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分析預測 » 哈特福德金融服務股票趨勢分析
擴展閱讀
松山韶鋼股票行情 2025-05-10 10:37:56
比亞迪股票現在能買 2025-05-10 10:36:59

哈特福德金融服務股票趨勢分析

發布時間: 2022-06-18 07:21:57

㈠ 推薦幾本股票趨勢交易分析的書!(不是短線,是波段趨勢!)作者最好是外國的!

到網路文庫中下載 《李豐黃金K線》,你先看看,絕對的的世界頂級!!!
————老股民

㈡ 股票趨勢分析方法

趨勢線和均線都是股票投資中常用的技術分析手段,其中均線似乎是被關注得更多,關於均線系統的說法也很多,很完善。趨勢線就是很簡單的直線,或者是高點連接,或者是低點連接,從而成為壓力線或者支撐線,也許是因為它很簡單,所以,感覺上很多專家對它是不屑一顧的,很少見到拿趨勢線來進行技術分析的,倒是不同周期的均線系統被大說特說。

不過,無論是說的多也好,被人冷淡對待也好,關鍵問題還在於哪個更准,更有實用價值。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我的感覺似乎是均線並沒有多准,很多均線無論支撐也好,還是壓力也好,都要更容易被突破,從而使依據它們做出判斷和操作的人受到損失。而趨勢線倒是將長中短期結合起來後,能夠給我們帶來更准確的判斷。越簡單的東西往往越有效,也許在這里也得到了一個小小的證明。

光說不練沒有用,看一張近期的上證大盤走勢圖吧。

目前股指運行在上下兩根趨勢線相交前的小小空間里,很快將選擇突破,這也就是我上周說的周四或周五突破的原因。昨天股指已經突破了前期的壓力線,已經完成第一階段對長期趨勢線的突破,但目前還有一根短期壓力線在上面,今天已經沖到該點位並受阻回落。但因為已經突破了長期的壓力線,而且突破後即變為支撐線,這根支撐線又在腳下,所以回落空間很小,大盤還將再次選擇突破,只是時間是個問題:或者短期即向上突破,或者沿支撐線下滑,待機上攻。方向選擇上,配合量能和其他周期的K線(感覺上比較有價值的是60分鍾K線)應該會有一個比較准確的判斷了。

相對而言,讓人眼花瞭亂的均線系統,我倒沒看出多少有價值的信息。

雖然簡單,但更容易很多人忽視。

不要盲目地以為比古人聰明啊!「大道至簡」這個古訓還是要牢記的。

㈢ 發帖子B1=[ 287.00 43.94 45.77 168.00 19.70 62.74 223.16 193.70 80.35 26.57 111.00 19.80 57.64 89.08

