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投資技巧 » 股票是怎樣看的

股票是怎樣看的

發布時間: 2021-06-23 19:31:04

『壹』 怎樣看股票

上證指數的全稱是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價格綜合指數,是由上海證券交易所編制的股票指數,1990年12月19日正式開始發布。該股票指數的樣本為所有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股票,其中新上市的股票在掛牌的第二天納入股票指數的計算范圍。
該股票指數的權數為上市公司的總股本。由於我國上市公司的股票有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之分,其流通量與總股本並不一致,所以總股本較大的股票對股票指數的影響就較大,上證指數常常就成為機構大戶造市的工具,使股票指數的走勢與大部分股票的漲跌相背離。
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指數的發布幾乎是和股市行情的變化相同步的,它是我國股民和證券從業人員研判股票價格變化趨勢必不可少的參考依據。
該指數的前身為上海靜安指數,是由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信託投資公司靜安證券業務部於1987年11月2日開始編制的。而上證綜合指數是上海證券交易所於1991年7月15日開始編制和公布的,以1990年12月19日為基期,基期值為100,以全部的上市股票為樣本,以股票發行量為權數進行編制。其計算公式為:
本日股價指數=本日股票市價總值÷基期股票市價總值×100
具體計算辦法是以基期和計算日的股票收盤價(如當日無成交,延用上一日收盤價)分別乘以發行股數,相加後求得基期和計算日市價總值,再相除後即得股價指數。遇上市股票增資擴股或新增(刪除)時,則須相應進行修正,其計算公式調整為:
本日股價指數=本日股票市價總值÷新基準股票市價總值×100
式中:新基準股票市價總值=修正前基準股票市價總值×(修正前股票市價總值+股票市價總值)÷修正前股票市價總值
隨著上市品種的逐步豐富,上海證券交易所在這一綜合指數的基礎上,從1992年2月起分別公布A股指數和B股指數,1993年5月3日起正式公布工業、商業、地產業、公用事業和綜合五大類分類股價指數。
[編輯]上證系列指數列表

廣義上說上證指數有4類16種,分別為
一、樣本指數類 4種
1.滬深300
2.上證180
3.上證50
4.紅利指數

二、綜合指數類 2種
1.上證指數
2.新 綜 指

三、分類指數類 7種
1.A股指數
2.B股指數
3.工業指數
4.商業指數
5.地產指數
6.公用指數
7.綜合指數

四、其他指數類 3種
1.基金指數
2.國債指數
3.企債指數

狹義說就是專指上證綜合指數,其樣本股是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從總體上反映了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價格的變動情況,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發布。
1、「上證指數」全稱「上海證券交易所綜合股價指數」,又稱「滬指」,是國內外普遍採用的反映上海股市總體走勢的統計指標。
上證指數由上海證券交易所編制,於1991年7月15日公開發布,上證提數以"點"為單位,基日定為1990年12月19日。基日提數定為100點。
隨著上海股票市場的不斷發展,於1992年2月21日,增設上證A股指數與上證B股指數,以反映不同股票(A股、B股)的各自走勢。1993年6月1日,又增設了上證分類指數,即工業類指數、商業類指數、地產業類指數、公用事業類指數、綜合業類指數、以反映不同行業股票的各自走勢。
至此,上證指數已發展成為包括綜合股價指數、A股指數、B股指數、分類指數在內的股價指數系列。

2、計算公式
上證指數是一個派許公式計算的以報告期發行股數為權數的加權綜合股價指數。
報告期指數=(報告期采樣股的市價總值/基日采樣股的市價總值)×100
市價總值=∑(市價×發行股數)
其中,基日采樣股的市價總值亦稱為除數。

3、修正方法
當市價總值出現非交易因素的變動時,採用「除數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數,以維持指數的連續性,修正公式如下:
修正前采樣股的市價總值/原除數=修正後采樣的市價總值/修正後的除數由此得到修正後的連續性,並據此計算以後的指數。
當股票分紅派息時,指數不予修正,任其自然回落。

