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攜程網的市場分析
導語:國外媒體今天發表分析文章稱,由於攜程網的存在,那些試圖進軍中國網路旅遊服務市場的國外公司必須小心謹慎,包括美國億萬富翁巴里·迪勒(Barry Diller)旗下的Expedia。
攜程網保持高速增長
攜程網是中國最大的網路旅遊服務提供商,過去幾年一直高速增長,而且吸引了龐大的用戶群體。一些投資者擔心,隨著國外公司大舉進入中國市場,攜程網的領先優勢可能不保。但美國投資公司Piper Jaffray的分析師亞倫·凱斯勒(Aaron Kessler)表示:「現在的問題並不是攜程網能否與Expedia競爭,而是Expedia能否與攜程網競爭。」
不計入股權獎勵支出,過去11個季度,攜程網每股收益的年度增幅均達到了兩位數百分比。自2003年中期以來,攜程網銷售額的年度增幅至少也達到了46%。今年第二季度,攜程網的銷售額為3780萬美元,同比增長59%。美國《投資者商報》為攜程網美國存托憑證確定的相對實力評分為90分,過去12個月排在所有股票的前10%。攜程網每股收益排名為96位。
分析師看好中國旅遊市場
Gilford證券公司分析師阿西什·塔哈尼預計,2006年到2009年之間,攜程網營收的年均增長速度將達到43%。他表示,在關鍵業績數據方面,例如銷售的酒店客房天數和機票數量,攜程網總是能超過他的預期。攜程網的主要業務是通過網路銷售酒店預訂服務、機票預訂服務和度假旅遊服務,其客戶大多是中國新興的中產階級。
摩根大通預計,2006年中國共有1.37億名互聯網用戶,到2010年將增至1.9億人,因此中國網路旅遊服務市場還有著巨大的增長空間。此外,隨著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臨近,中國酒店和旅館的數量將繼續高速增長,航空公司也將增加更多飛機和航線。花旗中國投資銀行部門高級顧問羅伯特·勞倫斯-庫恩(Robert Lawrence Kuhn)表示,中國政府一直在推動消費支出,而要實現這一目標,最佳途徑就是鼓勵更多人在國內旅遊。
國外競爭者虎視眈眈
由於美國旅遊市場趨於飽和,Expedia等美國旅遊服務巨頭紛紛尋求向新興市場擴張。例如,Expedia通過收購獲得了中國網路旅遊服務公司e龍的控股權;Travelocity於2006年1月收購了新加坡旅遊網站Zuji;Priceline.com與合作夥伴和黃共同運營著一個旅遊網站,主要面向中國香港和新加坡旅遊者。有消息稱,Priceline.com計劃增加在中國市場的投資。
但要在中國市場有所作為,Expedia等美國公司必須面臨攜程網的激烈競爭。目前,攜程網的市值已經達到24億美元,達到主要競爭對手e龍的十倍以上。除攜程網和e龍之外,中國還有很多網路旅服務提供商,它們在本地旅遊市場展開了激烈的爭奪。由於e龍業績增長乏力,本月有消息稱,Expedia可能會將持有的e龍股份出售給攜程網。盡管成立僅9年時間,但攜程網在中國已經有了非常高的知名度,這也是其主要競爭優勢之一。
攜程網的優勢所在
攜程網創建於1999年,啟動資金只有25萬美元,創始人為梁建章和其它三名合夥人。梁建章目前在攜程網擔任董事會主席,今年37歲,畢業於喬治亞理工學院,曾經在矽谷工作多年。在其它旅遊服務公司專注於大城市的星級酒店時,攜程網則將注意力轉向了中檔酒店領域,並因此大獲成功。
分析人士表示,同國外競爭對手相比,攜程網的主要優勢在於更熟悉地區市場、法律和政策。凱斯勒表示:「攜程網比任何一家國外公司都了解中國消費者。攜程網了解中國消費者的需求,並更加關注地區市場。」當然,攜程網並非忽視了大城市。今年6月,攜程網宣布將在北京開設一家線下旅遊代理機構,同傳統旅行社競爭。
凱斯勒同時表示,中國網路旅遊服務行業目前還處於初級階段,未來還有著巨大的增長空間,因此足以同時容納多家勝利者。他說:「這並不是一個勝利者拿走一切的行業。中國網路旅遊服務行業有足夠的空間,可以容納多家勝利者。」
Ⅱ 攜程網有哪些優勢和缺點
一、攜程網的優勢:
1、商業模式