中國移動總部:北京宣武西便門

威盛總部:台灣

以下是世界五百強

公司標志 中文常用名稱 總部所在地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
1 沃爾瑪 美國 287,989.00
2 英國石油 英國 285,059.00
3 埃克森美孚 美國 270,772.00
4 皇家殼牌石油 英國/荷蘭 268,690.00
5 通用汽車 美國 193,517.00
6 戴姆勒克萊斯勒 美國 176,687.50
7 豐田汽車 日本 172,616.30
8 福特汽車 美國 172,233.00
9 通用電氣 美國 152,866.00
10 道達爾 法國 152,609.50
11 雪佛龍 美國 147,967.00
12 康菲 美國 121,663.00
13 安盛 法國 121,606.30
14 安聯 德國 118,937.20
15 大眾汽車 德國 110,648.70
16 花旗集團 美國 108,276.00
17 荷蘭國際集團 荷蘭 105,886.40
18 日本電報電話 日本 100,545.30
19 美國國際集團 美國 97,987.00
20 國際商用機器 美國 96,293.00
21 西門子 德國 電子、電氣設備 91,493.20
22 家樂福 法國 食品、葯品店 90,381.70
23 日立 日本 電子、電氣設備 83,993.90
24 忠利保險 義大利 保險 83,267.60
25 松下電器 日本 81,077.70
26 麥克森 美國 80,514.60
27 本田汽車 日本 80,486.60
28 惠普 美國 79,905.00
29 日產汽車 日本 79,799.60
30 富通 比利時/荷蘭 75,518.10
31 中國石化 中國 75,076.70
32 伯克希爾哈撒韋 美國 74,382.00
33 埃尼 義大利 74,227.70
34 家得寶 美國 73,094.00
35 阿維瓦 英國 73,025.20
36 匯豐控股 英國 72,550.00
37 德國電信 德國 電信 71,988.90
38 弗萊森電訊 美國 71,563.30
39 三星電子 韓國 71,555.90
40 國家電網 中國 71,290.20
41 標致 法國 70,641.90
42 麥德龍 德國 食品、 70,159.30
43 雀巢 瑞士 69,825.70
44 美國郵政 美國 68,996.00
45 法國巴黎銀行 法國 68,654.40
46 中國石油天然氣 中國 67,723.80
47 索尼 日本 66,618.00
48 卡地納健康 美國 65,130.60
49 皇家阿霍德 荷蘭 64,675.60
50 阿爾特里亞 美國 64,440.00
51 墨西哥石油 墨西哥 63,690.50
52 美國銀行 美國 63,324.00
53 沃達豐 英國 62,971.40
54 特易購 英國 62,458.70
55 慕尼黑再保險 德國 60,705.50
56 日本生命 日本 60,520.80
57 菲亞特 義大利 汽車 59,972.90
58 蘇格蘭皇家銀行 英國 銀行 59,750.00
59 蘇黎世金融 瑞士 保險 59,678.00
60 農業信貸銀行 法國 銀行 59,053.80
61 瑞士信貸 瑞士 銀行 58,825.00
62 州立農業保險 美國 保險 58,818.90
63 法國電信 法國 電信 58,652.10
64 法國電力 法國 58,367.20
65 摩根大通 美國 56,931.00
66 瑞士銀行集團 瑞士 56,917.80
67 克羅格 美國 食品、 56,434.40
68 德意志銀行 德國 55,669.50
69 歐翁 德國 貿易 55,652.10
70 德國郵政 德國 55,388.40
71 寶馬 德國 汽車 55,142.20
72 東芝 日本 電子、 54,303.50
73 瓦萊羅能源 美國 53,918.60
74 美國人伯根 美國 53,179.00
75 輝瑞 美國 52,921.00
76 波音 美國 52,553.00
77 寶潔 美國 51,407.00
78 萊茵集團 德國 50,951.90
79 蘇伊士里昂水務 法國 50,670.10
80 雷諾 法國 50,639.70
81 聯合利華 英國/荷蘭 49,960.70
82 塔吉特 美國 49,934.00
83 博世 德國 49,759.20
84 戴爾 美國 49,205.00
85 蒂森克虜伯 德國 48,756.10
86 好市多 美國 48,107.00
87 蘇格蘭哈里法克斯銀行 英國 47,755.70
88 強生 美國 47,348.00
89 保誠 英國 47,055.80
90 東京電力 日本46,962.70
91 巴斯夫 德國 46,686.60
92 現代汽車 韓國 46,358.20
93 義大利電力 義大利 45,530.40
94 馬拉松石油 美國 45,444.00
95 國家石油 挪威 45,440.00
96 日本電氣公司 日本 45,175.50
97 雷普索爾YPF 西班牙 44,857.50
98 第一生命 日本 44,468.80
99 富士通 日本 44,316.00
100 時代華納 美國 42,869.00
101 荷蘭銀行 42,319.00
102 西南貝爾電訊 美國 電信 41,098.00
103 泰科國際 美國 電子、電氣設備 41,042.00
104 陶氏化學 美國 化工 40,161.00
105 艾伯森 美國 食品、葯品店 40,052.00
106 聖戈班 法國 建材玻璃 39,831.50
107 摩根士丹利 美國 證券 39,549.00
108 大都會人壽 美國 保險 39,535.00
109 歐洲航空防務航天公司 荷蘭 航天國防 39,503.10
110 巴克萊銀行 英國 銀行 39,347.20
111 義大利電信 義大利 電信 39,228.20
112 永旺 日本 食品、葯品店 38,943.60
113 明治安田生命 日本 保險 38,835.10
114 西班牙電話 西班牙 電信 38,188.00
115 樂金電子 韓國 電子、電氣設備 37,757.50
116 皇家飛利浦電子 荷蘭 電子、電氣設備 37,709.60
117 鮮京 韓國 煉油 37,691.60
118 阿塞洛 盧森堡 金屬 37,531.70
119 沃爾格林 美國 食品、葯品店 37,508.20
120 聯合技術 美國 航天國防 37,445.00
121 歐尚 法國 食品、葯品店 37,370.10
122 葛蘭素史克 英國 制葯 37,304.20
123 聯合健康 美國 保健 37,218.00
124 拜耳 德國 化工 37,011.90
125 巴西石油 巴西 煉油 36,987.70
126 法國國家人壽保險 法國 保險 36,942.90
127 微軟 美國 計算機軟體 36,835.00
128 聯合包裹運輸 美國 郵遞包裹貨運 36,582.00
129 勞氏 美國 專業零售 36,464.00
130 諾基亞 芬蘭 網路通訊設備 36,401.20
131 阿徹丹尼爾斯米德蘭 美國 食品生產 36,151.40
132 西爾斯羅巴克 美國 一般商品零售 36,099.00
133 馬石油 馬來西亞 煉油 36,064.80
134 西夫韋 美國 食品、葯品店 35,822.90
135 洛克希德馬丁 美國 航天國防 35,526.00
136 全球保險集團 荷蘭 保險 35,463.40
137 美可保健 美國 保健 35,351.90
138 摩托羅拉 美國 網路通訊設備 35,349.00
139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 俄羅斯 能源 35,089.50
140 英國電信 英國 電信 34,672.70
141 英特爾 美國 半導體 34,209.00
142 新日本石油 日本 煉油 34,150.70
143 好事達 美國 保險 33,936.00
144 富國銀行 美國 銀行 33,876.00
145 伊藤洋華堂 日本 食品、葯品店 33,631.90
146 森特理克 英國 天然氣與電力 33,536.90
147 三井住友金融集團 日本 銀行 33,318.20
148 三井物產 日本 貿易 32,805.90
149 三菱商事 日本 貿易 32,735.00
150 房地美 美國 金融 32,564,0
151 美林 美國 證券 32,467.00
152 興業銀行 法國 銀行 32,411.20
153 DZ Bank 德國 銀行 32,261.90
154 佳能 日本 計算機辦公設備 32,071.50
155 桑坦德銀行 西班牙 銀行 31,803.60
156 三菱電機 日本 電子、電氣設備 31,735.40
157 新日鐵 日本 金屬 31,536.90
158 住友生命 日本 保險 31,000.20
159 沃特迪斯尼 美國 娛樂 30,752.00
160 威立雅 法國 水務 30,687.70
161 CVS 美國 食品、葯品店 30,594.30
162 美國電話電報 美國 電信 30,537.00
163 卡特彼勒 美國 工農業設備 30,251.00
164 弗朗茨海涅爾 德國 保健品批發 30,244.50
165 春天集團 法國 一般商品零售 30,114.80
166 諾斯洛普格拉曼 美國 航天國防 29,868.00
167 高盛集團 美國 證券 29,839.00
168 德國聯邦鐵路 德國 鐵路運輸 29,803.00
169 Foncière Euris 法國 一般商品零售 29,666.20
170 印度石油 印度 煉油 29,643.20
171 西斯科 美國 食品雜貨批發 29,335.40
172 百事 美國 食品 29,261.00
173 Groupe Caisse d'epargne 法國 銀行 29,174.90
174 美國運通 美國 金融 29,115.00
175 布依格 法國 工程與建築 29,106.50
176 瑞士再保險 瑞士 保險 29,045.10
177 勞埃德TSB集團 英國 銀行 28,925.00
178 盧克石油 俄羅斯 煉油 28,810.00
179 德爾福 美國 汽車零件 28,700.00
180 沃爾沃 瑞典 汽車 28,643.10
181 荷蘭合作銀行(拉博銀行) 荷蘭 銀行 28,513.20
182 桑斯博里 英國 食品、葯品店 28,427.80
183 保德信金融 美國 保險 28,348.00
184 瑞穗金融集團 日本 銀行 28,278.70
185 丸紅 日本 貿易 28,273.70
186 諾華 瑞士 制葯 28,247.00
187 美聯銀行 美國 銀行 28,067.00
188 杜邦 美國 化工 27,995.00
189 馬士基集團 丹麥 海運 27,920.70
190 法國國營鐵路 法國 鐵路運輸 27,436.10
191 百思買 美國 專業零售 27,433.00
192 斯普林特 美國 電信 27,428.00
193 紐約人壽 美國 保險 27,175.50
194 KDDI 日本 電信 27,170.10
195 德國裕寶銀行 德國 銀行 27,140.10
196 維亞康姆 美國 娛樂 27,054.80
197 千禧控股 日本 保險 26,978.70
198 國際紙業 美國 林產品、紙製品 26,722.00
199 威望迪環球 法國 娛樂 26,651.30
200 約翰遜控制 美國 汽車零件 26,553.40
201 泰森食品 美國 食品生產 26,441.00
202 JFE Holdings 日本 金屬 26,087.60
203 電裝 日本 汽車零件 26,052.70
204 Caremark Rx 美國 保健 25,801.10
205 彭尼 美國 一般商品零售 25,678.00
206 霍尼韋爾國際 美國 航天國防 25,601.00
207 英格雷姆麥克羅 美國 電子辦公設備批發 25,462.10
208 邦奇 美國 食品生產 25,168.00
209 羅氏 瑞士 制葯 25,166.30
210 萬喜 法國 工程與建築 25,106.30
211 馬自達汽車 日本 汽車 25,081.40
212 中國人壽 中國 保險 24,980.60
213 英美資源集團 英國采礦、鑽石 24,930.00
214 加拿大鋁業 加拿大 金屬 24,885.00
215 聯邦快遞 美國 郵遞 24,710.00
216 挪威水電 挪威 金屬 24,552.90
217 東京三菱金融集團 日本 銀行 24,457.50
218 Almanij 比利時 銀行 24,401.10
219 關西電力 日本 天然氣與電力 24,317.70
220 英美煙草 英國 煙草 24,201.30
221 三菱重工 日本 工農業設備 24,106.00
222 法航——荷航集團 法國 航空公司 24,011.30
223 美鋁公司 美國 金屬 23,960.00
224 中國移動通信 中國 電信 23,957.60
225 夏普 日本 電子、電氣設備 23,632.60
226 JR東日本 日本 鐵路運輸 23,610.50
227 富士膠片 日本 科學、攝影設備 23,516.40
228 HCA 美國 保健 23,502.00
229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 銀行 23,444.60
230 美國教師退休基金會 美國 保險 23,411.30
231 國際旅遊聯盟集團 德國 旅遊 23,293.90
232 萊茵集團 德國 采礦、原油生產 23,254.90
233 法國郵政局 法國 郵遞 23,229.70
234 太陽石油 美國 煉油 23,226.00
235 Coles Myer 澳大利亞 食品、葯品店 23,184.40
236 麻省人壽 美國 保險 23,159.20
237 三洋電機 日本 電子、電氣設備 23,118.80
238 喬治威斯頓 加拿大 食品、葯品店 23,015.40
239 默克(默沙東) 美國 制葯 22,938.60
240 聖保羅旅行者保險 美國 保險 22,934.00
241 必和必拓集團 澳大利亞 采礦、原油生產 22,887.00
242 德爾海茲集團 比利時 食品、葯品店 22,793.00
243 杜克能源 美國 天然氣與電力 22,779.00
244 南貝爾 美國 電信 22,729.00
245 哈特福德金融服務 美國 保險 22,693.00
246 惠好 美國 林產品、紙製品 22,665.00
247 微波通信 美國 電信 22,615.00
248 俄羅斯統一電力 俄羅斯 天然氣與電力 22,602.90
249 法國燃氣 法國 天然氣與電力 22,548.20
250 普利司通 日本

