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三板停牌潮來襲時好還是壞
企業長期大面積停牌,可能是新三板市場特有的現象。
新三板規定企業停牌原則上不應超過3個月,很多企業就「活用」規定,「原則上」無限期停牌。
根據讀懂新三板研究中心數據,截止6月23日,新三板停牌公司數量已增至880家,停牌超過100天的非IPO企業已有179家,1.22萬人次被關其中。
長期停牌造成的「無法退出」,讓新三板投資者格外藍瘦。一般來說,「刊登重要公告、擬籌劃重大資產重組、因IPO受理停牌」是新三板公司停牌的三大主要理由,但是有不少公司停牌的真實原因其實只是「怕交易拉低股價」。
一、880家新三板公司加入停牌行列,停牌進入加速度
停牌正成為新三板市場的一股趨勢!
根據Choice數據,2016年6月底,新三板停牌企業只有261家;2017年4月底,增加到551家;而到2017年6月23日,已經增加到了880家。
從數據中可以明顯看出,三板企業停牌已經進入加速度。即使剔除276家因為年報未披露而停牌的公司,5月仍有76家停牌,而進入6月,進一步增加到95家,遠高於歷史平均水平。
「想離開新三板」是這股停牌潮的幕後推手之一。根據讀懂新三板研究中心數據,880家停牌企業中,有86家就是因為要摘牌,而其中83家是從2017年才開始停牌的;還有94家企業是因為IPO被受理而停牌,其中30家是進入2017年後才停牌的。
除了摘牌和IPO,其它企業停牌原因則比較籠統,「重要事項未公告、擬籌劃重大資產重組」是被用的最多的兩個理由。
不過對於那些長期停牌的公司來說,事情就沒有這么簡單了。
二、179家非IPO企業停牌時間超過100天,最長的超過3年
一家三板公司停牌可以停多久?「原則上」是無限期。
股轉2015年11月發布執行了最新的停復牌操作規定,根據這份規定,「股票暫停轉讓期間,應當至少每十個轉讓日披露一次未能復牌原因以及相關事件進展」。為了解決無合理理由長期停牌的問題,該指南還增加了最晚恢復轉讓日和申請延期恢復轉讓的規定,「暫停轉讓原則上不應超過3個月」。
請注意是「原則上」,並不是強制規定。股轉爸爸原本是出於好意,為了呵護市場,結果很多公司「活用」了股轉爸爸的好意,「原則上」無限期停牌。「甚至有公司在消除最初導致停牌的因素之後,籠統地以『 正在籌備重大事項』為由繼續停牌」,安信證券首席研究院諸海濱在研報中這樣寫道。
像這樣長時間停牌的企業有多少呢?根據讀懂新三板研究中心數據,新三板目前停牌超過100天的非IPO公司已經達到179家。其中停牌時間最長的ST樺清,從2014年1月13日開始停牌到2017年6月16日,已經整整過去了1250天,超過三年。
在ST樺清面前,著名的「停牌小王子」九鼎集團也要甘拜下風,排在第二。從2015年6月8日九鼎投資借殼A股停牌開始,已經停牌739天,兩年多一點點。
其他企業也不示弱,停牌時間超過18個月的企業就有7家,停牌時間在12—18個月的企業有14家,在6—12個月區間里的企業則有77家,另外還有81家企業停牌時間在3—6個月區間里。
為什麼這些企業要長期停牌呢?