攜程網是將傳統旅遊業與現代電子商務相結合,融合旅遊電子商務的3c商務模式,退出了以克服呼叫、訂購服務、綜合咨詢服務為主的盈利模式。
主要的盈利項目: 酒店預訂代理費,從酒店的盈利折扣返還中獲取的利潤; 機票預訂代理費,顧客訂票費與航空公司出票價格的差價; 自助游與商務游中的酒店、機票預訂代理費; 在線廣告;線路預訂代理費。
2、技術系統
利用互聯網和電話呼叫中心系統等先進的技術平台及各類軟硬體,攜程建立了強大的技術管理系統。
3、管理體系
攜程擁有強大的管理團隊和組織結構合理分工明確,管理層在管理技能業務技巧方面有豐富的經驗。攜程將服務過程分割成多個環節,以細化的指標控制,建立起一套測評體系。 攜程在國內旅遊業種率先採用了製造業的質量管理方法——六西格瑪體系。
4、品牌優勢和服務特色
攜程網每天的訪問量約為十萬人網站頁面點擊為100萬。攜程擁有完善的消費售前服務價值和消費售中服務價值以及完善的消費售後服務價值來滿足客戶需求。
二、攜程網的缺點:
1、商業模式遭遇挑戰
雖然目前攜程的覆蓋度已經較高,能拿到的價格已經很好,但如果不能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增值服務,如果不能進一步提高性價比,上升空間將受到限制。
2、價格不再具備優勢
攜程網其本質是個中介機構,只不過藉助了互聯網做為工具,作為中介最大的風險在於中介雙方直接交易而繞開了中介機構。在酒店的盈利折扣中用戶完全可以和酒店通過攜程網取得聯系後雙方再直接交易,重新分配攜程所應得的中介差價而避開攜程網。
(2)攜程股票趨勢分析擴展閱讀:
功能
酒店:旗艦店訂房有SNP、地圖功能強大、華人禮遇語言不擔心、6鑽7鑽助你挑酒店、鑽石會員額外權益、單獨的親子房搜索引擎
機票:機場大巴時刻表、行李直送機場或火車站、查轉機是否需要簽證、看灰機座位大小、一元接送機
金融:外幣兌換、提供簽證所需存款證明、退稅、領取購物返現券
郵輪:郵輪日歷、找郵輪尾單
當地游:免費攜程巴士、當地向導
其它:榜單(吃住都有榜單,助你挑選)、售後保障、旅行預警。
Ⅲ 投資者疑問重重 去哪兒賣身攜程後成熱門做空目標
據道瓊斯新聞6月3日消息,美股市場對攜程收購去哪兒的交易「並不買賬」。由於去哪兒管理層對攜程的接手不滿,同時對攜程能否順利整合去哪兒,或者只是簡單吞並後者業務,投資者「疑問重重」。去哪兒被借出用於做空的流通股佔比超過27%,成為熱門做空目標。
去年10月,攜程宣布與網路達成股權置換交易,交易完成後,攜程將擁有約45%的去哪兒總投票權,成為去哪兒最大機構股東。然而,隨著核心管理團隊離職、組織架構調整以及航空公司集體抵制,去哪兒股價一路暴跌,短短時間累計下跌近30%。
1月4日,去哪兒發布公告稱,庄辰超目前已經正式離開去哪兒,卸任去哪兒網CEO一職。此後,去哪兒網原CFO趙軼璐、原CTO吳永強、原COO彭笑梅等也相繼離職。半年多來,去哪兒經歷了一連串的組織架構調整,原無線事業群酒店業務線、目的地事業群、酒店及海外事業群合並為大住宿事業部,原無線事業群功能拆分到各個事業部和總部。所有原先成熟而能夠創造高增速的「套路」,被攜程全盤否定。
有評論稱,攜程並購後的去哪兒如今只剩一具空殼。
而業內也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沒有了CC(庄辰超)的去哪兒已經失去了靈魂。
航空公司的集體抵制,也給去哪兒強勢的機票業務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
1月1日,以海南航空、南方航空為首,首都航空、國際航空、重慶航空、四川航空等九大航相繼「發難」去哪兒,航司的公告幾乎一致:由於受到多起關於旅客在去哪兒網購票引起的投訴,包括多收退改簽費用、加價銷售機票、未及時通知不正常航班信息等,航司將關閉其在去哪兒網的旗艦店。
另一方面,酒店事業部成為了這次並購的重災區。在酒店領域,去哪兒被迫將高星酒店業務交給了攜程,據了解大部分的去哪兒網酒店員工已經離職。
