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麼用均線看背馳
均線背離的話,看k線的走勢,如果說長期均線向下的話,但是K線走勢明顯上漲,這就是屬於K和均線背離了,適合賣出,但是要看情況而定。
均線就是移動平均線,Moving Average,簡稱MA,原本的意思是移動平均,由於我們將其製作成線形,所以一般稱之為移動平均線,簡稱均線。它是將某一段時間的收盤價之和除以該周期。 比如日線MA5指5天內的收盤價除以5 。
移動平均線是由著名的美國投資專家Joseph E.Granville(葛蘭碧,又譯為格蘭威爾)於20世紀中期提出來的。均線理論是當今應用最普遍的技術指標之一,它幫助交易者確認現有趨勢、判斷將出現的趨勢、發現過度延生即將反轉的趨勢。
㈡ 股票背馳的圖解
背馳即與趨勢的相反,在買賣單看來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現象,那就是在股票很高時買單很多,而賣單很少,但成交量大多數是綠線,但股價卻不會跌或反而長的緣由,這點可以用MACD面積來證明:看上圖解釋
㈢ 什麼是股票的背馳
背馳指股價與成交量發生背離情況,多數情況下,股價的上漲往往伴隨成交量的遞增。而如果股價上漲,量能萎縮,這就是一種價量背馳現象。
對於背馳與盤整背馳,前者是有著最基礎意義的,而後者,只是利用前者相應的力度分析方法進行的一個推廣用法,主要用在與走勢中樞震盪相關的力度比較中。
注意,a+B+c中,a和c的盤整背馳,其實都可以看成是B的走勢中樞震盪,雖然a存在時,B還沒出現,但也不妨這樣看。
一個背馳後,無論是盤整背馳還是真正的背馳,理論只能保證其回拉原來的走勢中樞,這是正確的思維方式。
那麼,回拉之後如何,這涉及預測。正確的思維是,把回拉後出現的情況進行完全的分類,根據每種分類對應的後果,決定你自己的對策。
(3)怎麼看股票背馳擴展閱讀:
在A+B+C結構中,若C段的力度小於A段,則構成盤整背馳。盤整中往上的情況為例子,往下的情況反之亦然。如果C段不破中樞,一旦出現MACD柱子的C段面積小於A段面積,其後必定有回跌。
(C段不破中樞,也可以按照類似盤整背馳的方式來處理。)比較復雜的是如果C段上破中樞,但MACD柱子的面積小於A段的,這時候的原則是先出來,其後有兩種情況。
如果回跌不重新跌回,就在次級別的第一類買點回補,剛好這反而構成該級別的第三類買點,反之就繼續該盤整。這里所說的中樞應該是A、B、C組成的中樞。
㈣ 股票中如何判斷成交量背馳
背馳:趨勢力度比上一次趨勢力度要弱,就形成背馳。換句話說,背馳其實就是力度衰竭的表現,如圖①,C段和A段比。
盤整背馳:盤整中當下筆或線段比前一筆或線段力度要弱,就形成了盤整背馳,如圖②,C段和A段比。
背馳段:就是在某級別的某類型走勢,構成背馳或盤整背馳的走勢類型稱為某級別的背馳段。
背馳-買賣點定理:任一背馳都必然製造某級別的買賣點,任一級別的買賣點都必然源自某級別走勢的背馳。
dot概念要點
沒有趨勢,就沒有背馳。在盤整中是無所謂「背馳」的,這點是必須特別明確的。
對於背馳與盤整背馳,前者是有著最基礎意義的,而後者,只是利用前者相應的力度分析方法進行的一個推廣用法,主要用在與走勢中樞震盪相關的力度比較中。注意,a+B+c中,a和c的盤整背馳,其實都可以看成是B的走勢中樞震盪,雖然a存在時,B還沒出現,但也不妨這樣看。
㈤ 怎樣看30分鍾底部背馳
看30分鍾底部背馳的方法就是:個股的K線在接近底部區間還在下跌,但MACD卻在上漲,指標和K線反方向。底部背馳是指當股價指數逐波下行,而DIF及MACD不是同步下降,而是逐波上升,與股價走勢形成底背離,預示著股價即將上漲。如果此時出現DIF兩次由下向上穿過MACD,形成兩次黃金交叉,則股價即將大幅度上漲。
㈥ 股票走勢里的背馳是什麼意思
背馳,按字形解釋就是相反而行,如果說股票走向與指標方向成反比,就稱為「背馳」。
㈦ 如何分析股票走勢中的背馳
背馳又稱背離,是指當股票或指數在下跌或上漲過程中,不斷創新低(高),而一些技術指標不跟隨創新低(高),稱為背離。
在背離過程中,升勢或跌勢會放緩,股價的走勢將會逆轉。所謂底背離就是股價或指數處於相對地位。頂背離反之。
背離的形式
1、頂背離:
頂背離,意即升勢放緩,指數或股價難再企穩於高位,甚至有機會掉頭回落;若見此,投資者應趁早沽貨。
2、底背離:
底背離,意即跌勢將盡,指數或股價開始見底回升,這屬於買入訊號。
背離的研判
若要判斷個別股票是否出現背離情況,單靠觀察股價走勢的變化,是難以確定。投資者最好同時運用技術指標(如RSI、KDJ等)、成交量、未平倉合約等協助分析。
以RSI(相對強弱指數)為例,若股價創出新高,價位高於上一個高位,但RSI卻較上一個高位為低,甚至掉頭下跌至50這好淡分界線以下。這便是頂背離的一種佐證。
同樣,以RSI為例,若股價低於上一個低位,其RSI線卻未有跟隨,反而較上一個低位為高,甚至掉頭回升。這便是底背離的一種佐證。
