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投資技巧 » 股票凌雲看盤主圖指標公式
擴展閱讀
最低能買多少錢股票 2025-09-07 13:02:00
絕味股票價格 2025-09-07 12:51:07
股票兩面針價格 2025-09-07 12:49:32

股票凌雲看盤主圖指標公式

發布時間: 2021-06-22 13:01:34

㈠ 編寫一個通達信股票主圖公式

可以編寫這樣的主圖公式。

你說的倍量是今日量是昨日量的兩倍以上。是不跌破前面倍量柱k線的實體嗎。

從倍量柱後三天內實體k線最低位置向前畫到前面倍量柱結束,向後畫線畫到下一根倍量柱條件成立結束。

如果是效果如下圖。

㈡ 在股票分析圖上,各種主圖指標和副圖指標有什麼意義,如何利用它們看盤和操作

在股票分析圖上,主要技術指標系統包括兩個主圖指標是指大盤與個股,三個附圖指標是指時間,空間,成交量
以及若干個排序指標。

大盤主圖的重要性以及構建因素

展開操作時,必須進行大盤的常態分析,遵循(由遠及近、看長作短、小周期服從大周期、大形態影響小圖形)的原則:例如:首選月線級別狀態,次選周線級別級別狀態,最低要求是日線級別級別狀態,而60分鍾,30分鍾,15分鍾形態只為介入點,不做常態分析依據。根據統計,大盤目前所處位置、市場信心等多種因素直接制約著操作展開方式,以及展開操作的規模和級別。

一個成功的投資者,首先是個出色的大盤分析者。研判大盤所處狀態的方式、方法很多,但通過全部流通股所處狀態統計及大盤相關數據的概率統計,(如個股的漲跌個數、股價的高低、個股年收益分布,大盤波動區間等)來確定大盤所處階段和階段中的短期趨勢,應當是我們對大盤進行研判的主要手段和方法。

1、 大盤階段(區域)的三種劃分方法。

A、 簡單劃分:大盤分為牛市頂部區域和熊市底部區域。

B、 精細劃分:大盤分為初期牛市、中期牛市、末期牛市和初期熊市、中期熊市、末期熊市六個階段。

2、大盤階段、趨勢的判定:

A、個股狀態與大盤階段、趨勢的判斷關系

[1] 、通過盤中所有個股的相對價位(復權後)分布情況判斷大盤(數據實證略)。

[2]、 通過個股獲利平均狀況來判斷大盤(數據實證略)。

[3] 、通過超跌(超漲)個股數量判斷大盤 (數據實證略)。

[4] 、通過個股上漲、下跌家數比(長期跟蹤)判斷大盤。

漲跌家數是技術分析比較常用的參考數據,特別是一周內交易漲跌家數總量的對比,往往比較能夠真實地反映市場的多空力量,消除因看指數而產生的虛假誤差,對操作股票的買賣或進出場,幫助甚大.(數據實證略)

B、大盤概率統計應用(量、價、時、空的統計)

[1]、箱體統計

年度 高點 低點 高低差 振幅%.(數據實證略)

歷年上證指數的漲跌情況 日期 上證綜指 漲跌幅度(%) 漲跌天數(天).(數據實證略)

[2]、月份統計

上證綜指在上半年出現上漲的概率是100%;在下半年出現下跌的概率(除超強勢年外)也是100%。

各季度走勢輪廓:

一季度:全年最好的建倉時機(狙擊大一浪,超跌反彈)。

二季度:全年獲利的最好季節(狙擊大三浪,主升行情)。

三季度:調整的季節,宜控制倉位。

四季度:走勢較差,宜考慮逢低建倉。

選股策略是股價偏離平均股價20%,尤其在一季度。

[3]、成交統計

股指漲跌與成交金額變化關系分析

最低價 最高價 振幅 全年漲跌 幅度 成交金額(億) 成交金額增減比例 (數據實證略)

股市規模與成交金額變化關系分析: (數據實證略)

成交量乖離(略)

[4]、價格統計 (略)

[5]、籌碼統計

實證統計,偏離密集籌碼區域20%產生底部與頂部,例如:前期籌碼成本在1200,20%在1000左右。

大盤主圖

一 、組合方案:買入信號,趨勢指標,賣出信號

二、個股操作系統

1.個股圖表的價量關系:價格和成交量出現有序的變化。

2.個股處於大型一浪與三浪初中期階段。

3.月、周的較大級別的技術特徵處於低位確認,KDJ指標處於低位區域。

4、對於個股而言,6日乖離率在-10%至-11%以上特別是-12%至-14%(當然首先必須排除問題股,這一點現今極為重要)時,往往容易引發次中級反彈。 用25日乖離率低於-19%及60日乖離率低於-20作為輔助技術條件,可以避免均線剛交叉向下的個股,其中短線出擊的勝率會有所加大。