㈣ 股票趨勢技術分析理論

1.股市從998點以來上漲的回顧

從2005年6月6日開始,中國股市進入了第二波周期為8年以上的波瀾壯闊的大牛市。其時間跨度之長,空間幅度之大,不是一般人可以想像。具體的空間點位我不做推測,但是可以說明,已經過去的3000點只是基本的,4000點是肯定要被踩在腳下的,8年之後最終到達的空間點位是多少,我不能預測,相信也沒有人能精確預測。從2005年6月6日至2007年2月16日,時間跨度是1年半左右,上漲幅度是200%。在這么短的時間內,這個幅度不可謂不大,但是其性質我歸納為恢復性上漲,為什麼呢,我們可以仔細回顧一下1年半以來的市場情況。

第一階段:熊市完結,股市試探性緩慢反彈(2005年6月~2005年11月)。

這個階段的特點是熊市雖然已經完結,但是人們飽經摧殘的脆弱心理仍不願相信牛市已經到來,若有上漲,仍將其看作熊市中的反彈,一切都猶猶豫豫,小心翼翼,生怕驚動了沉睡的熊大哥。只有極少數的先知勇敢的買入,因為這個時候的股票,太便宜了,真的太便宜了,遍地黃金啊,可能十年內都再沒同樣的機會了…....這個階段緩慢的上漲,快速的下跌,但是又跌不破前一個底部,磨啊磨啊,終於磨掉了那些不堅定的人,然後就到第二階段了…

第二階段:大夢初醒(2005年11月~2006年5月)

第二階段的特點是拉高成本,脫離估值太低不合理區域。這個階段沒什麼,就是明白事理的人越來越多,懷疑的人越來越少,大家都知道機會來了,趕快搞一把再說,在第二階段行情的末端,就是2006年5月初,形成了一個小小的瘋狂波,接下來就是較大的調整…

