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剛買的卡普空ps4盤 ,全是像素塊如何調整
首先,買的什麼游戲,其次,PS4本身沒什麼濾鏡功能,如果像素塊指的是馬賽克畫面的話,先看看其他游戲有沒有這種現象,如果其他游戲也有這種問題,先換個HDMI視頻線看看有沒有改善,沒改善再換個電視試試,如果都沒有改善,很可能是PS4本身的問題,建議送修
Ⅱ 如何看待先玩破解版游戲,等到Steam打折時候再進行補票的行為
對於先玩破解版游戲,等steam打折之後進行補票個人覺得先玩游戲後補票的行為,如果玩了游戲覺得值,你就應該補票,哪怕打折都行。對於這個問題,我國古人早就說清楚了「有錢捧個錢場,沒錢捧個人場」。你要是悶頭玩盜版不亂講話不來網上炫耀其實都不重要,假如你還事後補票,就算是打折買的,大家也都0支持並贊揚。玩游戲就是圖個開心,之前沒錢跟不上玩玩盜版也是正常,打折了補票那更加好。
比如講D加密出來以後,大多數游戲廠商都用上了D加密。他們默許了以前游戲被盜版的事實,但是他們想以後的游戲不要再被盜版。這其實是一種自然而然的變化。再說光榮那樣的,就是他對於你盜版不管不問不關心,然後他私下裡一點點收集證據。等到時機到了,就直接起訴你。沒有任何一個廠家是希望自己做的游戲不賺錢被人白玩兒的。但事實上,破解版游戲對他們來說也不是一點好處都沒有的。
Ⅲ 卡普空為什麼叫卡婊
對於卡普空來說,能夠多平台發布游戲必然是件好事,而獨占這件事,也常常能夠表現游戲製作者和游戲機廠商的一往情深。可是沒想到,在《生化危機》這個IP上,卡普空成功地讓「獨占」變成了一個貶義詞。對,我要說的就是那兩件著名的「獨占」事件。
獨占並不過分,過分的是,說完獨占,轉頭又移植了別家平台。卡普空扮演的就是這樣一個「渣男」形象,也就是後來大家所稱的「卡婊」,卡婊不僅愛劈腿,還是個慣犯。
兩次事件
第一次是發生在《生化危機 代號:維羅妮卡》這個游戲上。最初,《維羅妮卡》在當時世嘉的DC(DreamCast)平台獨占,但銷量並不喜人,DC很快又受到了新主機PS2的沖擊,更是讓《維羅妮卡》雪上加霜。
為了增加游戲的銷量,卡普空表示將給原版游戲增加新的要素,以完全版的形式的登陸PS2。這一操作有沒有帶來更大的收益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因為《維羅妮卡》而買了DC的玩家們一定是卡普空的第一批黑粉。《維羅妮卡》事件之後,世嘉正式退出了主機市場,成為了時代的眼淚。
第二件,就是著名的《生化危機4》「砍頭」事件。《生化危機4》最初是為了PS2製作的,隨著開發的推進,三上真司認為PS2的配置達不到游戲的要求,轉而找到任天堂的宮本茂達成協議,游戲將在NGC上獨占。還曾為此暴言:「如果生化危機4移植就把頭砍下來!」(在日語中也有開除的意思)
Ⅳ 如何評價卡普空做的《鬼泣5》
尼祿都可以二段跳,為什麼V哥不可以(゜ロ゜)
Ⅳ 卡普空上市沒有,市值多少
卡普空,即CAPCOM,其股票於1993年8月在大阪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同時斥資興建自社辦公大樓。後大阪證券交易所並入東京證券交易所。
截至2019年9月26日,卡普空的市值是3039.2億日元,約201億人民幣。
Ⅵ 你覺得CAPCOM和R星,哪家公司的游戲更受歡迎
R星萬歲!GTA萬歲!!
