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投資技巧 » 郎咸平買股票厲害嗎
擴展閱讀
2017年長春高新股票價格 2025-07-05 16:57:40

郎咸平買股票厲害嗎

發布時間: 2021-07-20 08:01:33

⑴ 郎咸平怎樣評價阿里巴巴股票爆跌

郎咸平只是一名學者,它不能左右阿里巴巴股票的漲跌。
股票的漲跌也屬於一個正常的現象。
所以不能說是郎咸平評價阿里巴巴的暴跌。也不具備代表性。

⑵ 郎咸平同學講經濟學那麼頭頭是道,他炒股是賺了還是套了

買股票也不可能百分之百賺錢
股市裡沒有真正的神仙,中國的股市更是
在我個人看來,在中國市場上,那些指標、理論都沒有太大用
股票為什麼會漲?為什麼會跌?主要是看有沒有主力資金在操作
再好的股票,沒有主力資金去運作,也不可能上漲

⑶ 股市中 胡立陽 和郎咸平誰厲害

股市中沒有常勝將軍,郎咸平是經濟學家,對股市有自己的見解和解讀。胡立陽是實踐者,對市場把握更准確些。

⑷ 郎咸平是怎麼賺錢的

只要郎嘴一開,不是股票漲跌,就是內幕頻發。郎咸平,現在中國最犀利的,也是最賺錢的財經大家。正是因為人們的喜歡,郎咸平的書、音像製品、專欄、演講、專題講座比比皆是,郎教授也賺得盆滿缽滿,手腳發軟。郎咸平成功地依靠智慧和專業賺錢,是真正的「智商」楷模。 盈利源於「信息不對稱」 郎咸平在對中國企業和經濟進行評述的時候,不僅是採用了大量的數據進行對比,更關鍵的是經常挖掘了更多大家所沒有的信息。通過不同的視角,形成了與眾不同的觀點。也由此成為眾人關注的核心。而這就是盈利的基本要求—信息不對稱。 信息不對稱,就是當消費者所接受的情報信息少於企業所掌握的信息時,消費者對於信息的判斷來自經驗、企業和其他渠道,而企業所傳達的信息,本質來說就是「想讓消費者看到的信息」,這是一種基於對消費者的理解,對信息進行加工的後果。為什麼不同的消費者買到不同的東西還依舊感覺良好,因為目標群不同,對於事物的理解不同,喜歡金色的,企業讓你看到金色是最好的,喜歡銀色的,企業讓你看到銀色是最好的,而事實上呢?企業也許最好的,是黑色,是你根本就沒有看到的東西。 由於信息不對稱,這形成了雙方溝通時的偏差,消費者看不透成本,消費者也就看不透產品。總之,自己喜歡的,就是最好的。 盈利基於「標準的設定」 郎咸平在進行對比分析時,往往會講述一些國際的成功案例,然後制定出相應的標准,給中國企業進行評價。對比之後國人陷入了深深的悲哀,差距實在是太遠了。不客氣地說,郎咸平偷換了概念:用別人的成功路徑來衡量我們的成敗,而其實各自的起點並不相同。郎咸平的偷換概念,本質來說就是一個方法:用一個成功的標准來衡量不成功的現實,目的就是讓更多的人眼光聚於一處,讓更多的人相信那就是未來的目標。 標準的設定,這就是一個最好的方法,通過建立高的標准,然後讓人自己找到差距,進而產生了努力或者自卑,產生什麼不重要,只要發現了差距就有了盈利的機會。 盈利賴於「客戶的喜好」 郎教授能賺錢,是他發現了他的目標客戶群的喜好。然後針對這些人,說出了他們愛聽的、想聽的、願意口口相傳的故事和話題。可以這么說,郎教授是一個發現人性的高手。 所有的盈利模式,都是基於對消費者的理解,發現需求並為此設計了專業的解決方案。因此,客戶喜好是重要的,是構建盈利模式中最核心的一個環節。產品的價值不來源於產品自身,而是來自對消費者應用的理解和需求解決。 盈利成於「專業的品牌」 地位決定話語權,正是因為郎教授的專業背景,讓他的話語有了極大的可信度,也正是因為他強大的邏輯,讓更多的人隨著他的邏輯看世界。專業的品牌,本質就是建立消費者的信心和信賴,這是建立消費者選擇的根本依據。 品牌是什麼—戰略營銷認為,品牌就是消費者信賴的理由。我們發現,真正盈利的都是有品牌的,例如星巴克的咖啡,品牌的溢價超過了固定的原料成本的一倍。 要獲得更高的盈利,就要構建更高的品牌,而這個過程中,越是專業的品牌,也就獲得越多的信賴,被客戶選擇的概率也就越高。 戰略營銷認為,盈利的構建過程,就是專業品牌構建的過程。