第三階段:崢嶸初現(2006年8月~2007年2月)

2006年5月~8月,經過對第二階段的徹底清洗,股指從2006年8月開始,進入到顯露崢嶸的歲月。從8月起,在大象股的強力拉升下,股指強勢進入主升浪,這個階段,牛是沒有回頭吃草的時間的,拉升再拉升,把人都搞瘋狂了。營業部門庭若市,新股民開戶一再創新高。這個階段,只要你買股票,隨便怎樣都賺錢,股指漲得象瘋狗樣,所以都叫瘋狗浪。但是,再怎麼強大的力量也不能使股指永遠上漲而不休息,牛始終會回頭吃草的。在2007年1月30日到2月6日這一段時間,牛低頭了,大盤6日內暴跌近500點。暴漲帶來的暴跌讓很多人消受不起,也給了投資者上了生動的一課,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一年半以來,大盤雖然經歷了幾個階段,但從大趨勢來講,股指在火狗年基本屬於單邊上漲,投資者多有斬獲。雖然股指已經上漲很高,但是趨勢沒有改變,股指的連創新高開拓了牛市的空間,增強了投資者的信心,吸引了大量的增量資金,為下一階段行情的演變打下了基礎和鋪墊了條件。

2.股市在2007年可能出現的波動

2007年對於指數的不利的因素:

1).市盈率太高:現在股市的平均市盈率已經從1年半以前的15倍左右上升到現在的接近40倍,不管從哪個角度講,這個數據「現階段」是高了,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講,這樣下去是沒有出路的。我國是處於高速發展的新興市場,又有高速發展的宏觀經濟基本面支持,再加上人民幣升值因素,市盈率可以適當高估,可以讓人接受的長期平均市盈率波動值可以考慮在20倍到25倍(歐美港是15倍),最多也不能長期脫離30倍。所以,市盈率偏高是個問題。

2).短時間獲利盤太多:1年半時間股指從1000點到3000點,這個市場的資本回報率太高,基本是暴利。一般資金年回報率在15%就有很多人開心的不得了,現在這個市場的資金年回報率超過50%的比比皆是,不是很正常。歷史告訴我們,市場不會讓你這么舒服的賺錢的,市場肯定會用他自己的方式讓投資者抬高成本。

3).市場進入題材股階段:一般牛市的板塊炒作都大致的模式,剛開始是價值投資,然後擴散到炒作二線藍籌股,後來炒作有實質性題材的板塊,最後進入到炒作垃圾題材的階段。現在這個市場基本是進行到瘋狂炒作題材的階段,不管消息是真是假,先炒了再說。大致瀏覽一下個股,每個股票都基本上都經歷過了一段飆升段了,再漲的空間有多少呢。這些表明行情在逐漸在進入末期。

4).從波浪理論的角度來看,從2007年2月6日開始的上升段,很象某個稍大級別波段的5浪,5浪過後是什麼呢,是對應更大級別波段的調整浪。

5).從江恩的時間周期來測算,2007年春節過後3到5周,是及其危險的時間之窗,是大波動的主要時間周期和小波動的次要時間周期的重合點。如果這段時間沖高上漲的話,則更加危險,那表明時間周期點將落在空間的頂點,這個信號預示著下跌不可避免。

總的來看,大盤股指的上漲力量在逐漸減弱,上漲的時間在逐漸縮短,下跌的時間和空間在加大,下跌的推動結構一次比前一次強。上證指數可能在3100點到3500點之間,時間在春節後3~5周內見到2007年春節後的第一個高點,然後進行一個大級別的調整,調整的第一參照點是上次暴跌的低點2541點。

同時聲明一點,技術性調整的目的是什麼呢,是為了下次更好上漲。在技術性調整中,可以等待市盈率逐漸跟上股價上漲的幅度,對股價形成基本面的支撐。同時也為了抬高投資者的成本,消化獲利盤。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以時間換空間。

*三、把握趨勢*

1、加息改變不了大牛勢的趨勢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07年3月18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由現行的2.52%提高到2.79%;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由現行的6.12%提高到6.39%;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也相應調整。

加息對股市無疑是一個利空,對股市的確也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但本次加息對股市的影響不至於大到可以改變本輪大牛勢的格局。因此,基金長線投資者的操作思路沒有必要隨著加息而進行調整。

歷次加息對股市的影響:

第一次加息:1993年5月15日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提高人民幣存、貸款利率,各檔次定期存款年利率平均提高2.18個百分點,各項貸款利率平均提高0.82個百分點。這次加息,使得首個交易日滬指下跌27.43點。

第二次加息:1993年7月11日

央行再次調高利率,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由93年5月15日9.18%上調到10.98%,利率升幅為19.61%。首個交易日下跌23.05點。

1993年的兩次加息,使滬綜指在隨後3個月時間里從1392點迅速下跌到777點,跌幅達到44.2%。

第三次加息:2004年10月29日

一年期存、貸款利率均上調0.27%。正處於下跌途中的滬綜指大跌1.58%,當天報收於1320點,其後經過幾個交易日的盤整後雖有一波小幅反彈,但最終仍未能擺脫下跌趨勢,滬綜指於2005年6月6日跌破千點創出了998點的多年新低。

第四次加息:2005年3月17日

央行決定住房貸款加息。這對絕大多數購房自住的市民來說,意味著支付房貸的負擔將增加5%至10%。滬綜指當日下跌了0.96%,次日再跌1.29%。稍作反彈後,滬綜指一路下跌,最低至998.23點。

第五次加息:2006年4月28日

2006年4月28日,金融機構貸款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由現行的5.58%提高到5.85%。28日,滬指低開14點,最高1445,收盤 1440,漲23點,大漲1.66%。其後依然維持上漲勢頭,並在5月份展開了一波歷史上少見的逼空行情,到2006年7月5日最高摸至1757點。