Ⅶ 山內溥的組織改革
山內溥不希望看到一個家族私有的、沒有創新活力的公司,他希望領導一個具有前瞻能力的上市公司。60年代初,任天堂骨牌株式會社正式改名為任天堂株式會社,公司的股票在京都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 1977是任天堂創業歷史上相當重要的轉折點。日本商業學者把1977年以前的任天堂稱為「舊任天堂」,把1977年以後的稱為「新任天堂」。這一年任天堂發生了兩件事情:第一是山內溥不顧母親反對,將名字由山內博改成了山內溥。
當年外祖父為他取名「山內博」的含義是希望他能夠繼承製作花牌等賭博用具的祖產。然而現今「山內博」的思想已經有了很大改變,他內心中具有自我突破的強烈訴求,於是下定決心闖盪自己的事業,所以改名。
這一年,公司的業務也發生了很大變化。產品已經漸次向電子娛樂轉型的任天堂將半導體與微晶元融合,在一些早期員工的幫助下,推出了家用彩色游戲機。1977年,任天堂發售了可以玩六種類電視游戲的《COLOR TVGAME 6》以及可以玩15種類游戲的《COLOR TVGAME 15》。這兩種產品非常暢銷,總共銷售了一百萬台。
1977年,電視游戲機的始祖ATARI-VCS在美國發售。這個由雅達利(ATARI)公司所發售的游戲機在美國就賣出了1200萬,由此揭開了日本游戲產業蓬勃發展的序幕。
市場排名僅次於雅達利的任天堂似乎也看到了機遇,但是山內溥覺得有兩個問題亟需解決。他對部下說,他關心游戲主機製造後販賣的價錢勝過關心技術。「消費者要深深愛上游戲機產品,首先他必須買得起。要考慮到,我們的客戶大多數是小孩子,他們沒有經濟收入。」
其次,任天堂在視頻游戲的軟硬體配合上也是先知先覺。山內溥曾感嘆:「性能再優越的硬設備如果沒有有趣的游戲軟體配合,那就跟廢鐵沒什麼兩樣。對於游戲這個商品來說,由於不是生活必需品,一旦消費者覺得不好玩便會毫不猶豫地放棄。」
任天堂在業界第一個組織起以游戲主機銷售為中心的產業聯盟。為了商業利益,也為了良好的競爭秩序,任天堂強迫為游戲主機FC製作軟體的廠商遵守各種苛刻的要求,例如游戲內容必須經過任天堂的檢查;游戲數量有限制;程序燒入ROM(只讀存儲器)製成卡帶,必須全交給任天堂製作,而由廠商自行付費。任天堂在聯盟中獲取相當多的利潤。 1983年7月15日,配合《大力水手》、《超級馬里奧兄弟》等游戲共同上市的任天堂紅白機推出後不久就受到市場追捧。於是任天堂居高臨下,軟體廠商紛紛向山內妥協,當時日本業內六大軟體公司:南夢宮(Namco)、哈德森(Hudson)、泰拓(Taito)、卡普空(Capcom)、傑力可(Jaleco)、科樂美(KONAMI)都是任天堂的簽約廠商。
截至1985年止,共有十七家之多的新軟體廠商加入,連當時的後起之秀的史克威爾(SQUARE)、艾尼克斯(ENIX)等也加入任天堂。12年中,任天堂紅白機包打天下,各種熱門游戲如《超級馬里奧》、《塞爾達傳說》、《惡魔城》等層出不窮,玩家喜笑顏開。
在山內溥的努力下,任天堂從一家瀕臨破產的骨牌工場發展成名列世界知名品牌前五十強、資產總額超過一萬億日元的大型娛樂企業。這個職業人挽救的並不僅僅是任天堂本身,經過多年運籌帷幄使曾經業已土崩瓦解的視頻游戲產業得以重新崛起。這些游戲業界的歷史都會承認。
然而十多年以後,任天堂也走上了當年花牌企業的老路,公司的官僚主義逐漸盛行。強有力的商業統治不僅彌漫在任天堂內部,而且也充斥在商業聯盟中,眾多軟體廠商羽翼逐漸豐滿,對任天堂蠻橫剝削的態度也從過去的「敢怒而不敢言」變成了小規模的沖突。
終於,競爭對手索尼PS主機的誕生為任天堂視頻主機的「霸者時代」劃上了句點,任天堂在視頻主機市場走上了下坡路。進入新世紀以後,任天堂所能掌握的市場份額除了掌上游戲設備市場外,其餘諸領域均被競爭對手索尼和微軟趕上。
山內溥的噩夢始於1995年。這一年,索尼攜帶著PS游戲登陸美國市場,任天堂的市場份額銳減。雖然N64第一方游戲層出不窮,但任天堂仍失去了它的霸主地位。
前有索尼的打壓,後有微軟的追趕,2001年,任天堂的股價跌去了50%。在2002年中,雖然山內溥抖擻精神,再度打拚,但是投資人不給情面,公司股價再度下挫15%,老社長只得當眾道歉,老淚縱橫,甚為可憐。
任天堂知道自己在衰退,但是它束手無策。公司市場部資深副總裁上衫抱怨說,「我們新一年裡還是那些老問題,我們到底有什麼突破?如何才能維護我們的品牌,重新塑造市場對我們的信心。」 2008年5月, 《福布斯》雜志發布了年度日本富豪排行榜,山內溥成為日本首富,身價高達78億美元。山內溥身價在日本排名第三,由於Wii游戲機的熱銷,其身價在一年之內爆漲30億美元,達到78億美元。在過去兩年中,任天堂的股份已經增加了兩倍之多,公司市值達到790億美元。山內溥擁有其中10%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