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一百億資金,只買一隻市值60億的公司股票,能不能隨意讓它漲跌
先說答案,理論上可以,但是實際操作有一定的困難,如果強行操作,那麼最終你坐牢的幾率或者被處以巨額罰款的概率很高。
5%的舉牌線
按照《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規定:投資者及其一致行動人擁有權益的股份達到一個上市公司已發行股份的5%後,就必須要舉牌線,以後每增加5%,都要公告。也就是說當你持有5%的時候,你就必須對外露出你的真面目了。這時候肯定會帶動股價上漲,因為很多人知道有投資者盯上在這只股票了。
總結
有那100個億好好的存銀行吃利息就好了,幹嘛非要操作什麼股票?按照100個億的資金量,你就是存在銀行里的活期,一年的利息都可以達到:100*0.35%=3500萬元;如果存在定期里,以這個體量的資金協商個5%的利率不成問題,100億一年的利息就是5個億,就算協商不成,以銀行2.25%的大額存單利率,一年也有2.25億的利息,有這個錢,好好的享受生活不好,偏偏想要去挑戰鐵牢幾年游?
『貳』 一隻股票總市值幾百個億,為什麼資金凈流入幾千萬就漲停了;
並不是所有股票都流通在外,也並不是所有有股票的都參與買賣,有些控股大股東是不會賣股的,再說莊家也有可能已經提前介入並高度控盤了,所以少許資金就可以拉漲停。
『叄』 為什麼上市公司總資產幾個億,總市值卻高達幾十個億
首先不要把資產和市值混為一談,兩者有聯系但是不必然。舉個例子,你估計一下TFboys的市值如何?肯定是個嚇死人的天文數字,比如幾十億。為什麼?他們的粉絲都是他們的資產哦,在這個各種媒體多的爛大街的時代,頭部資源的傳播性對其估值影響超大,幾個人估值幾十億會是個長期現象。此外,買股票(這里指投資),是購買企業的資產份額,但實質卻是購買這份資產在未來產生收益的貼現和可能性,而不是資產本身。再加個第三點,隨行就市,同樣一幅油畫,買的人多了、買的人里款爺多了,價格也就高了。所以,看不懂市值沒關系,但是別輕易指責市值的不合理,市場專治各種不服,要學會糾正自己的理解偏差。
『肆』 我把幾十億買一樣的股票 然後這支股票的反應是什麼
1.一般情況會漲,但如果是大盤股比如中石油你幾十億買,別人拿市值幾百億的股砸,一樣會跌。市值少於幾十億的小盤股就肯定漲
2.會帶動群眾買,也會誘使原來持股獲利的群眾賣
3.你的錢被把賣股票給你的人賺去了
『伍』 如果某股票總市值是10億有人用500億買入該股票結果是什麼
結果就是這只股票一直封板漲停,漲停三個板左右,交易所就會下發詢問函,你等買到快到5個點,就需要舉牌了,買到一定程度認定你是擾亂市場,抓起來查。
『陸』 馮偉強才二十幾歲,怎麼有這么多上市公司股票市值,我在證券公司上班,天天看他賬戶都十個億
很大可能是其他人用他的名義開戶操作罷了。
『柒』 股票主力或者莊家要買多少股,股票價格才會上漲,比如一個公司總市值10億,流通值1億,流通股
這可不一定。
如果在行情好時,可能只要買幾十萬股,就可能使股價大漲。如果行情不好甚至很差時,恐怕買個幾百萬股都不一定能漲上去。
還要該股是否有利好或利空消息,不同的消息都會使莊家操盤難度發生變化。
還要考慮持倉者的情況,如果正好有幾個大戶、原始股東或者機構持股的成本非常低,並且有強烈的套現意願,那麼此時莊家來大幅拉抬股價,就會給這幾個大戶、原始股東或機構給抬轎了,最終莊家被套。
『捌』 林園炒股賺了幾千倍那個故事是不是真的啊
其實是忽悠人的,真以為8000元能夠炒成4億元的,都是不懂股票的人。仔細去看一下,一個記者跟著林園采訪報道的文章,你就知道林園投入的是多少錢了。
