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投資技巧 » 巴菲特買股票看中的財務數據為
擴展閱讀
中信銀行銀行股票行情 2025-07-20 05:29:45
仁寶科技股票行情 2025-07-20 05:27:25
國家大事件 2025-07-20 05:18:58

巴菲特買股票看中的財務數據為

發布時間: 2021-07-13 05:09:26

1. 請問巴菲特買賣股票看的是什麼技術指標呢

長線不看指標。看基本面。謝謝採納

2. 巴菲特如何看財物指標

巴菲特非常注重看公司的年度財務報表。不僅僅是看,並且還去廠里考察呢!
巴菲特投資策略
價值投資要眼光長遠
所謂的價值投資理念就是在特定的經濟環境中找到具備長期投資價值,或者具備獨特的核心能力,我們選擇有可持續競爭優勢的公司進行投資,這樣的公司可以持續不斷地超越競爭對手。價值投資的第二個要素是以合理的價格買進具有投資價值公司的股份。當然,什麼是合理的價格,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要對未來的投資風險進行理性的分析,因此進行價值投資是既簡單又困難的事情……[詳細]
如何尋找投資機會
選擇投資機會時,自己通常會關注這些因素:一是了解市場需求,然後尋找誰能滿足這個市場的需求,這就需要有足夠的信息和證據去證明目標公司未來能否在這個行業里站得住腳。二是看公司的競爭優勢,而這首先是人,也就是一個組織需要有非常優秀的領導者,他們要有足夠的精力和智力,同時充滿激情,有抱負和遠見……

投資股票的兩個原則
投資股票有兩個原則最重要:第一,把股票投資當作生意的一部分;第二,確立安全邊界。確立一隻股票的安全邊界尤為重要,這是保證成功投資的不二法門。「一隻股票有其實際的價值中樞,當市場價格已經超過這只股票的實際價值很多的時候,就到了該賣出的時候了。你在『抄底』時也不要指望在已經跌了95%或者90%的時候能夠買入,這是很難的。」……

3. 股神巴菲特是如何獲得他所投資的股票公司的背景及財務狀況的

新浪網財經頻道,各股都有公司的詳細情況,也可以買了證券報看看,裡面會告訴你去什麼地方買

4. 炒股看財務報表

好公司起碼可以從下面的幾方面來考量:
(1) 每股收益;
(2)每股凈資產收益率;
(3)每股現金流;
(4)每股凈資產;
(5)公司資產負債率;
(6)每股市盈率 ;
(7)公司未來3--5年的發展是否與國家的產業政策扶持有關聯;
(8)公司的治理結構是否很完善、、、、、
當你把上面的幾方面問題了解之後,你就會發現很多不正常的現象了,而且非常有趣,每股收益1.00元的股票價格是10.00元,而每股收益0.10元的股票價格是15.00元,每股凈資產收益率是15%的股票價格是8.00元,而每股凈資產是5.00元的股票價格竟然是3.5元,是不是很好笑,市盈率20倍的股票價格是5.00元,而200倍市盈率的股票價格,竟然是20.00元,你又是如何感想的呢?
再說一個更不可以理解的問題,所有的所謂專家、股評、忽悠機構老是跟散戶說市盈率、價值低估問題,那為什麼二級市場上15、20倍的股票沒有人去買,反而一級市場上28、30倍市盈率的新股,有幾萬億的資金去申購呢?(還不一定能買到呢)到底是誰傻!誰不懂股票的投資價值呢?
另外當市場大環境變壞的時候,才不管你什麼好公司壞公司的股票都是照跌不誤,但是當市場環境好的時候,上漲最大的肯定不是所謂的藍籌股,而是名不見經傳的冷門股票,這是不是一個很大的幽默!
有了上面的分析,所以炒股票就是炒股票,不是炒公司,另外股市中有一條永恆的定律,就是10個人當中只有一個人賺錢、一個平、8個賠錢,在股市中有那麼大的一部分人,都是喜歡看什麼公司的年報、每股收益、市盈率、等等來決定買賣股票,可在股市中虧損的就是大部分人,那麼就決定了他們的辦法肯定不行,(因為他們就是那8個人中的一員),如果你不想加入他們當中,就必須有和他們不一樣的看盤技巧、決定買賣股票的思維,只有這樣你才會成功,努力吧!朋友!要成功就必須走和別人不一樣的道路。

