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股票成交後,委託買的價格和成本價相差很多,是怎麼回事
你少計算了委託費,一般按營業部不同收取1-5元每筆的委託費。
⑵ 股票的委託價和買入的成本價為什麼不一樣
成交價是成交的價格,大多數情況下情況為委託價。
成本價為成交價加上相關費用
交易所交易規則:
客戶可以採用限價委託或市價委託的方式委託會員買賣證券。
限價委託是指客戶委託會員按其限定的價格買賣證券,會員必須按限定的價格或低於限定的價格申報買入證券;
按限定的價格或高於限定的價格申報賣出證券。
市價委託是指客戶委託會員按市場價格買賣證券。
⑶ 為什麼股票委託價格和實際買入成本不一樣
股票委託價格和實際買入成本不一樣,是因為買入成本價,在買入價的基礎上,分攤了買入的手續費,所以肯定成本價比買入價要高一點。有些券商的成本價既包含了買入手續費,又預算了賣出的費用,比較直觀,就是以成本價賣出就保本。
⑷ 股票成本價比委託價高
主要是因為交易成本高,持倉成本包括你買入成本加手續費及稅費。
證券公司手續費是5元,另外加上交易所及稅費等成本,推高了你的持倉成本。
⑸ 股票 交易時買入股票的成本價要比委託價低了幾分,怎麼回事
正好是你的委託單在成交時,遇到主力用較低的價格打壓砸盤了,所以你的成交成本就會大幅低於你的委託價了,這種情況不常遇到,說明你的運氣好有掙錢的運氣哦。
⑹ 為什麼股票委託價格和實際買入成本不一樣
當賣方有大單以更低的價格賣出時,可能實際成交價格低於您委託買進的價格;同時購買股票還會有印花稅和交易手續費,如果單次購買的股份越少,平均的交易成本就越高。以上兩種原因會造成委託價格和實際買入成本不一致。
⑺ 股票委託價和成本價為什麼差這么多
這是因為成本價含有買入手續費,委託買入單價+交易手續費=該股成本價。
股票的傭金等於成交金額乘以傭金比例,委託價是委託價格,成交價格是實際成交價格
成本價格是(成交價格*成交數量+所有交易費用)/成交數量,也就是說將交易費用攤薄到每股上,最後算出成本價。算到卡里的錢,如果是買入,則扣出的金額是(成本價*成交數量);如果是賣出,則進入的金額是(成交價*成交數量-交易費用)
⑻ 為什麼我買的股票委託價格和成交價不一樣
由於您買的股票的金額較少,有最低傭金5元,加上1元的過戶費,所以收了6元的手續費。不同的營業部的傭金比例不同,極個別的營業部還要每筆收1-5元委託(通訊)費。
交易傭金一般是買賣股票金額的0.1%-0.3%(網上交易少,營業部交易高,可以講價,一般網上交易0.18%,電話委託0.25%,營業部自助委託0.3%。),每筆最低傭金5元,印花稅是賣出股票金額的0.1%(基金,權證免稅),上海每千股股票要1元過戶手續費(基金、權證免過戶費),不足千股按千股算。
(8)股票買幾手委託價和成本價一樣擴展閱讀:
股票交易時間
中國的股票開盤時間是周一到周五,早上從9:30--11:30,下午是:13:00--15:00,中國所有地方都一樣,以北京時間為准。
每天早晨從9:15分到9:25分是集合競價時間。所謂集合競價就是在當天還沒有成交價的時候,你可根據前一天的收盤價和對當日股市的預測來輸入股票價格,而在這段時間里輸入計算機主機的所有價格都是平等的,在結束時間統一交易,按最大成交量的原則來定出股票的價位,這個價位就被稱為集合競價的價位,而這個過程被稱為集合競價。
集合競價規則參看集合競價條目。匹配原則是買方價高優先,賣方價低優先,同樣價格則先參與競價的優先,但整個交易過程不是分布進行匹配,而是是競價結束集中匹配完成。集合競價時間為9:15-9:25,可以掛單,9:25之後就不能掛單了。要等到9:30才能自由交易。
⑼ 為什麼我委託買進去的價錢跟交易成功後的成本價不一樣啊
委託價格與成本價格是兩個概念。
委託價格如果成交了,可稱為「成交價格」,指的是股票當時的成交價,例如你的4.62元。
成本價格除了股票的成交價外和包括一些其他費用,所以你的成本價為4.68元。
我們在買賣股票過程中除了買賣的成交金額外,還需要上繳一些其他費用,包括:1.傭金。買股、賣股都需要按照成交金額的一定比例上繳。各證券公司傭金不同。
2.過戶費。上證交易所的股票在買股、賣股中按照股票數量的千分一收取,起始價1元。深證交易所免過戶費。
3.印花稅。目前為止,該費用只有在賣股時收取,按成交金額的千分一收。
舉例:
買進上海A股2000股,成交價5.80,傭金券商給我1‰
所以有:
成交金額5.80*2000=11600元
傭金額 11600*1‰=11.6元
過戶費 2000股*1‰=2元
買入無印花稅
發生金額 11600+11.6+2=11613.6元
你會發現除了買股票的11600元外,我們還花掉了13.6元,我們用11613.6/2000=5.81 ,這就是成本價了。
理論上是這么計算的,我用的是通達信的看盤交易軟體,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如果按照上面的計算方式計算,系統顯示的成本價與我計算出的成本價不符,比我計算的多出0.018元,我只買過兩只股票,他們都是差0.018,可以說樣本十分小,得出數據不具有代表性,但是很值得研究。
呵呵!!!
⑽ 股票委託價格和成交價格為什麼不一樣
成交的價格是要看當時賣盤第一檔的價格是多少,也就是說不管委託多高,也只能按賣一檔的價格自動買入,這才是成交價格。
連續競價時,在當市最近一次成交價或當時揭示價連續兩個升降單位內,其價格依下列原則決定 :
(1)最高買進申報與最低賣出申報價格優先成交。
(2)買(賣)方申報價格高(低)於賣(買)方申報價格時,採用較接近當市最近的一次成交價格或當時揭示價格的價位成交價格。報價當時沒有對應賣價,較市價高,系統自動以市價撮合。
並且還要收取手續費。
買進費用:
1.傭金0.2%-0.3%,根據證券公司決定,但是擁擠最低收取標準是5元。比如買了1000元股票,實際傭金應該是3元,但是不到5元都按照5元收取
2.過戶費(僅僅限於滬市)。每一千股收取1元,就是說買賣一千股都要交1元
3.通訊費。上海,深圳本地交易收取1元,其他地區收取5元
賣出費用:
1.印花稅0.1%
2.傭金0.2%-0.3%,根據證券公司決定,但是擁擠最低收取標準是5元。比如買了1000元股票,實際傭金應該是3元,但是不到5元都按照5元收取
3.過戶費(僅僅限於滬市)。每一千股收取1元,就是說買賣一千股都要交1元
4.通訊費。上海,深圳本地交易收取1元,其他地區收取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