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投資技巧 » 股票跌倒3毛還有人買嗎
擴展閱讀
分公司原始股票值得買 2025-09-15 22:39:05
2008奧運火炬手 2025-09-15 22:06:44

股票跌倒3毛還有人買嗎

發布時間: 2021-06-08 09:51:44

① 為什麼股票跌停後還有人買入

既然有賣家,必定相對應的就會有買家,只是要區分是主動的買賣還是被動的買賣.今天大跌是因為主動賣出的比主動買入的要大,也就是空方的力量大於多方

② 現在有的基金已經從1元跌到3毛多了,,如果跌完了的話,投資者會怎麼樣

不是,凈值跌完,還有份額,只要這只基金的投資股票上漲,精緻就會恢復。
再說也不會跌完,因為一般的基金在契約中都會約定有一部分現金保留,大約10%左右。就是不會少於1毛的。再說也不是所有的股票都會成0。
基金就得耐心持有,享受分紅的長期收益,不是像股票是為獲得短期的買賣收益。
救當養老金吧,一般的會有一個周期起伏,等次貸危機緩和一些就會逐步上漲的。
步能著急啊。。。現在賣掉那是真正的虧損了。只要分額在就會恢復的。

③ 大盤藍籌每天都跌3個點,為什麼還有人買

證監會是中國股市最大操縱者
2010年06月07日 09:20 來源: 光明網-光明觀察 【字體:大 中 小】 網友評論(1)

據說中國股市的跌停記錄是一個叫國嘉實業的公司,連續27個跌停,從4元多跌到0.6元,股民80%財富蒸發。股票價格不被操縱,會出現這種事情嗎?

數據顯示,截至6月3日,在2010年發行的157隻新股中,已有61隻跌破發行價,破發比例接近4成,華泰證券(601688)上市三個月以來跌幅高達30.25%,成今年破發最嚴重的新股。

如果說是發行價格虛高的問題,那2007年11月上市的中國石油(601857)(最高48.62元)兩年半以來像高山滑雪一路下滑,今日價格10.61元,破發近80%,這可是中國僅有的幾個全球排名考前的國有巨型企業,這是簡單的「發行價格虛高」能解釋的嗎?!再說了,發行價虛高不是一年兩年問題了,股票上市推薦包括評級機構該當何罪?上市公司該當何罪?證監會該當何罪?!

一個網友的記錄:2007年11月5日中國石油(行情,資訊,評論)上市的第一天盤中最高48.62,最低41.70,開盤48.60,收盤43.69,從此廣大持有中石油的股民便站在高崗上往下望,處於萬劫不復之地!!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滿倉中石油(今日價格10.61元,破發近80%)!!!

另外,截至6月3日收盤,滬深兩市5隻「破凈」股全部由鋼鐵板塊上市公司包攬,分別為華菱鋼鐵等以「虛高發行」和「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市場原因都難以解釋如此愈演愈烈的大規模破發和「破凈」。

證監會總說嚴查股市操縱行為,也沒見查處幾個,老鼠倉私募基金操縱股票行為越來越猖狂,甚至所謂的「公募」也逐漸染上了老鼠倉和私募基金操縱股票價格行為惡習,加之相關利益者的狼狽為奸,包括一些媒體槍手大造輿論,誤導投資者,廣大股民損失慘重。今年股指期貨的推出本想抑制證券市場暴漲暴跌,但是效果如何呢?有些人還建議恢復T+0交易,權證現在仍是T+0交易,看看那裡吧,沒有任何價值的末日權證被一次次炒作,不知道秒殺了多少普通股民。 股票以及權證的定價一般都是根據未來預期,難道我們機構的調查預期都是那樣的荒唐嗎?還是其中有別的原因,比如骯臟的幕後交易。武鋼權證於2007年4月作為債券的附品派發上市,以4.383元開盤,2009年4月9日以0.004元謝幕,變成廢紙,開盤價格是謝幕價格的一千多倍。2008年1月8日上海汽車(600104)權證上市交易,最高價是14.95元,2009年12月30日權證收在0.104元,相差144倍。什麼叫圖財害命,那裡就是典型的圖財害命,投資過權證的百姓哀鴻遍野。對此,證監會難道就沒有責任嗎?

