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投資技巧 » 怎麼看股票是否被高估
擴展閱讀
個舊工人村 2025-08-03 19:33:47
資金不多買什麼股票嗎 2025-08-03 19:33:35

怎麼看股票是否被高估

發布時間: 2021-07-10 13:55:56

A. 怎麼才能知道一隻股票是低估還是高估

股票的市值和他的業績和發展潛力還有收益能力均有關,市盈率和市凈率,還有很多國家政策都對上市公司的未來產生影響,
例如一個股票他的市值是10元,他的凈資產是4元,他是市盈率是10,市凈率是20%那麼他本是不會高估的,因為以這樣高盈利的能力看沒幾年他的凈資產就能接近10元,這樣的股票沒被高估,往往這樣的股票因為他本身危險性不高沒什麼人拋售,股權較為分散所以也不會出現暴漲。

B. 怎麼判斷股票是否被低估

市盈率能夠簡單、快捷地幫助投資者衡量個別股票的投資價值。但若單以市盈率的倍數去決定該股是否值得買,似乎不是最佳的方法。以市盈率選股,最好留意以下四點:
(1) 股價走勢:假如往績每股盈利不變,股價的升勢將直接刺激市盈率上升。換句話說,市盈率升跌與股價供求是有關的。在1997年牛市期間,中國光大控股,在人 為炒作下,其市盈率曾高達1000倍以上,即回本期需一千年以上,股價升幅可謂已與其基本因素脫鉤,追買或持有該股的風險可想而知。
(2)每股盈利的增長走勢:了解往績每股盈利增長的好處,就是認清該公司的經營往績如何,若每股盈利反復無常,時好時壞,即使該公司的最新往績每股盈利錄得佳績,往績市盈率被拉低,但並不等於其市盈率可持續維持於較低水平。
(3)宜先與同類股票的市盈率比較:不同行業的回報率和投資風險都不一,所以各類股票的合理市盈率亦不同。以優質基建股及公路股為例,若非處熊市,該類股的市盈率應值十倍或以上,因其投資風險極低。
(4)宜先考慮大市氣氛:大牛市時,二、三十倍市盈率的股票,也有很多人追捧,原因是市場資金太多,而投資者購買股票很多時與股票的基本因素無關。相反,若處熊市時,即使市盈率不足十倍,該股亦未必吸引到投資者購買,因市盈率之所以偏低,或與股價大跌有關。

C. 股票的內在價值怎麼計算,怎麼看股票是否高估!

內在價值的計算:股票的內在價值是指股票未來現金流入的現值。它是股票的真實價值,也叫理論價值。股票的未來現金流入包括兩部分:每期預期股利出售時得到的收入。股票的內在價值由一系列股利和將來出售時售價的現值所構成。

股票內在價值的計算方法模型有:
A.現金流貼現模型
B.內部收益率模型
C.零增長模型
D.不變增長模型
E.市盈率估價模型

股票內在價值的計算方法
(一)貼現現金流模型
貼現現金流模型(基本模型
貼現現金流模型是運用收入的資本化定價方法來決定普通股票的內在價值的。按照收入的資本化定價方法,任何資產的內在價值是由擁有這種資產的投資者在未來時期中所接受的現金流決定的。一種資產的內在價值等於預期現金流的貼現值。
1、現金流模型的一般公式如下:
(Dt:在未來時期以現金形式表示的每股股票的股利 k:在一定風險程度下現金流的合適的貼現率 V:股票的內在價值)凈現值等於內在價值與成本之差,即NPV=V-P其中:P在t=0時購買股票的成本
如果NPV>0,意味著所有預期的現金流入的現值之和大於投資成本,即這種股票價格被低估,因此購買這種股票可行。如果NPV<0,意味著所有預期的現金流入的現值之和小於投資成本,即這種股票價格被高估,因此不可購買這種股票。通常可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證券市場線來計算各證券的預期收益率。並將此預期收益率作為計算內在價值的貼現率。
1、內部收益率
內部收益率就是使投資凈現值等於零的貼現率。
(Dt:在未來時期以現金形式表示的每股股票的股利 k*:內部收益率 P:股票買入價)
由此方程可以解出內部收益率k*。
(二)零增長模型
1、假定股利增長率等於0,即Dt=D0(1+g)tt=1,2,┅┅,則由現金流模型的一般公式得: P=D0/k<BR><BR>2、內部收益率k*=D0/P
(三)不變增長模型
1.公式
假定股利永遠按不變的增長率g增長,則現金流模型的一般公式得:
2.內部收益率