對於年線、半年線保持向上的個股6Y<-11%,有時意味著中級(次中級)底部的形成。6Y<-8乃至6Y<-6時對於某些強庄股也是中短線買點,但必須注意配合其他指標以提高勝率。

5.市場階段循環狀態判定技術:以短期中期均線判定短期與波段可操作性策略參照物

1).向上:視成交量的多少判定強市中的強市與強市中的弱市

2).向下:根據成交量的大小判定弱市中的強市與弱市中的弱市

3).走平:根據市場成交量大小決定資金的可操作性及艙位

三、資金管理

1.總資金的三分之一進行底部倉位倉位的建立,另外三分之一風險防範,最後三分之一資金用於攻擊介入倉位。

2、資金管理是控制系統中風險和收益平衡的唯一工具,建立一個安全邊際的倉位比例公式是投資者必須面對的問題,

個股主圖 組合方案:買入信號,趨勢指標,賣出信號

系統理念

1、 沒有一成不變的預測,只有隨機應變的對策。

2、 遵循盡可能簡單化原則。

3、 交易系統由以下部分組成:資金管理系統、交易策略系統、趨勢跟蹤系統、無趨勢應對系統。進一步的:數據管理系統、指令輸出系統、參數調整系統、統計評估系統。

4、 資金管理系統: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群類市場不超過總資金的25—30%,單個品種不超過總資金的15—20%,任何交易的風險不超過總資金的3—5%。

5、交易策略系統:開倉、增倉、減倉、平倉系統。把虧損限制在最小,使盈利盡可能增長。開倉時資金風險首重;增倉時擴大戰果,但應遵循「金字塔」策略,相對後期不增倉,不擴大原有風險,盡量不使現有盈利化為烏有;減倉為確保短時間迅速盈利不化為烏有而設計;平倉在觸及中級趨勢的跟進止損線時使用。使用復合頭寸交易策略。

6、 趨勢跟蹤系統:不預測、只跟蹤,絕不逆勢做單。中級趨勢指導方向,次級趨勢指導開、增、減、平倉。

7、 無趨勢應對系統:核心、靈魂!減少被市場左右「打耳光」的交易。

我也是四處尋找的這些東西,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㈢ 通達信財務主圖指標公式

可以編寫通達信財務主圖公式顯示凈利潤增長率和營業總收入增長率效果如下圖。

㈣ 通達信主圖指標公式在副圖顯示

進入公式管理器
在右上角點擊主圖疊加改為副圖疊加就可以了
或者直接點主圖
進入修改指標模式
變更主圖疊加為副圖疊加就是了

㈤ 求通達信主圖指標公式

X0:=BACKSET(REF(C,3)<MA(C,3) AND REF(V,3)>MA(V,3) AND REF(C/REF(C,1)>1.03 AND C>O,3),4);

X1:=X0 AND REF(X0,1)=0;

STICKLINE(X1,H,C,0,0),COLORFF0080;

STICKLINE(X1,O,C,3,0),COLORFF0080;

STICKLINE(X1,L,O,0,0),COLORFF0080;

X3:=BACKSET(LLV(L,3)>REF(C,3) AND REF(X1,3),4);

STICKLINE(X3,REF(C,BARSLAST(X1)),REF(C,BARSLAST(X1)),5,0),COLORFF0080;

X5:=BACKSET(LLV(L,3)<REF(O,3) AND REF(X1,3),4);

STICKLINE(X5,REF(L,BARSLAST(X1)),REF(L,BARSLAST(X1)),5,0),COLORFF0080;

㈥ 求通達信股票主圖指標公式,定重謝:追加懸賞

寫那玩意兒有什麼意義嗎。
給你三個參考,幾天內漲的概率很大的,
300114...15.61元,
2235....13.50至14.16,

300249.....7.61元。

真大漲了,可以給分嗎?

