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判斷主力籌碼集中度
一般具備了下述特徵之一就可初步判斷主力籌碼鎖定,建倉已進入尾聲,主升浪即將展開:
其一,放很小的量就能拉出長陽或封死漲停。相中新股的主力進場吸貨,經過一段時間收集,如果莊家用很少的資金就能輕松地拉出漲停,那就說明主力籌碼收集工作已近尾聲,具備了控盤能力,可以隨心所欲地控制盤面。
其二,K線走勢我行我素,不理會大盤而走出獨立行情。有的股票,大盤漲它不漲,大盤跌它不跌。這種情況通常表明大部分籌碼已落入主力囊中:當大勢向下,有浮籌砸盤,主力便把籌碼托住,封死下跌空間,以防廉價籌碼被人搶了去;大勢向上或企穩,有游資搶盤,但主力由於種種原因此時仍不想發動行情,於是便有兇狠的砸盤出現,封住股價的上漲空間,不讓短線熱錢打亂炒作計劃。股票的K線形態就橫向盤整,或沿均線小幅震盪盤升。
其三,K線走勢起伏不定,而分時走勢圖劇烈震盪,成交量極度萎縮。主力到了收集末期,為了洗掉短線獲利盤,消磨散戶持股信心,便用少量籌碼做圖。從日K線上看,股價起伏不定,一會兒到了浪尖,一會兒到了谷底,但股價總是沖不破箱頂也跌不破箱底。而當日分時走勢圖上更是大幅震盪。委買、委賣之間價格差距也非常大,有時相差幾分,有時相差幾毛,給人一種莫名其妙、飄忽不定的感覺。成交量也極不規則,有時幾分鍾才成交一筆,有時十幾分鍾才成交一筆,分時走勢圖畫出橫線或豎線,形成矩形,成交量也極度萎縮。上檔拋壓極輕,下檔支撐有力,浮動籌碼極少。
其四,遇利空打擊股價不跌反漲,或當天雖有小幅無量回調但第二天便收出大陽,股價迅速恢復到原來的價位。突發性利空襲來,主力措手不及,散戶籌碼可以拋了就跑,而主力卻只能兜著。於是盤面可以看到利空襲來當日,開盤後拋盤很多而接盤更多,不久拋盤減少,股價企穩。由於害怕散戶撿到便宜籌碼,第二日股價又被主力早早地拉升到原位.
其五,放量創新高後卻又縮量跌破前期低點,造成一種向下突破的假象,這是主力籌碼集中後一種非常兇悍的洗盤手法,目的是將最後堅守的浮籌洗掉,以便進入到主升浪的拉升階段。此類個股短期會造成不小的帳面損失,但只要堅守住,後市的獎勵是非常高的收益。所謂成大事者必須經歷大磨難即為此理。對於此類情況,堅定與耐心是最好的防護法寶。
Ⅱ 如何分析股票籌碼集中度
你好,股票籌碼集中度可以這么看:
1、通過上市公司的報表,如果上市公司股本結構簡單,只有國家股和流通股,則前10名持股者中大多是持有流通股,有兩種判斷方法:一將前10名中所持的流通股累加起來,看掌握了多少,這種情況適合分析機構的介入程度。二是推測10名以後的情況,有人認為假如最後一名持股量不低於
0.5%則可判斷該股籌碼集中度較為集中,但莊家有時亦可做假,他保留前若干名股東的籌碼,如此以來,就難以看出變化,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假如第10名持股占流通股低於0.2%,則後面更低,則可判斷集中度低。
2、通過公開信息制度,股市每天都公布當日漲跌幅超過7%的個股的成交信息,主要是前五個成交金額最大的營業部或席位的名稱和成交金額數,如果某股出現放量上漲,則公布的大都是集中購買者。如果放量下跌,則公布大都是集中拋售者。這些資料可在電腦里查到,或於報上見到。假如這些營業部席位的成交金額也佔到總成交金額的40%,即可判斷有庄進出。
3、通過盤口和盤面來看,盤面是指K線圖和成交量柱狀圖,盤口是指即時行情成交窗口,主力建倉有兩種:低吸建倉和拉高建倉。低吸建倉每日成交量低,盤面上看不出,但可從盤口的外盤大於內盤看出,拉高建倉導致放量上漲,可從盤面上看出,莊家出貨時,股價往口萎靡不振,或形態剛好就又跌下來,一般是下跌時都有量,可明顯看出。
4、如果某隻股票在一兩周內突然放量上行,累計換手率超過100%,則大多是莊家拉高建倉,對新股來說,如果上市首日換手率超過70%或第一周成交量超過100%,則一般都有新莊入駐。
5、如果某隻股票長時間低位徘徊(一般來說時間可長達4-5個月),成交量不斷放大,或間斷性放量,而且底部被不斷抬高,則可判斷莊家已逐步將籌碼在低位收集。應注意的是,徘徊的時間越長越好,這說明莊家將來可贏利的籌碼越多,其志在長遠。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Ⅲ 股票籌碼集中度多少好 股票籌碼集中度怎麼看
