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給股票好還是工資好
當然還是工資的好。股票是一種交易的形式。有漲有跌。還得有賬戶。而且不確定資金是多少。工資是現金形式或打在卡里。有一定的數目。比較穩定安全
❷ 企業能否以股票的形式給員工發工資
如果是在徵得員工同意的情況下可以按照協商的價格進行對等發放,如果是企業強制性的,員工可以不接受。
❸ 每月工資都買股票 不知道收益怎麼樣
浦發銀行600000,目前價格10.22元,看月線,現階段,它是在7-12元之間運行,中間價是9.50左右。如果說按你計劃,每月用2500元買入,買入量約=2500/10=200股(不能買入250股),一年就有200*12=2400股,資金約30000元,三年就投入90000元。
如果說按目前存三年銀行的零存整取的年利率為: 3.3%
三年期的累計月積數為(36+1)÷2×36=666
三年利息=2500×(3.30% ÷12)×666=4578.75元
就是講,三年後,如果說股票價值升6%*90000=5400元,基本與收息持平。但仍然無計每年紅利,按去年每10股派5.5元(稅後5.225元)2400*3=7200股*(5.225/10)=3762紅利,足夠年半的利息收入。
但股票價格是波動,三年後也不知如何?但總的講其收益比存款高。
僅供參考,祝你好運!
❹ 股票期權形式的工資薪金所得繳納個稅
關於股票期權形式的工資薪金所得,首次取得的,規定月份是確定的單一的。但是當一個年度多次取得股票期權時,每一次月份數不同了,這個時候,要適用股票期權的計算公式,就涉及一個月份如何確定的問題,稅法在這里引進了一個加權計算月份的公式,分子為各次所得乘以各次規定的月份數據進行加總;分母就是各次所得進行加總。這樣,通過除法,體現出一個大致的月份數。
比如分兩次行權,第一次行權所得的計算是很簡單的您也理解,第二次行權,是計算累計應納的個稅,然後減去第一次行權的個稅,就是第二次行權應納的個稅,兩次行權的個稅,就是總共應納的個稅。
假設2009年7月1日某內資上市公司實施員工期權計劃,A員工獲得10000股(按價格1元購買)的配額,2009年8月1日,該企業實施第二次期權鼓勵計劃,A員工因為職位晉升,獲得20000股(按照每股1元購買)的配額。2010年5月1日A某將第一次期權行權,當日市場價格每股6元。當年6月1日將第二次期權行權,當日市場價格每股8元。計算上述業務的個稅。
『正確答案』
2010年5月1日:
應納稅所得額=10000×5=50000元,適用稅率按照50000/10=5000選擇,即稅率15%,速算扣除數125
應納稅額=(5000×15%-125)×10=6250元
2010年6月1日:則規定月份數=[(6
-1)×10000×10+(8-1)×20000×10]/
[(6-1)×10000+(8-1)×20000]=10
應納稅額={[(6-1)×10000+(8-1)×20000]/10×20%-375}×10-6250=28000元
❺ 把所有工資都存在股票里!
散戶炒股不能靠分紅,炒股主要是靠股票上漲賺錢.炒股風險大,最好是用閑錢,不能把所有錢都投在股票里.你買什麼股票要先看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沒有業績支撐股價不僅不可能漲還會有退市風險.一支股票重復歷史的機率也不大.
❻ 買股票是否算一種薪水
不算 薪水屬於給他人工作而獲得相關的報酬 股票應該算是一種投資
❼ 員工在一個納稅年度中多次取得股票(權)形式工資薪金所得的,如何計稅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股權激勵和技術入股所得稅征管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62號)第一條規定:「(三)員工以在一個公歷月份中取得的股票(權)形式工資薪金所得為一次。
員工在一個納稅年度中多次取得不符合遞延納稅條件的股票(權)形式工資薪金所得的,參照《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股票期權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補充通知》(國稅函〔2006〕902號)第七條規定執行。」
❽ 部分工資入股這種形式有什麼風險
你認為的最後差不多其實差很多,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只要公司發展 好,股票的價值就好,分紅慢慢積累,加上公司的股票價格的增長,也會帶來收益。
直接發工資,可以有大量現金,用來購買更多東西。而且你還要學會投資,不然你現金遲早還是貶值,所以如果你認為你自己的理財能力很強,那麼就可以發工資。如果你需要大量現金也可以發工資
如果你不善於理財,我建議還是部分工資發股票吧,至少保潔這樣的公司股票還是很不錯的,比自己買股票好多了。股票長期收益是很強的。
以你自己的能力來選吧! 呵呵!
❾ 股票買的好是不是賺錢比工資多
從理論上講,一支股票連續7個漲停就能翻倍,如果你投入10萬元,7個交易日之後就能變成20萬,再過7個交易日是40萬,再過21個交易日是320萬……但是,但是,但是,理論歸理論,現實中沒有人能天天買到漲停,甚至沒有人能天天買到上漲,現實是股市中總是"7賠,2平,1賺"。所以,理論上股票買的好是可以賺得比工資多的,但現實通過並不理想。
買賣股票是想獲取超額收益,但成功的股票買賣,至少還需要以下三種能力:
1.企業發展的判斷力。也就是從市場中諸多企業里挑出未來發展情況良好,具備高成長能力的企業,具備這種能力的人即使不做投資,估計也能靠實體企業發家。
2.市場估值的分析能力。也就是能夠把握市場的投資取向,分析股票價格的大概率走向。好企業不一定在投資市場中獲得高估值,那麼知道哪些企業會受到市場青睞就是絕對的能力了。
3.時刻保持理智的投資態度。也就是能夠客觀的持有或拋出股票,幾乎不受外界噪音的影響。事實上,這一點比前兩點還難做到。
還有一點,運氣也很重要,不一定必要,但畢竟有運氣來了誰也擋不住(這一點有偶然性,可遇而不可求)。
建議,先衡量自己的能力,再決定自己是否可以靠投資成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