1993年—1998年,美國經歷了數次加息,但是美國股市從3520點一路漲到8300點,漲幅高達136%,走出了長大5年的大牛市。

綜上所述,在前四次加息中,由於房地產等占的主導比較大,受影響也比較大,必然會對大盤產生很大的影響,同時股市還沒有改革,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等大市值還沒有引進。但現在除了市值發生變化外,關鍵是投資者已經逐漸適應了加息。從去年的加息看,股市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加息不再是毒葯,而是催生股市健康發展的良葯。有些人並不理解加息的真正涵義以及用途,只會盲目跟風殺跌,其實大盤歷來暴跌的罪魁禍首很大程度都要歸咎於恐慌盤,所以,投資者的心態是關鍵。

2、股指期貨推出之日便是A股深調之時

天下既然沒有不散的筵席,也就沒有一路狂奔的牛市。人們都關心股市何時調整?何時終結?這就要從牛市的發動機談起。對於中國牛市的非典型性,我從2003年以來一直在思考,所以在2003年5月19日特意加班寫出了 「非典型牛市的典型開端」,刊於中國證券報的頭版。在我看來,中國牛市的發動機過去一直是政府,政府不掏錢就沒有牛市,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政策市」。經濟的高速增長必然產生證券化的需求,所以股市動態超前反應經濟趨勢,這就是所謂的「晴雨表」機制。但是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不僅沒有伴隨著股市的相應上升,反而伴隨著長達五年的大熊市,這一直困擾著中國證券市場上的投資人。其實道理很簡單,就是一個司機和發動機的問題。中國股市這部車是政府造的,政府當司機,用的是老式柴油機。投資人不當司機,也就想不到要換發動機,只想「搭車」,不想開車,所以政府下車就沒人開車了。2004年上半年,這一輪牛市就啟動過一回,當司機的政府本想讓這台車出廠,但沒想到後面沒人接手,司機下車,車就「熄火」。所以 2004年的股市就像飛機起飛後又緊急迫降,管理層開始尋找新的司機,啟動了股權分置改革。股權分置改革解決了兩個問題:第一是解決了「司機」隊伍的問題,第二是解決了股市發動機的問題。機構投資者帶著三種動機進入市場,第一個動機是中國經濟成長的證券化,然後在證券化的過程中獲利;第二個動機是在股市中創造新的博弈棋局,然後在大並購中獲利;第三個動機是把企業變成商品,然後在製造「企業商品」的市場上獲利。全流通市場的背後是企業的商品化,企業商品化的背後是金融的證券化,金融證券化的背後是證券市場的產業化。三者缺一不可,構成了本輪大牛市的基礎,於是在今年才讓中國的「隱形牛市」浮出了水面。

行為經濟學和理論經濟學的差別就像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差別一樣,亞當.斯密的市場界定如同天主教的上帝,在瞑瞑太空之上遙不可及,納什均衡的市場界定把上帝拉下神壇,變成了買方與賣方的博弈。所以在行為經濟學的市場上,司機可換,行為亦變。當司機從政府變為機構投資人之後,新司機就要換發動機,市場的游戲規則就變了。因為在政府當司機的時候,股市的第一原則是穩定;在機構當司機的時代,股市的本源就是波動。波動的原因有時來自買方,有時來自賣方,就像汽車的軌跡一樣,趨勢在於道路的走向,波動在於司機的駕駛。從這個原理來分析市場趨勢,股市調整發生的時點和深度就主要取決於投資機構的行為了。有機構預測明年是「年初上漲,年中調整,年末回升」,但是要具體分析本輪牛市的發動機,就會發現股市調整更大的概率會發生在年初,或者更確切的說,將發生在股指期貨推出之時。

我把這個牛市的驅動力之一界定為「移民效應」,是場外的投資機構作為股市「新移民」入市推動的牛市。原來在場外的新移民是機構,其中不少是海外機構或者是受海外機構訓練的基金經理。機構投資人有一個職業習慣,就是每到出季報年報的時候,都會「粉飾窗戶(Window Dressing)」,讓投資人,老闆或股東們賞識他們的遠見卓識。所以牛市越接近年底,就會越漲的越高,因為基金經理們在追漲補倉。中國的股市成為今年全球股市上升幅度最高的時候,如果哪個基金經理在年底還沒有用完他自己可以使用的中國投資額度,沒有持有今年漲幅最高的中國藍籌,就等於說你沒有看準市場。由於有這種壓力,年底之前大家都會把額度用完,於是就出現了越漲得好的藍籌就越漲,越牛的股市越牛。

這樣的機制推演下去的結論就是每年過了年底就會有機構先推高市場,伺機拋售,「裝飾窗戶」的工作完成了,沒有必要再繼續「裝飾」,這種職業習慣會引起市場的小幅調整,如果市場上有避險投資工具,還會有較大幅度的修正,因為機構可以先在衍生市場上布局,然後再開始拋售。這樣的對沖交易,可以使基金在正股調倉中的虧損由衍生品市場上的收益對沖,從而在基金調倉的過程中,不會導致基金凈值的大幅下跌。所以除了基本面的因素外,從行為面看股市調整要加一分小心:小調看「窗」;大調看「倉」。

這個機制告訴大家,「裝飾窗戶」後的調整多半是小幅調整。但是,在股指期貨推出之後,由於機構能夠用衍生產品來對沖正股的虧損,就可能出現較大幅度的修正。較大幅度的修正有雙重作用,其一是機構調倉。在調倉的過程當中,由於有衍生品投資的收益來對沖虧損,賬面凈值變化不會很大,但可用現金卻增加了。其二是散戶「震倉」。修正幅度超過一定點的時候,散戶會成為驚弓之鳥。於是在散戶跟風拋售的時候,又為機構創造了機會。所以,機構拋售加衍生產品的對沖會在市場上創造新的投資機會。

機構和散戶的博弈是一個永恆的主題,每一個人都會說保護投資者,但是保護哪一類投資者?是機構還是散戶?又都各有一本帳。對散戶的保護只能在制度上、程序上、和信息披露上來完成一般性的承諾,而市場上新推出的產品基本上都是為機構投資者服務的。所以在市場和產品創新的過程中,保護投資者自然而然就傾向於保護機構投資者。衍生產品市場的開放,股指期貨的推出,其實主要是為保護機構投資者提供新的避險工具。

