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看一隻股票是不是藍籌,是不是績優
績優股:就是當年業績比較好、每股收益比較高的股票。
績優股具有較高的投資回報和投資價值。其公司擁有資金、市場、信譽等方面的優勢,對各種市場變化具有較強的承受和適應能力,績優股的股價一般相對穩定且呈長期上升趨勢。
藍籌股:是連年業績比較好、而且是主營業績比較好的績優股。績優股,不一定是藍籌股,比如ST浪莎,業績很好,市盈率小於10,是績優股,但是絕對不是藍籌股。
藍籌股指多長期穩定增長的、大型的、傳統工業股及金融股。此類上市公司的特點是有著優良的業績、收益穩定、股本規模大、紅利優厚、股價走勢穩健、市場形象良好。
(1)怎麼看股票是不是優質股擴展閱讀:
績優股和藍籌股的區別:
簡單來說: 藍籌股------業績好,規模大。 績優股------業績好,規模不一定大。
具體來講: 績優股------顧名思義,就是業績優良公司的股票,但對於績優股的定義國內外卻有所不同。在我國,投資者衡量績優股的主要指標是每股稅後利潤和凈資產收益率。一般而言,每股稅後利潤在全體上市公司中處於中上地位,公司上市後凈資產收益率連續三年顯著超過10%的股票當屬績優股之列。績優股具有較高的投資回報和投資價值。
藍籌股股票市場上,投資者把那些在其所屬行業內佔有重要支配性地位、業績優良,成交活躍、紅利優厚的大公司股票稱為藍籌股。「藍籌」一詞源於西方賭場。在西方賭場中,有二種顏色的籌碼、其中藍色籌碼最為值錢,紅色籌碼次之,白色籌碼最差。投資者把這些行話套用到股票上就有了這一稱謂。
2. 請問股票 怎麼樣選擇 是不是優質股 曲線 都表示什麼意思
(一)選股盡量選居於「換手率排行 榜」、「成交量排行榜」、「量比排行榜」前列的股票操作。作出上述選擇,有下列好處:(1)只有換手率高的股票、成交量大的股票,才容易進出。而量比排行榜前列的股票,往往是「量能突增」、有增量資金突然介入的股票。(2)上述三個排行榜,每個板塊只盯前十名、或者前二十名、三十名,等等,有縮容選股的效果。否則 1100多個股票都要看的話,看不過來。(剖析主流資金真實目的,發現最佳獲利機會!)
但是,還要在上述預選股中進一步挑選適合自己的品種。主要是注意:換手率高、成交量高的股票,還要注意股價在波浪中所處的位置。中低位換手率高、成交量高的話,可以介入,但是高位換手率高、成交量高的話,需要謹防出貨。尤其是魚龍混雜、牛熊俱在的市道中,格外要提防在高位接手「燙山芋」。
(二)「平淡市」選股盡量選擇小盤股、題材股、嚴重超跌股、白馬股。周四的情況就是如此:滬市僅僅成交 48億元,漲幅居前的是: 1.小盤股。周四宏盛科技、北方國際、中訊科技等表現突出。炒作小盤股,正是資金不足時、市場主力不得已而為之。畢竟小盤股炒作所需資金少;大盤股弱勢里炒不動。 2.題材股,周四尤其是外資購並題材股、中外合作概念股表現突出,例如一汽金杯。弱勢里只有題材股才能成為亮點。一般的品種,沒有消息、題材等刺激,難以表現。畢竟題材是行情的催化劑,是調動市場游資的力量。沒有好的、有市場召喚力的題材,其行情必然「貧血」。 3.中長線的嚴重超跌股。周四的例子是成都華聯。該股曾經從2001年的 22.24元下跌到 2002年 7月 29日的 9.28元。屬於中長線嚴重超跌,才導致股價有了短期報復性反彈的技術面條件。 4.中報、年報「白馬股」。尤其是公布中報或者年報、有高送派、高業績的新股、次新股。周四的北方國際、華泰股份等就是例子。
