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兩次不同價格購買股票,為何成本價會變化是怎麼計算出來的那個成本價
您好,針對您的問題,我們給予如下解答:
同一隻股票多次購買的話這個成本價是累計計算的,也就是說會把所有的費用跟盈利合計計算的,除非是你全部賣出在買入這樣才不會合計計算。
成本價=股票的成交價格+買入的費用
如仍有疑問,歡迎向國泰君安證券上海分公司企業知道平台提問。
⑵ 在不同的價位買同一支股票怎麼算
你的成本價加上手續費印花稅什麼的,一般來說比你的成本價高一點,照你這樣情況,應該是10.5幾,一般交易軟體你買入後都會有個參考成本的
⑶ 不同價格買入同一支股,成本怎麼算
(32.8×100+29.6×100)/200=31.2
以上為包含證券公司手續費、印花稅(賣出時)
⑷ 兩個股票賬戶分別在不同的價位買了不同數量的同一隻股票 如何確定成本
總成本計算公式 = {(X元*多少股)+(Y元*多少股)+手續費} / 總股數。
註:X代表第一次買進的價格、Y代表第二次買進的價格,手續費代表買入交易時的手續費。
⑸ 不同的價格買進的股票 賣的時候 成本價格 是按哪個計算的
你可以發現,每當你成交後,成本價就會有變動,取的是平均價
你的例子里,賣出的200是按11.599計算
你這樣一兩百股的交易實在不劃算哦!
手續費太貴
⑹ 不同的價格買進的股票 賣的時候價格是怎麼計算的
一、某隻股票叫「只」或者「支」,而股票的單位是:股或者手(1手=100股)
二、參考成本價的概念。
買入某隻股票,就產生了買入的費用,一般就是傭金。買入以後買入的費用已經產生,所以不用預估,它是時機存在的。需要估算的只是賣出的費用。
而賣出的時候不僅有傭金,還有印花稅(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一)。既然費用是以成交價格來計算,這里顯示的參考成本的計算依據是現在股票的價格。隨著股價的變動,這個成本也在不停變動。
比如:當前股價是10塊,一共100股,那麼當前估算的印花稅就是1塊錢。
如果價格漲到了100塊,那麼估算的成本裡面就包含了10塊錢的印花稅。
三、不管是以什麼價格成交,都跟預估成本關系不大,預估成本只是讓投資者參考,在哪個價位賣出開始盈利。最終的盈利情況和費用都以成交價格和數量計算。
⑺ 不同價位買進的股票賣出後,分別成本是怎麼算的
如果是不同價位買進的同一隻股票,所顯示的成本是該股票買進時的平均成本。
⑻ 一支股票分2個價位買的怎麼算出它的平均成本價
平均價格:
投入總額 14.896×20000+9.74×100000=297920+974000=1271920
總股數 20000+100000=120000
平均價格=1271920/120000=10.6
交易稅費等不含
⑼ 一隻股票在不同的價位買入,然後再不同的價位分別賣出應如何計算成本價
在股票全部賣出前,交易系統對你持有的股票成本計算是:1.如你虧本賣出部分,會把虧損額計入未賣出部分成本,你的成本會增加.2.如你贏利賣出,系統也要把你的贏利計入未賣出部分的成本,成本就會降低.
⑽ 兩次買入同一股票不同價位的成本計算
14.5*200+13.85*100/2=?(不含手續費,每個營業部的費用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