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分析預測 » 股票技術分析時復權還是不復權
擴展閱讀
中遠海運國際股票代碼 2025-05-10 12:03:40

股票技術分析時復權還是不復權

發布時間: 2022-06-18 05:21:50

看股票是看前復權還是不復權

一般選用前復權,比較利於對股票的分析,不過也要具體情況進行適時的選擇,具體如下:
1、前復權利於對價格的把握,這樣圖形的連續性要強烈一些;
不復權更清晰的知道股票的重大事件。
2、如果選股更趨向於技術面,建議前復權;
如果更趨向於基本面,建議不復權。
3、如果是剛剛分紅配股之後均線系統打亂,建議前復權;如果均線系統已經回歸K線,選擇不復權。
4、如果要看股票的"勢",用前復權看,這樣線形比較流暢;如果要看均線支撐的實際價格建議用不復權看,看籌碼分布也建議用不復權看。
5、要堅持兩種不同的分析方法,既要學會用前復權分析,更要學會用不復權分析,不復權分析的難度會比較大,而前復權的分析真實性比較高。首先是進行前復權分析,然後才是不復權分析,所以為了利於分析一般推薦前復權。

㈡ 看股票均線,是前復權看,還是不復權看,或者後復權看

除權、除息之後,股價隨之產生了變化,往往在股價走勢圖上出現向下的跳空缺口,但股東的實際資產並沒有變化。
如:10元的股票,10送10之後除權報價為5 元,但實際還是相當於10元。這種情況可能會影響部分投資者的正確判斷,看似這個價位很低,但有可能是一個歷史高位,在股票分析軟體中還會影響到技術指標的准確性。
所謂復權就是對股價和成交量進行權息修復,按照股票的實際漲跌繪制股價走勢圖,並把成交量調整為相同的股本口徑。
例如某股票除權前日流通盤為 5000萬股,價格為10元,成交量為500萬股,換手率為10%,10送10之後除權報價為5元,流通盤為1億股,除權當日走出填權行情,收盤於5.5 元,上漲 10%,成交量為1000萬股,換手率也是10%(和前一交易日相比具有同樣的成交量水平)。
復權處理後股價為11元,相對於前一日的10元上漲了 10%,成交量為500萬股,這樣在股價走勢圖上真實反映了股價漲跌,同時成交量在除權前後也具有可比性。
向前復權,就是保持現有價位不變,將以前的價格縮減,將除權前的K線向下平移,使圖形吻合,保持股價走勢的連續性。
向後復權,就是保持先前的價格不變,而將以後的價格增加。上面的例子採用的就是向後復權。 兩者最明顯的區別在於向前復權的當前周期報價和K線顯示價格完全一致,而向後復權的報價大多低於K線顯示價格。
例如,某隻股票當前價格10元,在這之前曾經每10股送10股,前者除權後的價格仍是10元,後者則為20元。
前復權,是以除權後第一天的價格點為基礎把除權以前的數據進行復權; 後復權,是以除權前最後一天的價格點為基礎把除權後的數據進行復權;
定點復權,是以某一天價格點位基礎復權,而且還是需要區分是。 一般用前復權和後復權為主。那種好主要看需要。 前復權則可以看以現在價格倒推看以前的價格成本,看對應目前價格的歷史價格的真實成本。 後復權可以看出沒有復權的情況下股價水平,股價的真實水平,高到什麼程度。

㈢ 看k線應該看復權的還是不復權的

k線看前復權還是不復權要根據用戶的個人習慣而定,不能一概而論。通常,k線不復權可以看出股價波動的真實情況,清晰直觀的知道股票的重大事件,k線前復權則有利於對價格的把握,圖形的連續性更加強烈。同時,用戶在短線操作中可以不看復權,長線操作中則應該看。
拓展資料
除權就是上市公司在分紅派息,送股轉增股本的時候,需要把分配的股息紅利或者轉增的股票權益,從當前的股價上扣除,稱作除權除息。
比如:股價10元,公司採取每十股派兩元現金股息分紅,每股派兩毛錢,那麼股票在除息之後,股價就變成九塊八。如果採取每十股送十股的分配方式,股票在除權之後,股價從10元變成5元。除權後各方面權益總體沒有什麼變化,但是股票價值和凈資產就發生了變化。
有時候做行情分析時是在股票除權之後,我們先把它恢復到除權之前,稱之復權。
復權又包括前復權和後復權:
所謂前復權,就是把除權之前的行情走勢,以除權之後的價格為基準,那麼把除權的價格缺口就恢復對接,使行情走勢,保持連續性。
後復權,就是把除權後的一個行情走勢,以除權之前的價格為基準,把除權的價格缺口作恢復對接,使行情走勢保持連續性。
不復權,就是除權後,不人工填補股價走勢圖上的巨大空隙,任由斷層存在。
如果選擇前復權,就用除權前的走勢,與除權後的價格做對接。這樣就需要把除權前的價格,按照相應的比例壓縮。
如果選擇後復權數據,要用除權後的走勢,與除權前的價格做對接, 後復權數據更能體現股價正常的增長情況。
前復權可以實現技術指標的連續性,後復權可以實現股價走勢的連續性,不復權則可以直觀顯示出股價除權除息後是填權還是貼權的走勢。
如果結合籌碼分布分析的時候,應該看除權的數據分析比較直觀,因為除權前的持股成本和除權之後的買入的持股成本是不一樣的。所以不應該復權把除權前後的籌碼混合來分析。