總之,只要善於開動腦筋,辦法總比困難多。「平淡市」里同樣可以作出不平凡的業績。
3. 怎麼看一隻股票是不是好的股票
論述這個問題,完全可以寫一本書了。
簡單來說吧,
要看公司的基本面,做什麼行業的,高新技術是產業結構調整的主線,不要是粗狂式發展,粗狂是盈利模式的,最好是國家扶持的,有政策支撐的,
再者,公司有穩定的盈利能力,分紅送股頻率頻繁,如果送轉後能走填權就更好了。
公司的業務范圍如果能有國資背景或軍工背景,長期來看都是優勢。
這些股票在低位介入,拿長期很不錯。
4. 怎麼樣判斷一隻股票是否是好股票
這是一個簡單又復雜的問題。說其簡單,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能漲的股票都是好股票;說其復雜,數千萬股民每天都在絞盡腦汁地尋找具體答案。
在一個無做空機制的市場上,投資者無不在尋找能持續上漲的股票,但股票的漲跌輪回決定了風險與收益相伴而生,因此,對風險的承受能力不同決定了投資者心目中好股票的標准大不相同。
有的投資者喜歡在股價的劇烈波動中尋求短線機會,不惜冒股價隨時調整的這是一個簡單又復雜的問題。說其簡單,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能漲的股票都是好股票;風險,屬於激進的短線高手類型,對他們來說,處於快速上升階段的強庄股、特立獨行的問題股、啟動前期或拉升後期大幅震盪的股票、慣於逆勢表現的其他異動股等,都是其希望博擊的目標,可能為其帶來超額利潤,當然,若一時失手或操作不當,也可能使其蒙受較大損失。可以說,越是足夠刺激的行情,越是一般人不敢沾手的股票,越能激發他們的參與慾望,是典型的「富貴險中求」的例子。
有的投資者喜歡先考察股票的基本面與走勢特徵,剔除有退市風險的問題股和已被炒高的強庄股,然後選擇有朦朧題材且放量盤升的股票,採用在上升通道上軌處拋出、下軌處買入的方式滾動操作,直到股票由盤升變為急升或由升轉跌打破通道上行格局時才歇手。
更謹慎些的投資者試圖抓住每年都可能產生的一兩波較大的行情,平時以罕有的耐心蟄伏不動,待大行情到來時傾巢而出,全力出擊領漲的龍頭板塊,直至股票滯漲、行情接近尾聲時全倉殺出,然後等待下一次機會。其中也有人平時把目光鎖定在自己極熟悉的幾只股票上,並根據每隻股票的業績、流通盤、題材等設定值得買賣的具體價位,只有當股價接近其預定目標位時才考慮進出,顯然,這種長期跟蹤操作有較高的勝率,不過同樣要有非凡的耐心。
炒股重在獲利,不論採用什麼方式,結果最重要,我們看到,市場上既有穩健和謹慎型投資者成功的例子,也不乏激進的短線高手獲利豐厚的典型,可見上述幾類投資者各有千秋,並無高下之分,他們各有自己的選股范圍,也分別有自己的心儀股票。由此觀之,什麼樣的股票都可能是好股票,關鍵在於它是否適合你的炒作風格,或者說,你能否適應它的波動節奏。
5. 怎麼判斷一隻股票是不是績優股
績優股就是業績優良公司的股票。 但對於績優股的定義國內外卻有所不同。在我國,投資者衡量績優股的主要指標是每股稅後利潤和凈資產收益率。一般而言,每股稅後利潤在全體上市公司中處於中上地位,公司上市後凈資產收益率連續三年顯著超過10%的股票當屬績優股之列。
