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投資技巧 » 怎麼看股票拉高出貨
擴展閱讀
股票杠桿平台地大牛證券 2025-08-27 13:50:24
肥料股票價格 2025-08-27 13:42:18
培訓公司名單 2025-08-27 13:41:25

怎麼看股票拉高出貨

發布時間: 2021-06-26 06:12:29

㈠ 怎樣判斷主力在拉高出貨

  • 拉高出貨是大戶在利用人性的弱點針對投資者盲目追高的心理玩出的騙術,令許多中小投資者防不勝防,深受其害。大戶常以龐大資金收購股票並故意散布對其有利的消息,誘使一般人跟進,使股票求大於供,股價大幅上升,當股價達到一定高點時,大戶已在暗中分批或集中出貨,造成股價突然回跌,致使跟進買到高價的人被套牢而虧損累累,

  • 拉高出貨的幾種方式:

第一:漲停板式拉高出貨

以漲停板的方式拉高出貨,可以說是拉高出貨的最高境界。

莊家將股價拉高後,股價進入加速上揚階段,並且上揚速度越來越快,甚至出現飆升的行情。觀望的跟風盤忍受不住股價快速上漲的誘惑,原來獲利的跟風盤也由於利潤的快速增值,滋生出貪婪的心態,從而產生惜售心理。莊家抓住這個機會,以巨量的買單紛至沓來,股價已被牢牢地封在漲停位置。

國內股市採取時間優先和價格優先的成交原則。在漲停價格掛單,買單價格是一致的,無法確定成交優先順序,但在掛單時間上卻有先後之別。時間上處在前列的,是莊家的巨量買單,排在後面的是中小散戶的跟風盤。在這種情況下,莊家悄悄撤出掛在前面的買單,然後再將這些買單掛在跟風盤的後面。從盤上來看,漲停板上的巨量買單數量並無變化,甚至還有增多。然後莊家往外推出大量小批量賣單,逐步將手中的籌碼讓渡給排列在前面的掛買單散戶投資者。

莊家採用漲停出貨的方法是一種「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手法,既能讓手中的籌碼賣出一個好價錢,又不會引起一般投資者的警覺,可謂是一箭雙雕。

第二:推土機式拉高出貨

莊家在賣一、賣二和賣三上不斷地掛出均勻而小量的賣單,在買一、買二和買三上掛出虛張聲勢的大買單,通過對倒的方式,引誘不明真相的散戶投資者買進上方莊家掛出的小批量賣單。當賣一上的賣單被散戶投資者搶走後,莊家會適時地再掛上賣單。這樣重復操作,股價在盤面上就會呈現出一定角度的緩慢上漲形態。從日K線圖上來看,紅色的陽線一個連著一個,股價每時每刻都在上漲,猶如一串誘人的冰糖葫蘆。可是這串誘人的冰糖葫蘆只宜欣賞,不能品嘗!因為這種看似行雲流水般的拉升,實際上是莊家採用的一種被動出貨方法。

第三:釣魚竿式拉高出貨。

釣魚竿式拉升方法是在賣一、賣二和賣三上連掛三較大的賣單,下檔則不掛或者少掛買單。莊家通過不斷對倒,買進上檔的賣單,促使股價上漲,以此來引誘多頭買進。由於下檔買單極小,所以想賣出的空頭無法拋售,也就無法給莊家製造股價拉升的阻力。從成交來看,這種拉高出貨方式的外盤和內盤成交懸殊極大,外盤有時甚至大出內盤幾倍甚至十幾倍,但股價上漲的幅度卻與此嚴重不成比例。這種貨方式也是一種拉高出貨的方式。

從一定意義上來說,釣魚竿式拉升和推土機式拉升都是為了順利出貨,但實際比較起來,釣魚竿式拉升出貨比推土機式拉升出貨,出貨的莊家顯得更為心虛一點。這兩種出貨方法一般出現在行情的未期,但釣魚竿式拉升出貨方式應用的時間可能更晚一些。兩者的的區別除了掛單方法不一樣外,推土機式拉升包含的對倒成分。另外推土機式拉升如果出現在低位,也有可能是實力較弱的莊家在虛張聲勢地製造高股價,並不完全是莊家出貨,出現在高位就要另當別論了。