目前,寶鋼權證已走向末日,寶鋼股份(600019)今天收盤價6.21,行權價11.8元,幾乎相差一倍,因為超大盤的寶鋼股份近期不可能連續上漲以至翻倍,寶鋼權證現價0.269元與歷史最高的2.23元相差8倍多,看似還有價格,實際上一文不值,估計寶鋼權證謝幕價創權證歷史新低,兩三厘錢也說不定。就這種可預期的狀況,5月31日還上演過暴漲近兩成的鬧劇,不被操縱,會出現這種事情嗎?

問證監會,明顯被操縱的股票包括現在的期指以及之間的聯動,你們真正調查過幾個?處理過幾個?有的漲跌到一定程度就停牌,有的不停,難怪經常有股民抱怨說證監會不僅雙重標准有兩手,還有第三隻手。從這個角度看,證監會是中國股市暴漲暴跌最大的操縱者,而不是別人。

股市有風險,投資請謹慎,這個常理都知道,但關鍵是制度規則的合理透明和完善,執行和貫徹,關鍵是公開、公平和公正。

實際上,有哪個股票不被管理不被操作?管理和操作其實就是操縱。有合理的操作操縱,也有不合理的甚至非法的操作操縱。希望證監會是中國股市最大的明明白白合理合法的操縱者,而不是多方利益博弈中拋棄廣大股民利益,甚至以雙重多重標准執行國家政策法律法規規章規則的暗箱操縱者。

④ 股票都跌到3.4元了,它是否會跌到幾毛錢、

就算跌到幾毛錢你又敢買嗎?你就不相信會一直跌嗎?何必給自己一個心理預期股價會跌到多少~順勢而為~市場漲的時候你就買~跌的時候你就賣~

⑤ 為什麼股票在下跌的時候還有人買是誰在買他們就不怕賠錢嗎專業人士回答謝謝了。

今年的A股市場專治各種不服。

從1200元的貴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恆瑞醫葯,再到3000億市值的醬油股。

什麼樣的白馬股都可能會辜負你,只有消費行業的核心資產才是穩穩的幸福。

不過從傳統意義上的估值情況來看,大消費板塊無論市盈率(PE)還是市凈率(PB),都已經不便宜了:

① 食品飲料行業的PE為32.17倍,達到歷史百分位68%,PB為6.5倍,達到歷史百分位的81%;

② 細分白酒板塊市盈率更是高達32.17倍,遠高於歷史均值水平。

消費股的估值,過高了嗎?

國泰君安零售團隊最新發布《堅守消費龍頭,分享中國成長》,詳細地分析了消費股估值邏輯正在發生的轉變。

本文共2303字,預計閱讀時間10分鍾,拉至本文底部可閱讀本文核心觀點。

還記得美國「漂亮50」嗎?

探討消費白馬股估值是否過高的問題之前,我們不妨先回顧下美國20世紀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謂「漂亮50」,指的是美國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備受追捧的50隻大盤股,它們當中有很多我們至今仍然耳熟能詳的消費品牌,比如麥當勞、可口可樂等等。

「漂亮50」一個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高盈利、高PE同時存在,直譯為「很貴的好股票」。

自1971年開始,「漂亮50」股價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數超過40倍,最高的寶麗來公司估值甚至超過了90倍,而同期標普500估值中位數僅為12倍。

縱觀市場,我們不難發現,消費股尤其受到大資金的重點青睞。分析其背後原因,我們認為有兩點:

1、業務模式清晰,財務內容簡單 2、經濟下行期更具避險屬性

消費股抱團行情何時會結束?

