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股票基金漲的時候買還是跌的時候買好
簡單一點:要選一個好的基金,首先就是要選擇好一點的基金公司(成立時間3年以上,規模大,知名度好,綜合實力強,投研團隊穩定強大,售前售後客服服務好,經常和投資者交流以及教育培訓投資者,基金產品種類齊全,基金數量多,基金業績均衡,沒有基金經理跳槽頻繁的,沒有特別大的負面新聞的,等等基本這些都屬於好的基金公司,選擇這些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相對來說安全放心一點)
選到好的基金公司,接下來就是在這些公司旗下的股票基金了,看看成立時間3年以上的,業績穩定良好的,費率不算高的,基金規模適中的基本就沒問題了。當然沒有哪一個基金是完美的,有時這些基金跑得快點,有時那些基金跑得快點,很正常的,關鍵看期長期的平均水平。你可以參照晨星或其他知名基金評級網站,篩選出相對好的基金就可以了。也可以看選擇則股票基金排名前三分之一之內的,再其他評級排名選出前三分之一的,然後看看,選那些你看中的公司旗下的(前三分之一的基金)一般這樣選出的基金不一定最好,但也是不會最差的。當然也不是選定了就終身不變的,也可以定期3,5年看看,如果下滑厲害的,可以即時適當調整。
❷ 基金大跌的時候買基金好嗎
基金大跌實際上大多也是股票大跌的時候,對於持幣觀望的人當然是好事,但是不要急於重倉殺入,大跌是有慣性的,不要去接下落的飛刀,待大行情稍微穩定,逐步建倉,不要想何時底部,因為誰也不知道
❸ 基金應該在漲的時候買還是應該在跌的時候買
買在跌時成本低,賣在高時利潤大。但是有一個原則,跌,為什麼跌,如果只是小調整,那麼當然逢跌就買馬上反彈。如果是現在的情況,形態都走壞了,非常弱勢,你在剛開始跌的時候就買,後面還有漫長的下跌過程等待著你。如果心態不好的人就會吃不消了。定投又好一些,定投本來就是逐步買入取一個平均成本,風險小。
基金不是買股票 「買跌不買漲」不是好方法 ;基金凈值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它的歷史業績,而與市場風險及您的資產價值並無直接關系。您的投資收益將主要來源於您買入基金之後它的成長性,這一方面取決於目標市場中的投資機會(這些機會對於某一類型的基金都是相同的),另一方面取決於投資團隊發現和利用這些機.
❹ 股票基金什麼時候買入合適什麼時候贖回合適為什麼
現在都在3500點了,想一想還有多少跌頭?現在出就是地板價,如果你這錢是一二年不用的就放著。我們可以看看,可以想一想。中國經濟現在還是很好的,股市沒有理由大跌!現在為什麼跌?誰想叫股市跌?為什麼想叫他跌?現在下跌的動力是什麼?想明白了就知道了!現在把眼光發到5年,其實現在只是小風小浪。國家不想叫股市在奧運前透支,在調控時,勁用大了。黨一向作風就是矯枉過正,在發現過頭時就晚了,再往回調,再過頭。所以我等再過頭時就是賺錢的機會。
❺ 現在股票下跌,基金買入還是等待
主要看你的資金耗不耗的起,如果你資金充裕在跌的時候更加應該投入增持,你要知道無論任何一隻股票不會一直跌的,現在跌的厲害買入就比較劃算,只要一個漲停板你就全部翻盤還有的賺,低買高賣這是股市最基本道理。如果買天天漲的股票會讓你一夜跳樓的。請採納謝謝
❻ 股票跌的時候適合買基金嗎
1、在股市大跌的時候,股票型基金是肯定不能買了,但可以考慮債券型基金。 股票型基金肯定和股市同向的,而債券型基金往往和股票型基金走勢是相反的。
2、債券型基金,(Bond Fund)以國債、金融債等固定收益類金融工具為主要投資對象的基金稱為債券型基金,因為其投資的產品收益比較穩定,又被稱為「固定收益基金」。根據投資股票的比例不同,債券型基金又可分為純債券型基金與偏債劵型基金。兩者的區別在於,純債型基金不投資股票,而偏債型基金可以投資少量的股票。偏債型基金的優點在於可以根據股票市場走勢靈活地進行資產配置,在控制風險的條件下分享股票市場帶來的機會。 一般來說,債券型基金不收取認購或申購的費用,贖回費率也較低。
❼ 最近基金大盤跌得比較厲害,我什麼時候買進比較合適呢
明日4370點見,不排除擊穿這個點位的可能。年線也就是牛熊市的分界線,後市堪憂~~~~~~~~
基本上擊穿後會有強勁的反彈,也就是將C浪的下跌走完後有個技術反彈。但是C浪就算走完,後市如何現在也很難講。從股市自身來看,跌倒年線,大部分的股票都出現了買點,也都有很高的投資價值了。問題的關鍵現在是政府的態度。 從暴跌至今,沒有看見有領導出來就股市的危機發表任何的看法。這種默認的曖昧態度,讓進場資金非常猶豫,也加劇了投資者的恐慌心理。
所以個人觀點,從技術上來說,本周打穿年線後會有一個強烈的反彈。但是持續性要看政府的態度來決定。建議要買基金的人,積極關注管理層的一個態度和消息來決定年前要不要買。
而如果還沒賣掉造成了虧損的人,上周,上上周我一直主張有反彈就走堅決贖回。你們如果還沒走的,這個位置也就不要再動了,被迫持有吧。
❽ 在股市大跌的時候可以購買基金嗎
面對股市大跌和賬面不斷增加的虧損,基金投資者往往變得異常緊張和敏感,認為股市風險越來越大,對基金尤其是偏股基金的態度也趨於謹慎。
實際上,歷史已不止一次表明,股市越是下跌,越意味著基金買入機會來臨。最近的例子是,上證指數去年12月4日創出1949點的階段新低時,已持續下跌7個月,投資者損失慘重,但恰從那時起,大盤出現一波較為可觀的上漲,即使目前大盤快速回落,但主動偏股基金自去年12月初以來仍取得接近20%的正回報。這說明,股市下跌越猛烈,往往越是基金買入良機。
從上述例子也可看出,投資者買股票型基金比拼的不是排名高低,也不是誰的手續費更低,核心因素是買入成本,如果你能以足夠低的成本入市,不必懼怕股市的波動。
另一個具有說服力的例子是,2008年下半年和2011年下半年成立的新基金有相當比例收益較高,這兩個時期均是股市下跌最為慘烈的時候。2008年10月23日成立的華夏策略基金,截至目前累計凈值達2.338元,雖然該基金成立4年多來股市跌宕起伏,但其長期回報可觀,再如2011年12月成立的上投新動力,截至目前其累計凈值已達1.579元,雖然投資者捕獲冠軍基金的概率相當低,但只要敢於在大跌中出手,就能獲得意想不到的回報。
要想獲取盡可能低的成本,投資者必須抓住股市調整的機會開始布局。對於高風險偏好者,左側交易值得嘗試,可以伴隨股市的下跌,有計劃地分批買入偏股基金,比如大盤每下跌5%,可以拿出30%左右的資金買入基金,以這種方式布局未來可能出現的反彈。而對於風險厭惡者來說,在股市調整中可藉助定投布局,股市越下跌,越應堅持定投,不能因股市短期表現不佳而斷供,那反而可能功虧一簣。
買基金和買股票一樣,是一種內心的修煉,要想戰勝市場波動取得好的投資回報,必須克服恐懼的心理,把握住每次調整提供的買入良機,在下跌中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