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貴金屬的發展前景如何
從中國股票和期貨發展的歷程中,不難發現任何金融投資市場的發展都要經歷從起步到爆發式發展,再整頓後才能建立較完善和成熟的交易市場。接下來,隨著國家政策的進一步放開,國內投資者對金銀投資認識逐步加深,未來中國貴金屬行業將會發展的更加穩健,更加健康。
(一)政策支持、法律法規的完善
天津礦產資源交易所交易所是經國務院批准,天津市人民政府大力扶持的項目。2008年3月13日國務院批復了《天津濱海新區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按照方案,天津濱海新區將設立全國非上市公眾公司股權交易市場,即OTC市場。在政府引導下啟動新一輪金融創新和OTC市場建設。在今年的「兩會」期間,國務院再次批復《天津濱海新區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隨即,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批復中國證監會,同意設立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管部。中國證監會表示,下一步,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管將「切實納入法制軌道」。
(二)貴金屬的發展、現狀及潛在市場需求
金屬的貨幣功能
19世紀之前,黃金、白銀作為主要的流通貨幣,廣泛應用於商品交換和買賣。
1816年,英國頒布金本位製法案,黃金成為世界性貨幣。
1944年5月,布雷頓森林回憶確定黃金與美元掛鉤,確立了美元-黃金本位的戰後貨幣體系。
1973年,美國總統尼克松宣布取消金本位制,至此黃金的貨幣功能宣告終結。
現貨貴金屬交易市場興起
•國家放開黃金管制使商品黃金市場得以發展,也促使金融黃金市場迅速發展,黃金作為一種公認的金融資產開始活躍在投資領域。
•白銀作為現代金融交易手段的歷史沿革伴隨黃金而沉浮,作為早期主要貨幣功能轉化為現代貴金屬市場重要組成部分,和鉑金、鈀金一同構成了日趨活躍的貴金屬交易市場鮮活的代名詞。
現貨貴金屬市場在中國發展
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黃金交易所正式開業,標志著現貨貴金屬市場化在中國邁出了第一步。
2008年12月30日,天津貴金屬交易所正式注冊,2010年2月開始試營業,2012 年2月正式營業,是國內唯一一家做市商模式運營,採用24小時與國際交易市場接軌的交易所
截止2011年底,上海黃金交易所總交易額達4.4萬億元,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現貨貴金屬交易所。
2011年全年天交所交易額超16000億元,與上一年度相比增長高達1140%。
網路電子交易平台的形成
隨著交易規模、交易量的快速提升,原有的委託交易和電話交易模式不再適用。
現發展成為高效的網路交易平台,為千萬投資客戶提供快捷便利的交易服務。
(三)全新的金融理財產品
天津礦產資源交易所現貨T+0延期交收業務,投資者可以選擇合約交易日當天交割,也可以延期交割,採用人民幣報價原則:交易所以倫敦現貨黃金市場價格為基礎,綜合國內黃金市場價格及中國人民銀行人民幣兌美元基準匯率,連續報出現貨黃金人民幣買價及賣價。報價單位:人民幣元/克,報價保留兩位小數。