千萬記住一點,別拎著季報、年報不放手,季報、年報是重要的,要看的,但是千萬別太相信它了,因為那是假的,中國的管理層還不成熟,各大公司不會拿出自己的老底給別人看。試想一下,一個公司的財報如果你拿出來給別人看了,別人仔細研究後就知道你這家公司現在如何,未來發展怎麼樣了,那你還在這個市場中玩什麼,所以這些都是做過手腳的。現在行情不好,如果想知道一家上市公司怎麼樣,一定要親自到這家公司去弔唁,去實地走訪這家上市公司。當然這個是要有團隊幫助的,所以我們還是要藉助一些網站,下面這個網站,上面有所有公司的圖表,而且它講得比我詳細,我在這里就不展開了,也就把你上面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

5. 巴菲特投資銀行類股票時他是如何分析其公司經營業績的

沃倫·巴菲特談富國銀行

作為富國銀行最大的股東,伯克希爾·哈撒韋的沃倫·巴菲特對這家舊金山的銀行了解得很透徹,他在富國銀行被Norwest收購前就已經投資富國銀行了,現任富國銀行董事長迪克·科瓦舍維奇(Dick Kovacevich)是當時Norwest的CEO。作為富國銀行專題報道的一部分,《財富》總編輯亞當·拉什斯基在3月26日和巴菲特進行了詳細的電話交流。

富國銀行的獨特之處在哪裡?

巴菲特:很難想像像富國銀行這樣一家大型企業還可以保持其獨特之處,人們會認為當富國銀行增長到一定的規模時,就會變得和其他銀行一樣。然而,富國銀行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盡管這並不意味著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確的。他們從沒有因為其他銀行都在做某件事就覺得自己也應該跟風,往往就是大家在說「別人都在做,我們為什麼不做呢」時,銀行開始陷入困境。

所有聰明的分析師都認為,沒有哪一家大型銀行可以靠現行的模式存活下來,富國銀行也難以倖免。針對這樣的分析,你有何意見?

巴菲特:大約在20年前,他們就說過同樣的話。其實,只要不做蠢事,銀行業是一個很好的行業。銀行業能以極低的成本得到資金,無須去做蠢事(就能賺錢)。然而,銀行業周期性地做蠢事,且一窩蜂地做蠢事,如20世紀80年代的國際貸款。如果你的資金成本不到1%-1.5%,你就不必像火箭工程師那樣聰明,照樣可以賺錢。我知道富國銀行的商業模式運作良好,比其他銀行好了一大截。富國銀行的資金來源比其他銀行更低廉,這就好像在所有的大型汽車保險供應商中,政府雇員保險公司(Geico)是一家低成本供應商一樣。假如你是低成本供應商,不管是供應銅還是提供金融服務,你都佔有很大的優勢。

此外,他們在資產規模方面很明智,沒有介入會帶來麻煩的領域。現在,即使你收取20%的房貸首付,但如果其他人做了足夠多的蠢事,房價下跌還是會連累你。富國銀行沒有介入有選擇權的浮動利率抵押貸款等瘋狂的項目,這些項目將會面對很多信貸損失。但在收購美聯銀行(Wachovia)兩個季度後,他們將會有400億美元的資產減記前收益。

富國銀行也沒有什麼定時炸彈,富國銀行會有一些虧損,這是毫無疑問的,且虧損會高於正常值。現在如果富國銀行的資金成本提高一個百分點,就將會有100億美元的差額。不過他們有秘訣達成低成本的存款和來自顧客的副業收入的雙增長。

以保險收益為例,2008年保險收益呈兩位數增長。

巴菲特:我認為,大多數批評富國銀行的人甚至都不知道富國銀行有保險業務,僅保險業務就價值數十億美元。富國銀行抵押貸款業務的數量也十分可觀。批評意見可以適用於其他銀行,可以適用於花旗,可以適用於美國銀行(BofA),但不適用於富國銀行。