所以我認為,明年初可能有「裝飾窗戶」後的小幅調整。但是,在股指期貨推出之後,市場可能會出現深度調整。牛市之中的調整隻要不跌破20%的心理線,牛市的基調就還存在,機構就會不斷發動新一輪的拉升,這是我對明年股市調整機制的看法。

中國股市換了司機,新司機換了引擎,市場又從基本面和政策面產生了新的「加速器」:

第一是人民幣升值。今年升了3%,專家預測明年升幅會是5%以上,於是人民幣升值的預期推動股市繼續向好;

第二是公司的盈利。預計明年公司的利潤會大幅超出預期,這是中國經濟成長證券化的內在動力,是基本面的因素;

第三是「隱形收益」的回歸。在管理層的利益和股票價格脫節的時候,上市公司的經營性現金流往往有三個出口:一條出口流到總公司;一條出口流到關聯公司;一條出口流到上市公司。於是,上市公司的管理層在賺錢的同時還要考慮利潤分流,通過利潤分流來平衡三個口袋的不同利益主體。大口袋通常是大股東的,大股東的利益和上市公司管理層的帽子連在一起。小口袋是管理層和關聯機構的,小口袋的現金流關繫到管理層和關聯機構的間接利益,也關繫到上市公司是否能夠持續盈利。所以在兩頭照顧完之後剩下的才流入上市公司的口袋。在這樣的機制存在之時,上市公司實際創造的利潤會有相當部分會流出上市公司。但是在股權分置改革之後,有三個因素會改變上述機制:其一是明年將推出的管理層股權激勵,明年開始試點,上市公司管理層在准備積累可分配利潤;其二是公司治理水平和透明度的提高。由於有強勢的投資機構進了市場,機構人不參與管理,但是監督管理的功能強化了,三個口袋就不那麼容易隨便調劑了;其三是新的會計准則和新的考核辦法,市值的考核會逐步替代原來的凈值考核,新的會計制度和新的考核方式也會使現金流回歸A股,超出預期的利潤就會帶動股價進一步上升。

第四是稅收制度的改革。稅制改革已經提上議事日程,「兩稅合一」會解決中國企業制度中的一個重大問題。當年為了對外開放,我們對三資(外商獨資、中外合資、中外合作)企業實行了優惠的稅收政策。除了 「兩免三減或三免五減」之外,外資實際享受了很多的優惠,實際納稅平均只有內資企業的一半左右。兩稅合一以及包含著兩稅合一之後的減稅,估計會把新的統一稅率下調四分之一左右,也就是說在原來的盈利水平上,稅收制度的改革會使上市公司的利潤增加8%到10%,這會直接影響到目前仍然以內資國企為主導的中國 A股市場,並且還會激勵外資參股中國上市公司的動機,推動A股市場股權結構的多元化。

第五是證券市場的開放。A股市場的對外開放也是國家和跨國公司之間的博弈,結果是把境外的中小型企業排斥在中國市場之外。QFII政策也好,其他對外國機構投資者開放的政策也好,都是在全球排名在前的大行影響之下制訂的。以QFII為例,諾大一個香港地區和台灣地區,居然沒有一家公司能夠達到申請QFII額度的資格。大型的跨國金融機構控制著中國的對外開放,這種情況在明年會有所改善。我預計明年QFII的申請門檻會降低,金融市場會進一步開放,甚至可能把那些通過進出口報價偷偷進入中國市場的熱錢「棄暗投明」轉化為新的機構投資者。

第六是機構投資的規范。目前除了基金公司之外,一般企業如果以投資股票為主營業務之一的話,最好還是用「人頭賬戶」進行投資。因為法人的投資和一個自然人的投資相比,除了法人承擔有限責任的優點之外,法人的投資回報要承受多層課稅。中國目前的稅制實際上是不鼓勵機構進行證券投資的。許多機構藏在自然人的背後進行投資,一方面是為了隱形,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逃稅。機構投資收益的稅收問題不僅困擾著機構投資的規范化,而且阻礙著資產證券化和房地產信託等創新產品的發行和交易。

第七是A+H的一體化。隨著越來越多的藍籌股上市和H股的「回鄉」,A+H模式會逐漸導致A股市場和香港市場的一體化,進而提出B股市場退出歷史舞台的問題。B股市場的關閉應當借鑒股權分置改革的經驗,通過協議回購,私有化的退市,或者准QFII的方式來解決,從而加強A股和H股之間的一體化。

總體來說,從宏觀、微觀、國內、國際、稅收改革和企業制度改革等各方面的因素看,明年中國股市繼續向好的基礎非常強勁,今年的儲蓄增長率首次下跌僅僅是開始,是大規模資金投入股市的開始。儲蓄如蓄水,投資如泄洪,從制度上開啟儲蓄資金自動流入證券市場的變革才剛剛開始。