⑸ 郎咸平,到底有多厲害

學經濟的,只要努力學習,,就有成就,就會知道為什麼這樣做

⑹ 股市中,楊御麟和郎咸平,花榮誰厲害

股市中沒有常勝將軍,郎咸平是經濟學家,對股市有自己的見解和解讀。楊御麟們是實踐者,他們對市場把握更准確些。

⑺ 郎咸平到底買不買股票

郎咸平到底不買股票

他公布自己沒有買股票

只會忽悠別人也不要買

⑻ 郎咸平為什麼不炒股

他在美國時炒過。但後來精力都用在學術上了。

⑼ 郎咸平教授說,高盛從建行賺了1300億人民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下面是郎咸平的原話:

「高盛曾經是中國工商銀行的最大股東,它的好朋友美國銀行曾經是建行的大股東。建行的上市讓它們賺了1300億元,就是說我們每一個老百姓都為美國銀行付出100元。金融改革,最後圖利了高盛集團。

實在不知道當時是怎麼盤算的,為何會被高盛牽著鼻子走。最近那些幽靈頻頻套現,從中獲取了巨額財富。伴隨著他們的唱空和唱多,我們被搞得暈頭轉向,一些所謂的專家則感覺自己好得不得了,這些專家就是跟中國股市的「黑嘴」一樣,在給高盛抬轎子,甚至他們被高盛利用了還不知道。「

(9)郎咸平買股票厲害嗎擴展閱讀

《環球時報》披露高盛在世界和中國干下的部分壞事:「兩年多以前,石油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暴漲,導致全球性通脹和發展中國家經濟日益困難,其實就與高盛等跨國投行的操縱直接相關。以油價為例,在國際油價於2008年7月創下每桶147.27美元的歷史記錄之前,走勢幾乎與高盛推出的報告一致。

一位中國經濟學家稱,中國國有銀行2004年改制的時候,高盛相繼發表報告,詆毀中國的國有銀行,說不值一點錢,說壞賬太高了,不值錢,你們都別要。但結果高盛等以極其便宜的價格收購了中國銀行上市的股權。僅某個國有商業銀行的上市,高盛等華爾街公司賺了1300億人民幣,相當於中國每人給了美國100元。

」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對記者說,高盛一直擾亂國際金融秩序。2007年,高盛發表報告,稱原油要漲到200美元一桶,當時中國拚命購買了價格為147美元一桶的原油,高盛還與一些中國公司設下「對賭協議」,自己卻悄悄拋售原油。到了當年年底,油價降到34美元一桶。中國國資委官員曾表示保留對高盛等交易欺詐起訴的權利。

或許有讀者還記得,2008年本報今日快評對油價問題、「銀行賤賣論」問題等發表了一系列看法,年底以《為什麼先生老是欺騙學生》為題,作了一個小結。(參見《常態》一書)我在文章最後說:「在與狼共舞的『貨幣戰爭』中,我們輸多勝少。先生有責任,學生也有責任。」

⑽ 請問看郎咸平的書對炒股有用嘛,

沒用 郎咸平 主張不要炒股 認為散戶必輸
如果你認同他的觀點就不要炒股
如果你要炒股就不要過於遵從他的觀點。
畢竟他在炒股方面是紙上談兵,坦言自己從不炒股,但從數據分析中得出散戶必虧的結論,他堅持這個結論的正確性,作為理性人,選擇不入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