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買房子VS買股票
從理論來看,房產和股票都是投資的上品,因為兩者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可以抵消通貨膨脹的左右.當通貨膨脹來臨時房產由於各種人工和基材上漲,導致房價必然上漲.股票由於背後是實體經營的公司,隨著公司的資產隨通貨膨脹上漲,產品價格上漲,導致其公司的股價上漲.這是兩者的一般規率.那麼股票從美國200年歷史來看,當你持有股票的時間超過10年,其風險已經低於債券和國債以及儲蓄.因為債券國債和儲蓄都無法抵禦通貨膨脹.股票持有10年的平均收益在6-7%/年.
對於房產,在中國這樣一個快速城市化的國家,房價的上漲,絕對超過收入.這你應該能感覺到.
股票的平均收益6-7%是根據大盤來說的,萬一你選到的是倒霉蛋那.而且房產是不動產,投資和使用功能都具有.一般從投資理財學的角度來說,什麼樣的錢用來投資股票那?一般是沒有明確目的的閑錢,比如每年的旅遊費用,如果收益好就旅遊,如果收益不好就就近旅遊,或不旅遊.也就是說你在投資股票前要作好心理准備就是全部虧損.如果不能承受就不要投資.而房產是不可能全部虧損的.如果房產下跌30%,就會引發想美國那樣的次貸危機.
所以不要只看利潤,投資更要看風險.如果20萬對你來說是個大數字千萬不要買股票,因為現在業績再好的股票也只是現在,將來會怎樣誰都不好說.如果這20萬對你來說閑錢,你的資產起碼在100萬以上,最好在200萬以上.可以考慮投資股票,做價值投資,長線持有.
② 為什麼買股票回報遠遠不如買房
因為買房一次性投資資金量大,買房的時候會做非常詳細的研究和預判才會出手。而且房屋買賣手續麻煩,投資期限也長,一般投資都是以年為單位的。
如果購買股票的時候,也像買房一樣花足夠多的心思,選出來業績出色的股票,持有數年,收益率未見得比買房差。只是因為股票操作太便利了,大家都沖沖忙忙的買入賣出,提高了成本,也讓普遍的投資收益率大幅降低了。
③ 有60多萬現金,是買房付首付還是買股票呢
從當前2020年樓市與股市的大環境之下,你60萬元我更加支持你入市炒股,而不建議你把這60萬元買房付首付款。
股市是高風險高收益,而房子是具有保值和增值功能!而我個人為什麼還支持你60萬元還投資高風險高收益,也不建議你把60萬拿去買房付首付呢?當然我這個建議在2020年有效,這個建議不代表長期,只是代表短期一兩年的建議。
第四點就是其他因素,目前樓市價格還在下跌的可能,後面還有房產稅,和空置稅等等的出台,一旦這些出台對於樓市就是潑冷水,所以這個時候更加不建議去買房了。
以上就是我個人有60萬現金,建議把60萬現金用來投資股市,也不建議用來買房付首付;買房可以遲一年兩年,也就是等A股牛市即將結束之前把股市資金撤出來,然後再去買房都不遲。
④ 200分,請問現在用手裡的錢買房子,股票還是存錢好
您能提出這么多的問題已經很高瞻了!在經濟動盪時期沒有任何辦法讓你的資產穩定保值。不過這一時期也有它的優勢,其實不止是你一個人在現在不知道該怎麼投資,全世界都一樣,「羊群效應」在這時體現的最為直接。
要想不被市場淘汰您就應該把握住這些潛在的規律適時而進,介於你對股市的認知有限,你可以分開進行投資:大多部分資金存入銀行,等待房價適宜的時候購買(記住,房價明年下跌是必然的,但不可能回到05年以前,這是中國貨幣通脹造成的);另一部分可以進行股市短線投資,可以利用羊群效應(在最近幾個月體現的尤為明顯),股票還是要自己選,不要買那些公司有問題的股票,再根據當天的新聞選擇合適行業,都想好了以後就等時機進場了(必須是開市前做好准備)。進場條件:看全球股市,必須是昨天全球各大股指普跌的情況下,早上英、法、德、納斯達克、道瓊斯全面上漲,你就可以設好買入點了。同樣,第二天開市之前,早上英、法、德、納斯達克、道瓊斯全面下跌應立即設好賣出點。在近期這段時間此方法准確率在80%以上,建議謹慎操作!
為什麼說明年房價下跌是必然的,以下幾點原因
1:受國際經濟形式和人民幣近期貶值影響,2萬億外匯儲備中的大部分熱錢陸續撤離中國資本市場,包括進入房地產的外資。
2:國內炒房者急於出手解套減少損失。炒房者房屋佔有率約15%
3:已進出口企業最為密集的勞動力已經減少,包括農村閑散勞動力在內可能已接近20%的實際失業率,影響了年輕人購房意願。
4:地產商無法堅持到最後,舉個例子:07年建一棟樓成本為1個億,08年底,各種建材價格縮水一半,而房價沒有下降這么大因為建造成本的原因,而一個新成立的地產商現在建同樣的一棟樓只需要0.5個億,因為它不用擔心按現價賣會影響到自己,到那時保持價格不動的老開發商只能按現價銷售了(有些人認為開發商不會賠錢賣房,我不贊同),不賣就意味著倒閉。
5:國家新建的限價房、經濟適用房在明後年會推向市場,在這種本來需求就下降的環境中,會給地產商造成更大的沖擊。
6:工薪階層對薪酬的預期會減弱,也就意味著貸款的意願下降(美國、日本等國家在幾乎零利率的情況下「房屋貸款指數」仍然呈下降趨勢),對未來的支出會明顯減少。
以上為「青雲遮日」的個人見解,如有異議請指教!