仍舊以美國「漂亮50」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終結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國大幅的財政赤字和信貸擴張積聚高通脹泡沫,糧食危機觸發CPI上行,美聯儲不得不加速收緊貨幣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機爆發,導致通脹進一步惡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蝕企業盈利,企業毛利率和盈利增速雙雙下行,股市由牛轉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開始回落,盈利穩定性受到市場質疑。

我們認為,A股機構「抱團取暖」的現象只可能在兩種情況下被打破:

1)消費龍頭業績持續低於預期,但目前而言,貴州茅台、五糧液、格力電器、美的集團等白馬股營收和凈利潤保持穩定增長;

2)像美國「漂亮50」那樣,A股遭遇大的外部變動,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級或全球經濟斷崖式衰退,但目前來看概率很小。

兩種情況在目前來看可能性都很小。

後續如何配置?

後續配置上,我們建議從兩條主線主線挖掘投資機會。

1)供給看效率:經營效率高、業績增長穩健、競爭優勢明顯的龍頭企業,將會持續通過擠壓中小企業的市場份額來獲得成長,值得重點關注。

2)需求看紅利:三四線市場仍存在巨大的消費需求紅利,看好所處賽道成長性強、行業邏輯和收入端均有支撐的企業,尤其是戰略重心向低線級市場擴張、能夠通過自身管理及成本優勢提升市場份額的龍頭公司。

本文觀點總結:

1從傳統意義上來說,大消費板塊現在已經不便宜了。

2 但消費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其龍頭股不應簡單按照市盈率(PE)判斷估值水平高低。

3消費行業的估值體系正在從PE模型向DDM模型轉變。消費龍頭一旦建立起足夠深的「護城河」,穩健增長、市佔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續分紅等就足以支撐其估值水平。

4 國內資金和海外資金在大消費行業保持了較高的配置熱情。消費股受到大資金青睞的原因是其業務模式清晰,財務內容簡單,且在經濟下行期更具避險屬性。

5 消費股抱團行情在短期內不容易被打破。後續配置上,從供給看,關注龍頭企業;從需求看,關注成長性強、行業邏輯和收入端均有支撐的企業。

⑥ 股票一直跌為什麼還有人買

股票一直跌為什麼還有人買?股票下跌也會有人買的,首先市場當中會存在一些憑感覺交易的股民,這部分股民存在懵懂的交易行為,就是只憑感覺交易,覺得這只股票價格夠低了,可以買了,他就買了,市場上存在相當多的這樣的交易行為,其次,股票下跌並不代表一隻股票沒有價值,股票的市場價格和它的價值在某個時間會脫離開,這也是價值投資者所追尋的東西,比如巴菲特,他就不會在乎股票是否是下跌的,而是在乎這只股票是否有持續創造財富的價值,如果判斷它有價值的話,他就會利用股票的下跌去買。所以即使股票下跌也一樣會有人買的。

⑦ 現在有很多股票都在兩三塊錢,為什麼沒有人敢買

沒人買就沒得漲,都不敢買就不可能漲,沒准還要跌,既然能跌到兩三塊為什麼就不能跌到一兩塊呢?

⑧ 為什麼股票都跌得這么低還有人賣出

1、股票下跌還有人賣出的原因是:止損!為了避免損失更多的錢,所以唯有割肉賣出股票了。也有可能是發現有更好的股票投資了,所以賣掉這個股票,再買那個看好的股票。
2、止損也叫「割肉」,是指當某一投資出現的虧損達到預定數額時,及時斬倉出局,以避免形成更大的虧損。其目的就在於投資失誤時把損失限定在較小的范圍內。股票投資與賭博的一個重要區別就在於前者可通過止損把損失限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同時又能夠最大限度地獲取成功的報酬,換言之,止損使得以較小代價博取較大利益成為可能。股市中無數血的事實表明,一次意外的投資錯誤足以致命,但止損能幫助投資者化險為夷。