讀懂新三板研究員了解到,大部分公司的確存在影響公司股價的重要事項,不過也有部分公司只是出於「市值管理」的目的,「據我們所知,其實有的公司並不是因為有重大事項而重組,只不過怕交易拉低股價而一直處於停牌狀態,有的公司甚至知道我們機構要交易了,提前在我們交易前停牌了」。
三、1.22萬名「股東」被埋,等待他們的大概率還有復牌暴跌
公司長期停牌,「坑」的自然是迫切需要退出的投資者。
根據讀懂新三板研究中心數據,被關的投資者人數可不少。這179家企業掛牌初始股東為2788人次。截止目前,總股東已經達到1.50萬人次,增加了1.22萬人次。需要提醒的是,這裡面有重復的部分。
但從這些企業的歷史定增金額來看,被關的資金可不少。
截止目前,這179家企業中有100家在掛牌後發過定增,佔比達到55.86%。而且這些企業融資能力一點也不弱,融資總額達到了376億元。376億元是什麼概念,今年以來截止6月6日,新三板企業總融資額才575億元。
很多投資機構現在很難受,比如停牌已超4個月的宣愛智能,就讓「四川信託-皓熙新三板1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這只基金躺了槍。這家機構2015年認購了宣愛智能230萬股,此前一直在退出,根據最新的年報數據,該信託計劃還持有宣愛智能116萬股。
有些機構在停牌股上連續「踩雷」,某機構旗下就有8隻產品買到了停牌股。
有的機構因為所投企業停牌,到期產品被迫延期。今年3月份,大業信託就發布臨時公告,稱其發起設立的「大業信託·新三板5號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將自動延期,延期的理由是「持有掛牌公司股票停盤致使信託財產無法變現」。 該信託計劃自2017年3月6日起將自動延期,直至信託財產全部變現為止。
不過,好在大業信託與投資者簽訂的《信託合同》中有過約定,「如本合同約定的信託計劃終止情形出現時,信託財產因持有的掛牌公司股票停牌、市場交易量不足等原因致使無法全部變現的,則全體受益人同意本信託計劃自動延期,直至信託財產全部變現為止。因信託財產不能全部變現而延期的,延期期間產生的全部信託費用由受益人承擔。」
面對投資企業的無限期停牌,投資者能做的其實很有限。「我們也很困擾,只能跟企業溝通,一般情況下也會得到企業的反饋,不過什麼時候復牌不是我們能掌控的,除此之外沒有太好的辦法」,某知名投資機構相關負責人對讀懂新三板研究員表示。
不過也有股東「逼宮」成功,致使企業提前復牌的案例。2016年12月15日,停牌一年多的信中利發布公告,稱公司股票將於2016年12月16日起恢復轉讓,公告中有些「無奈」地表示,公司整改仍未完成,復牌是鑒於公司股東的訴求。
不過就算股票成功復牌,還有暴跌在等著投資者。12月16日開盤後,信中利的股價從復牌前的14元/股一路最低跌至4元/股。截至收盤,股價為5元/股,當天跌幅達到了64.29%。
這一年多來,新三板估值中樞不斷下移,投資者成了驚弓之鳥。在新三板,很多重組成功的公司也難逃復牌暴跌的命運,一般公司可想而知。
根據讀懂新三板研究中心數據,2017年1月份以來復牌的做市企業一共有70家,復牌當天股價下跌的有50家,佔比達到71.42%,這70家企業當天股價漲幅中位數為-5.87%。
那些本來就停在高位的公司,一旦復牌會怎麼樣,不敢想像,未來等待這些投資者的又將會是什麼呢?
