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公司債券與公司股票的區別
法律分析:股票與公司債券的區別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籌資的性質不同。
債券的發行主體可以是政府、金融機構或企業(公司);股票發行主體只能是股份有限公司。
(二)存續時限不同。
債券作為一種投資是有時間性的,從債券的要素看,它是事先確定期限的有價證券,到一定期限後就要償還。股票是沒有期限的有價證券,企業無需償還,投資者只能轉讓不能退股。
(三)收益來源不同。
債券投資者從發行者手中得到的收益是利息收入,債券利息固定,屬於公司的成本費用支出,計入公司運作中的財務成本。股票投資者作為公司股東,有權參與公司利潤分配,得到股息、紅利,股息和紅利是公司利潤的一部分。
(四)價值的回歸性。
債券投資的價值回歸性,其價值往往是相對固定的,不會隨市場的變化而波動。但是股票的投資價值依賴於市場對相關股份公司前景的預期或判斷,其價格在很大程度上取決公司的成長性,而不是其股息分配情況。
(五)風險性不同。
無論是債券還是股票,都有一系列的風險控制措施,如發行時都要符合規定的條件,都要經過嚴格的審批,公司(企業)債券,其投資風險也要比股票投資風險小得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一百四十四條 上市公司的股票,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及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上市交易。
❷ 股票與債券相比,它們之間的本質區別有哪些
股票和債券都是投資的方式,但是兩者在風險上,在收益模式上,經營模式上都存在差別,簡單分析股票和債券投資的利弊和風險性,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以及對利潤的期望來選擇合適的投資方式。
兩者都是投資方式的一種選擇,但是從個人投資穩定性的角度來說,債券是更靠譜的,如果比較傾向於高收益,就選擇公司債券,企業債券,如果期待較為穩定的收益比銀行利率高點兒就行,那麼選擇國債是一種比較不錯的方式,只不過國債在手續方面,在購買的金額方面有一定的要求,這需要在專業人士那裡得到更准確的了解。
❸ 債券和股票的風險區別!
發行股票屬於融資的一種,即公司對股東的出資不必償還,但股東可以享受公司的紅利。而發行債券屬於資金借貸,即債券到期後,債務人(即公司)需償還債權人本金及利息》
❹ 股票與債券 風險誰更大
一般來說股票風險更大,而且風險點也多,而債券唯一的風險就是信用違約風險(尤其是固定利率債券) 即到期不能償付本息,信用比較好的債券(比如國債利率就常常被當作無風險利率)風險極低。
❺ 股票和債券的優缺點 股票和債券的異同點
股票融資優點
(1)籌資風險小。由於普通股票沒有固定的到期日,不用支付固定的利息,不存在不能還本付息的風險。
(2)股票融資可以提高企業知名度,為企業帶來良好的聲譽。發行股票籌集的是主權資金。普通股本和留存收益構成公司借入一切債務的基礎。有了較多的主權資金,就可為債權人提供較大的損失保障。因而,發行股票籌資既可以提高公司的信用程度,又可為使用更多的債務資金提供有力的支持。
(3)股票融資所籌資金具有永久性,無到期日,不需歸還。在公司持續經營期間可長期使用,能充分保證公司生產經營的資金需求。
(4)沒有固定的利息負擔。公司有盈餘,並且認為適合分配股利,就可以分給股東;公司盈餘少,或雖有盈餘但資金短缺或者有有利的投資機會,就可以少支付或不支付股利。
(5)股票融資有利於幫助企業建立規范的現代企業制度。
股票融資缺點
(1)資本成本較高。首先,從投資者的角度講,投資於普通股風險較高,相應地要求有較高的投資報酬率。其次,對籌資來講,普通股股利從稅後利潤中支付,不具有抵稅作用。另外,普通股的發行費用也較高。
(2)股票融資上市時間跨度長,競爭激烈,無法滿足企業緊迫的融資需求。
(3)容易分散控制權。當企業發行新股時,出售新股票,引進新股東,會導致公司控制權的分散。
(4)新股東分享公司未發行新股前積累的盈餘,會降低普通股的凈收益,從而可能引起股價的下跌。
債券融資的優點:
1.債券融資的稅盾作用。債券的稅盾作用來自於債務利息和股利的支出順序不同,世界各國稅法基本上都准予利息支出在稅前列支,而股息則在稅後支付。這對企業而言相當於債券籌資成本中的相當一部分是由國家負擔的,因而負債經營能為企業帶來稅收節約價值。我國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也就意味著企業舉債成本中有將近1/4是由國家承擔,因此,企業舉債可以合理地避稅,從而使企業的每股稅後利潤增加。
