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同一隻股票當天以高賣了,又以低價買入,成本價是按賣出前的價格,還是剛買入的價格
這就叫做T+0 成本價格是把你賺的差價平均到你買的價格裡面 比如你有1000股的股票 成本是8.00 你8.50賣掉 7.50又買回來 那麼你現在的成本就是7.00 不算手續費的哦
Ⅱ 股票當天高價賣出又低價買回成本價怎麼算,比如26買的100股,27拋了,當天跌倒26又買回成本怎麼
成本會因為你高拋低吸而降低,如題當你再次買入時,拋去手續費和印花稅不論的話,你的成本變為了25元,相當於你賺取1元的差價降低了你的成本,如果持續下去而又總能高拋低吸的話,成本還會變成負數的,當然,如果低賣高買,成本也會不斷增加,甚至比歷史最高價還高。
Ⅲ 同一股,先低價1.5買入一手後繼續高價1.8買入一手,再賣掉一手,盈虧算的是成本1.5還是1.8
國內A股市T+1制度,今天買的,要明天才能賣出。如果你是前一天1.5買一手,今天1.8買一手,然後賣出前一天的,你這算是做T,但是沒見過價格上漲做T的。
回歸問題,當天買的,要賣出,那先交易的是你前面擁有的股票,也就是1.5,然後還要收取你的手續費,就是說你的成本價會比1.5高。
如果你已經過了T+1天,那麼你賣出就是取的平均價,也就是1.65,同樣的,也要收取手續費。
Ⅳ 比如,我只有一手股票,低價時買的,我想逢高賣出,再低價接回,成本怎麼算
除非當天賣出再買進,成本可以綜合累計,這電腦會自動完成,當天賣出後又買進的成本會減去上筆賣出後的盈利,舉例:上筆賣出盈利100元,下筆買入實際成本1000,但為了顯示盈利100元,成本會顯示為900元,並有100盈利
Ⅳ 當日高價賣出某股票再低價買回此股票後成本價怎樣計算
成本會降低。差價部分攤薄了成本。比如一隻股票,5%賣出,1%再買進,則當日多獲利4%,共獲利5%。如果持股不動,則當日獲利只有1%。
Ⅵ 股票我在原來低價時買入,後來又高價買入一次,為什麼我的成本會比我第一次買時還要
你理解有誤,因為你買的是同一支股票,而且你第二次買入的量一定比第一次買入的少,但股票交易軟體程序計算的是你的總成本,把第一筆的利潤給你攤到成本里去了。其實你第二筆的成本就是5.25.
比如你4.25買入1000股,5.25買入500股,你的總成本是6875
股價到5.25的時候,你第一筆的利潤是1000
所以軟體給你核的總的成本價是(6875-1000)/1500=3.92
比你第一次的成本價要低。
Ⅶ 我的股票高價買入被套,後期低價買入補倉的話成本怎麼算的
你得看你實際的成交價格,去成交明細里查詢每一筆成交價,比如你掛單買進100手,系統可能是分批成交的,不一定是你的掛單價格
其實不用糾結這個,意義不大,軟體不可能出錯,重要的是,攤低成本的方式是做高拋低吸,並不是下跌補倉。
尤其你不知道怎麼看企穩的話,越跌越買,最後很容易買成重倉,然後股票繼續跌,損失只會越來越大。
被套的正確姿勢是,
1,買入後必須設置保護位,如果跌破保護位,不管套了多少,立刻無條件賣出。
2,然後等股價企穩之後,如果跌幅不深,還有操作價值,再雙份買回來,等待反彈回來後,拋掉其中的一份。
3,如果企穩後,跌幅太深,沒有操作價值了,就放棄這只股票。
別跟股票談戀愛,不要破位捨不得走,炒股要有渣男心態,沒價值的股票就趕緊撤,別總想著能反彈回來,很多人就是這樣,破位不走,越跌越買,結果買成重倉,還是繼續跌,被深套,最後無法忍受割肉離場。或者等了好長好長時間,終於解套離場。
別忘了來這個市場是為賺錢的,別的股票上賺回來的錢一樣是錢
Ⅷ 持有一隻股票高價賣出然後馬上低價買入(同一天操作) 成本會怎麼變化 (考慮交易手續費) 請大俠指導下
做波段還是比較合算的,但需要較高的技術做保障。同天高位賣出,第一是得到了收益,如果下跌再買入,攤低了成本,並且,中間下跌過程也沒參與。如果之後你能看到該股票上漲,那你就賺了兩回錢。如果進入下跌通道,你只是做了差價,壓低成本。問題的關鍵還是在於股票的選擇上面。 個人見解,不知道您覺得呢!
Ⅸ 我在高價買進一隻股票,然後又在低價買進,那合計起來的股價是怎麼算的
計算一隻股票多次買賣後,剩餘股票的成本價公式如下:所有買入成交金額,加上所有買賣的手續費,減去所有賣出成交金額,最後除以剩餘股票數量,就是剩餘股票的成本價。
Ⅹ 高價全部賣出一支股票後再低價買入,持倉成本比低價買入的還要低是什麼情況
相當於你高價賣出盈利部分被分攤到了當日低價買入的成本里,所以顯示持倉價低於你當日的買入價。第二天只要你的賣出價高於持倉價都是賺的,雖然低於前一天的買入價,這個只是把你高價獲利部分的盈利抹掉一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