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投資技巧 » 股票看研報的重要性
擴展閱讀
董事長建議買自己的股票 2025-09-15 15:03:33
投資股票和基金比例 2025-09-15 15:02:49

股票看研報的重要性

發布時間: 2021-06-09 06:45:31

❶ 炒股,為什麼一定要學會看研報

先來看下,什麼是研報?研報是券商或大行研究部門對上市公司或行業、宏觀、行情預測等等的研究性報告。其中,證券研究報告一般面向眾多機構投資者,因為同時發布,會對股票價格產生一定的影響。為什麼會產生影響,很簡單,因為如果報告研究扎實,這些有大資金的機構相信了研究結論,就會買進或賣出嘛

❷ 股票的研報數據越高股票就更好嗎

相信很多股民都會有這樣的感受,就是做股票投資的時候,是不是應該相信券商發布的研報?很多股民都對研報半信半疑,有些人會覺得研報有用,有些人則覺得那根本就是「坑爹」的玩意兒。我覺得,研報是否可信?是否有用?還得看具體情況來定。一般什麼時候券商會出研報呢?就是上市公司出業績的時候,比如業績預告增幅很大的時候,券商就會大量對某隻股票進行重點分析。基本上都是業績數據很靚麗的上市公司,券商才會重點對它發布相關的研報,而且還不止一家券商對其分析。很多股民為什麼會覺得研報不可信?原因在於幾點:第一,是研報的分析不夠理性,偏主觀性。比如剛好這家券商重倉買了某隻股,於是就變成了對這只股「唱贊歌」的形式,更多的還是主觀性的去唱多這只股,於是就讓股民覺得這家公司哪哪都好,好像不買這只股就錯失幾個億一樣。第二,研報的數據不夠准確,不夠客觀。券商更多的還是囫圇吞棗,東抄抄,西抄抄,很多上市公司的業績數據如果不公布出來的話,這些券商也懶得去公司實地調研,考察,所以為了省事,就隨便找一些別的券商或者別的股評文章就摘錄上去,隨便改改就是一份研報了。這樣就導致了很多數據都不是真實可信的,也不能真正反映上市公司的業績情況。第三,研報對股價、對估值的預測不準確。很多經常看研報來炒股的股民,都會有一個「錯覺」,就是總覺得研報對上市公司的預測不太准,而且股價的漲幅往往是介於5%-10%之間,有時候研報一出,股價更是下跌10%-20%。所以很多時候股民也是怕券商出研報,這就跟「一買就跌,一賣就漲」的股市永恆不變規律一樣,百試百靈。最後一點,就是研報的發布,往往是券商為了「放煙霧」為目的。這種情況是最可怕的。券商並不是單純的研究機構,它還是市場的重要參與者,有其利益所在。A股80%都是散戶,在這一市場投資者比例的情況下,散戶是最容易受消息面的影響。對於這樣的散戶來說,利好消息可以被他們無限放大,同樣的,利空消息也是如此。只要券商發布了研報,如果是積極性特強的,比如業績數據非常好,對股價、估值的預測非常高,特別是與現在的股價相比,券商預測的股價,未來會高於20%,甚至30%。

❸ 炒股,看研究報告有用嗎

對於大資金的機構,他們肯定是要看研究報告的;對於普通股民建議以自己所在證券公司推薦為主,選股,如朋友炒股比較好,跟著他做也好;
研究報告要看是什麼公司出的,全國的3大證券研究所的最好。影響面越大的越准。

❹ 如何正確看待各類研報

對研究報告的運用關鍵在於你從哪個角度去看。比如,他的推論合理不合理,有沒有你沒想到的地方。是不是有明顯的破綻。而且,看報告也要當心一點,券商基金都是市場的參與者,他們都是有立場的。關鍵是看看他們的思路,和分析的方法,有些時候是有啟迪的。