㈡ 公司新三板上市交易後的股價與原始股股價的漲幅
正常主要看企業的類型,發展,新三板也有很多股票在5元以下
㈢ 為什麼 新三板 做市商 股票 這么少
全國股轉系統對做市商取得初始庫存股數量的下限有規定,但對做市過程中庫存股票的上限未作規定。而《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股票轉讓細則(試行)》中表示,「單個做市商持有庫存股票達到掛牌公司總股本20%時,可以免於履行買入報價義務……並最遲於該情形發生後第3個轉讓日恢復正常雙向報價」,意味著單個做市商持有的庫存股票是允許達到掛牌公司總股本20%的,但如果將庫存股票看作券商自營業務來實施監管,那麼根據《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標管理辦法》規定,「證券公司經營證券自營業務的,持有一種權益類證券的市值與其總市值的比例不得超過5%,但因包銷導致的情形和中國證監會另有規定的除外」,這又意味著庫存股票不能越過公司市值5%這一「紅線」。
新三板定位於為中小微企業服務,這些中小微企業有不少處於企業生命周期的前端,商業模式還不太成熟,業績波動大,投資風險高,股權比較集中。
根據當前業務規則,三板做市牌照仍為券商所壟斷,78家券商為619家企業提供做市服務。其中,齊魯證券、國信證券、廣州證券、上海證券、天風證券的做市企業數量分別達到141家、90家、85家、83家、80家,位居前五席。619家做市企業和78家做市券商卻不能保證企業的流動性。7月22日,619家做市企業僅有352隻成交,佔比僅57%,而在352隻有成交記錄的股票中,尚有154家企業全天成交量不足10手,成交額超過100萬的僅有34家。
選擇做市的好處:
在施行做市商制度後,交易活躍度驟升有利於提高上市企業的知名度,選擇一個可靠的、有較大知名度的做市商做市,可以提高上市企業的知名度、可信賴性。
有利於上市公司股票價格的透明度及可信度。
有利於股票價格的穩定性,因為做市商為了維持股票價格的穩定性,必然保有一定的資
金來維持價格穩定。
有利於保持公司股票價格的流動性,因為做市商同時報賣價和買價,利於投資者做出決
策並買賣。
有利於公司股東股票出讓,如果公司股東在做市商交易下分批出讓股票,做市商因對公
司較了解,故會在合理價格情況下購買股東出讓股票.
選擇做市的弊端:
做事價格被做市商壟斷,由於做市商擁有一定的資金及知名度,買賣雙方都通過做市商
買賣股票,故容易造成股票交易價格被做市商壟斷容易被一家做市商壟斷,故上市公司需要和各個做市商一起協調溝通,保證價格的公允性
㈣ 三板市場有哪些股票
截止目前8月21日,新三板一共有11543家企業掛牌上市,基礎層10157家,創新層1386家,其中選擇做市轉讓的有1494家,協議轉讓的有10049家,不管是做市轉讓還是協議轉讓都需要到證券公司開通新三板賬戶(需滿足兩個條件1.近10個工作日金融資產達到500萬人民幣,2.2年的證券投資經驗,缺一不可,如果資產達不到要求可以找當地的墊資公司,支付1萬左右的費用即可協助開通了),之後在證券賬戶的股轉系統里選擇要購買的股票,輸入席位號,預約號,股東號就可以交易了,希望對您有幫助
㈤ 一文看懂什麼是新三板
新三板定義和運營機構
新三板又稱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是經國務院批准,依據證券法設立的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也是第一家公司制證券交易所。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為其運營機構,於2012年9月20日在國家工商總局注冊,2013年1月16日正式揭牌運營,注冊資本30億元,注冊地在北京。
新三板定位和職能
新三板定位於非上市股份公司股票公開轉讓和發行融資的市場平台,為公司提供股票交易、發行融資、並購重組等相關服務,為市場參與人提供信息、技術和培訓服務。在這個平台上,具有代辦系統主辦券商業務資格的證券公司採用電子交易方式,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規范股份轉讓服務。
新三板來源和發展
新三板最早發源於北京中關村,主要是一些相對高科技的企業。而之所以叫「新」三板,是因為還存在一個老三板,主要是承載原STAQ、NET系統掛牌公司和退市企業的公司股權轉讓。
2006年,中關村科技園區非上市股份公司進入代辦轉讓系統進行股份報價轉讓,稱為「新三板」。由於中關村的企業有限,因而當時的新三板成交量有限,交投極度不活躍。