6. 如何挑選優質股
五個技巧辨識「未來強勢股」 在下跌的過程中,我們肯定會為未來的強勢品種做准備,不過對於目前的狀況而言,這個准備暫時還只能停留在觀察階段,並不適合過多地動手。盤面上我們也能看到不少個股走勢比較強,並不為大盤的持續下跌而持續走弱,有些甚至是逆勢走強。事實上,後市的強勢股大多數來自於這些在弱勢中抗跌的品種,但也並不是所有的抗跌品種都是好的。到底怎樣甄別這些差異呢? 1、個股的基本面判斷:要以未來的行業、政策以及重組等預期來首先做一個大方向的篩選,有些個股雖然短期在某些利好的支撐下走勢比較強,比如某些高送轉的地產股。但是一旦利好兌現,由於整個行業的看淡,利好出盡下跌的速度也是驚人的。所以我們可以在幾個未來看好的板塊中尋找一些初現強勢的個股;
2、強勢股並不是說從來不跌:下跌是修正超買的一個過程,也是上漲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所有的牛股也肯定都有回調的階段。因此,並不要刻意追求逆勢翻紅的個股,適當的回撤也是非常正常的;
3、技術上重點關注回撤的幅度:一般來說,未來的強勢股都是有未來的利好預期在支撐的,因此在調整中顯示出買盤的積極介入,下跌幅度不會太大。這個幅度一般和大盤的下跌幅度或者平均下跌幅度對比,應該是偏小的,如果出現超出平均的大幅度的回調,至少說明未來的預期已經無法支持持股,可能這個預期的力度不會很大;
4、注意回調的節奏:大多數未來的牛股在調整中的回調節奏很有講究,比如我發現經常是某一天在大盤跳水的拖累下出現了集中大幅的下跌,而之後其他時間就開始橫盤或者修復,除非大盤出現崩盤,連續大幅的殺跌一般不會出現,這其實還是表明了持股者的信心比較穩定;
5、注意區分是否是資金刻意推動型:有些強勢股的目的只是大戶(持有者)為了在弱市中保持股價,等到反彈出貨而刻意控制的價格,這些個股成為未來牛股的可能很小。而這些個股的交易過程中可以明顯地找到資金刻意推動的跡象比如交易不連貫,脈沖式的集中放量,其他時間交易慘淡;或者價格是靠向上的買盤敲出來的,沒有真實的買盤支撐等等。在選擇強勢股的時候,最好迴避這些純粹為資金推動型的股票,尋找到有真實買盤支撐的個股。
選擇未來牛股,最關鍵的因素還是對公司基本面的把握,以及配合好對市場趨勢的判斷。僅僅在調整中的表現並不一定就是最好的試金石,好的東西最終將被用心、細心和耐心所捕獲。
7. 什麼樣的股票才是優質股怎樣才能正確判斷
成長股就是有成長潛力的,股價還有大幅上升可能性的股票。
優質成長股是指那些從公司業績還是市場潛力都非常好的股票。
很多基金都喜歡買這樣的股票。
這樣的股票適合做長線投資,一般盈利面都不錯。
優質股是指那些從公司業績還是市場潛力都非常看好的股票,也是眾多基金的重倉。一般來講金融、地產、金屬、能源板塊股票屬於優質股范疇。
8. 如何挑選優質股票
面對上千隻股票?到底該用什麼標准去篩選呢?那些是優質股票呢?選什麼樣的公司呢?有人采訪美國著名的房地產大亨特朗普,問:「你經營房地產的訣竅是什麼?」特朗普說:「好地段,好地段,好地段。」那麼老百姓買股票應該遵循什麼原則?我想,那也是三句話:「好企業,好企業,好企業!」
買股票先選好企業,再選小盤的、選有庄的、選資產重組的等等,這樣基本就能選到優質股票了。
那麼,到底什麼樣的企業才算是好企業?