1、屁股決定立場,出報告的金融機構大多是這個市場的參與者,他們的觀點如果不帶感情色彩是不可能。單純的感情色彩還沒什麼問題,怕的是故意搞的報告,在這個圈子裡都應該清楚,大報上搞篇報道5萬也能搞定了。所以在這個市場里你不要相信任何人只相信自己的判斷才行。讀報告需要學的是他的思路和分析能力。比如東方電機的報告說好了,雖然也大漲了,如果你學這個方法你就上當了。一個很簡單的思路應該是這樣的,缺電,誰最掙錢?電網?不對,電網的傳輸量是定的,發電總量不上去,他怎麼可能多利潤呢?原來的電廠?也不對,電廠就那麼大的裝機容量,300W的不可能發出500W的,電價不漲還是那麼點利潤。那是誰,就是造發電機的啊,因為要多發電只有新造電廠啊,看一看造發電機的企業除了東方電機還有誰,600786牛吧?他都那麼牛了,東方電機不漲才怪。學者生,仿者死,思路才是最重要的。

2、閉門早車,這個是很多調研員的通病。不去實地,就對著財務數據想文章。想對了也行,問題是通常會想錯。最近有一份報告正好分析到了我所關心的一個產品的價格,我一開始還很興奮,仔細一看,做出來的產品價格變化圖表居然和我是一抹一樣的。靠,就是直接上網抄的產品報價。雖然整個報告象摸象樣了,內在風險卻一樣很大/所以大家對於實地的調研報告要多關注,盡管很多傻瓜去了實地也搞不清楚真東西。

3、調研報告通常這個過程是這樣的,調研部門調研通常是一個看好行業的所有企業,而資金部會選擇一兩個企業來做。這個時候你會發現,報告傳出來的企業沒做,同行業的另一個企業卻做了。這點千萬要當心。當某一家連續發某個公司的報告的時候,要關注同行業他沒報告的,但是股票價格卻很低的財務低能,這點通常大家不會注意。可是有很多分析員估計也就是混口飯吃不好好乾活。隨便舉個例子,比如600824,中金的報告分析是一般。他分析了土地升值的隱藏利潤,和商鋪的升值利潤。卻不去分析財務結構。土地別人是每年折舊的,可是上海的土地在每年升值。商鋪雖然他們想到了升值利潤,卻看不出別人把商鋪全放在存貨里。當然別人這么做的目的是處於避稅,國家的稅制調整完了之後這塊就會顯露出來的。仔細看一看,他的資產凈值就高的嚇人。博時基金的調研相當厲害,別人分析出只有百貨有投資價值是有道理的。話說回來博時的資金部老總宋柄彪是科技部出來的,人脈關系不是一般調研機構可比的,質量高點也應該。至於824漲不起來是因為躲在裡面的協約盤出了問題,談不好,就慢慢談,什麼時候解決問題什麼時候漲。否則就大家一起耗,這樣被耗死的股票也不少。大家都在圈子裡混,掙口飯有時候也難。

4、證券市場水很深,任何變化都有可能發生的,報告一定要跟蹤,就象跟蹤企業一樣。單個的報告做的再好都是沒有什麼實際意義的。

5、很多朋友可能以為拿到了報告就和機構信息一樣了,這點是不對的。事實上任何一個報告做的最好不過就是發現問題,真的解決問題還是需要很多途徑的。我不知道大家資金量怎麼樣,如果想搞私募的話,發現問題之後實地調研是很必須的,攻關調研也是一門學問,不要象有些調研員傻乎乎的去了等於沒去。我當初從報表上讀出了600786的問題,特意去跑了一次。收獲就很大,6元到7元進去的,一直拿著。

6、行業報告和宏觀分析一定要仔細讀,大部分優秀的調研員可能精通某個企業。但是對於宏觀經濟的把握不是什麼時候都准確的,作為股民來說,如果單純的想脫離行業抓個股,事實上長久來看很難成功,除非的你資金量小的可以不計。跟大庄做超牛,在這個市場里只有三種人,第一種,老鼠倉,他知道底牌的;第二種,做行業分析能夠精確的預計後續業績的;第三種,確實市場經驗非常豐富,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擬的,,呵呵。千萬不要告訴我某某靠技術分析怎麼樣怎麼樣的,我不敢否定技術分析,那樣太狂了。可是對於主力來說,關心的只有量價,反正拉升之前手裡的籌碼要足夠,市場換手要充分。至於你們誰拿著是你們自己的事情,反正我多就行。而洗籌的方式多種多樣,你靠技術也許能成功個一兩次。多數時候還是被洗出去的況且拉升本身需要各種條件,操盤手籌碼拿夠了,圖形做好了,資金部調不過來錢來,你照樣趴著。要想有足夠的持股信心,你必須有堅實的行業和企業分析能力。