2.債券融資的財務杠桿作用。所謂財務杠桿是指企業負債對經營成果具有放大作用。股票融資可以增加企業的資本金和抗風險能力,但股票融資同時也使企業的所有者權益增加,其結果是通過股票發行籌集資金所產生的收益或虧損會被全體股東所均攤。
債券融資則不然,企業發行債券除了按事先確定的票面利率支付利息外(衍生品種除外),其餘的經營成果將為原來的股東所分享。如果納稅付息前利潤率高於利率,負債經營就可以增加稅後利潤,從而形成財富從債權人到股東之間的轉移,使股東收益增加。
3.債券融資的資本結構優化作用。羅斯的信號傳遞理論認為,企業的價值與負債率正相關,越是高質量的企業,負債率越高。
債券融資的缺點:
企業向銀行借錢,先要找一家有一定經濟實力的企業做擔保人,對銀行貸款承擔聯帶責任,當民營企業尋找擔保企業時,往往對方的要求你也承諾為對方做擔保向銀行貸款,這種行為稱之為互保。大量的互保容易使企業間形成一個擔保圈,一旦圈中一家企業運作出現問題,就有可能引起連鎖反應,導致其他企業面臨嚴重債務危險。
財務風險主要指企業的資產負債結構出現問題,當企業用債權方式進行融資時,財務費用的增加會對企業經營造成很大壓力,理論上,企業的凈資產利潤率若達不到借款利率,企業的借款就會給企業股東帶來損失。但更重要的是,債權融資將提高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從而降低企業再次進行債權融資的能力,如果企業不能通過經營的贏利降低資產負債率,並獲得足夠的現金流來償還到期的債務,等待企業的後果可能就是破產。史玉柱的巨人集團幾年前由輝煌一下子瀕臨崩潰,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未做好對債權融資的管理。
相同點:
股票與債券都是有價證券,是證券市場上的兩大主要金融工具。兩者同在一級市場上發行,又同在二級市場上轉讓流通。對投資者來說,兩者都是可以通過公開發行募集資本的融資手段。由此可見,兩者實質上都是資本證券。
不同點:
股票是可以參與管理公司,也就是股東。但是公司沒有到期還本付息的義務。 股票可以轉讓。 債券是公司發行的有價證券,到期還本付息,持有人不可以參與公司的管理。只是一個債權人身份。
1.發行主體不同
作為籌資手段,無論是國家、地方公共團體還是企業,都可以發行債券,而股票則只能是股份制企業才可以發行。
2.收益穩定性不同
從收益方面看,債券在購買之前,利率已定,到期就可以獲得固定利息,而不管發行債券的公司經營獲利與否。股票一般在購買之前不定股息率,股息收入隨股份公司的盈利情況變動而變動,盈利多就多得,盈利少就少得,無盈利不得。
3.保本能力不同
從本金方面看,債券到期可回收本金,也就是說連本帶利都能得到,如同放債一樣。股票則無到期之說。股票本金一旦交給公司,就不能再收回,只要公司存在,就永遠歸公司支配。公司一旦破產,還要看公司剩餘資產清盤狀況,那時甚至連本金都會蝕盡,小股東特別有此可能。
4.經濟利益關系不同
上述本利情況表明,債券和股票實質上是兩種性質不同的有價證券。二者反映著不同的經濟利益關系。債券所表示的只是對公司的一種債權,而股票所表示的則是對公司的所有權。權屬關系不同,就決定了債券持有者無權過問公司的經營管理,而股票持有者,則有權直接或間接地參與公司的經營管理。
❻ 股票價格波動大於債券價格波動的原因是什麼
股票和債券的籌資,存續時間、資策略方面就不相同,導致二者的風險性也不相同,而風險越大的,自然價格波動也越大。具體來分析:
1. 債券投資比起股票投資的收益更穩定。
債券投資資金作為公司的債務,其本金和利息收入有保障。企業必須按照規定的條件和期限還本付息。債券利息作為企業的成本,其償付在股票的股息、紅利之前;利息數額事先已經確定,企業無權擅自變更。一般情況下,債券的還本付息不受企業經營狀況和盈利數額的影響,即使企業發生破產清算的情況,債務的清償也先於股票。
股票投資者作為公司股東,其股息和紅利屬於公司的利潤。因此,股息與紅利的多少事先無法確定,其數額不僅直接取決於公司經營狀況和盈利情況,而且還取決於公司的分配政策。如果企業清算,股票持有人只有待債券持有人及其他債權人的債務充分清償後,才能就剩餘資產進行分配,很難得到全部補償。
2. 債券和股票在二級市場上的價格同樣會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但二者波動的程度不同。
一般來說,債券由於其償還期限固定,最終收益固定,因此其市場價格也相對穩定。二級市場上債券價格的最低點和最高點始終不會遠離其發行價和兌付價這個區間,價格每天上下波動的范圍也比較小,大都不會超過五元。正因為如此,債券「炒作」的周期要比股票長,「炒作」的風險也要比股票小得多。
