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票拆分(除權)後如何估值
股票除權是由於公司股本增加,每股股票所代表的企業實際價值(每股凈資產)有所減少,需要在發生該事實之後從股票市場價格中剔除這部分因素,而形成的剔除行為。 上市公司以股票股利分配給股東,也就是公司的盈餘轉為增資時,或進行配股時,就要對股價進行除權。上市公司將盈餘以現金分配給股東,股價就要除息。
除權報價的計算是按照上市公司增資配股(或送配股)公告中的配股(或送配股)比例為依據的:
配股除權報價XR(Ex-rights)=(除權前日收盤價+配股價格*配股率)/(1+配股率)
送配股除權報價XR(Ex-rights)=(除權前日收盤價+配股價格*配股率)/(1+送股率+ 配股率)
對於A種股票發生尚未上市流通的國家和法人持股部分向已上市流通股持有人有償轉讓的所謂"轉配問題",因其只引起流通股與非流通股的此消彼長,並不涉及該股票股份總量的變化,經多方征詢意見,從即日起在除權報價的計算中,對"轉配"將不予考慮.
但考慮到"轉配"存在對股票價格波動的特殊影響,統計部仍將採用"撤權"和"復權" 的辦法對上證指數進行必要的修正:
所謂撤權,即在含轉配的股票除權交易起始日,上證指數的樣本股票中將該股票剔除;
所謂復權,即在該股票配股部分上市流通後第十一個交易日起,再進入樣本股票的范圍.
B. 股票除權後怎麼計算30個交易日均價
1)除息報價。除息報價=股息登記日收盤價-每股現金股利(股息)
(2)除權報價。
a. 送股除權報價=股權登記日收盤價/(1+每股送股比例)
b.配股除權報價=(股權登記日收盤價+配股價×配股比例)/(1+每股配股比例)
c. 送股與配股同時進行時的除權報價=(股權登記日收盤價+配股價×配股比例)/(1+每股送股比例+每股配股比例)
(3)除息與除權同時存在時的除權除息報價。 除權除息報價=(股權登記日收盤價+配股價×配股比例-每股現金紅利)/(1+每股送股比例+每股配股比例)。
C. 股票除權除息後的價格怎麼計算
舉例如下:股價10元,10股送10股,派1元,除權出息價格就為
(10+0.1)/(10+10)*10=5.05元
原有的10股股票,價值100元,送一元,就為101元,對應除權除息後就是
5.05*20=101元
送股只是股價按照送股的比例折算,派息才是送錢!
D. 除權後的股票怎麼看支撐
系統的 」分析工具「 裡面有復權的工具的,通常的軟體是按 「ait" + 」F10「 查看。
A、 除權除息會造成股票價格、指標的走勢畸變。但可以保持股票的歷史真實價格。
復權功能則可以消除由於除權除息造成的價格、指標的走勢畸變。 判斷當前股價是否處於相對歷史高位還是低位。所以一般推薦採用復權。
前復權即就是保持現有價位不變,將以前的價格縮減,將除權前的K線向下平移,使圖形吻合,保持股價走勢的連續性。
後復權就是在K線圖上以除權前的價格為基準來測算除權後股票的市場成本價。 就是把除權後的價格按以前的價格換算過來。復權後以前的價格不變,現在的價格增加,所以為了利於分析一般推薦前復權。
B、 看股票自然要看復權,一般看前復權,因為前復權的價格和當時的成交價是對應的,後復權其所顯示的價格和當時市場運行的價格是不一致的。雖然後復權也有它的功能,但最主要的還是前復權。
那麼,到底除權缺口要不要看?不是說絕對不要看,所謂除權後的向上封閉除權缺口叫填權,向下繼續下跌叫貼權,牛市填權、熊市貼權這是市場上很常見的。那麼,如果是大牛市且這只個股又很強勢,就可能走出填權行情,填權行情一般以把除權缺口填上為准。其實,真正看趨勢還得看復權,否則除權怎麼看趨勢、怎麼看均線、怎麼看其它技術指標,除權後可以考慮填權,可以看大概除權後這個缺口多大,但研究技術必須以復權為主。
E. 股票除權後的價格在哪裡看1,
都會有提示和留下除權缺口,在日K線和成交量的中間出現「S"及頂上有三角形符號。
F. 股票除權除息後,怎樣算出原目標價
不清楚你說這只股票分紅、送股、配股情況,沒辦法詳細計算。
根據除權價計算公式:
除權基準價=(股權登記日收盤價-每股分紅的現金+配股價*每股配股比例)/(1+每股送股比例+每股配股比例)
計算新的目標價位,可以把原來的目標價位32元作為 股權登記日收盤價代入公式計算。
所謂目標價位,往往是研究人員根據他自己的已知條件和某種演算法預測的一個理論值,而市場情況(包括上市公司經營)一直在變化當中,不斷修正目標價位是常態,所以在操作中,不要過分的盯住某個固定的目標價位。
供你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