非常復雜。關於是否高估,也就是內在價值和現價之間的關系,價內,低估,價外高估

D. 股票股價是否高估怎麼計算的啊

股票,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股票的價格與其它商品一樣,也大致圍繞投資價值上下波動。然而,與其它商品的價格運動相比,股價波動更具有難以預測的特點。如何確定股票的合理價值,挖掘出被市場低估的股票和被市場高估的股票,從而正確地作出投資策略,十分必要。
實際上,對某隻股票的股價的是高還是低,短線客,是不管這個的!!他採用的是短線的特殊技術。職業的短線高手,收益也非常可觀!!
中長線的投資者,特別是進行價值投資的人,卻非常重視這個問題!!
怎麼樣知道一家公司的股票的現在的股價是被高估或是低估呢?
實際上這個判斷並沒有一個很准確和權威的標准,主要還是靠經驗、消息和市場反映來判斷,在實際的判斷中,我通常喜歡使用以下方法,供朋友你參考:

方法一、12步價值評估法( 適合專業人士 ):
1、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2、行業地位;
3、企業的成長性分析
4,盈利能力分析;
5、公司治理水平;
6、公司財務狀況;
7、股東增加值(EVA);
8、機構認同度;
9、市場強度;
10、風險價值評估(VAR);
11、流動性;
12、安全邊際。
然後,根據這12方面進行綜合分析評估。不過這個方法不適合普通的小額投資人,比價適合投資額度在10億元以上者。

方法二、股價定價模型 公式計演算法(非常麻煩):
股價=f(基本面因素、技術面因素、題材面因素等)
即:某隻股票的現在的價格,是其基本面、技術面和市場炒作的題材等因子的復合函數。
也就是說,股價由基本面、技術面和題材面的因素共同決定的。
其中,基本面因素=每股收益、成長性、所屬行業、A股流通股。
也就是說,基本面主要由每股收益、成長性、所屬行業和A股流通股共同決定。
基本面中的各項財務指標之間的關系如下:

每股收益=凈資產收益率×每股凈資產;

每股凈資產=(1+每股資本公積+每股盈餘公積+每股未分配利潤);

凈資產收益率=[1/(1-資產負債率)]×總資產利潤率;

總資產利潤率=總資產周轉率×銷售利潤率;

銷售利潤率=凈利潤/銷售凈額×100%;銷售利潤率等於安全邊際率乘以邊際貢獻率

上述關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為:

每股收益=(1+每股資本公積+每股盈餘公積+每股未分配利潤)×[1/(1-資產負債率)]×總資產周轉率×凈利潤/銷售凈額×100%;

非常麻煩,後面內容比較多,我就不多說了。

方法三:經驗比價法
即理論上而言,如果人民幣升值,則以美元或港元交易的人民幣資產必然會上漲,H股會有不錯的表現,而一旦H股出現上漲,必然會傳導到B股,這樣又會傳導到A股,投機機會出現。
比較該股和其他股票的相對價格,就可以知道股價是高是低了,但這需要很強的股市經驗了。

方法四:K線形態趨勢法
這裡麵包含的方法非常多,很多股票書籍上都寫有這些方法,但都是統計規律意義上的經驗法。

方法五:其他方法:如:超能力預測法
關於這一類方法,我在此不作介紹,但我要說的是該方法其實非常獨特,也非常的准確,並不是一般的人可以學會的。我用該方法也非常少,一般一年最多使用一、二次罷了。

方法六:另外,通用的計算方法是PA市盈率。一般說16的市盈率是正常。低於這個就是低估了。這也只是大概的說法。市盈率計算公式為:S=P/E。其中,S表示市盈率,P表示股票價格,E表示股票的每股凈收益。