7、對於報告的解讀必須放在充分認識大勢的環境下。除非有那種完全低估和絕對低價的股票你可以一倉打滿,大多數時候你還需要考慮大勢的。剛才說過做報告的都是有立場的,大多數機構都是不得不在這個市場里的,所以他們通常會有很多死多頭,任何時候都認為股票是好的應該漲的,如果你去那麼做,死得會很難看。還記得2200點的時候有多少美麗幻想嗎。反過來,大勢超強的時候你也要當心,盡管報告不好,股票一樣可以炒的。這次我就吃了點虧。0586盡管我知道我扭虧改名了,但是我一個四川的朋友告訴我,他在雙流機場的廣告牌因為付不出錢給拆了,我還是給賣了,結果後面漲了很多。

關於研究報告的應用

綜觀各大證券研究所的研究員風格有多種多樣。有的是看個股的形態推出應時的報告,類似於一般媒體的股評,這類報告往往推出時已經漲幅較大,而且已經脫離了底部,如果不能及時退出,十有八九會套。因此如何辨別非常重要。一般漲幅過大的股票要等成交量萎縮才能考慮。

如果個股分析報告出現在股價相對底部,技術指標和均線系統均上漲,並且成交量放大,應及時介入。

當然每天大量的分析報告並不是都有用的,有的也就僅僅是了解而已。對一些目前不具備買入條件的個股,應該把其存檔,一旦跟蹤一段時間,技術上符合介入要求,那時再拿出來仔細閱讀,可能更有價值。

每天看大量的投資分析報告並不是僅僅為了做短線。俺的經驗是立足於中線選股,短線波段操作。中線選股的前提是看大量政策性的、宏觀面的基本分析報告以及行業的前景及相關數據分析。這樣一旦決定買入,就可以任憑大盤漲跌或者暫時的淺套都能淡然處置,這種持股的信心不是來自於什麼莊家內幕消息,而是來自於對個股未來前景分析的胸有成竹。因此對每天大量的報告進行分類歸檔、跟蹤就非常重要了。

有時候關於港股/投資/A股的知識或者入門常識,易闊每日財經的投資者學堂有非常詳細的解釋

❺ 炒股,為什麼必須要學會看研報

不見得,我就不看!我只關心技術面的東西

❻ 股票的研報是什麼

券商研報(Broker Research Report),是指證券公司的研究人員對證券及相關產品的價值,或者影響其市場價格的因素進行分析,所作出的研究報告。

分類:

一份完整的券商研報,一般會以事實、數據、調研信息等作為依據,對具體證券的價值進行綜合分析,總結出關於上市公司、行業或宏觀政策的看法,並對相關股票進行投資評級。

根據內容的不同,可將券商研報分為公司研究、行業分析、投資策略、宏觀策略等各種報告,投資者可以通過網路進行查閱。

券商研報的專業性較強,投資者閱讀研報,可以及時獲取相關數據和資料,幫助自己更好地把握市場動態。另外,投資者還能從中分析專業研究員的投資邏輯,從而指導自身的投資行為。

(6)股票看研報的重要性擴展閱讀:

券商研報也有其局限性。因為市場總是不斷變化,尤其一些突發事件的發生,會使券商研報的內容顯得滯後。另外,券商作為市場的參與者,利益的相關使得報告不能完全客觀中立,有時甚至會對投資者造成誤導。

所以,在研讀券商研報時,投資者還需擦亮雙眼,盡量選擇口碑良好、實力較強的券商,且不能只看一家觀點,最好「貨比三家」、博採眾長,在比較中進行全面分析。

❼ 可不可以看研報分析股票的基本面

不可以,你覺得不管是券商還是基金真正自己用的研報會發出來讓你看到么?
但凡是你能看到的,要麼是不重要的,要麼就是有一定目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