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投資技巧 » 買茅台股票的都是什麼心裡
擴展閱讀
美國聯航股票代碼 2025-05-03 21:32:24
在公司股票建立 2025-05-03 21:25:05

買茅台股票的都是什麼心裡

發布時間: 2025-04-16 16:48:46

⑴ 貴州茅台的前景分析

目前貴州茅台市值2139億元人民幣,如果你有錢就放心去買,現在價位是相對一年高位,相對三年劃算,相對十年而言是投資賺錢。關鍵看你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果你有200萬人民幣茅台股票,才佔到市值的十萬分之一,風險從何而來,如果你有20億人民幣茅台股票,也只不過是其百分之一,風險依然很小,估計你沒有這么多的資金。所以, 建議你放心去買,如果你能買夠400萬人民幣,也只是持有茅台股票賬戶持股的平均股數。如果你能放下所謂的風險意識,請盡量去買,越多越好,持股時間超過十年去珍藏,最好是無限期購買,你一定能收獲很多。

⑵ 在股市中,散戶總是喜歡買「低價股」,原因有哪些呢

散戶資金量少。A股市場散戶資金量廣泛偏少,絕大多數散戶的資金連一手貴州茅台集團都很難買到,有些散戶就只有兩三萬元錢,購買了一兩手100元出頭的高價股後,別的什麼也買不了,一旦被罩,就動彈不得,更不要談什麼補倉逃生。「低價股票」風險性非常小些。有些「低價股票」像農行、中行等股票股價才3元出頭一點,的確跌不可跌,有許多「低價股票」包括一些ST「低價股票」,股票價格小於資產總額。

思想觀念愚昧。有一個人准備裝修房屋,因此去銷售市場買木質地板,卻發現里邊地板價格差異很大,有50塊的,也是有500元乃至5000塊的木質地板,但是,他對這種木質地板的差別一無所知,或是雖然知道一點,但一知半解,擔憂受騙上當,因此,最後決定淘便宜木質地板就行,總之一直木質地板並不是?這種思想全過程,便是散戶常買低價股票的典型心理狀態。

⑶ 茅台股為什麼能漲那高

我覺得你自己內心已經知道了
一些可能的心理問題
那就是擔心感情上接受現實難
茅台股票價格高是資金推動的
因為是明顯的主動投資。

⑷ 貴州茅台跌入技術性熊市,茅台股票還值得入手嗎

貴州茅台跌入技術性熊市,茅台股票現在可以買,因為茅台高位回調已經接近25%,已經達到中級調整的極限位置,茅台是稀缺資源,茅台是國粹,茅台的基本面沒有發生任何變化。

股票很多人感覺很難,怎麼做都感覺虧錢,上漲的時候他們任何股票都敢買,下跌的時候任何股票都讓他們感到害怕,總以為跌的時候還要跌,漲的時候還要漲,這就是散戶的典型心理。貴州茅台跌入技術性熊市,茅台股票現在可以買,因為茅台最高價格2600多塊錢,現在價格2011元,回調基本上接近25%,茅台基本面沒有發生任何改變,如果你准備做長線,茅台破2000塊錢就是很好的低吸機會,因為茅台是稀缺資源,它是國粹應該擁有更高的價值。

三、茅台是稀缺資源和國粹應該擁有更高的價值。

酒是中國歷史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茅台作為釀酒企業,作為酒文化的代表,作為國粹應該擁有更高的估值,茅台作為稀缺資源已經不是簡單的白酒,已經擁有了金融屬性和保值功能,茅台估值應該更高,這也是我認為調整之後的茅台應該買的原因。

買股票並長期持有是什麼感受

買股票並長期持有不外乎有兩種不同的感受,即賺錢的感受和賠錢的感受。

1、賺錢的人感受:快樂感、成球感。像林園、但斌買入茅台股票長期持有十幾年,賺得缽滿盆滿,實現了財務自由,被譽為「股神」,都自己創辦了私募基金,事情越做越大,他倆的心裡肯定是美滋滋的,快樂感、成球感一定充滿了人生之路,溢於言表。

2、賠錢人的感覺:痛苦感、挫敗感。比如提問中提及的長期持有中國石油的感覺,我的一位股友真的持有中國石油13年了,從30元開始買起,20元開始補倉,直補到10元後無錢補為止,對中國石油一直抱有一絲翻本的希望,一直不捨得割肉,現在持有成本還在16元,股價只有區區的4.45元,賬戶浮虧33萬元,虧損率竟然高達72.19%。這位股友長時間吃不香、睡不著,甚至噩夢纏身、痛不欲生,小韭菜變成了老韭菜,徹頭徹尾地淪落為股市裡的失敗者。

3、買股票並長期持有一定不能無腦地買入、無腦地一路持有。買股票並長期持有,首先,要確定買入的股票是否值得長期持有,有沒有投資價值,不能選擇性失明;其次,要學會變通,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不能硬扛;再次,要波段做T,千萬不要忘記打新,以期取得收益最大化。

