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分析預測 » 摩根士丹利股票趨勢分析
擴展閱讀
移動合約套餐解除方法 2025-05-15 02:49:43
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 2025-05-15 02:45:20

摩根士丹利股票趨勢分析

發布時間: 2022-06-12 11:17:40

A. 摩根士丹利國際資本指數的指數分類

國家指數
MSCI收集每個上市公司的股價、發行量、大股東持有量、自由流通量、每月交易量等數據,並將上市公司按全球行業分類標准(GICS)進行分類,在每一個行業以一定的標准選取60%市值的股票作為成份股,選取標准包括規模(市值)、長期短期交易量、交叉持股情況和流通股數量。由於MSCI先劃分行業,再從行業中選擇股票,這樣保證了指數組合中各行業都有相對固定比例的股票,使得指數具有較強的行業代表性。
價值和成長指數
MSCI首先用上述方法確定國家指數,然後用市凈率將所有國家指數劃分為兩個指數,市凈率較小的那一部分稱為價值指數,而市值率較高的那一部分稱為成長指數。
2005年9月,MSCI發布了最新的全球價值和增長指數系列的編制方法。MSCI在作分類時採用了8個基本的財務指標,其中判斷股票的價值型特徵用了3個指標,它們是:凈資產帳面價值/市場價格(BV/P)、12個月的收益價格比(E fwd/P)、股利收益率(D/P);另外有5個財務指標是用來判斷股票成長型特徵的,它們是:長期每股收益增長率(LT fwd EPS G)、短期每股收益增長率(ST fwd EPS G)、的內部增長率(g)、長期歷史每股收益增長趨勢(LT his EPS G)、長期歷史市銷率增長趨勢(LT his SPS G)。
小市值和擴展指數
小市值指數包括那些市值介於2-8億美元之間的股票,它用於反映發達市場中小市值股票的表現。而擴展指數則是將市值的覆蓋率從標準的60%擴展到70%,在擴展指數中包括了一些市值規模較小的股票。

B. 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的區別是

開始摩根士丹利最初是一家投資銀行,後來成為一家銀行控股公司。摩根大通一直是一家商業銀行,但有一個投資銀行部門。摩根士丹利最初是摩根大通的投資部門,但由於金融危機從摩根大通剝離出來。摩根大通銀行是由摩根大通銀行和摩根大通銀行合並而成的,當時曼哈頓是美國的一家主要商業銀行,在業內被稱為西摩或小摩根史坦利。
拓展資料:
摩根大通是世界上最賺錢的銀行之一,擁有超過2.5萬億美元的資產和超過1.5萬億美元的基金管理。公司在全球擁有772名銷售人員,覆蓋近5000家機構投資者;股票研究涵蓋5238家上市公司,其中亞洲公司3175家。
自1998年以來,摩根大通的主承銷商在上市後的表現一直強於股票,一周後平均上漲17%,一個月內上漲27%,三個月內上漲37%。
該公司在全球擁有超過26萬名員工,並在主要金融中心提供服務。摩根大通亞太總部位於香港,在亞太地區15個國家的23個城市擁有超過10,000名員工。摩根大通排名第一。自1993年以來,他領導了88宗亞洲公司的股權交易,總融資額超過150億美元。
1. 摩根士丹利:摩根士丹利(NYSE: MS),在金融業俗稱「摩根士丹利」,是一家成立於美國紐約的國際金融服務公司,提供證券、資產管理、企業並購重組、信用卡等金融服務。
2. 摩根大通:摩根大通成立於2000年,由大通曼哈頓銀行和摩根大通分別收購了芝加哥第一銀行、貝爾斯登和華盛頓互惠銀行。摩根大通是一家跨國金融服務機構,也是美國最大的銀行之一,業務遍及60多個國家,包括投資銀行、金融交易處理、投資管理、商業金融服務、個人銀行業務等。

