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廣汽澄清謠言撇關系 蔚來自建渠道謀生路!
近日,「廣汽集團計劃注資10億美元入股蔚來汽車」的消息引爆了網路,蔚來汽車(NIO)美東時間1月15日的盤前股價一度超過17%,多家媒體紛紛報道認為蔚來終於找到了自己的「救命葯」,資金緊張的問題或許迎來了新的轉機。
而NIOSpace於2019年年中才開始陸續建設,部分由蔚來全資建設並運營,部分蔚來空間是由蔚來和行業夥伴共同建立的。2019年,蔚來汽車不僅對公司內部人員進行了「優化」,同時也對銷售渠道進行了重新布局,魏健表示,「NIOSpace實際上是將NIOHouse的品牌銷售空間單獨劃分了出來。」
通過實地走訪我們發現,相較於NIOHouse而言,NIOSpace的空間更小,投入成本也更低,銷售人員告訴記者,NIOSpace的主要功能駕駛賣車。
魏健坦言,開辟NIOSpace銷售網路,就是進入資格賽階段,是蔚來在銷售渠道降本增效的一大舉措。在銷售層面,雖然NIOSpace的效率較高、租金較少、所需服務人員也更少,但是蔚來仍然非常看重NIOHouse的布局,因為其對於品牌形象以及用戶滿意度都會有很大影響,蔚來NIOHouse和NIOSpace將會同步發展。
寫在最後:
雖然蔚來和廣汽在2020年的開局就傳出了一場不大不小的「緋聞」,但是從整體上來看一切還都是向好的。從目前來看,李斌堅持運營高端蔚來車主社群,以用戶社群方式加深客戶聯系的方式取得了不錯的成效,去年48%的銷量是由老用戶推薦新用戶達成的。
不過隨著第三款量產車EC6交付日期的逐漸接近,蔚來汽車對於資金的需求只會越來越高,下一輪融資什麼時候來?來自哪裡?也許李斌都沒有頭緒。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Ⅱ 特斯拉股價飆升兩倍,國產Model3狠狠降價,蔚來小鵬們還有戲嗎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Ⅲ 中概股遭遇空前危機,蔚來卻連漲五天
還有什麼比數據造假更難看?
上周的瑞幸,前兩天的好未來,昨天的愛奇藝,多家中概股公司和「造假」關聯,其中,做空機構Wolfpack的報告標題用的「GoodLuckin」,暗諷愛奇藝會像渾水做空瑞幸那樣信用崩塌,其4月7日發布的報告稱,愛奇藝將其2019年的收入誇大了80億至130億元人民幣,即27%-44%,誇大用戶數42%-60%,還誇大了其為內容、其他資產和收購支付的成本,以「燒假錢」的方式向審計師和投資者隱藏欺詐行為。
根據未經證實的消息,第一季度,蔚來已經成為寧德時代國內第三大訂貨商。同時蔚來汽車針對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將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徵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表示,從今年2月中旬到3月中旬,蔚來的新增訂單水平已經恢復到了2019年12月的70%,新能源車補貼及免徵購置稅政策延長兩年至2022年,這無疑為其增加了很多信心。
另外,到目前為止,蔚來汽車旗下只有ES6和ES8兩款車,2019年12月蔚來亮相了旗下第三款量產車EC6,新車預計將於今年7月正式上市,9月開始交付,彼時,蔚來的產品矩陣得到進一步擴充,銷量以及盈利數據將進一步得到提升。
受此利好消息影響,蔚來股價實現了五連漲。在中概股造假陰影中,獨善其身。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Ⅳ 有沒有真實的蔚來車主,最近看上了蔚來汽車,想問問大家都覺得怎麼樣
蔚來汽車雖然一些小細節上面不夠完美,但是回到汽車本身,蔚來的車身質量、電池安全以及空氣懸架等硬體都特別的棒,方向盤很輕,操縱感很好。
動力與做工方面堪比價格翻倍的豪車,雖然整車的尺寸比較大,但是提速方面非常的輕巧,動力很充沛,底盤很扎實,駕駛的體驗感遠遠超過了傳統品牌的燃油車
Ⅳ 財報顯示蔚來形勢大好:2020年將迎與特斯拉、賓士、奧迪關鍵之戰
12月28日NioDay的熱度還沒消散;12月30日晚,蔚來汽車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報又讓廣大網民狂歡了一把。
