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投資技巧 » 股票重慶啤酒能買嗎
擴展閱讀
股票估值高適合買 2025-08-18 22:44:20

股票重慶啤酒能買嗎

發布時間: 2021-07-05 06:17:48

❶ 股票問題,關於重慶啤酒

沒有一個是傻子,不是報道大成基金踩了地雷嗎?大成基金有這么傻嗎,當然不是,大成基金的經理本身就是證劵公司的人員,所以當一些卷商機構把股票做到高位出不了貨時就讓基金來接手,最終損失的還是廣大人民,所以你現在根本很難判斷機構主力什麼時候出局。股票是越來越難做了,散戶不買,基金買。

❷ 重慶啤酒股票拋盤太大,那誰買呀

1、有多少人買就有多少人能賣出,在跌停價位上,100個人掛單賣出,而這時只有1個人掛單買入,那麼只能成交那1個人買入的股票,其他人等死。
2、散戶很少能賣出,一開盤就跌停,很少有人買,散戶很多,而買的人少啊,就等死咯
3、機構基本都逃出來了,但不排除一些傻不拉唧的機構還在那等死
4.是啊,每一手股票的成交,必須要有對應的一個買方和一個賣方才能成交。假設你今天捉了只跌停,你想割肉賣出,但沒人掛單來買啊,那今天就賣不出了。

❸ 重慶啤酒股票問題

總量不變的情況下,有人想賣肯定要有人接才可以,誰能在跌停先出成功,就靠你掛單的速度了,越靠前就先成交阿,為什麼還有人買,肯定有不知死活的人想做反彈大夢阿。。。

關於重啤封單,其實很簡單的問題,誰有這么多大單?主力是誰,分析就只有兩個,重倉的基金 和 大股東!他能這么砸盤,他們成本一定是有優勢的,大成 從底部就開始運作這支股票,幾經漲跌,他們的成本已不是你我可以用簡單的加減法所算得,大股東更不用考慮成本了,所以你根本不用考慮機構和大股東會虧損!只有追高的小散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機構或大股東們藉助大勢這么走,一定有他自己的原因,是利益分配不均?機構跟企業合作出現裂痕?又有新項目啟動,需要砸盤拿低價籌碼?一切都是猜測,讓市場給我們答案吧。。。

❹ 重慶啤酒股票現在可以買么

現在適合做波段,不過要注意阻力位,33元以下是安全區,高拋低吸!

❺ 重慶啤酒股票

近期,丑聞纏身的問題股重慶啤酒上演了一場精彩的逆轉大戲,成為兩市強勢股之一。在基本面沒有重大變化的背景下,重慶啤酒再度活躍是游資博弈的結果。
證券之星問股

❻ 重慶啤酒股票是什麼股啊30元買的現在18則么處理合適

屬於飲料製造

❼ 股票類,重慶啤酒是否看好,大約什麼價格

重慶啤酒即將迎來提升期,啤酒主業西南霸主,喝起來就是安逸我喜歡。

❽ 我買了1000股重慶啤酒的股票,股該1個月了,今天是8.14號,請問何時復盤

時間難以確定的,繼續等吧。

重慶啤酒600132
重慶啤酒:相關股東會議已同意股改方案,特別停牌
重慶啤酒(600132)相關股東會議以記名投票表決方式,審議通過《關於公司以資本公積金向流通股股東轉增股本進行股權分置改革的議案》。臨時股東大會暨相關股東會議表決結果如下:
(一)《股權分置改革方案》投票表決結果:相關股東代表股份數20386.21萬股,贊成股數20131.38萬股,反對股數246.4萬股,棄權股數8.43萬股,贊成比例98.75%;流通股股東代表股份數4062.46萬股,贊成股數3807.63萬股,反對股數246.4萬股,棄權股數8.43萬股,贊成比例93.73%;非流通股股東代表股份數16323.75萬股,贊成股數16323.75萬股,反對股數0萬股,棄權股數0萬股,贊成比例100%。
表決結果:通過。
(二)參加表決的前十名流通股股東持股情況和對《股權分置改革方案》的表決情況:
單位:股
股東名稱 持有股數 投票情況
基金安順 5,555,500 贊成
東方證券 3,500,000 贊成
國聯證券 3,000,000 贊成
基金久嘉 2,090,000 贊成
基金銀豐 1,503,310 贊成
北京北方泰格
投資公司 1,202,800 贊成
上投摩根
中國優勢 1,000,000 贊成
宏源證券 915,303 贊成
浙江嘉和投資
管理公司 589,500 贊成
連歡 409,800 贊成
公司將於近日刊登股權分置改革方案實施公告,2006年7月25日起公司股票繼續停牌;公司股票復牌時間安排詳見股權分置改革方案實施公告。

❾ 如果手中持有大量的重慶啤酒股票,在大家都知道前景不好的情況下,這些股票能賣出去嗎會有人接手嗎

如果你的單子可以在第二天的00:00提前掛單!這樣可能有付出 手!只要有人買單,你的單掛在前面,按掛單子的順序賣!如果你沒有可以在00:00掛單,那在集合競價時掛上單,看能不能出,看看賣一的單有多大就知道可以出不出來,如果賣一的單大的話只有他們的單子出完才輪到你的單!

❿ 重慶啤酒股票有知道的嗎

重慶啤酒七跌停,從11月25日的83.12元,跌到12月16日的38.76元,是公司公布的「乙肝疫苗」一項臨床研究統計指標所導至的結果,這份指標的「異常」,備受市場質疑,很多醫葯方面的專業人士都看不懂,市場人士和投資者懷疑這是個騙局,先後有20幾家基金退出該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