C. 摩根士丹利美邦公司的摩根士丹利美邦的前世今生

《華爾街日報》評論說,幾個月前,摩根士丹利還在為生存而苦苦掙扎,但現在它正在重整旗鼓。
從全球赫赫有名的摩根財團拆分出來的摩根士丹利,自1935年以來,其成就一直令人側目,它的客戶囊括了全球十大石油巨頭中的6個、美國十大公司中的7個,600個辦事處分布全球各地。摩根士丹利有一個廣告,畫面上一道閃電刺破烏雲,廣告詞為:「如果上帝要融資,他也會找摩根士丹利。」
曾經有評論說,從華爾街到倫敦金融城、從法蘭克福到蘇黎世,摩根士丹利在全球金融界所具有的地位似乎從來沒有被動搖過。這個被稱為「血緣,智能和金錢」的公司,不僅僅是美國金融業的光榮,而且代表和牽引著美國甚至全球金融家的夢想。
然而,2008年的秋天改寫了摩根士丹利的歷史。在次貸危機的橫掃之下,擁有158年歷史的美林、94年歷史的雷曼、84年歷史的貝爾斯登,這些經歷過大蕭條的美國著名投行終究還是倒在了蕭瑟的秋風中,而摩根士丹利作為華爾街涉足債券抵押較少的一家投行,股票也隨之直線下跌。
為了防止摩根士丹利和高盛集團深陷次貸危機泥潭,2008年9月21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宣布,批准摩根士丹利和高盛集團從投行轉型為傳統的銀行控股公司。它們的轉型加速了獨立投行模式的瓦解,從此投行業務將散布在綜合銀行和小型投行之中。
收購美邦是摩根士丹利在金融危機肆虐華爾街的嚴峻情勢下逆流而上的重大舉措。
分析師認為,花旗與摩根士丹利的這筆交易可謂「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就花旗集團而言,政府的援助帶來了更大經營上的壓力,公司急切需要瘦身,將旗下最值錢的資產套現,同時還要大幅削減成本,出售美邦公司無疑是首選之一;而剛剛轉型為銀行控股公司的摩根士丹利同樣面臨巨大的壓力,收購美邦公司有望大大增強公司經紀業務的競爭力,足以對抗已經收購美林的美國銀行。
將美邦收編,這是摩根士丹利自1997年以來首筆涉及零售股票經紀公司的重大交易。合並的成功,意味著摩根士丹利的零售經紀業務一舉超過美林,這是其保持競爭力的最佳方式。
美邦是花旗集團全球理財業務的兩大組成部門之一,也是該集團旗下難得的優質資產。花旗集團2008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即使在金融危機最嚴峻的前9個月,美邦的盈利依舊保持了2%的同比增長率,為花旗集團創造了79.38億美元收入,在花旗集團的全球理財業務中占據了逾八成的份額。即使撇開花旗集團,美邦本身在華爾街歷史上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摩根士丹利的大宗經紀業務是全球最大的,也是其最盈利和最成功的業務之一。因此,美邦一直是摩根士丹利的死對頭。
從資歷上來說,美邦已經有135年的歷史,而摩根士丹利才70餘年,幾乎是美邦年齡的一半。業內人士評論,整合華爾街兩家競爭對手需要高超的管理智慧,老對頭一起共事並非易事,可能會帶來諸多問題,尤其是根據協商的條款,美邦的經紀人要向來自摩根士丹利的上司報告工作。
確定合資企業的發展方向是一個棘手問題。摩根士丹利可能會在3年後增持股份,並在5-6年內持有全部股份。一些摩根士丹利的管理人員傾向於擴展他們自身的品牌范圍,另外還有些不安分的經紀人可能會選擇跳槽,合並過程通常不會一帆風順。一位知情人士稱,為了留住經紀人,摩根士丹利和美邦計劃向他們提供留職獎金。
巴克萊資本駐紐約分析師RogerFreeman在此前的報告中寫道:「摩根士丹利美邦公司的成立,使摩根士丹利獲益匪淺,這筆交易讓它能在全球財富管理業務中留下更大足跡。」、「對摩根士丹利股東來說,最大好處是從往日對手手中拿到一塊十分吸引人的資產。」
摩根士丹利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麥克(John Mack)表示,在未來幾年中,該項業務將成為摩根士丹利越來越重要和越來越盈利的業務。
花旗集團首席執行官潘偉迪(Vikram Pandit)表示,合資企業將為花旗集團帶來顯著的協同和規模效應,明顯減少開支,並使花旗保有一家即將成為行業領袖且具有切實增長機會的公司的大量股份。根據花旗的估計,完成交易後的花旗將實現58億美元收益,並創造約65億美元的有形普通股權益。
摩根士丹利美邦新任董事長詹姆斯·高曼表示:「合並將使兩家公司的成本下降趨勢保持18個月以上。」高曼稱,雖然並購資金使摩根士丹利一級資本率下降1個百分點,但新公司將帶給摩根士丹利賬面收益。「兩家機構的文化較相似,新公司組建將十分順利。」
摩根士丹利美邦公司的完全整合約需兩年時間,屆時摩根士丹利美邦預計可節約大約11億美元的成本,這些運營效能約占合並後企業預計開支的15%,但不包括理財顧問的傭金。此外,為了鼓勵花旗集團雇員加入新的合資公司,花旗將會進行資助,並且摩根士丹利會以股權的形式償還這些員工因合資公司形成而須放棄的股權獎勵。依照針對摩根士丹利美邦公司員工實施的摩根士丹利2009年股權激勵獎金償還計劃,獎勵將以股票增值權、認股權、有限股票和有限股權以及其他基於股票的形式發放,預計高達500萬股摩根士丹利普通股將會被授予最多15000名來自花旗集團的員工。

