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買股票虧損的錢都到哪了
是被高位賣的人賺走了
高位買的人賠了, 然後在循環
例如1瓶大可樂,超市買5元,然後你拿到飯館賣10元
你說誰賺了,誰賠了,賺的錢哪來的
2. 股市虧損的錢去哪裡了
這些錢沒了,不是物理意義上的沒了,而是賬面資產減少了。
假設一家公司有1億股,我們極端點假設,有9999萬股是鎖定的,剩下1萬股是流通的,原先每股10元,這家公司市值10億元,有人花11萬元以漲停價格買下了剩下所有的流通股,那麼這家公司的市值就變成了11億元,而實際上賣出那1萬股的投資者真正的盈利只有1萬元,卻把公司的市值提升了1億元,這多出來的9999萬在哪兒?這筆錢只是賬面價值,在沒有賣出去之前你可以說這家公司值11億,市場也認可,但真正換成真金白銀的時候原股東肯定很難以11億的價格出售,所以股市裡的市值永遠只是賬面價值而非真實資金。
至於股市虧損的錢,絕大多數都被對手盤賺了,各種稅費的佔比是很低的,以印花稅為例,2018年全市場印花稅為977億元,同時2018年市場平均傭金(加上各項費用)為萬分之3.5,雙邊收取,因此金額可以認為是印花稅的70%,那麼兩項費用加起來只有1661億元,不足2018年A股市值43萬億的0.4%
3. 炒股各個虧損累累,那請問這些炒股虧損的錢到底去哪裡了
股票市場盈虧定律是“十個炒股九個虧”,意思就是90%的股民都是虧損的,那這90%的股民炒股虧的錢到底去哪裡了?
至今確實還有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大家炒股虧的錢到底去哪裡了,今天就圍繞這個話題進行深入分析。
下面用一個股票的實際例子,帶著這個問題圍繞例子進行展開深入分析
當然張三這4000元並非都被蒸發了,其實還有小部分被證券公司抽走了,因為當張三買入股票時候需要交券商傭金,免費過戶費和印花稅,所以只有券商公司抽了一點傭金的費用,其餘被蒸發。
匯總得知答案
通過上面以炒股的實際例子分析得知,其實大家炒股虧損的錢已經給不同的地方去了,主要分為以下地方:
1.被蒸發了
2.被賣方抽走了
3.被證券公司拿走了
4.交易所和地稅機關拿走了
所以炒股虧損的錢,這些錢到底去哪裡了,針對不同的情況虧損的錢去向不同,總之大家虧損的錢都進不同的人口袋了,盈虧金額都是成正比的。
4. 買股票輸掉的錢都到哪裡去了
被公司消滅或被其它股東賺走了.
我來打個比方:
A(公司)發行股票100股,每股為一元錢;
B,買了80股,花了80元,C買了20股,花了20元.
B想讓股價上去,開始對倒.左手進右手出。就這樣從1元錢海到5元,然後開始下跌 .如果只有B一個人,除了手續費外.資金沒有變化.的目只有一個,讓股價波動,吸引其它人。
假設,這時C 2元時賣出了20股,C獲利20元。 共20股嗎,
這20元那裡來的呢?假設就只有B和C,那就是B那裡搶來的唄.很明顯現實里不是這樣.
B呢,80*2=160元,當然的賣出才行.不過也得有人敢買.
其實就是股東之間的財富轉移。資金也就是在B、C、D、E,F……之間流動,也就是說有人賺,就會有人虧,賺與虧始終是相等的。與A沒有直接的關系,
通常B賺的最多,很明顯
還有就是公司出問題,虧了,
公司的價值就減少了,
股票就變成真實下跌.
5. 股民們虧掉的錢去了哪裡
一旦你把真金白銀投入了資本市場,就成了虛擬資產也。。。
市值高了、市值低了,人們在虛擬世界裡喜怒哀樂,而稅費抽走的卻是真金白銀。。。
提倡:遠離股市,回歸現實
保留現金,保留你的希望。。。
6. 股票虧掉的錢去哪裡了
其一,交易成本:印花稅收:股票交易印花稅是從普通印花稅發展而來的,是專門針對股票交易額徵收的一種稅,目前採用的是徵收1‰的單邊印花稅;券商收益:也就是傭金,每家券商針對不同投資者給的傭金費率都可能不同,最高3‰;此外,還有支付給證券登記清算機構的過戶費,支付給基金的管理費等。
其二,「大小非」們:「大小非」。非是指非流通股,即限售股,或叫限售A股。小非,即小部分禁止上市流通的股票,反之叫大非。由於股改使非流通股可以流通,即解禁(解除禁止)。以低成本獲得非流通股的大小股東,「大非」「小非」往往可以利用股民的錢在高位套現離場。
其三,上市公司:公司上市啦!向股民籌錢,向股民集資,我們公司的前景很好,快來買我們的股票吧。這些年上市公司已經從股民身上捲走了好幾萬億的人民幣了,想要回來是不太可能了。
其四,投資高手:賺錢的「投資高手」多數是掌握市場信息者,比如證券公司的管理人員,操盤人等。他們會選擇一個恰當的時機「暗渡陳倉」,最終讓錢落到自己的腰包。而游資、熱錢,由於這部分資金較大,在某些程度上有能力左右股價。其五,個別散戶散戶也是能掙錢的,在股價下跌前及時退出,不可不說真是人生贏家啊。在我國的證券市場上,也是出現過好幾個從幾萬元到上億資產的民間股神的。
7. 股票跌掉的錢都去哪了
因為股市本來就是經濟的晴雨表,隨著經濟周期的不同,牛熊轉換也是交替的,在牛市存在泡沫,在熊市會被低估,並不存在投資者的錢虧給了誰,只不過隨著這種周期轉變市值產生了變化而已。
股票是以錢來量化的一種商品。它和普通的商品基本上沒有區別,這種商品的價值和市場對它的估值有關。所謂估值就是基於預期的證券價格,其實是一種虛擬經濟。在股票上漲時,持股人只是浮盈,在股票下跌時,持股人只是浮虧。這種上漲或者下跌就是由於預期的變化,也就是估值變化。
(7)買股票虧掉的錢去哪裡了擴展閱讀
從微觀角度來說,如果散戶甲認栽退出這個市場,賣出了自己手中的籌碼,形成實際的虧損,而乙接手了,後面隨著股價上漲,乙賺錢了,就意味著甲虧損的正好被乙賺了。
而事實上,這里的乙這就是大家常說的股市零和博弈,其實股市不是零和博弈,是負和博弈才正確,因為只要投資者交易,就會有券商的傭金收入、印花稅等成本,雖然每一筆不多,但是時間長了累計起來還是不少,這就是為什麼虧損的人總比賺錢的多的根本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