『玖』 一字漲停,流通市值幾十億 買十幾億 正常嗎
一字漲停,成交量應該變小,如果大單成交肯定不正常。
『拾』 為什麼一個年銷售額1-2億的企業,一上市市值就能幾十億,而且有的股價比幾百億的大公司都高出好多倍。
市值是指一家上市公司的發行股份按市場價格計算出來的股票總價值,其計算方法為每股股票的市場價格乘以發行總股數。整個股市上所有上市公司的市值總和,即為股票總市值。
市盈率(Price earnings ratio,即P/E ratio)也稱「本益比」、「股價收益比率」或「市價盈利比率(簡稱市盈率)」。市盈率是最常用來評估股價水平是否合理的指標之一
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場價格÷普通股每年每股盈利 每股盈利的計算方法,是該企業在過去12個月的凈收入除以總發行已售出股數。市盈率越低,代表投資者能夠以較低價格購入股票以取得回報。 假設某股票的市價為24元,而過去12個月的每股盈利為3元,則市盈率為24/3=8。該股票被視為有8倍的市盈率,即每付出8元可分享1元的盈利。 投資者計算市盈率,主要用來比較不同股票的價值。理論上,股票的市盈率愈低,愈值得投資。比較不同行業、不同國家、不同時段的市盈率是不大可靠的。比較同類股票的市盈率較有實用價值。 【市場表現】 [編輯本段] 決定股價的因素 股價取決於市場需求,即變相取決於投資者對以下各項的期望:
(1)企業的最近表現和未來發展前景
(2)新推出的產品或服務
(3)該行業的前景 其餘影響股價的因素還包括市場氣氛、新興行業熱潮等。 市盈率把股價和利潤連系起來,反映了企業的近期表現。如果股價上升,但利潤沒有變化,甚至下降,則市盈率將會上升。 一般來說,市盈率水平為: ★0-13: 即價值被低估 ★14-20:即正常水平 ★21-28:即價值被高估 ★28+: 反映股市出現投機性泡沫 股息收益率 上市公司通常會把部份盈利派發給股東作為股息。上一年度的每股股息除以股票現價,是為現行股息收益率。如果股價為50元,去年股息為每股5元,則股息收益率為10%,此數字一般來說屬於偏高,反映市盈率偏低,股票價值被低估。 一般來說,市盈率極高(如大於100倍)的股票,其股息收益率為零。因為當市盈率大於100倍,表示投資者要超過100年的時間才能回本,股票價值被高估,沒有股息派發。 平均市盈率 美國股票的市盈率平均為14倍,表示回本期為14年。14倍PE摺合平均年回報率為7%(1/14)。
如果某股票有較高市盈率,代表: (1)市場預測未來的盈利增長速度快。
(2)該企業一向錄得可觀盈利,但在前一個年度出現一次過的特殊支出,降低了盈利。
(3)出現泡沫,該股被追捧。
(4)該企業有特殊的優勢,保證能在低風險情況下持久錄得盈利。
(5)市場上可選擇的股票有限,在供求定律下,股價將上升。這令跨時間的市盈率比較變得意義不大。 計算方法 利用不同的數據計出的市盈率,有不同的意義。現行市盈率利用過去四個季度的每股盈利計算,而預測市盈率可以用過去四個季度的盈利計算,也可以根據上兩個季度的實際盈利以及未來兩個季度的預測盈利的總和計算。 相關概念 市盈率的計算只包括普通股,不包含優先股。 從市盈率可引申出市盈增長率,此指標加入了盈利增長率的因素,多數用於高增長行業和新企業上。 個股的流通市值=流通股*股價。這意味著流通市值越小,越容易控盤。比如一個流通5000萬的股票,股價是10元,那麼只要5億資金就可全部控盤,而一個流通5億的股票,10元需要50億才能控盤,拉升起來相對流通市值小的股票比較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