D. 什麼是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所有國家世界指數

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指數(Morgan 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 Index,MSCI指數),在考慮指數的組成部分時,MSCI將以流通股市值為依據,納入各行業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公司。中國共有71家企業成為MSCI中國指數成員。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指數是全球投資組合經理作為投資基準最為廣泛應用的指數,目前有2000多家國際機構投資者採用MSCI指數作為基準。另外這些指數亦衍生出一般投資者可參與交易的投資工具,如MSCI指數期貨以及上市交易基金(ETF)等。
摩根士丹利國際資本(MSCI)指數雖然沒有像道瓊斯股票價格指數那樣得到新聞界的廣泛認同,但是它卻是國際投資者使用最多的基準指數之一,在全球大約有3萬億美元是以MSCI指數為基準。MSCI指數涵蓋23個發達國家市場和27個新興市場,對不同國家編制了國家指數、價值指數和成長指數、小市值指數和擴展指數,以及中國指數系列。

E. 全球有哪幾大股票指數

全球比較知名的大股票指數有以下16個:

1、富時中國A50指數

新華富時中國A50指數於2010年更名為富時中國A50指數,是由全球四大指數公司之一的富時指數有限公司(現名為富時羅素指數)為滿足中國國內投資者以及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需求所推出的實時可交易指數。

2、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

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是根據美國股票市場上30隻可靠而且重要的藍籌股的加權平均數計算出來的,這30隻股票來自不同的領域,目前包括美國運通、迪士尼、維薩、3M、蘋果、微軟、英特爾、IBM、思科、威瑞森、埃克森美孚、雪佛龍、陶氏杜邦、家得寶等公司。

3、 標普500指數

標准普爾指數是美國最大的證券研究機構即標准·普爾公司編制的股票價格指數。最初采選了230種股票,編制兩種股票價格指數。從1976年7月1日開始,改為 400種工業股票,20種運輸業股票,40種公用事業股票和40種金融業股票。幾十年來,雖然有股票更迭,但始終保持為500種。

4、 納斯達克100指數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是以在NASDAQ市場上市的、所有本國和外國的上市公司的普通股為基礎計算的。