3、把握趨勢

對於趨勢的判定方法有多種,可以用道氏理論,可以用波浪理論,可以用均線理論,更可以簡單到用一把直尺往圖表上一放。而對於如何把握趨勢,使趨勢為己所用,則見仁見智各有各的妙法。事實上,趨勢簡單得嚇人,簡單到可以這樣描述:在多頭市場中做多,在空頭市場中做空。說的好容易,可做起來真的很難。這也怨不得自己也怨不得別人,其實這是由人類的本性所決定的。人性的諸多弱點是來自先天,如恐懼、懶惰、沖動、貪婪等等,而許多優良的品質卻需要依靠後天的培養和歷練,因此也就造成了人們知與行的無法統一。大家看股評的時候,股評師一般會說看空看多的理由,並指出了未來的支撐或阻力,還很好心的建議在支撐處低吸搶反彈,在阻力處減磅。這些先生們的勇氣都很可嘉,但我們不能苟同他們的做法,在一個空頭市場中低吸搶反彈,恐怕會淹沒在向下的瀑布里;在多頭市場中做空,恐怕會一腳踩在直升機上。趨勢是無敵的,這些趨勢運動過程中的阻力支撐能和趨勢對抗嗎?趨勢是如此簡單,你只需要有簡單的思考就會有簡單的動作,而在這個市場里,往往簡單的動作卻受的阻力最小。以市場來講,跌深醞釀反彈;漲多醞釀回落。不過又有多少人能抓住這個極點呢?有句話說:只要市場中還有人在和趨勢對抗,那麼趨勢便不會終止。在趨勢行進過程中,又有多少「敢為天下先」的「聰明人」被市場無情消滅啊。趨勢可以辨認。之所以還有那麼多人虧損,一是源於人性的問題,即知道了趨勢的方向,卻因為貪婪恐懼等等,或者以為自己比市場更聰明,而在不知不覺中選擇了和趨勢抗衡;二是不知道什麼是趨勢,完全憑感覺在市場里行走。因此,等趨勢明朗了,等盤面熱火朝天了,等你知道了明白了,你想不賺錢都難了,那時再做不遲啊。重要的是,在自己迷惘的時候應該身處局外,而不該置身其中。你不能用自己的資金賭在自己的迷惘里。做聰明人沒用的,關鍵是要做個賺錢人。

㈤ 誰有哈特福德金融的簡介

美國哈特福德金融服務公司(Hartford Financial Services) 美國哈特福德金融服務公司網站: http://www. thehartford.com/ 英文 美國康涅狄格州首府、工商業城市。臨康涅狄格河西岸。面積46. 5平方公里,人口13.9萬。1636年荷蘭人來此建鎮, 是美國古老城市之一。距河口約80公里,溯航終點。航空中心。 保險業發達。早期便發展了毛紡工業,現以精密儀器工業為主, 還有打字機、定時自動開關、汽車零件、電器等。 公園及娛樂設施著名。哈特福德大學、特里尼蒂大學所在地。

麻煩採納,謝謝!

㈥ 股票趨勢技術分析應該怎麼分析啊!

股票趨勢技術分析不是一句兩句能說明白的,你得多看看這方面的書!

提到軟體,很多軟體都有股票趨勢技術分析的技術,但是這類軟體都不是免費的,並且價格很貴!