㈡ 拉高出貨怎麼看

如何判斷拉高出貨?
①、在共同利益的驅動下,上市公司配合主力炒作要求,發布利好消息,使散戶以為該上市公司的股價仍將上行,從而高位接貨。

②、利用形態。在高位營造漂亮的上升形態,如上升三角形、向上突破等,使一般投資者誤以為股價將加速上揚,而一旦追入,可能很快被套。
③、主力要達到高位順利出貨的目的,更多是在大幅、快速拉升(股價可能超出其目標位很多)之後,主動下調,在其出貨目標位附近盤整。
較長時間的盤整之後,很多投資者可能已經忘記其所處價位仍然很高,誤以為通過長時間、較大幅度調整之後,已經處於低位。這時候主力若再通過對倒,使成交量放大,並輔以價升形態,則會使眾多的投資者以為底部放量,匆忙買入,正中主力下懷。
④、主力可能在拉高股價之後,要求上市公司配合,適時推出高送配方案。由於除權之後,表面價格下降,使一般投資者誤認為價格不高,風險較低;如果主力再連拉幾根陽線,營造所謂填權氣氛,則較易誘騙大家高位接貨。
⑤、如果在前期曾有某隻股票的走勢備受市場關注,主力可能模仿該股走勢,從而吸引大量的跟風盤,從而達到高位派發的目的。
⑥、有些主力可能在拉高股價之後,高位窄幅箱形整理,在一段時間之後,再通過對倒,製造向上放量突破的騙線,而一旦突破之後,可能很快就是下降趨勢來臨之時。
⑦、利用漲停板出貨。主力先以大單封住漲停,然後不斷把前面的買單撤走,再新掛買單,而這時候再將籌碼以小單接連賣出,使跟風追漲停的資金高位接走碼。
⑧、此外,主力還經常利用較為誇張的走勢,如跌停、跳水等,吸引投資者注意,通過較大幅度的股價波動,吸引短線客,從而達到出貨的目的。

㈢ 股票中什麼是拉高出貨,具體怎麼操作

首先主力前期建倉完成,然後籌碼大部份在主力手裡,然後就只買進不賣出,然後一直拉到高位,在慢慢賣出,然後就在關鍵時候大拋幾天就出貨完成!

簡單點說就是,本來有十個蘋果,然後主力手上有五個,然後他就跟另一個小股東買一個,在跟第二個小股票更高價買一個,等他手上有九個平果時就以到了很高的價位,然後就開始賣掉手裡的平果,然後到了手裡還有三個平果時,他又以後低的價格去收平果,一般主力手裡有很籌碼時,才能拉高出貨。在拉高時都會打低幾次,然後在盤整。