納斯達克100指數做為納斯達克的主要指數,其100隻成分股均具有高科技、高成長和非金融的特點,可以說是美國科技股的代表。值得一提的是,納斯達克100指數里,這些高成長性股票的良好業績,都是各自內生性的高成長帶來的,特別是創新業務,而非例如資產注入等外延式的增長。

從納斯達克100指數十大權重成分股來看,他們主要為高科技企業,其中計算機行業的公司居多,目前權重最大的為蘋果(Apple),另外包括微軟(Microsoft)、谷歌(Google)、思科(Cisco)、英特爾(Intel)等諸多知名公司。

5、羅素2000指數

其實,還有一個追蹤小盤股的羅素2000指數。羅素2000指數是代表市場上的中、小型股的市值指標,在市場上總市值只有8100億美元,不及標普500的十分之一。

6、印度孟買30指數

印度SENSEX指數(又稱孟買敏感30指數、BSESENSEX)為印度最被廣泛使用的指數,是新興市場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指數,也是投資印度的重要參考指標,是由孟買證券交易所發行。

7、越南VN30指數

越南股市近幾年流動性越來越強,吸引了很多投資者的目光。但越南畢竟是小國,如果沒有那麼多精力去全面研究,那關心越南最好的30隻股票就足矣。

越南比較重要的就是越南VN30指數,這是越南市值上最大的30家上市公司,相當於越南最好的30隻藍籌股。

8、英國富時100指數

英國富時100指數由世界級的指數計算金融機構FTSE所編制,自1984年起,涵蓋在英國倫敦證券交易所交易的上市且市值排名前100的股票,為世界投資人歡迎的金融商品之一,和法國的CAC-40指數,德國的法蘭克福指數並稱為歐洲三大股票指數,是當前全球投資人觀察歐股動向最重要的指標之一。

9、法國CAC40指數

巴黎證券交易所在世界各大交易所中僅次於紐約、東京和倫敦,名列第四,法國最重要的是CAC40指數。法國CAC40指數由40隻法國股票構成。由巴黎證券交易所以其前40大上市公司的股價來編制。該指數從1988年6月5日開始發布,反映法國證券市場的價格波動。

10、德國DAX30指數

德國DAX指數是德國重要的股票指數,是由德意志交易所集團推出的一個藍籌股指數,德DAX30與美國標准普爾500、法國CAC4股指及英國倫敦金融時報100股價指數一樣是以市值加權的股價平均指數,而不是簡單平均的股價平均指數。

11、歐洲斯托克50指數

歐洲斯托克50指數是由歐盟成員國法國、德國等12國資本市場上市的50隻超級藍籌股組成的市值加權平均指數。歐洲斯托克50指數的加權方式是以其50隻成分股的浮動市值來計算,同時規定任意一隻成分股在指數中的權重上限為10%。

12、日經225指數

日經指數是日本的股票指數,是代表日本股市或資本市場是好是壞的晴雨表,也是反映日元價值的因素之一,因此會對日元在外匯市場上的匯率造成相關的影響。日元目前是七大工業國的貨幣也是外匯市場上交投最活躍的外匯之一,而日經指數的升跌的影響可謂舉足輕重。

13、台灣加權指數

台灣加權股價指數(簡稱台灣加權指數、TAIEX)是由台灣證券交易所所編制的股價指數,是台灣最為人熟悉的股票指數,被視為是呈現台灣經濟走向的櫥窗。

台灣加權股指是把上市股票的市值當作權數來計算股價指數,采樣樣本為所有掛牌交易中的普通股。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的特色是股本較大的股票對指數的影響會大於股本小的股票,市值高者如台積電、鴻海、國泰金及中鋼、台塑等更是其中的重要代表。

14、香港恆生指數

恆生指數,由香港恆生銀行全資附屬的恆生指數服務有限公司編制,是以香港股票市場中的50家上市股票為成分股樣本,以其發行量為權數的加權平均股價指數,是反映香港股市價幅趨勢最有影響的一種股價指數。

