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股票上漲趨勢要量價齊升
股票不一定就是量價齊飛,有以下情況:
1、股票漲成交量相應放大
股價在相對高位,股票漲成交量相應放大:這種情況一般認為是良性的,量價齊升。說明資金追高買入,後市應該看漲。但股價在相對高位,以辯證的眼光看,應是強弩之末,最輝煌的時候也就是謝幕的時候。嶢嶢者易折。尤其是在相對高位連續放量推升的時候,隨時會出現量能跟不上的情況。應立即離場為上。這種情況如果發生在相對低位,則持股不動,股價可能會起伏震盪,但後市必有一波上升。
2、股票跌成交量相應放大
股價在相對高位時,某一天突然出現價跌量增的情況,股市上叫做量價背離。說明大家都意識到了風險,都不想接最後一棒,群起而拋之,造成羊群效應。遇到此種情景,不管三七二十一,立即拋出股票。此後必定有縮量下跌的過程,雖然期間也有反彈,切不可去冒險承接下跌的飛刀。耐心等待量能萎縮後重新放出時,方可進場。如果股價在相對低位時,突然放量大跌,應視為啟動時的最後一跌,也是主力的最後洗盤,或是拉升前的利益輸送,讓小三們低價買入。此時應堅決跟進。即便是還有小幅的下跌,此後行情必定會起來。
3、股票漲成交量相應縮小
股票漲成交量相應縮小要分兩種情況來看,前面是否放過量。如果股價在相對高位,且前面放過大量,則篤定座轎子。如果前面沒有放過量,出現價漲量縮,應引起高度警惕。至少會出現盤整局面,前面的漲勢將暫告一段落。如果在相對低位出現股價漲成交量縮小,說明股價遠離市場的平均成本區,大家都不想拋。而股價開始蠢蠢欲動,想要脫離底部區域,這時可以大膽介入。離上漲趨勢已為時不遠了。
4、股票跌成交量相應縮小
股票跌成交量相應縮小同樣存在兩種相反的可能。如果股價在相對高位,出現量價同時縮小,屬於正常情況。說明大主力並不想在此出貨,只是稍作休息,有可能橫盤兩天。可看作上升途中的換擋。可以繼續持股。如果前面已經出現過節段性高點,則情況完全相反。在股價處於相對低位時,出現價跌量縮,說明在築底階段。一般而言,股價不會有大的波動,節段性低位的時間是不確定的。如果連續縮量,說明已相當接近底部了。可關注但不必馬上進入。
B. 股票「量價齊升」,怎樣看量的漲幅。
要求它的成交量較於之前翻倍或者更高的增大比例!
希望能幫到你!
C. 如何選出量價齊升的股票
在選股器里這樣輸入選出來就是。
D. 股票中的量價關系一般講量價齊升比較好,但成交量可以作假,比如莊家對倒,如何區分
其實不外乎一點:
強者還強
不然怎麼會有人追漲呢,就是這個道理。
只要步伐啟動了什麼指標都會不太好用的。呵呵
先有的股票再有的指標,所以股票有了變化,指標是去適應他的變化。
指標有時只能做為一個工具,不可能買股票就全靠他。
E. 股票放量上漲怎麼看多少才叫放量
一、股票放量上漲:
放量上漲——是指成交量大幅增加的同時,個股的股價也同步上漲的一種量價配合現象。量增價漲通常是在股價在低位狀態下運行一段時間,後出現在上升行情中,而且大部分是出現在上升行情的初期,也有小部分是出現在上升行情的中途。
股票放量上漲,是說股價處於長期低位中,那麼絕大部分的籌碼肯定已經被高高地套在上面,而且手拿資金准備買進該股的投資者也一定是鳳毛麟角,因此出現大成交量的唯一理由就是殘存主力的對倒,為了吸引市場資金的跟進。這里特別要說明的是,即使該股的基本面突然出現利好,放出的大量也很有可能是主力所為,因為好消息的出台並不會導致大量的高位套牢盤放血。 所以說,底部放量上漲一般都是盤中主力所為,同時也說明該股還有主力沒有「死掉」。
如果我們通過長期觀察而知道該股只擁有主力而非控盤莊家,那麼只要底部的放量並非巨量,後市走強大盤的可能性還是極大的。如果該股是屬於控盤程度較高的莊家,那麼其未來走勢將難以超過大盤。
二、多少算放量:
1、參考總流通盤大小,一般2,3億的盤子,超過10%開始算放量。盤子越大的,相對換手越低。
2、參考個股平均換手,如果一直在1-2%的換手,突然量能到3-4%也屬於放量。 放量,量是成交量,成交量比前一段時間成交明顯放大。例如,昨天全天的成交量是1億,今天忽然變成4億了,就是放量。如果今天變成了1.1億,就不算。放量是相對而言的,昨天1億,今天變成1.5億,也可以說它放量了。
F. 怎麼看得出股票量價齊升,
只要成交量隨著股價上漲而呈現放大的現象都可以說是量價齊升。下面圖就是兩者區別:
G. 股市出現量價齊升是什麼意思
股市術語。意思是什麼呢?
量價齊升,一般是指在市場或單個股票在大量買入盤的推動下,價格出現持續上漲,即價格漲了,買賣交易量也放大了。顯示市場或單個股票的由主動買盤的買入而上漲,較為健康。
H. 為什麼說量價齊升才是實質性的上漲
量價齊升是股價與成交量變化方向相同。股價上升,成交量也相伴而升,是市場繼續看好的表現;股價下跌,成交量隨之而減,說明賣方對後市看好,持倉惜售,轉勢反彈仍大有希望。所謂量價關系就是指成交量和價格的同步或背離的關系。成交量與價格之間的關系,市場上有三種觀點:
1、價格是第一位的,成交量是次要的
2、成交量領先於價格運動
3、成交量驗證價格形態
這三種觀點沒有對錯,只是看的角度不同而已,沒有嚴格意義的區分。在這里要說一下,我們的股票市場是一種群體的行為,而不是單個的行為,既然是群體行為,那他就有群體的差異性。有的人會從自己的角度出發,有的人會從資金角度出發,有的人會從消息面角度出發,但是終歸有一點,他是亘古不變的,任何角度任何因素,你最終都要反應在你的操作行為上面。而操作行為一定會引發市場或者個股資金發生變化,你要用金錢去讓你的想法得到兌現,即是用你的真金白銀去買進賣出去實現你對市場的判斷,所以這也是我們軟體的立根之本——資金推動論。至於說,他的資金誰先來推動,後面誰來火箭封市,這種態勢誰來做,這個無所謂,不管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角色都需要在資金這方面得到體現。這種行為就會引發價格變動、指標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