根據上海股市的實際情況,如遇下列情況之一,須作修正:
(1) 新股上市;
(2) 股票摘牌;
(3) 股本數量變動(送股、配股、減資等等);
(4) 股票撤權(暫時不計入指數)、復權(重新計入指數)
(5) 匯率變動

新股上市:新股上市第二天計入指數,即當天不計入指數,而於當日收盤後修正指數,修正方法為:
當日的市價總值/原除數=當日的市價總值+新股的發行股數×當日收盤價/修正後的除數
除權:在股票的除權交易日開盤前修正指數:
前日的市價總值/原除數=[前日的市價總值+除權股票的發行股數×(除權報價-前日收盤價)]/修正後的除數
撤權:在含轉配的股票除權基準日,在指數的樣本股票中將該股票剔除;
復權:在撤權股票的配股部分上市流通後第十一個交易日起,再納入指數的計算范圍。

4、指數的發布
上證指數目前為實時逐筆計算,即每有一筆新的成交,就重新計算一次指數,其中采樣股的計算價位(X)根據以下原則確定:
(1) 若當日沒有成交,則X=前日收盤價
(2) 若當日有成交,則X=最新成交價
上證指數每天以各種傳播方式向國內、國際廣泛發布。

『貳』 怎麼才能看出來所有的股票

軟體上打「60」確認後,就能看到所有股票並且按漲幅大小順序排列。

『叄』 如何看自己股票

投機股票實際是買賣股票,絕大部分人買賣股票是為了依靠股票每天的波動賺取差價,而投資股票是你看好一個公司的未來,買了後不賣,若干年後,你可以通過公司的分紅來獲得比銀行利息更高的回報

『肆』 如何看一隻股票

短線好股票的識別
(1) 買入量較小,賣出量特大,股價不下跌的股票。
(2) 買入量、賣出量均小,股價輕微上漲的股票。
(3) 放量突破趨勢線(均線)的股票。
(4) 頭天放巨量上漲,次日仍然放量強勢上漲的股票。
(5) 大盤橫盤時微漲,以及大盤下跌或回調時加強漲勢的股票。
(6) 遇個股利空,放量不下跌的股票。
(7) 有規律且長時間小幅上漲的股票。
(8) 無量(縮量)大幅急跌的股票(指在技術調整范圍內)。
(9) 送紅股除權後又漲的股票,此類股票的市場形象和股性都是當時最好的。

短線壞股票的識別:
(1) 買入量巨大,賣出量較小,股價不上漲的股票。
(2) 買入、賣出量均較小,股價不上漲的股票。
(3) 放量突破下擋重要趨勢線的股票。
(4) 前日放巨量下跌,次日仍下跌的股票。
(5) 遇個股利好但放量而不漲的股票。
(6) 大盤上漲而個股不漲的股票。
(7) 流通盤大,而成交量很小的股票。
(8) 經常有異動,而股價沒有明顯上漲的股票。
(9) 除權送紅股後放量下跌的股票。

天天觀盤,用心觀察,不難找出符合自己心願而又能贏利的好股

『伍』 真正的好股票是如何來判斷的

你看股票,首先要看他是處於一個什麼樣的行業,如果是處於一個新興的朝陽行業,那就是好的,如果是處於半死的行業,那秋後的螞蚱,也蹦不了幾天了;

其次,你要看他的行業地位,是龍頭還是中小企業,龍頭企業適合做長期投資,中小企業適合做短期投資;

再次,你要看他的流通盤及股東,流通盤小的需要拉動的資金就小,這種股票最受機構和券商的喜歡,股東是券商或機構的話,這個股票就會很靈活,流通盤大的,則漲的很慢,但相對也抗跌;

然後就是看基本面和技術面了以及消息面,消息就不解釋了,基本面主要就是看財務分析以及上面提到的股東,行業地位,市盈率等,技術面就是K線圖,KDJ,MACD,布林線等;

但最不可忽略的就是大盤的走勢,大盤跌,個股上漲壓力就會很大,反之,個股很容易上漲。

另外還有換手率高不高,是不是被市場低估了,有沒有大筆資金注入等等,選股票一定要各方面結合起來看。
希望可幫到您,還望採納!