15、韓國綜合指數

韓國綜合股價指數是韓國交易所的股票指數。韓國綜合股價指數由所有在交易所內交易的股票價格來計算,並以1980年1月4日作為指數的基準起始日,當日股市的開市價作為100點的基準。單位計算為韓元,最高與最低系以交易中出現的極值為准。韓國綜合指數擁有超過780個成分股。

16、俄羅斯RTS指數

俄羅斯兩大指數是RTS指數和莫斯科指數,這兩個是許多俄羅斯、東歐和新興歐洲基金的重要指標,收集莫斯科交易所的50大上市公司股票,並於每三個月重新審核指數成分股。雖然莫斯科指數是俄羅斯最大的股市指數,由於是以俄羅斯盧布計價,國際股市交易還是以美元計價的 RTSI指數為主。

F. 納入摩根士丹利指數對什麼股票最有利

對大盤藍籌股市有好處的,因為國外的機構對低估值的藍籌比較青睞,比如,銀行,保險,券商等板塊,望採納,謝謝!

G. 高分,關於摩根士丹利,求專業金融人士解答。

http://bbs.yingjiesheng.com/index.php?gid=841
這個網站裡面有很豐富的應聘資料,你可以參考參考,但是可以很明確的說,要不是有牛人的實力,或堅實的社會背景,進去幾乎是不可能的