E. 如何判斷一個股票的股價是否被高估或者低估

衡量上市公司是否被低估的兩個主要指標是:市盈率、凈資產。
市盈率只是一個相對指標,相對於市場人氣和信心來說。例如:華夏銀行2008年一季度每股收益為0.2元,經測算,其動態市盈率為15倍,顯然低估,原因是目前市場低迷、缺乏信心,而當市場高漲時,可以給予其30倍市盈率,其合理價格應為24元。
凈資產是另一個衡量是否低估的指標,但往往凈資產低估的公司其盈利能力又大打折扣。例如:深天健,其每股凈資產為10元,而其股價為8元,顯然低估,但其2008年盈利水平目前有較大疑問。另如:南京高科,其凈資產高達15.8元,但其估價為14.6元,但其主營業務盈利水平不敢恭維。
中國A股市場的本質是博弈,同成熟市場差距很大,所謂巴菲特的理論未必能行得通。既然是博弈,過於拘泥於科學、合理、公式往往令人不得其解。就如,明明A股整體估值很低,基金經理還在砸盤凈賣出。

F. 如何判斷一隻股票是否被高估

資本市場的真諦:投機!
所以說:無所謂高估與低估。
一旦上升趨勢形成,突破底部頸線之關鍵點,你及時跟進,再守好上升趨勢線就完美得很了!!
至於股價高還是低,不是操作個股的依據,並不重要。

G. 怎樣判斷股票價值是否高估

判斷股票是否高估看市盈率指標即可,市盈率=股價/每股盈利,股票高估沒有確定的數值,只能對比同行業平均估值來判斷股票估值是否被高估,當股票估值高於同行業平均估值時,股票被高估,相反,當股票估值低於同行業平均估值時,股票被低估。當然,現在看估值也不用你一個個數據查完後去算了,點掌財經個股大數據里就有股票的估值圖,直接能看到股票是否是高估或者低估。當股票被高估時,股票投資風險較大,投資價值越低。相反,當股票被低估時,股票越有潛力,股價增長空間越大

H. 如何判斷一個公司的股票是否被高估

很容易, 一個股票2-3月平均價格是10元,現在到了12-14,這個股票就是高估了,賣出。
如果一個股票1-2年都是10元,現在到了15元,就是高估。

I. 怎麼看公司股票的被低估了還是高估了

市盈率 (Price-to-earnings Ratio, P/E Ratio)

所 謂市盈率,是會計財務學上的一個比率,是以股價除以每股盈利而得出來。或者,再簡單一點說,這個比率就等於回本期。若某股的市盈率為20倍,即表示投資者 須持有該股約二十年,才有機會完全回本(這里假設每股盈利不變)。假如每股盈利增長理想,則持有該股的回本期將會縮短;自然,回本期是愈短愈好。
由於股票的市盈率等於股票的回本期,市盈率愈低即回本期愈短,所以市盈率也是愈低愈好。
市盈率可分為歷史市盈率和預期市盈率。一般人所說的市盈率,是歷史市盈率,即以有關股票現價除以最新往績的每股盈利來計算。不過,在買股票應買其前景的大 前提下,投資者更應考慮該股的預期市盈率。預期市盈率,是利用每股的預期盈利來計算的;不過,由於各證券行或基金對預測每股盈利評估不一,因此預期市盈率 也僅屬參考數據。至於哪個預期市盈率較可信,可看有關證券行或基金的預測往績作判斷。
無疑,市盈率能夠簡單、快捷地幫助投資者衡量個別股票的投資價值。但若單以市盈率的倍數去決定該股是否值得買,似乎不是最佳的方法。以市盈率選股,最好留意以下四點:
(1) 股價走勢:假如往績每股盈利不變,股價的升勢將直接刺激市盈率上升。換句話說,市盈率升跌與股價供求是有關的。在1997年牛市期間,中國光大控股,在人 為炒作下,其市盈率曾高達1000倍以上,即回本期需一千年以上,股價升幅可謂已與其基本因素脫鉤,追買或持有該股的風險可想而知。
(2)每股盈利的增長走勢:了解往績每股盈利增長的好處,就是認清該公司的經營往績如何,若每股盈利反復無常,時好時壞,即使該公司的最新往績每股盈利錄得佳績,往績市盈率被拉低,但並不等於其市盈率可持續維持於較低水平。
(3)宜先與同類股票的市盈率比較:不同行業的回報率和投資風險都不一,所以各類股票的合理市盈率亦不同。以優質基建股及公路股為例,若非處熊市,該類股的市盈率應值十倍或以上,因其投資風險極低。
(4)宜先考慮大市氣氛:大牛市時,二、三十倍市盈率的股票,也有很多人追捧,原因是市場資金太多,而投資者購買股票很多時與股票的基本因素無關。相反,若處熊市時,即使市盈率不足十倍,該股亦未必吸引到投資者購買,因市盈率之所以偏低,或與股價大跌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