的空間。還要繼續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產業結構性調整指向:1、產業結構向科技含量增大升級;2、逐步淘汰落後產能;3、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4、進一步著手高科技成果的應用;5、大力開發新技術、新材料、新能源;6、大力發展自主民族品牌,進一步加大自主品牌的市場佔有率、號召力。目前,我國處在市場經濟初級階段的後期,經濟發展、文化發展還會有很大的空間。我國農村人口首次超過城市人口,城市化有了大幅提高。展望未來的十年,中國還將會保持較高速率的經濟增長,堅持科學發展觀,正在向小康社會目標邁進,但明後年為經濟增長放緩後的恢復期。此外,中國還將會大力發展文化產業,除了有國家資本的投資,還有民營資本的加入,文化事業力求向多渠道、多元化、多樣化發展,動漫在我國剛形成初期的產業。當前電腦、手機大行其道,人們信息獲取、信息通信更為方便快捷,但與此同時,人們的文化消費、文化思想有著膚淺化、快餐化的傾向,疏於長遠的、有價值的思想文化的建樹。在這之前,我國在歐洲債務危機陰影的影響下,面臨通縮的壓力,經濟增速放緩,以至下滑。市場價格有了連續5個月下降,年內有過一次下調准備金率,降低存貸款利率,而從8月底9月初開始有所好轉,開始從增長率的谷底回升,明年將會好於今年,在經濟增長格局上卻不會急劇暴增。經濟總量上中國已是第二大經濟體,國力進一步得到增強,中國正在和平崛起,但還處在市場經濟發展的初級階段後期,國民生產率、人均生產總值還很低。長期來看,中國經濟還將會保持較高速率的經濟發展增速,未來十幾年,還會保持8%上下的增長率。到了2020年中國國力就將會超過美國和歐共體,成為世界上經濟總量的第一大經濟體。目前,僅僅是經濟增長增速放緩而已,而未來的三到十年,中國經濟還會保持較高的增速增長,正在向小康社會邁進,到2020年,中國的經濟總量還將會至少翻一番。展望未來的十年,中國還將會保持較高速率的經濟增長,正在向小康社會目標邁進,但明後年為經濟增長放緩後的恢復期。數據顯示,11月份中國製造業PMI為50.6%,較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這是指數最近三月連續穩步小幅回升,這表明中國經濟已有了回暖,增長放緩以致減速有所提升。PMI指數連續回升,顯示經濟運行企穩態勢進一步鞏固,呈現溫和回升基本走勢。PMI繼續小幅回升,預示未來經濟增長將繼續保持小幅溫和回升。從11個分項指數來看,只有購進價格指數、從業人員指數、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下降,其餘指數均不同程度上升。其中,積壓訂單指數回升明顯,升幅超過1個百分點。購進價格指數明顯下降,下降4.2個百分點,回落到50.1%。具體來看,新訂單指數繼續回升,比上月上升0.8個百分點,報51.2%;生產指數回升減弱,報52.5%,比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升幅較上月縮小0.4個百分點;新出口訂單指數回升明顯,比上月上升0.9個百分點至50.2%;購進價格指數為50.1%,比上月下降4.2個百分點。與此同時,新訂單、出口訂單、積壓訂單指數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產成品庫存、采購量、原材料庫存指數也均有小幅提高,顯示去庫存活動已開始轉向補充庫存,工業生產水平有望繼續提高。行業回升態勢正在形成。最近兩月,PMI指數回升的行業明顯增多,在調查的21個行業中,目前已有過半數的行業回升到50%以上,其中,電氣機械器材、計算機通信電子設備、汽車、鐵路船舶航空航天設備製造業回升勢頭突出。值得注意的是,小企業經營仍無起色,其PMI指數自4月份以來一直處在50%以下,本月不升反降;另外,購進價格指數急劇下滑,由上月54.3%下降到50.1%,也應引起密切關注。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我國經濟已有了連續三個月回暖,目前為鞏固增長率回穩。明年中國經濟發展狀況有望繼續好起來,但由於未來兩三年為經濟增長的恢復期,經濟發展狀況並不會大起大落,表現得更為穩健,有的方面還有待繼續進行修復。明年的經濟增長率有望保持在7.5%至8.1%之間。滬指12月或將考驗1900點從表面上看,影響12月份A股走勢的多空因素堪稱勢均力敵,但在展望A股市場年底的收官之戰的前景時,業內人士還是相對悲觀。12月A股市場的走勢很可能還是圍繞震盪下跌這個關鍵詞唱戲。雖然12月份潛在的利好不少,但基本上屬於市場預期性質,其推出時間、實際效果都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即便境外資金流入A股已經得到證實,但從QFII的現有規模看也不足以對大盤的走勢帶來根本性的影響。從技術面看,2008年7月高點到2010年6月低點為A浪調整,目前正在運行C大浪的第5小浪,調整目標位在1953點附近。此外,目前市場的點位正好是從1664到3478點的0.819的黃金分割位置。歷史上998點上漲到6124點後調整到1664點也是在0.819跌破後出現反轉的。因此,從目前點位開始12月份市場將步入震盪築底階段。在兩市量能不足800億元的背景下,滬深兩市在年末還將以探底為主,投資者不能排除滬指在年末考驗1870點一線支撐的可能性。前日的最低點1959.33點,再創近46個月來的新低,上證指數從3478點回落下來,已有了超過42.5%的跌幅。近期由於莊家機構集體市場拋售,有大量資金出逃,預計上證指數還會進一步回落到1850左右,才能夠見底回升,走強反彈。目前股市還在急挫、挖坑、跌創新低,暫時還未到底,機構莊家以博取廉價的籌碼,預計後期大盤還會圍繞1800點至2000點反復震盪,以鞏固中長期的底部。因此來說,走勢不容樂觀,投資者近期還要保持觀望,等待市場穩定之後,再做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