H. 摩根士丹利的業務概況

摩根士丹利亞太區主要從事投資銀行業務,包括:企業融資和協助客戶通過發行股票和/或債券籌集資金、並購咨詢及房地產金融服務;銷售及買賣股票和債券;證券研究;直接投資部;私人財富管理;及資產管理。 1、股票
摩根士丹利屬下的股票銷售及交易部門積極地確保股票的流動性,並向全球各地客戶提供專業的分析意見。公司無可比擬的全球新股發行分銷能力和在股票銷售及交易方面的專業實力,為業內所公認。作為股票衍生產品市場的領導者,公司不斷推出創新的解決方案與專業產品,以滿足客戶的投資需求。
2、債券
公司的債券部(或稱固定收益證券部)在每日易手數十億美元計的24小時國際債券市場上,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在瞬息萬變的債市中,全球產品組為客戶設計、構建和執行各種組合策略以實現他們的投資目標。此外,摩根士丹利也提供利率和貨幣掉期以及其他衍生產品的交易服務。
3、外匯
公司龐大的全球投資者客戶群體已使摩根士丹利成功躋身世界一流的外匯交易商行列。通過分布全球的6個外匯交易中心,公司為客戶提供24小時不間斷的服務,包括主要和新興市場貨幣的即期、遠期、期權和期貨交易。
4、股票金融服務
摩根士丹利向管理部分最成功的大型對沖基金的資金經理,提供專業的全球產品和服務。公司有能力作為代表對沖基金的所有執行經紀人的一級經紀商,提供綜合、融資、清算和每日交易報告的服務。
5、商品交易
摩根士丹利為全球能源和金屬市場的主要參與商,為客戶提供石油、天然氣、電力、基本金屬和稀有金屬的實際商品交易及相關衍生產品交易服務。自1982年以來,公司在為客戶創建風險管理戰略方面,一直處於領先地位。
6、投資銀行
在與公司企業、機構和各國政府攜手合作的基礎上,摩根士丹利投資銀行家為客戶的融資需求提供最佳的解決方案。摩根士丹利銀行家與客戶分享具有針對性的行業、地區和產品專業知識;成功地為最具挑戰性的發行設計和執行創新的融資方案,從而進一步鞏固了摩根士丹利在全球市場的領先地位。
7、企業咨詢服務
摩根士丹利向世界各地客戶提供全方位的策略和金融活動咨詢服務。公司的顧問專家專門協助客戶在股票和債券市場融資,並就合並、收購和重組向客戶提供意見。房地產金融、證券化產品和在公開市場融資是摩根士丹利的專長。
8、證券包銷
客戶的股票及/或債券發行由摩根士丹利全球資本市場部負責構思、組織和銷售。公司也參與包銷公開上市或私募配售的高收益債券和市政府債券發行,並利用先進的證券化發行技術把債務和其他金融資產轉換成證券。
9、機構性企業營銷
公司專業的機構性企業營銷團隊與企業攜手合作,為企業聯系機構投資者,並協助機構投資者聯系企業。機構性企業營銷充份利用摩根士丹利過去幾十年在全球資本市場累積的經驗、洞察力和已建立的關系網路。憑借強大的後援實力,通過舉辦各類型論壇、包括財務路演、投資者考察團、午餐會和會議等,公司的團隊致力於把企業客戶的現有和潛在股東聯系起來,提供具增值效益的投資者關系服務。
10、房地產金融
摩根士丹利房地產(Morgan Stanley Realty)向全球房地產公司和投資者提供一系列領域廣泛的融資、咨詢和投資服務。其對房地產行業長久以來的無間斷支持,在華爾街無出其右。辦事處遍及全球各地的摩根士丹利房地產由三個環球綜合業務單位組成,專注負責公司房地產業務的不同領域:投資銀行、直接投資和證券化產品。
服務領域廣泛,向客戶提供客觀的專業意見並憑其無人能及的創新發行結構實力,協助客戶進入全球資金市場集資,從而成功實現客戶的企業融資和投資的目標。摩根士丹利房地產投資銀行部開發、發展和保持與全球房地產客戶的業務關系。該部門在各類房地產資本市場、上市及非上市股票、有抵押債務、無抵押債務、及可轉換投資產品市場上均為市場領導者。
他們富有創意和豐富的咨詢經驗涵蓋各交易范疇,包括籌資、合並、收購、重組、組合/資產出售和資本重組摩根士丹利針對亞洲市場建立了兩只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摩根士丹利全球3號房地產基金】和【摩根士丹利全球4號房地產基金】,其中的50%資金全部投入到中國,特別是上海和廣東等大城市。他們讓海外的「中國買辦」充當鋪路石,在GDP增長作為主要的政績考核指標的狀況下,很輕而易舉的獲得了地方政府的支持,並且依靠當地的放房地產公司作為平台,取得聯合開發的平台,取得開發項目的權利,然後再將中國公司的買過來,在控股之後操縱房地產的定價和運作。摩根史丹利在中國已經成為「融資-招商-開發-運營」這一產業鏈的龍頭角色
2007年,摩根士丹利又在全球募集了42億美元建立摩根士丹利【全球5號房地產基金】。這次,該基金又將50%的資金投入中國市場,在該基金的哄抬下,大量資金所有者,包括中央企業也爭先恐後的進入房地產市場,造成各地帝王頻現。摩根士丹利的模式是:融資(其實就是拿投資者的錢)--》利用中國的「聯合開發平台」--》控股「聯合開發平台」--》注資--》利用輿論哄抬房價--》他們利用可以利用的工具,忽而唱衰,忽而捧殺中國房地產市場,其目的只有一個,獲利。 1、私人財富管理
摩根士丹利私人財富管理部是一支專門為擁有高資產凈值的個人、家庭及控制巨額可投資資產的信託基金提供理財建議和投資管理解決方案的咨詢顧問團隊。公司的私人財富管理專家向客戶們提供設計精密、度身定製的財務解決方案,並讓他們也能享受到一般只提供給大公司、金融機構和政府的摩根士丹利的資源。
2、直接投資部
摩根士丹利直接投資部負責對經營性企業做長期的投資業務,現管理大約共100億美元的資金。這筆資金來自於摩根士丹利、公司員工及其它機構與個人投資者。自80年代中期至今在全世界范圍內已投資了100多家公司。公司的投資理念是對業績優秀的企業做長期的投資。公司通常不參與公司的日常管理,而是通過董事會層面與管理層充分溝通配合,並有效地利用摩根士丹利在全球的資源及金融專識以幫助公司所投資的公司長期穩定發展。摩根士丹利致力於與最優秀的管理隊伍精誠合作,共同努力提升投資企業的自身價值,使其擁有者及參與者都從中受益,並為企業所在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摩根士丹利早在80年代中期就已進入中國,並於1993年開始在中國進行長期直接投資業務。迄今,公司已在中國對多家成功的企業進行了投資,並為它們的發展提供了多方面的協助。在國內的投資企業包括平安保險、南孚電池、蒙牛乳業、恆安國際、永樂家電、山水水泥、百麗國際等多家行業龍頭企業。這些企業都是在國內乃至全球同行業中業績最優秀的佼佼者。通過公司的投資,不僅能使這些企業獲得充裕的資金,更重要的是充分利用摩根士丹利的全球資源為這些企業的長遠發展獻力獻策,幫助它們快速、全方位與國際接軌,並爭取通過在海內外資本市場上市融資,利用全球資本謀求在發展上更上一層樓,成為真正具有國際水平的一流企業。
3、機構投資管理
公司提供種類齊全的美國和全球債券、股票以及不同資產類別的基金以供機構投資者選擇,並為他們特別設計資產配置策略以滿足其多元化的投資需求。
4、股票研究部
摩根士丹利股票研究團隊在行業最傑出表現評選中一直名列前茅。該團隊分析經濟形勢、市場、行業和公司數據,以提高客戶全球投資組合的回報並協助公司企業制定戰略方針。
5、債券
公司的全球債券(或稱固定收益證券)研究團隊通過對投資級和非投資級債務、衍生產品、商業按揭及有抵押證券進行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協助客戶抓住機遇,實現投資回報的最大化。