我們擁有四家銀行的股份——瑞士聯合銀行集團(USB)、富國銀行(Wells)、M&T銀行(M&T)、太陽信託銀行(SunTrust)。我不知道太陽信託銀行怎樣,因為南佛羅里達州將最遲復甦,但他們已經把貸款集中度降了下來。其他三家銀行今年會很糟糕,但它們復甦後將大大提升盈利的能力。存款正在不斷流入,利差很大,商業前景很好。

迪克·科瓦舍維奇特別交代,要我問問您對有形普通股權益(tantible common equity)的看法。

巴菲特:我關注的是盈利能力。可口可樂沒有有形普通股權益,但可口可樂有巨大的盈利能力。至於富國銀行,它的顧客是無法被搶走的,顧客每個季度都在增長,顧客就是富國銀行的搖錢樹。富國銀行不是依靠做蠢事來掙錢的,它掙錢的法門是極好的資產利差。

順便說一下,富國銀行不會借錢給伯克希爾,富國銀行對國家信貸也不感興趣,對所有的利差小的東西都不感興趣。我們在六、七年前對菲諾瓦公司(Finova)進行了巨額投資,這筆投資是和盧卡帝亞(Leucadia)合夥進行的,原來的波士頓第一國家銀行(First National of Boston)牽頭了融資活動,投資者們願意出資5億美元或2億美元不等。富國銀行卻毫無興趣,他們認為盈利的空間太小。富國銀行是正確的,這個交易只有大約20個基點的利潤,而其他機構有6或8個基點的利潤就願意發放任何信貸。

回到有形普通股權益……

巴菲特:你不能從有形普通股權益上掙錢,得依靠客戶的存款和這些存款的利差掙錢。在諸如TARP(troubled asset relieve program,美國政府的問題資產救助計劃)這些事情上,大家都把這點混淆了。他們問:「那麼,這50億美元或100億美元投在什麼地方?」銀行不是靠這種方式盈利的,銀行依靠他們現有的8,000億美元的存款基礎來掙錢。我可以保證,富國銀行的存款基礎成本大大低於美聯銀行,它們所提供的貸款也不同。

富國銀行需要解決很多美聯銀行帶來的問題,他們已經將那些有選擇權的浮動利率抵押貸款(optioan ARMs)分門別類,也許最後他們還將虧損30億美元或40億美元,沒有人知道准確的數字。但我認為加利福尼亞的住宅房地產市場已不再繼續惡化,房價還未開始上漲,但已經不再下跌,且成交量不錯。所以,我認為富國銀行能夠像他們預估的那樣解決有選擇權的浮動利率抵押貸款問題。

為什麼銀行會在一夜間倒閉?

什麼行業才算是高風險?航運?地產?工業?其實,除非這些行業的公司造假或有人虧空公款,一般來說,公司很少會突然倒閉。相反,大眾認為最穩健的銀行,卻會因業務的突發事件而一夜間清盤,遠的如巴林銀行因一位職員的投機失敗而「關門大吉」;近的如曾經擁有超過1,000億英鎊資產(相當於兩家恆生銀行)的英國北石銀行(North Rock),因為周轉不靈而被迫國有化,相信最終,北石銀行股東的投資亦將所剩無幾。

銀行業高杠桿的運作特性

為什麼公認為最穩健的行業會突然變得如此脆弱?一般商業常識告訴我們,一家公司的資金主要來自股東出資或向外界融資。財務學上,我們可以把總資產與股東資金之比稱為杠桿比率,這個比率反映出公司以多少股東資金去營運全部資產,比率越高,表明資產中靠借貸的比例越高,亦即表明所承擔的風險越高。正常情況下,大部分企業的杠桿比率少於3倍。目前市場認為高風險的內地房產股介於2-3倍,銀行則普遍介於15-18倍。