第一,股東人數減少是籌碼面的因素,代表有特定人或者是公司或者是主力在從散戶手裡收籌碼,所以零散的股東在減少,都被特定人吃走。增多就是主力出貨給散戶持有的直接證據
第二,這雖然是籌碼面的現象,但是對於股票會不會馬上漲馬上跌。沒有決定作用。只說明這只股票未來有潛力漲或者有潛力跌。但是主力什麼時候收集夠籌碼,或者什麼時候准備要出貨。不可能從這些知道。
第三,最直接影響股票會漲會跌的是技術面因素,如量價,趨勢,波浪,時間轉折,主力類型等。這些是主力實際進出的痕跡,你懂得分析這些就對什麼時候漲可以抓的八九不離十
Ⅳ 怎麼看主力成本和主力的籌碼集中度
主力成本和籌碼集中要看以下幾個方面:
1、如果一隻股票有主力要做,那麼它的基礎成本應在大底部上漲以來的第一個平台(日K線圖下)偏下,或底部上漲到平台位置價格的1/2左右,比方說2元漲到2.50元遇到前期一個橫盤較長時間的平台開始出現整理,那麼主力成本就應在2.25-2.50之間,一般來說是這樣。
2、籌碼集中度要看最近的公司基本資料,如股東戶數和人均持股情況,股東戶數越少,人均持股數量越多,說明籌碼越集中。反之,則為籌碼分散。這里要對大盤股和小盤股區別對待,不能等同。
另外,根據買賣手數(大單)比較,是不能准確判定是否為庄股的,只能表明是否有資金運做。是否是庄股,還要結合上面說的籌碼集中情況判斷。
Ⅳ 1 籌碼集中度是什麼怎樣看籌碼集中度
籌碼密集是籌碼分布的一種特殊形態,也叫做籌碼集中度,在南京金鑰匙投資決策系統中,如果一隻股票的所有流通籌碼有超過80%以上的籌碼集中到20%(收盤價上下10%的空間)的狹小空間裡面,定義為籌碼密集。
籌碼分布是持籌成本的分布,籌碼密集狀態反應了某隻股票大部分流通籌碼持有成本較為集中。某種指數的籌碼密集,同樣用該指數流通籌碼的集中度來界定,基本概念相同。
壓縮K線圖形,縱觀股價歷史走勢,根據相對高度籌碼密集分為高位密集、次高位密集、中位密集、次低位密集和低位密集。不同位置的籌碼密集對股價的後期走勢影響作用不同。
股價在上漲過程中,底部獲利籌碼不斷隨著交易換手而賣出,持籌成本重心不斷向上轉移。當底部的獲利籌碼被擊鼓傳花地在較高價位被他人頻繁買賣,股價就會逐步抬高。一旦投資者追漲意願降低,隨著主力獲利籌碼的加速派發,大部分流通籌碼轉移到股價附近區域集中起來,逐步形成籌碼密集。
股價在下跌過程中,高位被套籌碼不斷隨著交易換手而賣出,持籌成本重心不斷向下轉移。當高位的被套籌碼被多殺多地在較低價位被他人頻繁買賣,股價就會逐步砸低。一旦投資者止損意願降低,恐慌得以充分釋放,隨著抄底資金的不斷加強,大部分流通籌碼轉移到股價附近區域集中起來,逐步形成籌碼密集。
Ⅵ 怎麼看股票籌碼集中度
通過上市公司的報表,如果上市公司股本結構簡單,只有國家股和流通股,則前10名持股者中大多是持有流通股,有兩種判斷方法:
一將前10名中所持的流通股累加起來,看掌握了多少,這種情況適合分析機構的介入程度。
二是推測10名後的情況,有人認為假如最後一名持股量不低於0.5%則可判斷該股籌碼集中度較為集中,但莊家有時亦可做假,他保留前若干名股東的籌碼,如此就難以看出變化,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假如第10名持股占流通股低於0.2%,則後面更低,則可判斷集中度低。
(6)怎樣看股票的主力籌碼集中度擴展閱讀:
籌碼集中度的指標反映的主力資金的有關情況,股民操作只能作為依據之一,具體操作需要結合其他指標和相關內容。在大牛市中,籌碼集中度指標與股價的相關關系往往會失效。
參與買賣股票的人,其對股價偏高或偏低的評價越不一致時,成交量就越大。反之,其評價越一致時,則成交量趨小。前者意味著多空雙方意見分歧較大,短兵相接,股價乃具有較大幅度的漲跌;後者為多空雙方看法略同,操作較不積極,股價漲跌幅度將很有限。
Ⅶ 怎麼樣查詢股票籌碼集中度
點F10看主力跟蹤,看持股戶數,和每戶持股量就清楚了,但此信息有點滯後,只能在此基礎上看後面交易的量(進與出)可以做到8、9不離10。所說的點籌看,只能看到在某個價位段籌碼的分布情況,與整個籌碼的集中關系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