2012年,上海張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武漢東湖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天津濱海高新區加入新三板試點,至此新三板擴大到4個國家級高新園區,項目來源大大擴展。
2013年底,證監會宣布新三板擴大到全國,對所有公司開放。2014年1月24日,新三板一次性掛牌285家,並累計達到621家掛牌企業,宣告了新三板市場正式成為一個全國性的證券交易市場。
到2015年3月已有2100餘家公司在新三板掛牌,從家數和總市值上來說已經較為龐大。
2.新三板掛牌(上市)條件
1、依法設立且存續滿兩年。有限責任公司按原賬面凈資產值折股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存續時間可以從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之日起計算;
2、業務明確,具有持續經營能力;
3、公司治理機制健全,合法規范經營;
4、股權明晰,股票發行和轉讓行為合法合規;
5、主辦券商推薦並持續督導;
6、全國股份轉讓系統公司要求的其他條件。」
對掛牌准入條件的具體細化解讀,請詳見我司已發布的《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條件適用基本標准指引(試行)》。
3.新三板交易規則
股票轉讓方式
股票轉讓可以採取協議方式、做市方式、競價方式或其他中國證監會批準的轉讓方式。經全國股份轉讓系統公司同意,掛牌股票可以轉換轉讓方式。掛牌股票採取做市轉讓方式的,須有2家以上做市商為其提供做市報價服務。
股票轉讓時間
每周一至周五上午9:15-11:30,下午13:00-15:00,轉讓時間內因故停市,轉讓時間不作順延,遇法定節假日和全國股份轉讓系統公司公告的休市日,全國股份轉讓系統休市。
買賣股票的申報數量
買賣股票的申報數量應當為1000股或其整數倍;賣出股票時,余額不足1000股部分,應當一次性申報賣出。
股票轉讓單筆申報最大數量不得超過100萬股。
股票價格變動單位
股票轉讓的計價單位為「每股價格」;轉讓申報價格最小變動單位為0.01元人民幣。
有效報價區間
開盤集合競價的申報有效價格區間為前收盤價的上下20%以內;連續競價、收盤集合競價的申報有效價格區間為最近成交價的上下20%以內;當日無成交的,申報有效價格區間為前收盤價的上下20%以內。
不在有效價格區間范圍內的申報不參與競價,暫存於交易主機,當成交價波動使其進入有效價格區間時,交易主機自動取出申報,參加競價。
漲跌幅限制
不設漲跌幅限制。
4.新三板股票查詢
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記錄了全部新三板掛牌公司、兩網及退市公司的行情和公告等信息,輸入證券代碼或證券簡稱即可查詢。
5.三板市場
新三板出現後,中國的二級市場由上至下可以分為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和新三板。主板主要是大盤藍籌的匯集地,中小板是細分行業龍頭企業的源泉,創業板是創新企業的助推器,而新三板是中小高新企業的搖籃。
6.新三板開戶條件
新三板開戶條件與開戶流程
1、機構投資者
(1)注冊資本5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法人機構;
(2)實繳出資總額5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合夥企業。
2、自然人投資者
(1)投資者本人名下前一交易日日終證券類資產市值500萬元人民幣以上。證券類資產包括客戶交易結算資金、股票、基金、債券、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等,信用證券賬戶資產除外。
(2)具有兩年以上證券投資經驗,或具有會計、金融、投資、財經等相關專業背景或培訓經歷。
投資經驗的起算時點為投資者本人名下賬戶在全國股份轉讓系統、上海證券交易所或深圳證券交易所發生首筆股票交易之日。
新三板開戶流程:
1、投資者辦理新三板開戶須持有效身份證明文件及深圳股東帳戶,沒有深圳股東賬戶的須先開設後再辦理新三板開戶手續。
2、投資者書面簽署《買賣掛牌公司股票委託代理協議》和《掛牌公司股票公開轉讓特別風險揭示書》,並抄錄《掛牌公司股票公開轉讓特別風險揭示書》中的特別聲明。
3、投資者買賣掛牌公司股份,須委託主辦券商辦理,與主辦券商簽訂代理報價轉讓協議。投資者賣出股份,須委託代理其買入該股份的主辦券商辦理。如需委託另一家主辦券商賣出該股份,須辦理股份轉託管手續。
7.三板指數
1、全國股轉系統首批指數於何時發布?