2001年到現在,很多好企業的股票已經翻了三四倍了。那麼現在從一千多點漲到五、六千點了,很多企業還是沒漲,為什麼?要破產了,能漲嗎?所以,要選就要選確定性高的,能夠不斷給股東回報的,不斷贏利的,持續發展的企業。
選龍頭好企業
如果一個企業的產品根本就沒見到,這個企業的股票最好不要染指。為什麼?買一個股票不了解它,它突然跌了兩個跌停板怎麼辦?一般人只有割肉跑,因為不知道出了什麼事?但是如果這個企業你了解,到市場上看得到這個企業的產品,你就會認為企業股價跌一點非常正常,這就是確定性。
炒股如果不抓住最優秀的企業,在2020年的時候,無論是5000點還是20000點,你照樣會賠錢。優勢的企業是因為管理優秀、品牌優秀、領導人能幹才不斷地向前發展,
英國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基金經理叫陶布,他說,自己投資非常簡單,把英國可以做到世界上最好的那些企業一網打盡就行了,英國哪些企業是做到世界最好的呢?第一,三五香煙;第二,蘇格蘭威士忌;第三,聯合利華;第四,希思羅機場;第五,保誠保險公司。陶布說:「我的投資組合非常簡單,就是把這些東西變成一個投資組合。效果相當好,25年翻了54倍!為什麼?因為這些好企業越來越長大,擁有他們的股票就能隨之獲利。」
選壟斷稀缺企業
而另一種優質股票就是壟斷稀缺企業的股票。現在很多投資者投資時,願意受別人鼓動。比如,人家說這個企業是茅台第二,茅台漲多高它也能漲多高;說那個企業是第二個招商銀行,買它比招商銀行好,因為招商銀行價格太高,它低,潛力非常大;這個企業是第二個五糧液,這個企業是第二個……很多投資者就願意貪這個便宜,就去買第二個「茅台」、第二個「工商銀行」、買第二個「蘇寧電器」,這都是些概念,好的永遠是稀缺的,而且這些好的都是壟斷的、稀缺的、不可再生的,長期持有問題不大,而且管理的風險也不太大。其次,選那些品牌卓著的,比如可口可樂,再比如同仁堂、貴州茅台、雲南白葯、阿膠,這些品牌已經存在了幾百年了,再存在個二三十年也不用擔心,這些品牌有很大溢價,而企業是文化的載體。
每個行業都會有自己的龍頭企業,那麼是不是每個行業都值得同樣關注呢?不是。要選優勢行業。什麼叫優勢行業?就是要做精而不要做得太廣泛。香港在上世紀70年代,當時李嘉誠身價才幾千萬,而包玉剛是世界船王,身價更高,一個油輪等於岸上好幾棟大樓呢,但現在誰有錢?李嘉誠,他已經是華人首富了。為什麼?看看李嘉誠的資產配置就知道了,當包玉剛是船王的時候,李嘉誠就在買碼頭,所以李嘉誠現在旗下不管是長江實業、和記黃浦,主要的投資就是碼頭、貨櫃碼頭、高速公路、電力、機場、商業零售,還有香港的電訊、歐洲的電訊,他買這樣的收費口行業,才使得他的資產往上走。對於老百姓而言,就買收費口行業、穩健的行業最適合。
除了「收費口」行業之外,還有哪些行業也值得留意呢?中國品牌的白酒、醫葯、旅遊區、鐵路、公路、機場這些東西,別人復制不出來的這些東西也是應該重點關注的。
選快速成長企業
再一點,選能長大的行業。什麼行業能不斷長大?選全球商業周刊的企業前五十家,就知道選什麼行業了。第一是金融,金融里邊有證券保險銀行,有花旗銀行、摩根大通、富國銀行、哈撒威保險、美林高盛證券;第二是科技,有微軟、有思科、有戴爾、英特爾;第三個是消費品,有雀巢、可口可樂、百事可樂、萬寶路;第四個是醫葯行業,有輝瑞制葯、有默克制葯、有葛蘭素史克;第五個是沃爾瑪、家樂福、家得寶這樣的商業巨頭;第六個是殼牌石油、美孚石油這樣大的能源巨頭;第七是通用電器、豐田汽車。這些說明了什麼行業能長大,什麼行業長不大,擠不到前五十。
9. 如何判斷一支股票是否優質
需要了解基本面、看財報等等,這些都可以用股查查來看基本面評分。如果還有什麼疑問,可以追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