⑨ 為什麼股票跌的很厲害,賣的時候還是有人買什麼人賣這些跌的很厲害的股票

今年的A股市場專治各種不服。

從1200元的貴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恆瑞醫葯,再到3000億市值的醬油股。

什麼樣的白馬股都可能會辜負你,只有消費行業的核心資產才是穩穩的幸福。

不過從傳統意義上的估值情況來看,大消費板塊無論市盈率(PE)還是市凈率(PB),都已經不便宜了:

① 食品飲料行業的PE為32.17倍,達到歷史百分位68%,PB為6.5倍,達到歷史百分位的81%;

② 細分白酒板塊市盈率更是高達32.17倍,遠高於歷史均值水平。

消費股的估值,過高了嗎?

國泰君安零售團隊最新發布《堅守消費龍頭,分享中國成長》,詳細地分析了消費股估值邏輯正在發生的轉變。

本文共2303字,預計閱讀時間10分鍾,拉至本文底部可閱讀本文核心觀點。

還記得美國「漂亮50」嗎?

探討消費白馬股估值是否過高的問題之前,我們不妨先回顧下美國20世紀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謂「漂亮50」,指的是美國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備受追捧的50隻大盤股,它們當中有很多我們至今仍然耳熟能詳的消費品牌,比如麥當勞、可口可樂等等。

「漂亮50」一個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高盈利、高PE同時存在,直譯為「很貴的好股票」。

自1971年開始,「漂亮50」股價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數超過40倍,最高的寶麗來公司估值甚至超過了90倍,而同期標普500估值中位數僅為12倍。

縱觀市場,我們不難發現,消費股尤其受到大資金的重點青睞。分析其背後原因,我們認為有兩點:

1、業務模式清晰,財務內容簡單 2、經濟下行期更具避險屬性

消費股抱團行情何時會結束?

仍舊以美國「漂亮50」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終結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國大幅的財政赤字和信貸擴張積聚高通脹泡沫,糧食危機觸發CPI上行,美聯儲不得不加速收緊貨幣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機爆發,導致通脹進一步惡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蝕企業盈利,企業毛利率和盈利增速雙雙下行,股市由牛轉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開始回落,盈利穩定性受到市場質疑。

我們認為,A股機構「抱團取暖」的現象只可能在兩種情況下被打破:

1)消費龍頭業績持續低於預期,但目前而言,貴州茅台、五糧液、格力電器、美的集團等白馬股營收和凈利潤保持穩定增長;

2)像美國「漂亮50」那樣,A股遭遇大的外部變動,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級或全球經濟斷崖式衰退,但目前來看概率很小。

兩種情況在目前來看可能性都很小。

後續如何配置?

後續配置上,我們建議從兩條主線主線挖掘投資機會。

1)供給看效率:經營效率高、業績增長穩健、競爭優勢明顯的龍頭企業,將會持續通過擠壓中小企業的市場份額來獲得成長,值得重點關注。

2)需求看紅利:三四線市場仍存在巨大的消費需求紅利,看好所處賽道成長性強、行業邏輯和收入端均有支撐的企業,尤其是戰略重心向低線級市場擴張、能夠通過自身管理及成本優勢提升市場份額的龍頭公司。

本文觀點總結:

1從傳統意義上來說,大消費板塊現在已經不便宜了。

2 但消費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其龍頭股不應簡單按照市盈率(PE)判斷估值水平高低。

3消費行業的估值體系正在從PE模型向DDM模型轉變。消費龍頭一旦建立起足夠深的「護城河」,穩健增長、市佔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續分紅等就足以支撐其估值水平。

