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投資技巧 » 外資能買金龍魚股票嗎
擴展閱讀
支持Linux的股票軟體 2025-05-19 13:43:52
愛普檢測股票行情 2025-05-18 04:22:50

外資能買金龍魚股票嗎

發布時間: 2021-07-25 11:24:30

❶ 魯花、福臨門、金龍魚有那幾家外資控股的

金龍魚,益海控股或全外資的

❷ 你好,請問外商投資企業可以買賣A股股票嗎(二級市場),謝謝!

您好,針對您的問題,國泰君安上海分公司給予如下解答
您好,企業只要注冊的地在境內,就可以開立股票帳戶。

希望我們國泰君安證券上海分公司的回答可以讓您滿意!
回答人員:國泰君安證券客戶經理朱經理
國泰君安證券——網路知道企業平台樂意為您服務!
如仍有疑問,歡迎向國泰君安證券上海分公司官網或企業知道平台提問。

如仍有疑問,歡迎向國泰君安證券上海分公司官網或企業知道平台提問。

❸ 金龍魚主要由哪個國家控股

金龍魚不是由國家控股,而是由新加坡的郭兄弟私人控股。

金龍魚是新加坡郭兄弟的糧油私人有限公司旗下食用油品牌。1974年,郭氏兄弟集團在中國投資嘉里糧油有限公司,開拓了中國市場。

金龍魚在中國35個城市有110多家企業。在最大的貨運樞紐附近建立了58個生產基地,覆蓋了中國多個省、市、自治區的2839個縣市。

(3)外資能買金龍魚股票嗎擴展閱讀:

2012年5月23日金龍魚提供產品展示、品牌推廣、在線銷售、會員專享等一攬子服務的金龍魚官網全新上線,成為面向廣大消費者的網路科普推廣平台。

完善的銷售網路和售後服務體系,讓健康深入千家萬戶,為國人築建了堅實的健康長城。2012年3月1日,美國《財富》雜志向全世界發布了2012年全球最受贊賞公司排名。

金龍魚母公司豐益國際榮登全球食品生產行業最受贊賞公司排行榜榜首,是入圍前十名的唯一華人公司。7月豐益國際榮登《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223位。

❹ 外資企業購買股票

北京消息 (記者 周翀)國外投資者對已完成股改的上市公司和股改後新上市公司兩類對象進行戰略投資,可以採取有條件的定向發行和協議轉讓以及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方式。這是商務部、證監會、國稅總局、工商總局、外管局近日聯合發布的《外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戰略投資管理辦法》作出的規定。

作為股權分置改革的配套政策,2005年11月商務部與證監會聯合發布了《關於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涉及外資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其中明確規定,境外戰略投資者可購買已股改公司A股股份。新頒布的辦法進一步對外資戰略投資的方式進行了界定。

《辦法》規定,取得的上市公司A股股份三年內不得轉讓;投資者應嚴格遵守行業禁入和投資比例限制。

《辦法》同時明確,符合下列五種情形的國外投資者可以出售A股:投資者進行戰略投資所持上市公司A股股份,在其承諾的持股期限屆滿後可以出售;投資者根據《證券法》相關規定須以要約方式進行收購的,在要約期間可以收購上市公司A股股東出售的股份;投資者在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前持有的非流通股份,在股權分置改革完成且限售期滿後可以出售;投資者在上市公司首次公開發行前持有的股份,在限售期滿後可以出售;投資者承諾的持股期限屆滿前,因其破產、清算、抵押等特殊原因需轉讓其股份的,經商務部批准可以轉讓。

而對境外戰略投資者在二級市場對A股只能賣不能買的限制,西南證券研發中心副總經理周到認為,既明晰了外國戰略投資者的投資行為與QFII之間的邊界,也為監管部門規避了風險。「如果所有外國投資者都通過戰略投資者名義對A股股票進行買賣活動,將給監管部門的監管工作帶來巨大挑戰,QFII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義。」

《辦法》將於2006年1月30日正式實施。

❺ 深A股東號可以買金龍魚股票嗎

金龍魚股票是創業板股票,不是所有的深圳股票賬戶都能購買,需要簽約創業板股票才可以買。
謝謝你的提問,望採納

❻ 外資到底買了哪些股票

外資是非常聰明的資金,這些外資都是去布局一些A股市場的優質股票,最典型的就是A股市場的白馬股,外資在股票市場具有很高的影響力度。

外資出現天量搶籌碼,買入金額最多的股票是比如有以下股票,具體名單如下:貴州茅台、東方雨虹、北方稀土、陽關電源、隆基股份等,這以上五隻個股是在過去5月份,被外資金買入最大金額的股票名單。

總之我們作為個人投資者,不要去關心外資在哪裡,外資買了什麼股票,這些都是沒用的,他們是神出鬼沒的,等散戶都已經知道他們進來了,也許他們就開始出貨了,根本沒有必要去跟外資炒股,不然虧得一塌糊塗。

其實A股市場很多外資都是帶馬甲的,也就是從內陸資金兜一彎就是成了外資。不然這些外資又怎麼可能會非常精準的操作,每次都能精準的逃頂,同時每次也能精準的抄底,難道外資真能神不知鬼不覺嗎?其實不然,這些外資當中很多是內陸資金,才會對咱們A股有深入了解。

風險提示:以上個股僅回答問題所用,不構成個股買賣建議,自行買賣盈虧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