答:全國股轉系統指數編制工作於2014年5月正式啟動,首批指數委託中證指數公司進行編制,2015年3月18日正式發布指數行情。
2、首批指數的名稱與代碼是什麼?
答:全國股轉系統首批推出兩只指數:
其一為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成分指數,指數簡稱:三板成指,英文名稱:NEEQ COMPONENT INDEX,英文簡稱:NEEQ COMPONENT,指數代碼:899001。
其二為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做市成份指數,指數簡稱:三板做市,英文名稱:NEEQ MARKET MAKING COMPONENT INDEX,英文簡稱:NEEQ MARKET MAKING,指數代碼:899002。
3、首批指數有何特點?
答:(一)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成分指數(三板成指)的特點為:覆蓋了全市場的表徵性功能,包含協議、做市等各類轉讓方式股票,並考慮到目前協議成交連續性不強,該指數擬每日收盤後發布收盤指數。
(二)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做市成份指數(三板做市)的特點為:聚焦於交投更為活躍的做市股票,兼顧表徵性與投資功能需求,並於盤中實時發布。
4、首批指數編制主要考慮哪些市場因素?
答: 一是股票轉讓方式。全國股轉系統支持協議、做市和競價三種交易方式,目前已實施協議和做市兩種交易方式,三板指數編制需要考慮多元交易方式問題。特別是協議交易,存在股票交易連續性不強、價格走勢不平穩等情形,因此協議轉讓的股票不適宜單獨發布指數;而做市轉讓方式,通過做市商雙向報價,市場成交價格的連續性顯著改善,使得指數能夠較客觀反映市場整體成交價格變化情況。
二是市場規模發展。全國股轉系統是新市場,掛牌公司總數處在快速增長中。從2013年1月16日正式揭牌運營到現在兩年多時間,掛牌公司從200家增至2000家以上,增長超過10倍;做市轉讓方式上線以來7個月時間,做市股票也從上線首日的43隻增到200多隻,增長近5倍。如果這種發展速度保持相對較長的時間,採用固定指數樣本股數量的方式,指數的市場覆蓋面和表徵功能將不夠穩定。
三是市場結構特徵。首批推出的兩只指數,計算方法與國內外主要股票指數基本一致,具有良好可比性。但是,全國股轉系統主要服務於創業、創新和成長型中小微企業,包容性很強;掛牌公司在規模、行業分布等方面也表現出多元化特徵。目前股本最大的有40億股以上,最小的僅有200萬股;股票市值最大的佔全市場10%以上,行業市值分布方面,也較集中於信息技術業、金融業等,這種結構上的不均衡,可能對指數表徵性產生很大影響。因此,在編制方法上,對權重系數做了適當調整。
5、首批指數是如何編制形成的?
答:在指數計算方法方面,「三板成指」、「三板做市」均採用派氏加權平均法計算,以流通股本為權重,並使用除數法進行市值修正。以2014年12月31日為基期,基點為1000點。
樣本股數量確定:剔除無成交記錄的掛牌公司,並採用市值覆蓋標准(不固定樣本數)確定樣本股數量,覆蓋比例為85%。
樣本股選擇及調整:綜合考慮市值和股票流動性指標,採用行業匹配的方法,指數樣本股行業劃分採用投資型行業分類標准,參照全球行業分類系統標准(簡稱GICS);限制個股及行業的最大權重,單只股票最高權重佔比不超過5%,單個行業最高權重佔比不超過25%,避免因單一行業或個股出現極端情況時可能造成指數失真的情況;結合目前市場迅速發展的市場特點,「三板成指」、「三板做市」將按季度進行調整,每年3月、6月、9月、12月的第二個星期五收盤後的下一個轉讓日作為樣本股調整時間。「三板成指」最近一期的樣本股共包含332隻股票,「三板做市」最近一期的樣本股共包含105隻做市轉讓股票。
6、全國股轉系統是否還會推出其他指數?
