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次新股為什麼買盤那麼多反而股票跌
賣盤也多啊。賣盤比買盤大
⑵ 次新股怎麼天天跌
次新股,大盤好的時候,次新股主力才會操作,因為籌碼面好,可以做,沒有拋壓,很容易拉起來,再加上連板效應,散戶和游資很容易跟進。
但是一旦大盤不好,次新股會跌的比誰都慘,之前中簽和完成進貨動作的主力,會拉一兩次,造成啟動假象來誘多,一有人跟進就直接出貨,比如三月底到五月初
這次大盤的風險是從3450開始就很明顯了,次新股當然沒好下場,元旦以後大盤轉好但是除了貴州燃氣這些技術面沒問題的次新,其他之前已經下跌趨勢的在沒有出現轉勢信號之前,跌是正常的
我空說你可能沒感覺,舉個例子給你看
回答當天舉例的衛信康還跌停,但之後沒多久就如同分析過前高。
原因不是次新股,也不是跌的多,而是有技術面轉勢信號
⑶ 次新股大跌還能回來嗎
次新股大跌還是能回來的。
因為次新股是一個非常容易炒作的題材,他的股東數量很少,同時一些上市的時候獲得了巨大收益的中簽的人一看股票開板之後都會進行大幅度的賣出,這更有利於新的莊家入駐和收集籌碼。砸到差不多的位置,肯定會繼續上升,進行二次沖高,一般會回到他的最高點的起點這個位置。
⑷ 為什麼次新股票一直跌,會漲上去嗎
之前漲得太多,跌一下才安全。
總之股市不是所有人能賺錢的才對。
跌得多了會反彈,能漲多高不好說。
⑸ 次新股跌破30%能買嗎
就你的問題,我給出以下建議
首先,股票不要有買底部的想法,想買底部有可能是以下的情況,一,下跌趨勢中的a浪底部,有b反彈,但之後還有c浪破底。二,就算看對是c浪底部,開始一浪回升行情的初升段,時間會很漫長,漲三回二回一的節奏根本就讓你拿不住股票,若是開始二浪修正,最多可以跌回一浪起漲點附近。
然後所謂的質優,無非是基本面優,籌碼面優,但這些信息都是公司季報公布你才知道對不對?公司老闆,大股東,去調研過得機構甚至行業對手都一定比你先知道真實情況對不對?那麼情況好他們會先買,股價先漲,你知道買進去就可能在高位。
最後,股票不是價格便宜就安全,而是能不能快速脫離你的成本區。
現在跌了30%的次新股,在沒有出現技術面的轉勢信號之前,都不能介入
⑹ 次新股開板後一直跌,還能再持股嗎
可以持股不動
沒有一直跌不漲的票
等站穩了可以加倉買入
⑺ 誰能解釋一下,次新為什麼一直跌
創業板規則除上市首日交易風險控制制度外,創業板交易制度與主板保持一致,仍適用現有的《交易規則》。創業板啟航開板儀式漲跌幅比例:10%交割制度:T+1連續競價時間:9:30----11:3013:00----14:57創業板「炒新」三防線較當日開盤價首次漲跌20%時,可臨時停牌30分鍾。較當日開盤價首次漲跌50%時,可臨時停牌30分鍾。較當日開盤價首次漲跌80%時,可臨時停牌至14:57。
⑻ 次新股基本上都跌的,為什麼還有人買
這個看運氣吧。新股開板後,有些主力沒走,有些游資會繼續炒作;這樣一來還會有一波拉升!但風險也大,這個是要麼大賺要麼大虧!
⑼ 明知道很多新股上市開板後會大跌,為什麼還有很多人去買次新股呢
我們發現很多次新股一字板開板後,很多個股就開始進入了下跌狀態中,而且下落幅度較大,本身很多個股在一字板開板之前出現較大的上漲,所以次新股的本身風險較高,當次新股剛開板的時候基本上放出巨量,代表肯定還在很多投資者選擇買入,一些比較穩健的投資者表示不理解,為什麼的次新股的風險那麼大還有那麼多投資願意去買呢,比如下圖案例:
總結:在選擇剛開板的次新股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注意風險,不能盲目去選擇股票,很多投資者買入的剛開板的次新股,本身在乎的是短線收益,次新股的特點也符合短線的炒作邏輯,不管在題材,籌碼,成長性等都符合,所以我們還是要搞清游資選股的思路,多去分析剛開板次新股的行業和題材。感覺寫的好點個贊呀,歡迎大家關注點評。
⑽ 次新股暴跌後能買嗎
不一定。
部分次新股業績前景好,後市仍有發展,這類股票可以長期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