本人以善意之心多次提醒小散們,逢低買入持有,逢高落袋為安;存款不如買銀行股,炒股不如買基金是我的座右銘和行為軌跡,想必有的人一直在跟隨我的腳步行走,收獲滿滿。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我爸爸是一個股市老韭菜,有著兩只壓箱底的個股,已經持有14年了。

可以說這兩只股票,是他為數不多的賺到錢的股票。

原本這兩只股票可能只佔到他股市資產的10%,現在可能占據了半壁江山。

一隻是五糧液,一隻是山東黃金。

兩只股票都是在2007年的頂峰追高買的,其中五糧液足足等了10年才解套,山東黃金則是09年借著黃金的行情就提前起飛。

我沒有仔細看過他的持倉盈虧,但我知道五糧液浮盈應該能有8倍了,山東黃金浮盈有1倍多。

他常笑著對我說,你爸沒什麼遺產,就給你留了點黃金、留了點酒。

或許也就是這個想法,讓他把這兩只股票一直拿到了現在,我估計未來也不太會拋售了。

作為老韭菜,我爸爸做的短線操作,基本上都是悲劇收場。

漲停買,收盤跌停,一天跌掉20%都是家常便飯。

作為散戶,愛追高是正常的,因為喜歡追求刺激。

只不過一個年近70的人了,還學別人打板追漲停,真是讓我有點小無奈。

他經常在感性和理性中來回切換,時而考慮短線操作,時而考慮長線投資。

跌的時候想做長線,漲的時候做短線,是他最常見的心態。

很多人會覺得好像長期持有會有回報,但他也有長期持有,最終股票退市的。

一隻是海潤光伏,一隻是華銳風電。

海潤光伏是1塊多賣掉的,華銳風電是退市都沒賣的。

因為華銳風電退市的時候還有盈利,所以他還覺堅信會再次重回A股市場。

在新能源領域賽道上,他挑選的兩只所謂的牛股,最終都是損失慘重,悲催的收場。

只有買過幾只鋰電池的個股,賺了點錢。

由此可見,新興產業風險之大,一定要審時度勢,不能盲目堅持。

我曾問過他,長期持有感覺到底好不好。

他說看著浮盈很安心,看著浮虧很不爽。

確實,也不是什麼股票,都適合長期持有的。

好的公司,越拿越值錢,爛的公司,越拿越悲劇。

當你長期持有一隻個股的時候,心態會隨著股價焦灼起來,直到股價出現大幅度的上漲或者大幅度的下跌。

大幅度下跌後,基本上就是躺屍狀態了,因為心態崩了,覺得無所謂了。

大幅度上漲後,心理上的安全區就建立了,對於股票的短期波動就不會太在意了。

把時間拉長來看,兩極分化是自然規律。

很多人說長線是金,長線才能賺到錢。

其實拿我爸爸來舉例,就是一個倖存者定律,並不是長線為王。

所謂的倖存者定律,就是你看到他持有的某一隻長線個股出現了較大的漲幅,但是沒有看到更多長線持有的個股,還在地板上摩擦。

持有了8倍的五糧液,完全不足以抹平我爸這20多年在股市虧損的錢。

他買過幾百隻個股,最終賺錢脫手的,可能只有1/3都不到。

持有一隻退市的股票,代表虧損就是100%。

如果是滿倉操作,那麼即便一隻股票漲10倍,都是無法彌補100%損失的。

還有一些股票,07年巔峰過後,都夭折了50-80%,現如今也都在3-5塊。

所以很多人只看到了那些屢創新高的個股,忽略了那些一地雞毛的個股。

事實是,一地雞毛的個股,比起屢創新高的要多的多得多。

但是從市值上來看,那些創新高的個股,正占據整個市場更多的份額。

大市值個股越來越安全,小市值個股越跌越危險。

股民長線賺的錢,就是從小市值成長到大市值的極個別股票。

我認為自己是一個價值投資者,但並不是長線投資者。

股票的投資,低估值的時候有價值,高估值的時候有泡沫。

而資金就是吹泡泡的始作俑者。

上市公司本身的業績,就是內涵和實質。

所謂的低估就是低於這個實質,所謂的高估就是高於這個實質。

市盈率就是衡量這個實質和估值的標准,資金是決定標准衡量的尺度。

長線投資的是趨勢,趨勢中一樣會有價格波動,只能說企業的成長好,趨勢就是向上的。

趨勢向上和股價向上還不一定有必然聯系,因為還有資金在作祟。

舉個例子。

一家上市公司,10年間,企業營收和凈利潤,增長了5倍。

然後股價在前3年漲了10倍,然後7年跌了50%,最終10年漲了5倍。

這種情況合理嗎,肯定是合理的。

對於投資者來說,如果10年前持有,就賺錢了,如果第3年買入,那就虧損了。

我們只能說股票長線投資價值和企業價值相對匹配,僅此而已。

至於做長線投資,短線投資,波段投資,其實都沒有錯,每個人的投資方式和理念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