財報顯示,蔚來汽車目前形勢大好,今年第三季度,蔚來共交付4799輛新車,交付量比第二季度增長35.1%;其中ES8交付量為603輛,ES6交付量為4196輛。銷量提升也讓蔚來汽車的營收大幅改善,蔚來在第三季度的營收達到18.4億元,環比第二季度(15億元)增長25%;其中,車輛銷售的收入達到17.3億元,佔到總營收的94%,同比增長了21.5%。
而這種外部壓力,在蔚來內部卻很難被消化。在產品布局上,雖然蔚來剛剛發布了新車EC6,但coupe的造型以及和ES6同級的定位,使其註定是一款小眾產品,蔚來更需要一款像Model3一樣的30萬元級產品來擴大銷量規模,提高現金流的補充能力。
據內部人士透露,蔚來不能像特斯拉一樣做的原因是,缺乏百萬級高端車型支撐品牌,如果貿然推出入門級產品,反而會有損品牌形象。總體來看,蔚來在產品布局方面,正處於非常尷尬的局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Ⅵ 還說國產車不行蔚來汽車成立6年,市值4千多億,可惜被人唱空
對於國產車,其實很多國人心裡都不是那麼看好,在買車時,也會更願意選擇合資車、進口車。這個觀念放在2020年來看其實並不恰當,因為如今的國產車,在技術上已經開始有所突破,擁有屬於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甚至在同價位的車中,國產車的整體產品力往往會優於合資車,因此選擇國產車同樣不失為一個好選擇。不僅如此,在國產車企當中,還有很多取得成功的案例,比如說長城所打造的哈弗H6,在銷量上力壓本田CR-V、大眾途觀等車型。再比如說今天的主角蔚來汽車,明明才成立6年,但是如今的市值已經達到4千多億,比通用汽車、寶馬汽車、本田汽車的市值還要高。
除了香櫞資本唱空蔚來汽車股價之外,蔚來汽車還遇到了出現了2起疑似斷軸的事件,其中有一起,似乎是蔚來ES6追尾前方大眾,可是蔚來ES6的後車輪卻發生脫落斷軸,這就讓人有些難以理解了。不過目前為止,蔚來汽車官方都沒有針對香櫞資本的唱空,或是斷軸事件給出官方回應,不知道大家對這些事情有何看法?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Ⅶ 一個月內股價翻番,特斯拉的升空密碼是什麼
關注車業雜談車家號,互動將有機會贏取精美小禮品哦!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Ⅷ 蔚來最近在裁員到底是不是真的
蔚來車企作為中國最具有潛力的新能源造車新勢力,個人感覺他的裁員傳聞應該是假的。
因為從目前階段,未來汽車的市場潛力還是被各方看好的。並且蔚來汽車已經成功在美股上市,在短時間內股票就迎來了暴漲,可見美資方面也非常看好蔚來汽車的未來。
不過它的續航相對來說較短,如果你沒有私人充電樁的話,相對來說還是有點不方便的。不過,蔚來汽車已經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布局換電站。一旦布局完畢,蔚來車主就可以享受比燃油汽車還要便捷的服務,完全可以解除掉車主的里程焦慮問題。
所以蔚來汽車的前景還是很不錯的。
Ⅸ 高瓴資本徹底退場後,蔚來能期待比吉利入股更好的歸途嗎
面對近日吉利汽車計劃投資3億美元入股蔚來汽車(NIO.NYSE),有望成為蔚來汽車第三大股東的消息,吉利汽車與蔚來汽車快速回復「對該消息不予置評,市場信息以官方公告為准。」
雙方均未否認的態度讓外界更加肯定此事並非「空穴來風」。
事實上,年前就有傳言稱吉利汽車、廣汽集團、上汽集團正在競購蔚來,其中,蔚來曾就廣汽的收購發布聲明,稱「雙方的討論處於初級階段,尚未達成最終協議」,而廣汽方面也發布了類似的公告。至於上汽與吉利方面,當時並未對此作出評價。
雖然吉利入局尚未最終敲定,但目前來看可能性相對較大。對此,有不少業內聲音認為吉利入股蔚來是為了提升資本含金量,又可納入高端電動車板塊,可謂是一舉多得——但從企業的角度出發,近日,吉利才剛剛放出與沃爾沃計劃合並重組的消息,並入沃爾沃這塊優質資產,恐怕比並入巨虧的蔚來汽車來得更加實際;至於高端電動車板塊,先不說3億美元資本入股對於企業實際運營方面影響有限,吉利本身還有純電動高端品牌Polestar,其次更有沃爾沃和領克,綜上而言,即便成為蔚來第三大股東,短時間內對於吉利的「強化」作用也不甚明顯。
那麼,在雙方談判的過程中,這3億美元目前究竟對誰的意義更大?無疑是蔚來。
誰都知道,蔚來真的非常缺錢。據蔚來此前發布的三季報,截至當季末,蔚來汽車賬面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受限資金以及短期理財總額為19.61億元人民幣,較上季度末減少14.95億元;短期借款及應付賬款余額則較上季度末增加11.4億元人民幣,至46.77億元人民幣。彼時,蔚來汽車就曾作出預警,公司現金余額不足以提供未來12個月繼續運營所需要的營運資本。