內部人心不穩也使得去哪兒員工抱怨增多。有消息爆出,並購後攜程內部對去哪兒員工多有排斥,主要原因在於去哪兒的薪資明顯高於攜程,收入上的「不平等」,讓攜程員工心生委屈。
據了解,去哪兒網員工一年有四次升職的機會,最高可以拿到近30個月薪水,相比之下攜程的員工就顯得有些苦逼,干同樣的活,比去哪兒少掙很多。
事實上,攜程與去哪兒的業務高度重合,攜程原本可以藉此機會將去哪兒優秀的人才納為己用,或是實現互相交流共同進步,最終卻上演了一一出人走茶涼的悲劇。
摩根士丹利在此期間發布研報稱,拋棄激進的推廣策略,意味著去哪兒營收增長極有可能減速。
事實也的確如此。外部航司反擊加上內部人事混亂,刺激著去哪兒的股票一路暴跌,短短時間即累計下跌近30%。這個事件直接給了攜程當頭一棒。原以為已經將去哪兒得到機票渠道穩穩收歸囊中,不曾想不僅沒有成功實現1+1>2,反而還要為去哪兒網的機票業務流失買單。
最新的財報顯示,去哪兒網2015年全年歸屬於去哪兒網股東的凈虧損為73.427億元(11.335億美元),僅第四季度凈虧損就為50.910億元(7.859億美元)。
Ⅳ 攜程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攜程旅遊整合了交通,住宿,餐飲等系列產業的系統旅遊服務資源,為廣大旅遊者提供了優質的服務,實現了自由價廉的旅遊產品開發讓每個客戶感到了攜程的旅遊產品極具吸引力,提升了攜程的核心競爭力。所以攜程的核心競爭力歸根結底是忠誠旅遊事業,竭誠為旅客服務。供參考。
Ⅳ 攜程赴港推進二次上市,二次上市有什麼優勢
企業二次上市可以獲得更多的融資,也可以增加股票的流通度。對於一些有強制退市風險的企業,二次上市也可以把這個風險降低。也可以把每股的價格降低下來,讓更多的散戶入場。
攜程二次上市的優勢
對於攜程來說,他們第一次上市是在納斯達克,股價大約在30美元左右。對於一些散戶來說也比較高,如果在香港二次上市,可以增加總股本,降低每股收益。這樣對於很多散戶來說,每股價格會降低,購買的慾望就會增長。在香港上市也可以讓國內的很多散戶購買到攜程的股票。

結語:其實對於很多企業赴港二次上市也說明了一件事,就是中國的經濟越來越好,而且越來越開放,包容性很強。相對於美國股市,香港股市的投資環境對於中國企業更好。
Ⅵ 攜程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這是否意味著離它正式上市不遠了
上市聆訊就是對企業是否具備上市資格進行的一個審查機制,也意味著離上市不遠了。
首先,我先來廢話一下。
攜程,它是一個平台。
攜程是一個在線票務服務平台,創立於1999年。
攜程可以提供海內外六十多萬家的會員酒店預定和服務,它是中國領先的在線預定服務平台。
像在攜程上邊,可以酒店預定、機票預訂、旅遊預定、門票預定、高鐵預定、火車預定、旅遊管理。
像攜程雖說是個在線票務服務商,但更多的是一個在線旅遊服務軟體。
攜程在2019年的時候被《財富》評為未來的50強,而攜程更是排到了世界第八名,並且攜程也早在2003年的時候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目前的股價為38美元左右。
好了,我的廢話完畢。
Ⅶ 攜程股價是多少
2013年9月30日按當天收盤價29.18美元買入攜程,並持有到現在,收益率幾乎為0。
股價沒漲,並不意味著攜程是一家差公司。因為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攜程幾乎都符合價值投資者對好公司的定義。
2018年中國在線旅遊市場規模14812億,攜程是這個市場的絕對龍頭。同時,從2013年到2018年,攜程非美國通用會計准則下的凈利潤從14.36億元增長到43.12億元,年復合增長率24.6%。
而放眼整個互聯網領域,攜程管理層的能力不說頂級,至少也算得上優秀。從PC時代到移動互聯網,攜程打跨了一個又一個對手,同程、去哪兒、芒果網、途牛、藝龍……即使強如王興,也沒能撼動攜程在高端酒店上的絕對優勢。
看到這里,你可能要問,為什麼這樣一家看上去很優秀的公司,6年後的股價還在原地踏步呢?