答:目前,全國股轉系統市場無論從廣度還是深度方面,發展空間還非常大,從國內外證券市場的發展歷程來看,指數作為投資基準,以及基金、期貨、期權等產品創新的基礎工具,是一種必然趨勢。全國股轉系統將根據市場統計管理與投資需求,持續加大開發力度,陸續研發其他指數,不斷豐富完善指數體系。比如,對行業、產業的投研需求,需要我們研究開發各行業指數、產業指數;對不同規模股票,需要我們研究開發大型、中型、小型及其各種組合的規模指數;還有基於其他許多策略或風格偏好的指數等。目前部分機構已著手准備相關指數產品設計准備工作,全國股轉系統歡迎和鼓勵市場機構加大投入,研發設計市場指數。
㈥ 三板市場股票價格查詢
一般的股票分析軟體都提供三版行情。下載一個股票分析軟體就可以看到。
㈦ 股市中的「一板」、「二板」和「三板」市場是如何區分的
「一板」是上交所、深交所的主板市場。
「二板」是創業板。
「三板」是股份代轉讓系統。新三板是國家級高新技術科技園區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進行代辦股份轉讓的平台。
「四板」是區域性櫃台市場。例如上海股權交易所、重慶股權交易所等地方性、區域性的交易市場。
(7)新三板股票7月10號走勢圖擴展閱讀
各市場介紹:
1、一板市場
一板市場是資本市場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能夠反映經濟發展狀況,有「晴雨表」之稱。
一板市場對發行人的營業期限、股本大小、盈利水平、最低市值等方面的要求標准較高,上市企業多為大型成熟企業,具有較大的資本規模以及穩定的盈利能力。
在我國一板市場是指滬深兩市的A股當中60開頭和000開頭的股票。
2、二板市場
二板市場又稱「第二板」,是與一板市場相對應而存在的概念,主要針對中小成長性新興公司而設立,其上市要求一般比「一板」寬一些。
與主板市場相比,二板市場具有前瞻性、高風險、監管要求嚴格、具有明顯的高技術產業導向等特點。國際上成熟的證券市場與新興市場大都設有這類股票市場,國際上最有名的二板市場是美國納斯達克市場。
二板市場在我國主要是指深市當中的中小板和創業板。它的明確定位是為具有高成長性的中小企業和高科技企業融資服務,是一條中小企業的直接融資渠道,是針對中小企業的資本市場。
3、三板市場
三板市場於2001年7月16日正式開辦。作為中國多層次證券市場體系的一部分,三板市場一方面為退市後的上市公司股份提供繼續流通的場所,另一方面也解決了原STAQ、NET系統歷史遺留的數家公司法人股的流通問題。
三板市場起源於2001年股權代辦轉讓系統,最早承接兩網公司和退市公司,稱為舊三板。
2006年,中關村科技園區非上市股份公司進入代辦轉讓系統進行股份報價轉讓,稱為「新三板」。
2012年9月,試點6年的新三板正式擴容。
2013年1月16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正式揭牌運營,與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形成了明確的分工,旨在為處於初創期、盈利水平不高的中小企業提供資本市場服務。
2013年6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確定了加快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多項政策,包括將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試點擴大至全國,鼓勵創新、創業型中小企業融資發展。
4、四板市場
四板市場即場外市場、私募市場、區域市場,針對特定投資者轉讓,交易方式是協議轉讓,而不是競價轉讓,其股東人數不得超過200人,股份並非面向社會公開發行。
㈧ 新三板漲跌幅是多少呢
改革後的新三板分為精選層、創新層和基礎層。
精選層連續競價股票漲跌幅限制為30%,成交首日不設漲跌幅限制,設置臨時停牌機制。
創新層和基礎層集合競價跌幅50%,漲幅100%,做市交易不設漲跌幅
【風險揭示】本信息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代表華泰證券觀點,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