而屋漏偏逢連夜雨,本以為能熬過1、2月傳統銷售淡季的蔚來又遭遇突如其來的疫情「暴擊」。
據悉,本該於今年2月8日下發工資的蔚來汽車並沒有如期發放,同時公司還啟動員工自願將十三薪置換成股票的計劃,員工可以在相應金額內選擇拿工資或者是拿公司的股票。雖然對此,蔚來表示是因為疫情造成復工時間推遲,導致經營管理節奏變化,但流動性嚴重不足卻已是不爭的事實。
有分析甚至在結合財報數據後給出了更「極端」的預測,稱疫情當中,蔚來的現金流恐怕只能「挺住」三個月的時間。
一邊是嚴重的「虧血」狀態,另一邊是前期風投接二連三的退出。
此前,作為蔚來第三大股東的高瓴資本在2月15日完成了對蔚來股票的「清倉」。
高瓴資本是蔚來上市前的重要投資者。2015年,高瓴資本領投蔚來1億美元A輪融資,並在C輪及C+輪繼續跟投蔚來。蔚來IPO時,高瓴持股比例達7.5%,是蔚來第三大股東。去年1月30日,蔚來汽車宣布發行6.5億美元可轉換債券,當時騰訊和高瓴資本分別認購3000萬和1000萬美元。據悉,高瓴資本從2019年三季度起開始大規模減持蔚來汽車。盡管2019年四季度末蔚來汽車大漲,股價累計上漲40%,但高瓴資本還是在12月31日之前堅決清空了所持有的蔚來汽車股份。
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9年前三季度,蔚來累計虧損金額已高達429億元,蔚來股價的持續低迷是高瓴資本退出的重要背景。
無獨有偶,2月7日,淡馬錫減持蔚來股票1391萬股,持股比例從原先的5.4%大幅下滑至1.8%。從前期資本的迅速「抽身」不難看出,在高瓴資本和淡馬錫的示範下,資本市場對於造車新勢力開始從起初的「狂熱」轉而變得更為「謹慎保守」,這也意味著,蔚來的未來融資之路並不輕松。
值得注意的是,在風投退出之際,傳統車企尤其是自主車企的入局變得更富深意。目前,蔚來不僅僅是新勢力造車企業中交付量最大的車企,其還是唯一一家將產品賣入30萬元價格區間的企業,一旦這樣一家新勢力頭部企業倒下,多少會讓那些還處於「向上突圍」的自主車企感受到「唇亡齒寒」。尤其是特斯拉剛剛在華建廠投產,隨著這匹「狼」的闖入,羊群只有抱團才能求生。
因此,吉利汽車、廣汽集團、上汽集團競購蔚來的消息,從某個角度來看,也讓我們看到傳統車企對新造車公司的「惺惺相惜」。
只是,天下熙熙攘攘皆為利來。知情人士透露,事實上,在雙方的前期談判中,吉利汽車條件的苛刻讓蔚來很難接受。
但從吉利汽車的角度來看,在蔚來急需資金的當下,它在談判中佔有不少優勢。
比如,蔚來與吉利的牽手將進一步擴大想像空間。近年來,吉利的發展有目共睹,除了銷售體量上已經成為國內自主車企絕對的「龍頭」,更憑借與沃爾沃的技術共享完成了向品牌高端化的轉身,領克就是最佳案例。
眾所周知,目前,除了特斯拉實現階段性盈利之外,新能源車企鮮有不被虧損纏身者,包括高昂的電池造價在內,其餘還有供應鏈、工廠、製造環節無一不考驗著新勢力的現金流動性。而吉利的體系力包括產業鏈的把控,低成本的運作模式正是蔚來未來完成自身「造血」中最急需的能力。與此同時,投奔吉利,沃爾沃的技術背書也將成為蔚來繼續進軍高端電動車領域的助力。
換言之,對於蔚來而言,如果能夠背靠吉利這棵大樹,意味著有足夠的規模來分攤高昂的成本,這也是為什麼傳統車企轉型新能源往往比新勢力造車企業的抗風險性更強。
更何況,因為吉利的「背書」,此時3億美元看似「杯水車薪」,但很可能在資本市場起到「拋磚引玉」的良效,讓蔚來的融資之路變得容易一些。
而反觀吉利,用3億美元換來蔚來在軟體層面、銷售服務以及充電布局模式上的創新,這筆投資不會是虧本的買賣。有分析認為,按照蔚來汽車剛剛在一級市場進行的可轉債3.07美元核算,吉利此輪投資後,將佔到蔚來汽車10%不到的股份,這恰好與高領資之前7.5%的持股比例相似。
目前,故事的兩位「緋聞主角」尚未粉墨登場,但以蔚來如今對於資金的渴求和吉利的前瞻果決,「一出好戲」很可能即將上演。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Ⅹ 蔚來汽車遭高瓴資本無情拋棄,吉利慾砸3億美元抄底
在疫情影響下,那個被稱作「2019年最慘的人」和他的企業蔚來汽車更是難上加難,不僅遭第三股東高瓴資本清倉,還曝出延遲發放工資,擬用股票抵年終獎的消息……
吉利是否會入股蔚來,現在尚不得而知。不過大家對吉利的投資行為已司空見慣,從收購沃爾沃,到入股戴姆勒,再到收購路特拉,吉利的擴張並沒停止過。如果此次交易能共贏,何樂而不為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