每周一至周五開市(國家法定節假日及國際市場休市除外),周一早8:00至周六早4:00,結算休市時間:交易日內:凌晨4:00至:5:00;基本於交易日每天23小時不間斷交易。具體開市、休市時間以交易所通知為准。投資者可自行選擇通過電話或網路系統與綜合會員進行現貨全額和現貨延期交收交易。(投資者和綜合會員交易,綜合會員和特別會員交易)。現貨延期交收業務交易量為1000克的整數倍,最小交易量為1000克。延期交收交易採用預付保證金的形式進行。投資者預付交易保證金不低於成交金額的8%。交易所有權根據市場實際情況對保證金比例進行調整。現貨全額交易及延期交易均可向綜合會員進行交割申報,提取或交收實物金條,需支付提(交)貨費。
天礦所採用了做市商交易制度,改變了以往撮合成交給客戶帶來的麻煩,客戶可在任意交易時間下單並即時成交。黃金現貨T+0業務引入了銀行第三方託管帳戶,相關交易費用由交易所代會員統一收取。保證了客戶資金的安全性,客戶可放心交易。
選擇冠通,坐享輕松。
『貳』 如何進行貴金屬市場交易策略分析
進行貴金屬市場交易策略分析首先要求投資者具備扎實的基礎,包括行情分析能力和執行力,以及在面臨行情波動劇烈時保持冷靜思考的能力。在具備了上述能力之後,就可以從基本面和技術面兩個角度出發進行綜合分析。
『叄』 貴金屬和股票有哪些優點缺點
貴金屬:
1、保證金交易,資金使用效率更高,
2、是雙向交易品種,可以買漲買跌,
3、漲跌幅沒有限制,成交量更大,行情走勢更合理
4、交易時間更自由,全天22小時可以交易
5、參入的人群更多,全球范圍
股票:
1、沒有杠桿,全款交易,佔用大量現金流,
2、單向品種只能買漲(僅限A股),
3、漲跌幅有限制,較量小,行情易受少數人的影響
4、交易日內每天四小時,與上班時間沖突
5、主要是內地機構各散戶,以及少量香港資金和外資
高收益必然伴隨高風險,低風險則意味著穩健,對於新手而言,風險越低,在市場上生存時間越長,對於成熟的操作者而言,獲利機會越大越好,因為風險是他們看得懂看得透的。更具自己的實際情況和財務狀況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
『肆』 貴金屬金融行業怎麼樣
貴金屬金融行業還是不錯的,但最主要還是要看貨幣政策、歐美債務危機、全球經濟前景。貴金屬投資分為實物投資和帶杠桿的電子盤交易投資。其中實物投資是指投資人在對貴金屬市場看好的情況下,低買高賣賺取差價的過程。也可以是在不看好經濟前景的情況下所採取的一種避險手段,以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
經濟低迷、銀行存款利息收益甚微,股市疲軟、基金後繼無力,樓市迷霧重重風險加劇,這些主流的理財方式要想跑贏通脹困難重重。這表明投資者手中的錢袋子在縮水,面對世界范圍的經濟動盪、通貨膨脹、金融危機、政局動亂和實際利率過低時,貴金屬會因為其稀缺性、保值力、世界性貨幣功能成為資產避險的天堂。
貴金屬交易屬於金融衍生品投資行業。
貴金屬是黃金、白銀、鉑金、鈀金等八種金屬的統稱,其交易分為大宗交易和電子盤交易,目前市場上所說的貴金屬交易多為電子盤買賣,通過保證金形式增加杠桿,供投資者買賣交易,最初以期貨的形式出現,供現貨交易商做風險對沖,以規避價格波動風險,後期逐漸演變為投機性交易,加入了杠桿的統稱為金融衍生品投資。
『伍』 貴金屬與股票的區別有哪些
投資貴金屬與投資股票既有相似處,也有不同處,它們的主要區別如下。
(1)貴金屬投資的本質是對貴金屬的商品價值和金融價值進行雙重評估,對未來價格走勢提前預測;股票投資的本質是取得某上市公司相應股份的所有權,對該權利的價格走勢提前預測
買入貴金屬投資產品對應的是相應數量與規格的貴金屬實物,或者與貴金屬價格相對應的資產價值;買入股票對應的是相應份額的某上市公司的所有權,這份權利可以參與公司分紅,也可以轉讓。
(2)貴金屬投資分析重宏觀基本面;股票投資既重宏觀面,也重具體的公司面
貴金屬宏觀面分析考察美元價格、宏觀經濟走勢、貴金屬供需關系、地緣政治因素等;股票分析既要考察宏觀經濟形勢、市場資金流動性、股市調控政策等,也要考察公司的經營狀況、盈利能力、潛在的股權變動信息等;
(3)交易機制不同