單憑這些比率,讀者可能仍不明了個中底蘊。筆者以匯豐為例,它的股東資金大約有1,200億(美元,下同),而放賬及投資等總資產則達23,500億,杠桿比率大約是18.4倍。讀者可能以為擁有龐大資產就一定穩如泰山。但從理論上講,如果匯豐虧損了23,500億資產中的6%,即約1,400億,那麼匯豐的股東資金(即之前提及的1,200億)便會消耗殆盡(由於負債並沒有減少),銀行亦會倒閉。當然,筆者無意在此危言聳聽,指匯豐會倒閉,眾所周知,匯豐在風險管理上一向勝於同儕。

筆者只想指出,銀行業在高杠桿比率模式下運作,一點出錯的空間都沒有。情況就如同期指買賣,稍有不慎,大部分本金(在銀行即是股東資金)便會輸掉。北石銀行之所以出事,與其高達30倍的杠桿比率實在不無關系(即30元資產中有29元是借來的),以它當時的高杠桿比率,任何突如其來的沖擊都足以把它拖垮。

美國次按所引發的信貸收縮還未顯現

明白了銀行的高杠桿運作特性後,讀者便知道,鬧得滿城風雨的美國次按風暴有多嚴重。表面上,銀行只需為手上的次按或其相關投資作撥備便能了事,但實際上,銀行面對龐大撥備時,只有三條路可行,一是以更少的股東資金(由於撥備減少了股東資金)去營運相同金額的資產。換句話說,銀行就需承擔更大的風險;如果銀行不欲或無力承擔更多的風險,它便只有選擇減少借貸(即減少資產)或向股東籌集資金。理論上講,若每家受次按波及的銀行都能向股東集資,情況也能得以控制,但實際上大部分中小型銀行都未能成功集資,它們可做的往往是縮減借貸。在這種負杠桿效應下,銀行每損失1元的股東資金,便需要將資產大幅縮減,以匯豐18倍杠桿為例(即每1元股東資金營運18元資產),銀行每損失1元的股東資金,它便需要減少18元的資產。

據《經濟學人》的估計,次按至少有2,000億-3,000億美元的壞賬。就以2,500億及17倍杠桿比率計算,整個銀行體系便需減少42,000億美元(佔美國GDP約兩成半)的貸款及投資,那麼,整個美國經濟的信貸便會急速收縮。情況有如在期貨買賣中,買入的投資者在期貨價格下跌時被迫收保證金一樣,如果投資者不能付出額外的保證金,他們的部分倉位便會被迫平掉以減少投資額。有見及此,那些外資銀行現在正引入各主權基金成為股東,以增加股本(即保證金)來維持資產數目。不過,由於有越來越多與次按相關的衍生工具曝光,這些主權基金的資金實在如泥牛入海。

讀者或許會質疑,次按出事至今,世界各銀行已作出高額的撥備;然而,實際的經濟狀況不如筆者所說般嚴峻?其實,那些收縮了的貸款和投資還未反映在現實世界中。如果你從事債券買賣行業,在過去幾個月,相信已對信貸緊縮(Credit Crunch)的情況有深刻的體會。整體而言,信貸緊縮正在蔓延,原本只是次按及其相關產品的信貸受到限制,現在連正常的房貸及其他貨幣市場的投資工具亦受到牽連,可見次按的影響正逐漸浮現在現實生活中。

損失的是股東而非存戶

不過,讀者不需神經過敏,擔心自己的存款會受到波及。其實,香港大部分銀行作風保守,相對於國際和中國內地的銀行,香港的銀行坐擁大量儲備,就算計入次按所帶來的影響,財政仍然穩健有餘。至於那些飽受次按蹂躪的外資大行,讀者亦不必過慮,只要還有投資者願意入股,銀行便可通過新股來「填數」。只是如此一來,那些銀行的股東權益便會被大幅沖淡,股價亦可能受到影響。