原因就是股本擴張。從2014年2月28日到2019年2月28日,攜程通過增發將股本從3291萬股擴張到6948萬股,增長111%。但增發股本並未帶來相匹配的業績增長,這直接導致了攜程股東的權益被稀釋。
Ⅷ 攜程上市當天股價變化
2003年12月9日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首日交易收盤漲88.56%至33.94美元。
攜程(NASDAQ:CTRP)在納斯達克市場初始發行價為18美元,開盤價為24.01美元;截至收盤,該只股票成交量達5,602,472股;其股價較發行價上漲15.94美元,漲幅88.56%;較開盤價上漲9.93美元,漲幅41.36%,至33.94美元。
Ⅸ 前有盈利困局,後有美團追兵,再陷虧損的攜程還能走得下去嗎
9月10日,國內在線旅遊的老大哥攜程發布了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Q2)財報,在Q1扭虧之後,攜程Q2再度陷入了虧損泥潭。營收方面,攜程Q2凈營收為87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9%,環比增長6%。其中:
近幾年來,攜程的負面消息並不少。根據3·15投訴平台8月公布的2019年上半年旅遊投訴數據,涉及OTA的投訴達到365條,其中攜程去哪兒網就占據了274條。去年關於捆綁銷售、大數據殺熟等負面消息加上航空公司不斷提升直銷比例的政策也給攜程帶來了重大的沖擊,去年Q1至Q3訂票業務的同比個位數增長便是一個證明。
攜程的「彈葯」仍然充足,就看它怎麼好好利用了。
Ⅹ 攜程概念股票有哪些
東方航空(600115),最新股價5.64元,總市值923.80億:東方航空2016年7月4日晚間發布定增發行結果顯示,公司以6.44元/股向4名對象合計發行13.27億股,募集資金總額為85.48億元。其中根據此前承諾,攜程通過上海勵程信息技術咨詢有限公司認購金額為30億元,約占東方航空發行完成後總股本的3.22%。
眾信旅遊(002707),最新股價6.79元,總市值61.54億:2016年3月1日,眾信旅遊公布了《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報告書(草案)》(「《關聯交易報告書》」。根據《關聯交易報告書》,眾信旅遊擬採用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上海攜程等11名股東合計持有的北京市華遠國際旅遊有限公司(「華遠國旅」)100%股權,交易作價26億元,其中以新增股份的方式支付收購價款的90.3846%。本次交易全部完成後,眾信旅遊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馮濱持股將從31.80%降至24.36%,仍保持控股地位。上海攜程將持有5.07%股份,將為公司第三大股東。
張家界(000430),最新股價5.81元,總市值23.52億:公司為了迎接移動互聯時代的到來,應對O2O旅遊新業態趨勢下的挑戰和機遇,探索線上與線下優勢經營主體之間基於強強聯合互補共贏思維下的O2O模式,2014年9月28日,公司與攜程計算機技術(上海)有限公司就建立戰略合作關系事宜達成一致,並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