4 國內資金和海外資金在大消費行業保持了較高的配置熱情。消費股受到大資金青睞的原因是其業務模式清晰,財務內容簡單,且在經濟下行期更具避險屬性。

5 消費股抱團行情在短期內不容易被打破。後續配置上,從供給看,關注龍頭企業;從需求看,關注成長性強、行業邏輯和收入端均有支撐的企業。

⑩ 為什麼股市在下跌還有人買入他們是怎麼想的

今年的A股市場專治各種不服。

從1200元的貴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恆瑞醫葯,再到3000億市值的醬油股。

什麼樣的白馬股都可能會辜負你,只有消費行業的核心資產才是穩穩的幸福。

不過從傳統意義上的估值情況來看,大消費板塊無論市盈率(PE)還是市凈率(PB),都已經不便宜了:

① 食品飲料行業的PE為32.17倍,達到歷史百分位68%,PB為6.5倍,達到歷史百分位的81%;

② 細分白酒板塊市盈率更是高達32.17倍,遠高於歷史均值水平。

消費股的估值,過高了嗎?

國泰君安零售團隊最新發布《堅守消費龍頭,分享中國成長》,詳細地分析了消費股估值邏輯正在發生的轉變。

本文共2303字,預計閱讀時間10分鍾,拉至本文底部可閱讀本文核心觀點。

還記得美國「漂亮50」嗎?

探討消費白馬股估值是否過高的問題之前,我們不妨先回顧下美國20世紀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謂「漂亮50」,指的是美國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備受追捧的50隻大盤股,它們當中有很多我們至今仍然耳熟能詳的消費品牌,比如麥當勞、可口可樂等等。

「漂亮50」一個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高盈利、高PE同時存在,直譯為「很貴的好股票」。

自1971年開始,「漂亮50」股價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數超過40倍,最高的寶麗來公司估值甚至超過了90倍,而同期標普500估值中位數僅為12倍。

縱觀市場,我們不難發現,消費股尤其受到大資金的重點青睞。分析其背後原因,我們認為有兩點:

1、業務模式清晰,財務內容簡單 2、經濟下行期更具避險屬性

消費股抱團行情何時會結束?

仍舊以美國「漂亮50」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終結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國大幅的財政赤字和信貸擴張積聚高通脹泡沫,糧食危機觸發CPI上行,美聯儲不得不加速收緊貨幣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機爆發,導致通脹進一步惡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蝕企業盈利,企業毛利率和盈利增速雙雙下行,股市由牛轉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開始回落,盈利穩定性受到市場質疑。

我們認為,A股機構「抱團取暖」的現象只可能在兩種情況下被打破:

1)消費龍頭業績持續低於預期,但目前而言,貴州茅台、五糧液、格力電器、美的集團等白馬股營收和凈利潤保持穩定增長;

2)像美國「漂亮50」那樣,A股遭遇大的外部變動,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級或全球經濟斷崖式衰退,但目前來看概率很小。

兩種情況在目前來看可能性都很小。

後續如何配置?

後續配置上,我們建議從兩條主線主線挖掘投資機會。

1)供給看效率:經營效率高、業績增長穩健、競爭優勢明顯的龍頭企業,將會持續通過擠壓中小企業的市場份額來獲得成長,值得重點關注。

2)需求看紅利:三四線市場仍存在巨大的消費需求紅利,看好所處賽道成長性強、行業邏輯和收入端均有支撐的企業,尤其是戰略重心向低線級市場擴張、能夠通過自身管理及成本優勢提升市場份額的龍頭公司。

本文觀點總結:

1從傳統意義上來說,大消費板塊現在已經不便宜了。

2 但消費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其龍頭股不應簡單按照市盈率(PE)判斷估值水平高低。

3消費行業的估值體系正在從PE模型向DDM模型轉變。消費龍頭一旦建立起足夠深的「護城河」,穩健增長、市佔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續分紅等就足以支撐其估值水平。

4 國內資金和海外資金在大消費行業保持了較高的配置熱情。消費股受到大資金青睞的原因是其業務模式清晰,財務內容簡單,且在經濟下行期更具避險屬性。

5 消費股抱團行情在短期內不容易被打破。後續配置上,從供給看,關注龍頭企業;從需求看,關注成長性強、行業邏輯和收入端均有支撐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