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買股票每年的股息和分紅有多少
上市公司當期虧損,未必沒有股息和分紅。企業彌補虧損和提取公積金後仍有稅後利潤,就可以進行分配,不管當期是否盈利。但如果彌補虧損後仍然為虧損的,則不可以分配。
如,東阿阿膠 (000423)披露2019年年報,其去年實現營業收入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29.59億元和-4.44億元。東阿阿膠繼續推出現金分紅方案。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2元(含稅)。
⑵ 關於股票股息的計算
股票本身沒有價值,但它可以當做商品出賣,並且有一定的價格。股票價格又叫股票行市,它不等於股票票面的金額。股票的票面額代表投資入股的貨幣資本數額,它是固定不變的;而股票價格則是變動的,它經常是大於或小於股票的票面金額。股票的買賣實際上是買賣獲得股息的權利,因此股票價格不是它所代表的實際資本價值的貨幣表現,而是一種資本化的收入。股票價格一般是由股息和利息率兩個因素決定的。例如,有一張票面額為100元的股票,每年能夠取得10元股息,即10%的股息,而當時的利息率只有5%,那麼,這張股票的價格就是10元÷5%=200元。
計算公式是:股票價格=股息/利息率
存款利率提高前價值:10*1000*3%÷2.52%=11904.76元
存款利率提高後價值:10*1000*3%÷2.79%=10752.69元
10752.69-11904.76=-1152.07元
貶值1152.07元.
⑶ 人們最初購買股票的目的是股息還是為獲得差價
1、目前,在我國股市購買股票的人群當中,只有少數人購買股票的目的是為了獲取股息;
2、大多數人購買股票目的是為獲得差價;尤其是在二級市場購買股票的中小散戶,幾乎都是為獲得差價;
3、關於「先有的股票還是先有的企業債券」?這個問題要從兩個范圍來看:
(1)、單從問題的字面意思看,應該是先有的股票,後有的企業債券。因為早在幾百年前世界上就有股市了,比如美國股市在前200多年就已經有了,有股市就有了上市交易的股票,甚至在沒有股市之前就有股票。而企業債券誕生於中國,是中國存在的一種特殊法律規定的債券形式,中國發行企業債券始於1983年,主要有地方企業債券、重點企業債券、附息票企業債券、利隨本清的存單式企業債券、產品配額企業債券和企業短期融資券等,非股份公司的企業也可以發行債券。
(2)、相對於我國滬深股市交易來說,就是先有的企業債券,後有的股票。因為我國發行企業債券始於1983年,而我國滬深股市是在此之後才有的,有了滬深股市才有滬深股市的股票。
⑷ 有關股息與股票價格
按照你的提法來說吧1.票面價格:這個是指的監管部門對股票發行面值的規定,不同的國家或者地區是不同的,我們國家規定股票發行的時候每股的票面是一元.我們現在市場中交易股票現在還沒有優先股與普通股,現在只有流通股與暫不流通股.國外的優先股是不能在公開市場中轉讓的,也就是股價再高也只能看著2.市價:市價就是股票在交易市場中的交易價格,股票的價格也是買賣股票的供求關系決定的.(理論價:股價=每股收益乘以理論的行業市盈率.也就股票是價值的價格,它只是用來衡量市場中股票的價格是否有投資價值的一個指標,股價並不會一定按這個來進行交易,有些股票市盈率高是把公司未來的增長提前兌現了,有些股票的市盈率低時還沒有被大家認可.簡單的說:就是股票市場中的交易是不會規定價格的!!!).
現在每天股票的價格是市場價.在公開市場中的股票交易,顯示的就是交易的價格.公司的盈利能力增加了,也就是股票的價值增加了,股票在二級市場中的價格自然會增加.資金放著不動,是不會產生收益的,要把它流動起來才會有增值,股票代表了公司的相應的資產,這個資產是會帶來收益的,股票也就是商品.股票為什麼會有價格的不同,就是這只股票的盈利能力的不同.盈利能力好的股票,去買的人就多,供求關系就發生變化,價格自然就有變化.
股票是虛擬經濟的一種表現方式.特別需要指出的是你要明白虛擬經濟的定價方式與實體經濟的定價方式是不同的.虛擬經濟的定價基礎是信心與觀念.買股票的人會認為他要買的股票還會漲,所有他才去買.賣出股票的人會認為他手裡的股票不會再漲了,所有才賣出.這就是信心的表現.實體經濟的定價基礎是成本決定的.成本是實際在那裡擺著的.有行業平均利潤率的比較.所以價格不會有很大的變化.
⑸ 我買了股票,股息怎麼發
答:中國A股公司一般是一年分一次紅,也有少數公司是一年分兩次紅的,但是極少數,比如中國石化.一般分紅的時間是在上一年度的年報資料披露後進行的,絕大部分集中的每一年的3-7月份.
2,如果甲是年初買的A公司股票,甲年中時賣了A公司的所有股票,乙年末買了A公司的股票。然而公司年末才發放股息,那是不是甲沒有得到股息,而乙卻得到了呢?