I. 全球股市行情走勢

全球股市行情圖可以在東方財富網上觀看。有關的投資公司給出了較為樂觀的預測。摩根士丹利認為,疫情帶來的社會和經濟不確定性不會突然消失,但從投資角度看,2021年全球股市或將回歸常態。
因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全球經濟,股市在2020年經歷了驚濤駭浪的一年。分析人士表示,在新冠疫苗推廣接種、全球經濟復甦前景和各國寬松貨幣政策持續等多重利好下,2021年全球股市值得期待,但風險因素仍然存在,市場還可能出現震盪波動。
1. 紅色柱狀線和綠色柱狀線。紅色柱狀線和綠色柱狀線是用來反映指數上漲或下跌的強弱程度的。大盤向上運行時,在橫線上方會出現紅色柱狀線,紅色柱狀線出現越多、越高,表示上漲力度越強,若漸漸減少、縮短,表示上漲力度漸漸減弱。大盤向下運行時,在橫線下方會出現綠色柱狀線,綠色柱狀線出現越多、越長,表示下跌力度越強,若綠色柱狀線漸漸減少、縮短,表示下跌力度漸漸減弱。
2. 粗橫線。粗橫線表示上一個交易日指數的收盤位置。它是當日大盤上漲與下跌的分界線,它的上方,是大盤的上漲區域;它的下方,是大盤的下跌區域。
3. 白色曲線和黃色曲線。白色曲線,表示上證交易所對外公布的通常意義下的大盤指數,也就是加權數。黃色曲線,是不考慮上市股票發行數量的多少,將所有股票對上證指數的影響等同對待的不含加權數的大盤指數。
拓展資料:
1.影響股市行情的基本因素可以分為宏觀因素、中觀因素和微觀因素。宏觀因素包括國際國內的政治、經濟形勢和政策等變化因素;微觀因素包括公司的行業狀況、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等;而中觀因素包括證券市場狀況、機構動向、市場人氣狀況以及大戶和散戶等不同投資主體的動態等。具體而言,宏觀因素中首要的是國際國內的政治、經濟狀況及變化趨勢。