背離現象的出現,可見於小時圖、日線圖、周線圖等,由於小時圖、十五分鍾圖、五分鍾圖等的波幅極大,容易出現走勢陷阱;相反,日線圖、周線圖的背離變化較為可信。
另外,背離次數愈多,見頂或見底的可能性將愈高。一般來說,如背離次數達三次或上,見頂或見底的機會相當高。
具體的可參閱下有關方面的書籍系統的去了解一下,同時結合個模擬盤練練,這樣理論加以實踐可快速有效的掌握技巧,目前的牛股寶模擬炒股學不錯,裡面許多的功能足夠分析大盤與個股,使用起來有一定的幫助,希望能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㈧ 股票中什麼是體位背馳
看了一下你說的博客,所謂女上位指5日均線,男上位指10日均線
體位背馳應該是5日均線大幅偏離10日均線,就是短線快速拉升,有修復均線需求
㈨ 如何用股票軟體找出纏中說禪日線級別上的底背馳股票
條件選股是東方財富網開發的炒股軟體——東方財富金融終端內獨有的一項技術選股功能。 條件選股是根據終端自帶的待選指標,選擇一個條件或組合多個條件後,計算機自動幫您選出滿足條件的所有股票。
1、選擇點菜單里的「功能」--「選股器」--「綜合選股」--「實時行情選股」--「換手率」,設置條件:換手率>3,選擇周期為「日線」,再點加入條件,最後點選股入板塊,然後新建板塊名稱:「MACD選股」,點確定,這樣換手率大於3的票就選出來了,目標縮小到186個股票。2、「指標選股」--「趨勢型」--「MACD」,設置條件:MACD>0,點「改變范圍」--「MACD選股」,選擇周期為「日線」,再點加入條件,最後點選股入板塊,然後新建板塊名稱:「M1」,點確定,將日周期的MACD大於0的股票選入到M1板塊,目標縮小到52個股票。3、重復第2步,只是改變范圍要選「M1」,選擇周期為「60分鍾」,將60分鍾的MACD大於0的股選入到「M2」。這樣就將60分鍾周期的MACD大於0的股票選入到M2板塊,目標縮小到45個股票。4、再重復第2步,只是改變范圍要選「M2」,選擇周期為「30分鍾」,將30分鍾的MACD大於0的股選入到「M3」。這樣就將30分鍾周期的MACD大於0的股票選入到M3板塊,目標縮小到43個股票。5、「指標選股」--「超買超賣型」--「KDJ」,設置條件:J>D,點「改變范圍」--「M3」,選擇周期為「日線」,再點加入條件,最後點選股入板塊,然後新建板塊名稱:「K1」,點確定,將日周期的KDJ的J大於D的股票選入到K1板塊,目標縮小到20個股票。6、重復第5步,只是改變范圍要選「K1」,選擇周期為「60分鍾」,將60分鍾的KDJ的J大於D的股選入到「K2」。這樣就將60分鍾周期的KDJ的J大於D的股票選入到K2板塊,目標縮小到18個股票。7、再次重復第5步,只是改變范圍要選「K2」,選擇周期為「30分鍾」,將30分鍾的KDJ的J大於D的股選入到「K3」。這樣就將30分鍾周期的KDJ的J大於D的股票選入到K3板塊,目標縮小到18個股票。大概看一下,去除不合符上面選股條件的,最後選出14個票,節後盤中關注。K3板塊就是我們需要的自選,別看步奏多,熟練後點來點去非常快,我一般選股不會超過3分鍾,而且成功率不錯的,不管用什麼股票軟體。這也是我每日復盤的一個內容,選出票後再仔細分別出重點關注票。要做短線,就不要買短線還在下跌的股票,這樣選出來的股票,屬與強強聯合型,保證有你滿意的股票,當然剩下的股票本不多了,再次甄別會很快,最後就看你甄別的能力和盤中買點的把握了。
你說的那種股票也是通過這種方法,只不過公式需要你自己設定或者去找別人的公式就有可以了。
㈩ 如何判斷個股背馳
背馳?是不是意指出現了背離?如果想判斷個股在市場運作過程中出現背離,需要有兩個條件:
1、參照標准;
2、背離標准;
拿常用的均線和MACD指標來說明如下:
1、例如選擇參照標準是MA(CLOSE,30)這條均線,你觀察會發現,股價會一直圍繞其上下波動,每次遠離後都會有拉近的需要;那麼,背離的標準是多少呢?這個是不固定的,因為從均線下方運行向上穿破均線的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從均線上方回調到均線後再出現反彈,其所積聚能量所不同的;所以,在做背離的標準的判斷時,需要結合其他的因素進行思考:前期高低點、首次上穿或者首次回調反彈或者多次回調反彈、多次上穿不成功後逼著不上穿不行等等;
2、例如選擇MACD指標作參照標准,那麼你就要觀察每次股價的頂部和底部、指標的頂部和底部是否協調、是否一致,就像一個人走路一樣,如果不協調,說明當前的平衡需要打破、意味著股價的運行速度和方向將發生改變;你可將相鄰頂部的頂點連線或者相鄰底部的低點連線,你就會發現,正常情況下,股價和指標低點保持同時抬高或降低,如果不是這種情況,就說明出現背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