㈣ 請問在股票的K線分析圖里是選擇前復權好還是後復權好呢

除權除息會造成股票價格、指標的走勢畸變。但可以保持股票的歷史真實價格。
復權功能則可以消除由於除權除息造成的價格、指標的走勢畸變。 判斷當前股價是否處於相對歷史高位還是低位。所以一般推薦採用復權。
前復權即就是保持現有價位不變,將以前的價格縮減,將除權前的K線向下平移,使圖形吻合,保持股價走勢的連續性。
後復權就是在K線圖上以除權前的價格為基準來測算除權後股票的市場成本價。 就是把除權後的價格按以前的價格換算過來。復權後以前的價格不變,現在的價格增加,所以為了利於分析一般推薦前復權。
這些在以後的操作中可以慢慢去領悟,為了提升自身炒股經驗,新手前期可以用個牛股寶模擬炒股去學習一下股票知識、操作技巧,對在今後股市中的贏利有一定的幫助。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㈤ 炒股一般用前復權還是不復權

一般選用前復權。
一般選用前復權,比較利於對股票的分析,不過也要具體情況進行適時的選擇,具體如下:
1、 前復權利於對價格的把握,這樣圖形的連續性要強烈一些,不復權更清晰的知道股票的重大事件。
2、 如果選股更趨向於技術面,建議前復權;如果更趨向於基本面,建議不復權。
3、 如果是剛剛分紅配股之後均線系統打亂,建議前復權;如果均線系統已經回歸K線,選擇不復權。
4、 如果要看股票的"勢"",用前復權看,這樣線形比較流暢;如果要看均線支撐的實際價格建議用不復權看,看籌碼分布也建議用不復權看。
5、 綜上所述,建議投資者既要學會用前復權分析,更要學會用不復權分析,不復權分析難度比較大,而前復權的分析真實性比較高。首先是進行前復權分析,然後才是不復權分析,所以為了利於分析一般推薦前復權。
拓展資料:
1、 不復權可以看出股價的真實波動,前復權後便於技術分析的連貫性,對於短線投資者來說可以不看復權,而對於長線投資者來說,可以選擇前復權,前復權功能則可以消除由於除權除息造成的價格、指標的走勢畸變,其中前復權即是保持現有價位不變,將以前的價格縮減,將除權前的K線向下平移,使圖形吻合,保持股價走勢的連續性,這樣更利於投資者把握個股的後期走勢。
2、 除此之外,復權還存在後復權的情況,後復權就是在K線圖上以除權前的價格為基準來測算除權後股票的市場成本價,就是把除權後的價格按以前的價格換算過來。
3、 復權就是對股價和成交量進行權息修復,按照股票的實際漲跌繪制股價走勢圖,並把成交量調整為相同的股本口徑。股票除權、除息之後,股價隨之發生了變化,但實際成本並沒有變化。如:原來20元的股票,10送10之後除權為10元,但實際還是相當於20元。
"

㈥ 在股票中,復權和不復權有哪些區別

復權,我認為是修復股票價格和交易量的權利和利息,即不考慮任何除權、除息和分配股息的原始價格。前復權是為了保持現有價格不變,降低原價格,除權前K線下整體移動和除權後K線圖一致,保證股價走勢圖的一致性,減少對未來股價走勢的誤判。

復權分為前後復權。向前復權意味著保持現有價格不變,減少以前的價格,除權前K線下平移,使圖形一致,保持股權復權操作示意圖價走勢的連續性。前復權後,歷史股價看起來很低。後復權意味著保持以前的價格不變,增加未來的價格。後復權後,股價看起來很高。如果不復權,即不復權,其價格走勢會影響對股價走勢的正確判斷。一般來說,前復權傾向於使用

㈦ 到底用「前復權」分析K線還是用「不復權」分析比較好

復權就是對股價和成交量進行權息修復,按照股票的實際漲跌繪制股價走勢圖,並把成交量調整為相同的股本口徑。股票除權、除息之後,股價隨之發生了變化,但實際成本並沒有變化。如:原來20元的股票,10送10之後除權為10元,但實際還是相當於20元。
前復權即是保持現有價位不變,將以前的價格縮減,將除權前的k線向下平移,使圖形吻合,保持股價走勢的連續性,消除由於除權除息造成的價格、指標的走勢畸變。
後復權就是在k線圖上以除權前的價格為基準來測算除權後股票的市場成本價。
就是把除權後的價格按以前的價格換算過來。可讓你清楚該股上市以來累計漲幅,如當時買入,參與全部配送、分紅,復權後以前的價格不變,現在的價格增加。
一般是用前復權好還是後復權好:自己看著順眼就可以,隨自己的習慣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