J. 摩根士丹利的最新動態

摩根士丹利「失計」Facebook
對於深陷FacebookIPO定價風波的摩根士丹利(下稱「大摩」)而言,「天堂與地獄,只有一步之遙」這句話或許是對其當下尷尬處境最貼切的描述。
從力奪Facebook上市主承銷權,到在最後時刻定出高於發行價區間的38美元,再到掛牌後不到一周股價便跌破發行價,大摩在此次IPO中的定價策略,不僅引發投資者的批評和質疑,亦令自身面臨數十億美元的「浮虧」,更引來了監管機構的訊問傳票。
Facebook主導在過去的大型科技股公司IPO大戲中,一直只有兩個主要玩家:大摩和高盛。為了獲得這單生意,大摩和高盛都使出渾身解數,其高管頻頻向Facebook具體負責交易的CFO大衛·伊博斯曼和COO桑德伯格示好。高盛曾經在這場賽跑中一度領先,但在其私下與客戶的提前交易被曝光之後,遭到了SEC的調查,高盛在最後一刻失去了主承銷商的地位,大摩接棒。這種接替也付出了代價。根據業界慣例,在上市過程中,投行一般會抽取總募集金額的5%至6%作為承銷費用,即使大型交易最低也達到2%至3%。但在激烈的競爭之下,Facebook此次承銷費用低至1%,堪稱史上最低。這種激烈競爭的態勢也讓Facebook成為主導這次發行的最強勢的一方。
就在Facebook上市前的一天,大摩CEO詹姆斯·戈爾曼(James Gorman)與Facebook CFO大衛·伊博斯曼(David Ebersman)就IPO價格區間召開了高級別的電話會議。在這次會議上,他們面臨著重要的抉擇,是保持原定發行區間,為首日上漲提供更多的空間,還是盡力提高發行價為Facebook贏得更好的價格?
「鳳凰」變「草雞」Facebook上市首日巨大的交易量,甚至使得納斯達克的交易系統都不能承受,因而開盤過程兩次延遲,顯示其受熱潮追捧。不過,在短暫上漲之後,Facebook迅速開始下跌,至收盤前已經幾度突破發行價。據媒體報導,為了維持股價,大摩不得不在最後二十分鍾花掉數十億美元掃掉所有在38美元以上的出貨。
就在大摩CEO同意Facebook上調招股價格的同時,一份由大摩分析師撰寫的報告卻在大摩的機構用戶中悄悄流傳。這份報告提示了一個關於Facebook的風險點,即手機用戶在訪問Facebook的用戶中佔比越來越大。而針對這部分用戶,Facebook最主要的盈利來源橫幅廣告並不對其產生作用。因此這份報告將對Facebook2012年的盈利預期由每股51美分下調至48美分。
預料之中的「意外」發生了。Facebook上市首日未能迎來預料中的大漲,在隨後兩個交易日又不斷下跌並跌破發行價,繼而引爆了散戶的強烈質疑。公眾紛紛質疑,Facebook通過大摩向機構透露這一負面信息而不向公眾投資者公開,有內幕交易的嫌疑。投行及分析師是否遵循了薩班斯法案所規定的防火牆也廣受質疑。
對於這些指控,大摩僅以「我們遵守了相關規定」作為回應。對於他們來說,法律訴訟肯定並非最大的問題,為了遵守協議護盤而砸進的數十億美元才是其真正關心的重點。截至5月25日收盤前,Facebook的股價在32美元上下。這意味著大摩為護盤砸進的數十億美元已經有了浮虧。
耐人尋味的是,幫助對沖基金成功實現賣空操作的,正是不少投行的證券經紀部門,這其中亦不乏高盛、摩根大通等Facebook承銷商的身影。
不過在此次Facebook的IPO過程中,高盛和摩根大通這兩家承銷商卻對對沖基金借出股票的申請採取了頗為積極的態度,這也使得對沖基金完全不必擔心「無法借到股票」的問題,並在上市首日就密集展開做空操作。據估計,在Facebook上市首日,至少四分之一的交易是屬於賣空交易。而在上市後的第四個交易日,這一比例則超過30%。值得一提的是,作為Facebook的主承銷商,大摩至今並未參與對沖基金做空Facebook股票的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