㈦ 請老師幫忙編寫下圖主圖指標公式,用在通達信版

通達信專用機構通道主圖指標公式
M1:=EMA(C,5);M2:=EMA(C,13);M3:=EMA(C,34);
MC1:=EMA(C,55);MC2:=EMA(C,89);MA4:=EMA(C,144);
判勢線:=NEWSAR(1,100),COLORYELLOW,LINETHICK2;
牛熊線:IF(MC1>MAX(MC2,MA4),MC1,IF(MC1<MIN(MC2,MA4),MC2,MA4)),COLORFF00CC,LINETHICK2;
AA:=1;
中軌:EMA(CLOSE,17)*AA,LINETHICK1,COLORFFFFFF;
賣出線:中軌+2*STD(CLOSE,17),LINETHICK1,COLOR0000FF;
買入線:中軌-2*STD(CLOSE,17),LINETHICK1,COLOR00CC00;
清倉線:中軌+3*STD(CLOSE,17),LINETHICK1,COLORFF00FF;
滿倉線:中軌-3*STD(CLOSE,17),LINETHICK1,COLOR00AA00;
LOCK:=IF(TIME<1160101,1,0);
VARA:=MA(CLOSE,20);
趨勢線:IF(VARA>REF(VARA,2),VARA,IF(VARA<REF(VARA,2),VARA,VARA)),COLOR00FF00;
IF(VARA>REF(VARA,2),VARA,DRAWNULL),LINETHICK2,COLORFF00FF;
IF(VARA=REF(VARA,2),VARA,DRAWNULL),LINETHICK2,COLORFF0000;
IF(VARA<REF(VARA,2),VARA,DRAWNULL),LINETHICK2,COLOR00FF00;
買入:IF(VARA>REF(VARA,2) AND REF(VARA<=REF(VARA,2),1),1,0),NODRAW,COLORAAAAAA;
DRAWICON(CROSS(LOW,滿倉線),滿倉線*0.96,11);
DRAWICON(CROSS(HIGH,清倉線),HIGH,12);
TY:=CLOSE;
A1:=REF(TY,10)=HHV(TY,2*10+1); B1:=FILTER(A1,10); C1:=BACKSET(B1,10+1); HD:=FILTER(C1,10);
A2:=REF(TY,10)=LLV(TY,2*10+1); B2:=FILTER(A2,10); C2:=BACKSET(B2,10+1); LD:=FILTER(C2,10);
A:=REF(CLOSE,BARSLAST(HD)); B:=REF(CLOSE,BARSLAST(LD));
T1:=BARSLAST(HD)<BARSLAST(LD) AND NOT(HD) ;
T2:=BARSLAST(HD)>BARSLAST(LD) AND NOT(LD);
波峰:IF(T1,A,A),COLORFF00FF,POINTDOT;
STICKLINE(T1,A,A,1.5,0),COLORFF00FF;
波谷:IF(T2,B,B),COLOR80FF00,POINTDOT;
STICKLINE(T2,B,B,1.5,0),COLOR80FF00;
MA1:=MA(C,3);
XG1:=MA1>REF(MA1,1) AND REF(MA1,1)<REF(MA1,2) AND C>MA(C,7);
DRAWTEXT(FILTER(XG1,9),LOW*0.97,'B'),COLORRED,LINETHICK2;
DRAWICON(FILTER(XG1,9),LOW*0.98,1);
VAR2:=SUM(IF(CLOSE>OPEN,VOL,0),30)/SUM(VOL,30)*100;
VAR3:=100-SUM(IF(CLOSE>OPEN,VOL,0),30)/SUM(VOL,30)*100;
多頭力量:= VAR2;
空頭力量:= VAR3;
RSV:=(CLOSE-LLV(LOW,18))/(HHV(HIGH,18)-LLV(LOW,18))*100;
K:=SMA(RSV,3,1);
D:=SMA(K,3,1);
XG2:=多頭力量 > 空頭力量 AND 多頭力量 - 空頭力量>30 AND CROSS(D,K) OR
MA1<REF(MA1,1) AND REF(MA1,1)>REF(MA1,2) AND REF(MA1,2)>REF(MA1,3) AND K>50;
DRAWTEXT(FILTER(XG2,9),H*1.06,'S'),COLORGREEN,LINETHICK2;
DRAWICON(FILTER(XG2,9),H*1.02,2);
{跳空缺口}
LL1:=REF(L,1);
HH1:=REF(H,1);
SQK:=L>HH1;
XQK:=H<LL1;
上跳:IF(SQK=1,L-HH1,DRAWNULL),COLORFF00FF,CROSSDOT,LINETHICK3,NODRAW;
下跳:IF(XQK=1,H-LL1,DRAWNULL),COLORGREEN,CROSSDOT,LINETHICK3,NODRAW;
STICKLINE(SQK,L,HH1,4*1,1),COLORYELLOW;{上跳}
STICKLINE(XQK,H,LL1,4*1,2),COLOR00FF00;{下跳}
DRAWTEXT(SQK,H,'上跳'),COLORYELLOW;
DRAWTEXT(XQK,L,'下跳'),COLOR00FF00;
{補缺口}
K1:=BARSLAST(L>REF(H,1));
K2:=L<REF(H,K1+1) AND COUNT(L<REF(H,K1+1),K1)=1;
STICKLINE(K2,L,O,1,0),COLORFF00FF;{缺口回補};
DRAWTEXT(K2=1,L,'回補'),COLORFF00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