6. 什麼是跟巴菲特學看上市公司財務報表

《跟巴菲特學看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內容簡介:巴菲特的天才之處就是其駕馭股市的能力。他的性格嚴謹、理性,而這些普通的性格,對於搏擊股票市場的人是必不可少的。巴菲特對上市公司的研究是其成功的關鍵,他習慣於閱讀財務報表,從枯燥的賬目中了解市場的波動和發展趨勢,對研究出來的有發展前景、快速增長的公司全力投入,同時進行全面的跟蹤了解,從各種渠道了解掌握公司的基本情況,並時時跟蹤注意公司基本面的發展變化。故而,學習股神巴菲特的炒股精髓,並不是一味的模仿或生搬硬套,而是需要將方法融會貫通,將技巧領悟系統化。《跟巴菲特學看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力圖通過大量實例告訴你「股神」巴菲特是如何通過財務報表對股票進行評估,他使用哪些指標綜合分析一家企業,以及他可以長期獲得豐厚回報的投資法則。

7. 巴菲特如何看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即每股盈利(EPS),又稱每股稅後利潤、每股盈餘,指稅後利潤與股本總數的比率。是普通股股東每持有一股所能享有的企業凈利潤或需承擔的企業凈虧損。每股收益通常被用來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衡量普通股的獲利水平及投資風險,是投資者等信息使用者據以評價企業盈利能力、預測企業成長潛力、進而做出相關經濟決策的重要的財務指標之一。利潤表中,第九條列示「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釋每股收益」項目。
在股票投資基本分析的諸多工具中,與市盈率、市凈率、現金流量折現等指標一樣,EPS也是最常見的參考指標之一。
合理的股價要根據市盈率來計算,市盈率=股價/每股收益。根據這一公式,就可計算合理的股價,一般講業績好的上市公司的市盈率估值為40倍,所以,合理的股價=每股收益乘以市盈率(40)。三季報每股收益0.50元,其合理股價為20元。
(7)巴菲特買股票看中的財務數據為擴展閱讀:在股市正常情況下估計股票的合理價格
一、不同的股票市場給的市盈率不同。比如鋼鐵10-15倍銀行20-30倍;汽車30-35倍;高科技35-50倍;這個不定自己來分析吧。
二、市盈率乘以當年利潤=正確估價(A1) 當然你如果對企業很了解,可以估計明年以及未來的企業每股利潤,你就可以判斷此股票明年和未來價格。
三、每股凈資產也是一個重要指標,凈資產高的企業,在股市不正常時更有抗跌能力。
四、每股公積金和未分配利潤也是很重要的指標,高的可以分紅送股,在股市不正常時更有抗跌能力。低的分紅少,送股可能小且少。公積金+未分配利潤+凈資產=A2
五、按照第二部算出的估價A1與A2比較,A1遠大於A2,此股沒有抗跌能力或抗跌性差。在弱市會虧損的多。A1越接近A2的越好。

8. 巴菲特什麼時候說過「對一家企業進行投資,我主要看這家企業的財務報表」

投資一家企業獲得這個企業的股票,其實你就當上了這個企業的老闆之一,當然了上市企業往往有很多很多個老闆,由於很多很多個老闆每個人都出了一些錢,所以這個公司才能變得很大,這就是企業發展,這就是企業為什麼要上市的原因。那麼你要選企業,自然要選一個能夠不斷長大的好企業,也就是說這個企業要不斷穩定的掙錢,這樣的企業不斷的變大,你的股份也在不斷的增值,這你就掙錢了,這也就是股價上漲的原因。但是企業好壞怎麼來衡量什麼叫好企業,這個就得看企業的財務報表,然後光看財務報表也不行,因為有的還有財務造假,還需要實際調研企業,或者你要嫌麻煩,你就把某一個行業的好公司都買了,比如說家電行業,美的,格力,海爾,蘇泊爾一樣買一點,這樣你更放心,你就不用去調研了,這種方法呢是另外投資人的方法叫約翰伯格,他講究的就是分散巴菲特講究集中,因為巴菲特水平高,他就願意選最好的公司,可能第2名他都看不上眼,所以每個人根據能力不同也不可以完全照抄。

9. 巴菲特說投資股票看重內在價值,那如何通過財務報表判斷內在價值有何公式可供參考

在目前的中國股市,一切理論、數據、公式都是浮雲。
讓巴菲特來中國股市的話,他一樣會敗。
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比亞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