股票價格的波動比債券要劇烈得多,其價格對各種「消息」極度敏感。不僅公司的經營狀況直接引起股價的波動,而且宏觀經濟形勢、市場供求狀況、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甚至一些空穴來風的「小道消息」也能引發股市的大起大落,因此股票市場價格漲落頻繁,變動幅度大。這種特點對投機者有極大的吸引力,投機的加劇又使股市波動加劇。因此,股票炒作的風險極大,其價格波動程度也遠遠大於債券。
❼ 為什麼股票的風險比債券高
股票與債券都是籌集資金的法律形式,同屬資本性有價證券,者主要區別是:債券屬於種借貸關系,持券人為債權人,債券發行人為債務人;股票屬於種永久性投資關系,股票持有人為投資人,其與出售股票的股份公司為股東與公司的關系。債券票面金額般固定不變;股票價格則受市場供求狀況和其他因素影響時有漲落而高於或低於票面金額。債券持有人在債券到期後,除債務人無力償還外,般均可收回本息;股票持有人雖可能獲得股票漲價的利益,也要承擔股票跌價的風險,能否分紅亦取決於公司盈利狀況,多則多分,少則少分,公司虧損則無紅利,公司破產更會使股票文不值,因此股票風險大於債券。
❽ 股票和債券的風險哪個更大
一般來說股票風險更大,而且風險點也多。
股票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股份公司頒發的所有權證書。它是由股份公司向每個股東發行的一種證券,作為所有權證明,以籌集資金和獲得股息和紅利。
股票是資本市場上的一種長期信用工具。它可以轉讓、購買和出售。有了它,股東既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又可以承擔公司經營失誤所帶來的風險。每一股代表股東對企業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發行股票。
同一類別的每一股代表對公司的平等所有權。每個股東在公司的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所持有的股份數量在公司總股本中的比例。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組成部分。它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上主要的長期信用工具。然而,公司不能被要求返還其投資。
概念:
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它是股份公司在募集資金時發給投資者的股票憑證。它代表股東(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
這種所有權是一種綜合權利,如參與股東大會、投票、參與公司重大決策、接受股利或分享股利差異等,同時也要分擔公司經營失誤帶來的風險。經常收益的獲取是投資者購買股票的重要原因之一,股利是股票投資者經常收益的主要來源。
❾ 股票風險較大,債券風險相對較小,所以股票的收益必然高於債券 ,這種說法對嗎
部分對吧,有的企業債也收益高達6%以上,還有民間借債利率更高。股票風險是非常大,但債券不是沒有風險。比如企業債,到期前企業無法償付,或者企業倒閉,所以投資債券你要看誰擔保,比如上海試點地方債即使收益率比定期一年存款還低但是是上海政府擔保的,所以安全保證也很高認購名額是發售名額的3倍。
❿ 股票的風險比債券高的原因是什麼
(1) 發行主體不同:作為籌資手段,無論是國家、地方公共團體還是企業,都可以發行債券;而股票則只能是股份制企業才可以發行。
(2) 收益穩定性不同:從收益方面看,債券在購買之前,利率已定,到期就可以獲得固定利息,而不用管發行債券的公司經營獲利與否;股票一般在購買之前不定股息率,股息收入隨股份公司的贏利情況變動而變動,贏利多就多得,贏利少就少得,無贏利不得。
(3) 保本能力不同:從本金方面看,債券到期可回收本金,也就是說連本帶利都能得到,如同放債一樣;
股票則無到期之說。股票本金一旦交給公司,就不能再收回,只要公司存在,就永遠歸公司支配。公司一旦破產,還要看公司剩餘資產清盤狀況,那時甚至連本金都會蝕盡。
(4) 經濟利益關系不同:上述本利情況表明,債券和股票實質上是兩種性質不同的有價證券,二者反映著不同的經濟利益關系。債券所表示的只是對公司的一種債權,而股票所表示的則是對公司的所有權。權屬關系不同,就決定了債券持有者無權過問公司的經營管理,而股票持有者,則有權直接或間接地參與公司的經營管理。
(5) 風險性不同:債券只是一般的投資對象,其交易轉讓的周轉率比股票低;股票不僅是一般的投資對象,更是金融市場上的主要投資對象,其交易轉讓的周轉率高,市場價格變動幅度大,可以暴漲暴跌,安全性低、風險性大,但卻又能獲得很高的預期收入,因而能夠吸引不少人投入股票交易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