㈣ 如何判斷股票主力拉升還是出貨

如何判斷莊家是洗盤還是出貨,要仔細觀察下面幾點
1、震盪幅度:洗盤一般較小。出貨一般較大。
2、莊家獲利空間:洗盤一般小於20%,出貨一般大於50%,甚至100%。
3、當天外盤和內盤成交量比:洗盤內外盤成交差不多,出貨時一般內盤大於外盤,且常有大賣單出現。
4、均線上攻的斜率及喇叭口發散程度:洗盤時上攻的斜率不是很陡,喇叭口剛發散;出貨時上攻斜大於45度,喇叭口發散程度放大。
5、成交量:洗盤時成交量萎縮,出貨時放大。
6、均線發散趨勢:洗盤時仍然呈向上發散趨勢,多頭排列不變;出貨時已被破壞,或者開始向下。
7、是否護盤:洗盤一般在中低價區不有效破10日均線,在中高價區不有效破20日均線(或者30)日均線;出貨一般會迅速下破5,10日等短期均線,且在高位出現叉。
8、日k線是否連接(大)陰線:洗盤一般不會,頂多拉2至3根中(小)陰線;出貨時經常連拉中(大)陰線。
(1)、具體判斷(1)股價大幅度下跌,一度接近跌停,跌到最低處有量放出來,尾市收回一半,K線形態類似「吊頸」,但是第二天全天成交價區基本比前一天的最低價位高5%。這說明前一天低位下跌是恐慌盤,不是莊家出貨。
(2)如果下跌的時候,上午的量是下午的兩倍,這說明其實每天上午開盤後,因為T+1的交易制度,前一天短線搶反彈的人看到大盤走壞,該股反彈無望,就在上午離場。但是如果真是莊家出貨,難道莊家下午就不出了嗎?要是真出貨越快越好,下午到了低位莊家出貨反而會更積極,起碼下午莊家是不會手軟的。因此反過來證明,這種情況多是洗盤。
(3)下跌到關鍵位置的時候時常會出現大賣單,同時砸盤力度也很大,但股價的下跌變慢了,這說明大賣單其實就是莊家對倒的,目的是引出散戶的拋盤來,可是真有拋盤莊家就低位承接,股價自然不是快速下跌。有時在買一價位上面有大單子,經常很久沒有成交,要是莊家出貨早對著買盤下手了。
(4)下跌時盤面很弱,連反彈都沒有,股價幾乎和均線平行下跌。如果是莊家真正出貨,盤中一定會趁大盤反彈的時候拉升一下股價,這樣莊家才能在維持住股價的前提下多賣出籌碼,但是連這個動作都沒有,就是莊家故意示弱與人,希望別人賣出而自己卻悄悄吸貨。尤其是尾市,莊家用二至三萬股就能將股價拉回到均線附近,出貨的莊家可不會連這個舉手之勞的動作都不做。
(5)大盤走弱時,它卻拒絕下跌,而在某一關鍵價位處橫盤,而且橫盤時天天縮量,說明短線盤越來越少,莊家離拉升股價的時間不遠了,雖然拉升的力度不能確定,但是盲目割肉實屬不智,至少反彈在即。
(6)若股價橫盤的過程中莊家每天也有動作,比如每天拉升兩次,這其中就很有學問——莊家可一舉數得:首先是試盤,看看拉起來時跟風盤和拋盤如何,這樣莊家對拉升時機就好有一個估計判斷:其次是吃貨,股價上去再下來吸引了很多短線客,而短線盤是最不穩定的籌碼,稍微有風吹草動,這些短線籌碼很容易被莊家震出來,成為囊中之物;第三是洗盤,即使莊家沒有吃到這些籌碼,但是籌碼從中線變成短線,經過這樣的換手,對莊家將來的拉升也是有利的;最後是消磨持股者的耐心,如果你多次看股價沖上去又回來,一定耐心大減,真的再沖上去的時候就會急於拋出了。
(7)橫盤時關鍵價位不破,比如前次三個漲停時巨量換手區域的下沿是10元,股價就是跌不破這個位置。因為這個位置如果突破,就意味著在將近1000萬股的換手時賣出的人,都有了回補的機會,那麼莊家軋空這部分人的第四個漲停就沒有意義了——大家都要回補了,莊家今後如何拉升?但是莊家真正出貨就不同了。莊家高位橫盤出貨往往只在尾市做一下K線,在K線上面留下一個或者多個長下影的「吊鬼」,但盤中的減倉動作卻是很難隱藏的。
(8)對個股的消息反應平靜。在推出公告後,下午復牌後成交依舊清淡,當時同一板塊的其它個股風起雲涌,但是該股的換手依然縮到地量,這起碼說明了籌碼穩定很好,對待消息多空幾乎沒有分歧。如果莊家目的是出貨,就會出現利好,但是股價見利好卻放量不漲,這樣才是莊家賣出股票的行為。

㈤ 股票中怎麼識別拉高出貨

你好,雲掌財經為您解答如何判斷拉高出貨?
①、在共同利益的驅動下,上市公司配合主力炒作要求,發布利好消息,使散戶以為該上市公司的股價仍將上行,從而高位接貨。
②、利用形態。在高位營造漂亮的上升形態,如上升三角形、向上突破等,使一般投資者誤以為股價將加速上揚,而一旦追入,可能很快被套。
③、主力要達到高位順利出貨的目的,更多是在大幅、快速拉升(股價可能超出其目標位很多)之後,主動下調,在其出貨目標位附近盤整。
較長時間的盤整之後,很多投資者可能已經忘記其所處價位仍然很高,誤以為通過長時間、較大幅度調整之後,已經處於低位。這時候主力若再通過對倒,使成交量放大,並輔以價升形態,則會使眾多的投資者以為底部放量,匆忙買入,正中主力下懷。
④、主力可能在拉高股價之後,要求上市公司配合,適時推出高送配方案。由於除權之後,表面價格下降,使一般投資者誤認為價格不高,風險較低;如果主力再連拉幾根陽線,營造所謂填權氣氛,則較易誘騙大家高位接貨。
⑤、借圖。如果在前期曾有某隻股票的走勢備受市場關注,主力可能模仿該股走勢,從而吸引大量的跟風盤,從而達到高位派發的目的。
⑥、有些主力可能在拉高股價之後,高位窄幅箱形整理,在一段時間之後,再通過對倒,製造向上放量突破的騙線,而一旦突破之後,可能很快就是下降趨勢來臨之時。
⑦、利用漲停板出貨。主力先以大單封住漲停,然後不斷把前面的買單撤走,再新掛買單,而這時候再將籌碼以小單接連賣出,使跟風追漲停的資金高位接走碼。
⑧、此外,主力還經常利用較為誇張的走勢,如跌停、跳水等,吸引投資者注意,通過較大幅度的股價波動,吸引短線客,從而達到出貨的目的。