你可以試試幣勝股票資訊這個軟體,我朋友告訴我的,覺得還可以,對你炒股有一些幫助。而且是免費的,挺好的。

㈦ 哈特福德金融服務Hlg,是真是假

摘要 你好,這個一般都是假的,你不要上當受騙,這種都是騙取資金的組織。

㈧ 標准普爾500指數包括哪500種股票

標准普爾500指數成分股包括:
序號 代碼 公司名稱

1 A 安捷倫
2 AA 美鋁
3 AAPL 蘋果
4 ABC 美源伯根
5 ABT 雅培制葯
6 ACE ACE保險
7 ACN 埃森哲
8 ADBE 奧多比系統
9 ADI 模擬器件
10 ADM ADM公司
11 ADP 自動數據處理
12 ADSK 歐特克
13 AEE 阿莫林
14 AEP 美國電力
15 AES 愛伊斯電力
16 AET 安泰保險
17 AFL 家庭人壽保險
18 AGN 愛力根
19 AIG 美國國際集團
20 AIV 公寓投資與管理
21 AIZ assurant
22 AKAM akamai
23 AKS AK鋼鐵
24 ALL 全州保險
25 ALTR altera
26 AMAT 應用材料
27 AMD 先進微器件
28 AMGN 安進
29 AMP ameriprise
30 AMT american tower
31 AMZN 亞馬遜
32 AN autonation
33 ANF abercrombie & fitch
34 ANR 阿爾法自然資源
35 AON 怡安
36 APA 阿帕奇石油
37 APC 阿納達科石油
38 APD 空氣化工
39 APH 安費諾電子
40 APOL 阿波羅
41 ARG airgas
42 ATI 冶聯科技
43 AVB avalonbay
44 AVP 雅芳
45 AVY 艾利丹尼森
46 AXP 美國運通
47 AZO autozone
48 BA 波音
49 BAC 美國銀行
50 BAX 百特國際
51 BBBY bed bath & beyond
52 BBT BB&T
53 BBY 百思買
54 BCR CR bard
55 BDX 碧迪
56 BEN 富蘭克林資源
57 BF_B 布朗福曼
58 BHI 貝克休斯
59 BIG big lots拆價零售
60 BIIB 生物基因
61 BK 紐約梅隆銀行
62 BLK 貝萊德
63 BLL 波爾
64 BMC BMC軟體
65 BMS 碧美斯
66 BMY 百時美施貴寶
67 BRCM broadcom
68 BRK_B 伯克希爾哈撒韋-B
69 BSX 波士頓科學
70 BTU 博地能源
71 BXP 波士頓地產
72 C 花旗集團
73 CA 冠群國際
74 CAG 康尼格拉食品
75 CAH cardinal health
76 CAM cameron international
77 CAT 卡特彼勒
78 CB 丘博集團
79 CBG 世邦魏理壯
80 CBS 哥倫比亞廣播
81 CCE 可口可樂企業
82 CCL 嘉年華游輪-co
83 CEP 聯合能源
84 CELG celgene
85 CEPH cephalon(停牌)
86 CERN cerner公司
87 CF CF工業控股
88 CFN carefusion
89 CHK 切薩匹克能源
90 CHRW 羅賓遜全球物流
91 CI 信諾
92 CINF 辛辛那提金融
93 CL 高露潔-棕欖
94 CLF cliffs 自然資源
95 CLX clorox
96 CMA comerica
97 CMCSA 康卡斯特
98 CME 芝加哥交易所
99 CMG chipotle Mexican grill
100 CMI 康明斯
101 CMS CMS能源
102 CNP 中點能源
103 CNX consol能源
104 COF 第一資本金融
105 COG cabot oil & gas
106 COH coach
107 COL 羅克韋爾柯林斯
108 COP 康菲石油
109 COST 好市多
110 COV covidien plc
111 CPB 金寶湯
112 CPWR 康博軟體
113 CRM salesforce
114 CSC 電腦系統咨詢
115 CSCO 思科
116 CSX CSX運輸
117 CTAS cintas
118 CTL 世紀電信
119 CTSH 高知特科技
120 CTXS 思傑系統
121 CVC 有線電視系統
122 CVH coventry health care
123 CVS CVS caremark葯品零售
124 CVX 雪佛龍
125 D 道明尼資源
126 DD 杜邦
127 DE 迪爾
128 DELL 戴爾
129 DF 迪安食品
130 DFS 發現金融服務
131 DGX 奎斯特診斷
132 DHI D.R.horton
133 DHR 丹納赫
134 DIS 華特迪斯尼
135 DISCA 探索傳播-A
136 DNB 鄧百氏公司
137 DNR denbury resources
138 DO diamond offshore drilling
139 DOV dover
140 DOW 陶氏化學
141 DPS dr pepper snapple group
142 DRI 達登飯店
143 DTE DTE能源
144 DTV directv
145 DUK 杜克能源
146 DV devry
147 DVA davita
148 DVN 戴文能源
149 EBAY EBAY
150 ECL 藝康化工
151 ED 聯合愛迪生
152 EFX equifax
153 EIX 愛迪生國際
154 EL 雅詩蘭黛
155 EMC EMC公司
156 EMN 伊士曼化工
157 EMR 艾默生電氣
158 EOG EOG資源
159 EP 埃爾帕索能源(停牌)
160 EQR 公寓物業權益信託
161 EQT EQT corp
162 EA 電子藝界
163 ESRX 快捷葯方
164 ETFC E trade金融
165 ETN 伊頓公司
166 ETR 安特吉公司
167 EW 愛德華生命科學
168 EXC 愛克斯龍電力
169 EXPD expeditors international of was
170 EXPE expedia
171 F 福特汽車
172 FAST fastenal
173 FCX 自由港邁克墨倫銅金礦
174 FDO 家庭美元商店
175 FDX 聯邦快遞
176 FE 第一能源
177 FFIV F5網路
178 FHN 第一地平線銀行
179 FII 聯合投資
180 FIS 富達國民信息服務
181 FISV fiserv公司
182 FITB 五三銀行
183 FLIR FLIR systems
184 FLR 福陸
185 FLS 福斯公司
186 FMC FMC公司
187 FO 富俊品牌(停牌)
188 FRX 森林實驗室
189 FSLR 第一太陽能
190 FTI fmc technologies
191 FTR 前線傳媒
192 GAS nicor
193 GCI 甘尼特
194 GD 通用動力
195 GE 通用電氣
196 GILD 吉利德科學
197 GIS 通用磨坊
198 GLW 康寧
199 GME gamestop
200 GNW genworth金融
201 GOOG 谷歌
202 GPC 純牌零件
203 GPS 蓋普
204 GDP 古德里奇
205 GS 高盛
206 GT 固特異輪胎
207 GWW W.W.格蘭傑
208 HAL 哈利伯頓公司
209 HAR 哈曼國際工業
210 HAS 孩之寶
211 HBAN 亨廷頓財報
212 HCBK 哈德遜城市銀行
213 HCN 醫療保健房產信託
214 HCP HCP 房產信託
215 HD 家得寶
216 HES 赫斯石油
217 HIG 哈特福德金融服務
218 HNZ 亨氏
219 HOG 哈雷戴維森
220 HON 霍尼韋爾國際
221 HOT 喜達屋酒店
222 HP 赫爾默里奇&佩恩
223 HPQ 惠普公司
224 HRB H&R布洛克
225 HRL 荷美爾
226 HRS 哈里斯
227 HSP hospira
228 HST host酒店及假村
229 HSY 好時公司
230 HUM 哈門那
231 IBM IBM公司
232 ICE 洲際交易所
233 IFF 國際香料香精
234 IGT 國際游戲科技
235 INTC 英特爾
236 INTU 直覺軟體
237 IP 國際紙業
238 IPG 埃培智
239 IR 英格索蘭
240 IRM 鐵山
241 ISRG intuitive surgical
242 ITT ITT科技
243 ITW 伊利諾伊工具
244 IVZ 景順
245 JBL 捷普電子
246 JCI 江森自控
247 JCP J.C.潘尼
248 JDSU 捷迪訊光電
249 JEC 雅各布斯工程
250 JNJ 強生
251 JNPR 瞻博網路
252 JNS 駿利資產管理
253 JOY 久益環球
254 JPM 摩根大通
255 JWN 諾德斯特龍
256 K 家樂氏
257 KEY keycorp
258 KFT 卡夫食品
259 KIM kimco房產信託
260 KLAC 科天半導體
261 KMB 金佰利
262 KMX carmax inc
263 KO 可口可樂
264 KR 克羅格
265 KSS 柯爾百貨
266 L 洛斯保險
267 LEG 禮恩派集團
268 LEN 萊納房產
269 LH 美國實驗室
270 LIFE 生命科技
271 LLL L-3通信控股
272 LLTC 林立爾特
273 LLY 禮來
274 LM 美盛集團
275 LMT 洛克希德馬丁
276 LNC 林肯國民
277 LO 羅瑞拉德煙草
278 LOW 勞氏
279 LSI LSI電子
280 LTD 有限品牌服飾
281 LUK 萊卡迪亞
282 LUV 西南航空
283 LXK 利盟國際
284 M 梅西百貨
285 MA 萬事達卡
286 MAR 萬豪國際
287 MAS 馬斯柯
288 MAT 美泰
289 MCD 麥當勞
290 MCHP 微芯科技
291 MCK 麥克森
292 MCO 穆迪
293 MDT 美敦力
294 MET 大都會保險
295 MHP 麥格勞希爾
296 MHS 美可保健 (停牌)
297 MJN 美贊臣
298 MKC 味好美
299 MMC marsh & mclennan
300 MMI 摩托羅拉移動

其餘詳見:網路:http://ke..com/link?url=-22PZHgHzJZZ02wV4C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