答:上市公司決定分紅資格的唯一條件是在股權登記日下午3:00收市後仍然持有股票的投資者,只有符合這個條件的才會自動獲得分紅資格,然後一切由系統自動完成,分紅會在扣稅後自動到帳,不用任何人手操作.就算你持有某家公司的股票364天,而在股權登記日那天把股票賣了,你仍然沒有資格參與分紅,因為股權登記日是確權日,是唯一的.
直接打到你的證券賬戶資金里。如果需要可以直接轉出資金即可
⑹ 如果我在股票派息送股前一天買進該股票,那麼也可以收到股息嗎
在股票派息送股前一天買進該股票,能否收到股息要看股權登記日。如果股權登記日在股票派息送股前一天,則這一天買入股票可以享受派息。否則無權享受派息。
由於股票交易與股東是不斷變化的,公司很難確定某期股息派發中股東有哪些人。因此,董事會必須決定某一天為股權登記日,讓股東進行股權登記,以便公司確認股東並派發股息。股權登記日凡在公司股東名冊上有名字的人都可分享到股利分紅等。
擴展資料
股利的派發權是屬於股東大會,但派發股利的具體方案則由董事會提出,一經股東大會認可,即可確定進行。公司股票是可以轉讓的。為了確定哪些人可以領到股利,必須在發放股利前確定一些日期界限。
宣布股利日、除息日、股權登記日、股利發放日這四個日期對股票交易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持股人在除息日前一天賣出股票,那麼他將失去他享股利的權利,如果持股人在除息日當天或以後買進股票,那麼他也無權他享即將分配的一次股利,這次股利仍將歸原股東領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股息
⑺ 買股票怎麼樣才能得到股息
上市公司發放股息紅利的形式雖然有四種,但滬深股市的上市公司進行利潤分配一般只採用股票紅利和現金紅利兩種,即統稱所說的送紅股和派現金。當上市公司向股東分派股息時,就要對股票進行除息;當上市公司向股東送紅股時,就要對股票進行除權。
當一家上市公司宣布上年度有利潤可供分配並准備予以實施時,則該只股票就稱為含權股,因為持有該只股票就享有分紅派息的權利。在這一階段,上市公司一般要宣布一個時間稱為「股權登記日」,即在該日收市時持有該股票的股東就享有分紅的權利。 在以前的股票有紙交易中,為了證明對上市公司享有分紅權,股東們要在公司宣布的股權登記日予以登記,且只有在此日被記錄在公司股東名冊上的股票持有者,才有資格領取上市公司分派的股息紅利。實行股票的無紙化交易後,股權登記都通過計算機交易系統自動進行,股民不必到上市公司或登記公司進行專門的登記,只要在登記的收市時還擁有股票,股東就自動享有分紅的權利。
進行股權登記後,股票將要除權除息,也就是將股票中含有的分紅權利予以解除。除權除息都在股權登記日的收盤後進行。除權之後再購買股票的股東將不再享有分紅派息的權利。
在股票的除權除息日,證券交易所都要計算出股票的除權除息價,以作為股民在除權除息日開盤的參考。 因為在開盤前擁有股票是含權的,而收盤後的次日其交易的股票將不再參加利潤分配,所以除權除息價實際上時將股權登記日的收盤價予以變換。這樣,除息價就是登記日收盤價減去每股股票應分得的現金紅利.對於除權,股權登記日的收盤價格除去所含有的股權,就是除權報價。其計算公式為: 股權價=股權登記日的收盤價÷(1+每股送股率) 若股票在分紅時即有現金紅利又有紅股,則除權除息價為: 除權價=(股權登記日的收盤價-每股應分的現金紅利+配股率×配股價)÷(1+每股送股率+每股配股率).
⑻ 從財務自由的角度看購買股票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得股息,對嗎
不對,因為往往股息並不高,若時機選擇恰當,通過低買高賣獲取的收益更高,當然風險也更大。
⑼ 買股票不是能獲得股息和分紅嗎為什麼還要賣掉
股息和分紅的派發有很多種.就目前我國的上市公司來說.大多數公司均選擇了再投資.對股民而言多是以送股和派發的形式將股息和紅利轉化成股票.
而對於一個上市公司來說.擴大投資規模就存在風險,有利有弊.這迫使股民必須對未來做出准確的判斷,才可以選擇繼續持股,不然只能選擇拋售.另外受我國的國情影響,股市的投機性過強.管理機制較混亂.且多數投資者均為散戶(此類人均抱有一夜暴富的心理)所以其投資股票很難形成長期持股.
所以並沒必要問為什麼會賣掉.在國外股票市場散戶只佔總投資者的1成左右.多為機構投資者進行博奕,所以投資主體的不同也決定了市場投機成分的濃厚.
另外樓主還應搞清楚股票市場本身就是投資與投機並存.
你所說的賣掉只是投機而已.如果市場只是投資那市場就失去了它本身存在的意義.
因此每必要問為什麼要賣掉,你搞清楚了股市自身的規律也就明白了為什麼.希望上面所說對你有所幫助.
⑽ 股息前一天買的股票能得到股息嗎
只要是該股登記日當天或之前持有的股票都能得到股息。
股票公式專家團為你解答,希望能幫到你,祝投資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