『陸』 股票要怎麼看國內都是看什麼上證的

滬市深市是兩個市場而已,沒什麼難理解。滬市的權重更大些,國內股市主要看滬市。
只重點關注滬市A股指數就行了,別的都是供大家參考的。B股就是用美元交易的股票。

『柒』 股票怎麼看的

學會以下的知識,到里你就會知道股票該怎麼看了。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可用個模擬炒股軟體去學習,像我用的牛股寶裡面的K線數據跟實盤同步,可以加速學習到股市知識。
分時圖的基礎知識
分時圖是指大盤和個股的動態實時(即時)分時走勢圖,其在實戰研判中的地位極其重要,是即時把握多空力量轉化即市場變化直接根本,在這里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概念性的基礎常識。
大盤指數即時分時走勢圖:
1) 白色曲線:表示大盤加權指數,即證交所每日公布媒體常說的大盤實際指數。
2) 黃色曲線:大盤不含加權的指標,即不考慮股票盤子的大小,而將所有股票對指數影響看作相同而計算出來的大盤指數。
參考白黃二曲線的相互位置可知:A)當大盤指數上漲時,黃線在白線之上,表示流通盤較小的股票漲幅較大;反之,黃線在白線之下,說明盤小的股票漲幅落後大盤股。B)當大盤指數下跌時,黃線在白線之上,表示流通盤較小的股票跌幅小於盤大的股票;反之,盤小的股票跌幅大於盤大的股票。
3) 紅綠柱線:在紅白兩條曲線附近有紅綠柱狀線,是反映大盤即時所有股票的買盤與賣盤在數量上的比率。紅柱線的增長減短表示上漲買盤力量的增減;綠柱線的增長縮短表示下跌賣盤力度的強弱。
4) 黃色柱線:在紅白曲線圖下方,用來表示每一分鍾的成交量,單位是手(每手等於100股)。
5) 委買委賣手數:代表即時所有股票買入委託下三檔和賣出上三檔手數相加的總和。
6) 委比數值:是委買委賣手數之差與之和的比值。當委比數值為正值大的時候,表示買方力量較強股指上漲的機率大;當委比數值為負值的時候,表示賣方的力量較強股指下跌的機率大。
個股即時分時走勢圖:1) 白色曲線:表示該種股票即時實時成交的價格。
2) 黃色曲線:表示該種股票即時成交的平均價格,即當天成交總金額除以成交總股數。
3) 黃色柱線:在紅白曲線圖下方,用來表示每一分鍾的成交量。
4) 成交明細:在盤面的右下方為成交明細顯示,顯示動態每筆成交的價格和手數。
5) 外盤內盤:(來源:股市馬經 http://www.goomj.com)外盤又稱主動性買盤,即成交價在賣出掛單價的累積成交量;內盤主動性賣盤,即成交價在買入掛單價的累積成交量。外盤反映買方的意願,內盤反映賣方的意願。
6) 量比:是指當天成交總手數與近期成交手數平均的比值,具體公式為:現在總手/((5日平均總手/240)*開盤多少分鍾)。量比數值的大小表示近期此時成交量的增減,大於1表示此時刻成交總手數已經放大,小於1表示表示此時刻成交總手數萎縮。
實戰中的K線分析,必須與即時分時圖分析相結合,才能真實可靠的讀懂市場的語言,洞悉盤面股價變化的奧妙。K線形態分析中的形態頸線圖形,以及波浪角度動量等分析的方法原則,也同樣適合即時動態分時走勢圖分析,具體實戰研判技巧筆者將另文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