㈥ 怎麼看個股主力在拉高出貨還是在逢低加倉

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一個過程,而我們要想了解一隻股票的動向除了藉助贏富數據進行實盤跟蹤,或者就是靠自己的經驗觀察盤面。
一、從K線圖看,當股價在低位進行震盪時,經常出現一些特殊圖形,出現的頻率超出隨機概率。
典型的包括帶長上、下影線的小陽小陰線,並且當日成交量主要集中在上影線區域,而下影線中存在著較大的無量空體,許多上影線來自臨收盤時的大幅無量打壓;跳空高開後順勢殺下,收出一根實體較大的陰線,同時成交量明顯放大,但隨後並未出現繼續放量,反而迅速萎縮,股價重新陷入表面上無序的運動狀態;小幅跳空低開後借勢上推,尾盤以光頭陽線報收,甚至出現較大漲幅,成交量明顯放大,但第二天又被很小的成交量打下來。這些形態如果頻繁出現,很可能是主力壓低吸籌所留下的痕跡。以大牛股山推股份0680為例,該股從1999年12月底至2000年4月初的建倉動作中,上述圖形就曾頻繁出現。
二、從K線組合看,經常出現上漲時成交量顯著放大、但漲幅不高的「滯漲」現象,但隨後的下跌過程中成交量卻以極快的速度萎縮。
有時,則是上漲一小段後便不漲不跌,成交量雖然不如拉升時大,但始終維持在較活躍的水平,保持一到兩個月後開始萎縮。由於主力進的比出的多,日積月累,手中籌碼就會不斷增加。盡管目前的主力已無法操縱大盤,但調控個股走勢還是綽綽有餘的,往往會在收盤時通過各種手段改變股價走向,從而使一些技術指標逆轉,以迷惑一般投資者。從這個意義上說,在研判個股走勢時,收盤價雖然是重要的,但盤中總體走勢也不可忽視,在建倉階段和拉升末期尤其如此。
三、均線系統由雜亂無章、糾纏不清,逐漸轉向脈絡清晰、起伏有致。
從技術上說,這是黑馬與失敗案例的最大區別之所在,具有合理的內涵,而且在庄股時代有其必然性。其內在機理是:在建倉階段,前期由於籌碼分散,持倉成本分布較寬,加上主力刻意打壓的結果,股價波動的規律性較差,反映到均線系統上,就是短、中、長期均線的不斷交叉起伏,隨著主力手中持籌的沉澱,市場上的浮籌隨之減少,當主力持籌達到一定程度時,往往會把股價的波動幅度降下來,以拉平市場的平均成本,減少其他投資者做短差的機會。此時,短期均線系統的無序震動幅度會相應減少,過陡的斜率逐漸降下來,均線之間的距離逐漸縮小甚至完全貼緊。當開始試盤和拉升時,由於主力對股價走勢擁有較大的發言權,盡管每日盤中震盪不斷,但趨勢已成,而反映趨勢的均線系統自然也就會錯落有致了。均線的起伏,其實是反映了主力真實思想的階段性。如果主力控盤不充分,或只是想短期炒作,必然不會謀求對盤面的絕對控制,大量浮籌追漲殺跌的結果,就會造成股價波動中的無序性,從而使均線系統繼續糾纏不清,這種拉升,是難以孕育出「黑馬」的,投資者中線介入的風險也是很大的。正因為如此,股市上才有「牛股的均線系統必然優美」的說法。
四、在建倉階段,主力與散戶實際上是處於博弈的兩端,主力總是力圖製造種種假象,迫使散戶低價吐出手中的廉價籌碼。
正因為如此,在底部區域的頂端,主力往往發布種種利空,或者製造形態上的空頭結構,意圖使市場發生心理恐慌,主動促成股價下跌。這種下跌,表面上很難與「黑馬」形態失敗所構成的頂區分開來,但下跌幅度的深淺卻往往暴露出主力的真實意圖。一般來說,如果主力在下跌途中堅定持籌,並且繼續逢低吸納,則除非某些特殊情況出現,否則股價一般難以殺回前期密集成交區之下並維持較長時間。這是因為主力的建倉成本就在這附近,而他們當然不會容忍別人以比他們更低的價位從容買入。出貨形態則沒有這種顧慮。另一方面,在「黑馬」的孕育階段,這種震盪往往會多次出現,但隨著主力持籌的不斷增加,震幅往往會逐步收窄,其間如遇大盤急挫,更是考驗「黑馬」成色的大好時機,這種情況下,那些震幅很小的個股,主力控盤能力更強,日後突破上攻將只是個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