投資貴金屬面臨多個品種選擇,交易機制各不相同,需要進行多方面的考察與熟悉。建議根據自身的風險偏好和資金規模,選擇適合自己的交易品種;股票的交易機制則相對穩定。
具體說來,如果選擇貴金屬期貨投資,則必須熟悉期貨保證金交易機制的特點、熟悉做空機制與T+0制度、了解交割制度對期貨價格的影響等,總之,一個合格的貴金屬期貨投資者,首先是一個合格的商品期貨投資者。
而股票投資不是保證金交易機制,只能「先買後賣」,不能做空(先賣後買),且實行T+1交易(主要指A股),這相對貴金屬期貨投資,風險更小,但資金效率相對較低。
(4)貴金屬的流動性和國際性比股票強
由於貴金屬的本質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具備易儲藏、易攜帶等優點,其價值不會因為地點的改變而發生變化,因此交易空間可以拓展得更遠,甚至不受國界的限制;而股票具有區域金融產品的屬性,相同的股票在不同的國家不能自由交換,因此交易空間相對受限,盡管目前存在QFII、QDII等制度,但仍然受到額度、匯率等因素的影響,世界性特徵相比貴金屬更差。
(5)貴金屬的保值功能比股票強
貴金屬特殊的商品屬性和金融屬性,決定了它是一個良好的保值工具;而股票的本質是一種所有權憑證,這份憑證的價值受到政治、經濟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對股票交易對應的政治經濟體系依賴性很強,其保值功能遠遠弱於貴金屬。
『陸』 貴金屬投資與股票相比,有哪些優勢
1:交易機制不同 股票有固定交易時間 貴金屬24小時交易
2:模式不同 股票是t+d 也就是你需要隔夜才可以平倉 貴金屬是t+0交易 無交易限制 即買即賣
3:杠桿不容 股票無杠桿 貴金屬交易有杠桿(1:50--1:200)可以以小博大
4:受影響因素不同 股票受政策影響較大 而且容易被大資金控制 貴金屬市場是全球的 相對受大資金沖擊較小。與世界接軌
5:交易品種不容 股票有上萬只股票 相對不好選擇 貴金屬只有單一的幾個產品(黃金 白銀等)分析起來會比較簡單。
『柒』 股票與現貨貴金屬相比,投資哪種比較好或者說它們各有什麼優缺點
適合哪個哪個好。現貨可以當天買賣,而且沒有次數限制,但是現貨市場,尤其是貴金屬現貨市場不太規范,很多騙子公司。股票不能當天買賣,必須隔天買賣。現貨有杠桿可以雙邊交易,股票沒有。但是股票貼近生活,板塊大盤聯動有規律。
『捌』 貴金屬未來發展前景有什麼優勢
——原標題:2019年全球黃金行業市場分析:央行買盤推動需求量增長 中國成為最大黃金消費地區
1、央行買盤推動上半年黃金需求上升至三年高點
根據世界黃金協會數據,2018年,全球黃金供應量為4655.1噸,同比增長1.7%,2019年上半年,黃金供應量為2323.9噸,同比增長2.1%。
從需求市場來看,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全球黃金需求出現較大增長,2018年全球黃金需求量為4396.8噸,同比增長4.7%,2019年上半年黃金需求量為2181.7噸,同比增長7.9%。
近期全球黃金需求增長,主要得益央行黃金買盤推動。2019年第二季度,央行買入224.4噸黃金,使得2019年上半年央行黃金買入量達到374.1噸,同比增長57.4%,較上年同比增加136.5噸,帶動全球黃金需求上升6.75個百分點。
此外,印度珠寶市場的強勁復甦以及黃金ETF持有量增長,也促進了2019年第二季度全球黃金需求的增長。
2012-2019年H1全球黃金供應量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以上數據來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黃金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