⑤ 10年前買房子和買股票,現在會有什麼區別呢
⑥ 買房和玩股票 哪個更賺錢
關鍵是看你對哪一個更了解啊!
你以為投資就這幾個嗎?投資的方式很多的。股票、債券、基金、黃金、期貨、房產..........很多,你去參與哪一種,關鍵是要看你自己更了解哪一種,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如何。
房產是我們每個人的最基本的願望(雖然很高),居者有其屋嘛。所以,買一棟房產,是值得的。除此之外,我們應該把更多的資金投資於證券市場。畢竟房產的投資是需要極大的資金量的嘛。
進入證券市場,也就是購買股票、債券、基金等。你要注意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如果你的承受能力較大,那麼股票的比例應該大些(但不要超過80%);如果你的風險承受能力小,那麼債券的投資比例就大些(不超過60%).
富有的人始終是少數,如果你和大多數人的想法都一樣的話,那麼你就是一個普通人!所以在買賣股票的時候,一定要堅信自己最拿手的行業、股票,不要輕易相信股評家、身邊的人。
股票投資策略:用便宜的價格購買優秀公司的股票,長期持有!
⑦ 該買房子的時候買了股票,該買股票的時候買了房子,人生還有機會嗎
A股火了,簡一老師在某投資理財交流社區看到一條熱門評論:
房子已掛安居客,車子已掛瓜子網,子彈備好,滿倉干就完了!
但願這只是一個段子,如果是這真的,那隻能說一句祝他好運了。
歷史經驗表明,一切"賣房炒股"的行為,都會帶來災難性後果;而一切鼓吹"賣房炒股"的言論,都值得你再三警惕。
一、 股市和樓市,並不是絕對的互斥關系!首先,簡一老師想要糾正一個基本的認知偏差。
為什麼會有"賣房炒股"這樣的思路出現?因為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認知誤區,即樓市和股市一定是此消彼長的,換言之,當其中一個市場大幅上漲之時,另一個市場一定會大幅下跌。
這個認知誤區的背後,有這樣一條聽起來還算合理的邏輯——
股市與樓市的蹺蹺板效應,是由資金量的分配比例決定的。資金,或者說財富的總量就這么多,要麼流進股市,要麼流進樓市。當錢大量湧入股市時,進入樓市的錢就少了,此時股市牛市,樓市熊市。反之則是截然不同的市場表現。
宏觀層面可以這樣理解,放到微觀的家庭或個人資產配置上則更加明顯——
我的財富總額是一個固定值,大A股這么牛,難道不應該舍掉其他資產滿倉干?
簡一老師只想說,這個想法很傻很天真。
二、 本輪股市上漲,實際上是利好樓市的。樓市與股市的關系,並不是單純的非此即彼這么簡單。
簡一老師也並不是將大家攔在股市的門外,恰恰相反,我本身很看好中長線的A股走勢。與此同時,A股近一周以來驚動新聞聯播的強勁表現也沒有人能夠忽視。
簡一老師不是什麼股市專家,但對整體的宏觀經濟也略有見解,此處並非妄言股市,提醒一句一兩周內股市有極大的回調風險絕不為過。
再聊回樓市與股市的關系。
三個基本認知:
第一,樓市和股市,確實有一定的相關性。
以最為典型的一段歷史經驗為例:
2015年開始的大牛市,5-6月到頂點,彼時上證指數從2000點的低位一路上揚,迅速跨越3000點的門檻,並於年中飛速攀上5178點的歷史次高位,拉出一條罕見而壯觀的大陽線。
在這半年多的時間里,樓市實際是處在寒冬期的。
房子庫存達到歷史最高點,降價、流拍、退房、裁員接連上演,以萬科為代表的主流房企高呼"樓市白銀時代到來"。
這樣的情景只持續了不到一年,隨後就迎來了哀鴻遍野的大股災,股市一片狼藉。
最後的最後,與其說應該選擇樓市或是股市,倒不如說應該選擇優質資產。
在股市裡,茅台屬於優質資產;在樓市裡,一二線核心地段的好房子就是優質資產。
領跑大盤的,永遠是最優質的資產,而資產配置,永遠是一門需要大智慧的學問。
⑧ 買房和買股的利弊分析
當前形勢下
買房好處:居住、出租,資本增值,利用貸款杠桿;買房壞處:佔用大額資金、房產稅遺產稅物業等各種稅費、交易不便、增值空間有限
買股好處:資本增值大、市場行情分析、關注時事、訓練交易技巧形成交易系統、交易便捷快速、變現快、靈活;買股壞處:系統性風險、操作風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