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齊魯證券同花順中的股票賣出一部分後成本價為什麼會變高
那肯定是你在虧損狀態下賣出的,
⑵ 同花順中股票成本價比當前股價要高,可是浮動盈虧顯示是賺了為什麼那樣我出
各證券公司的交易系統設置的不一樣。你到交割單里查一下你買入的費用一共是不是... 如果你的傭金只要五元左右。那麼成本價就計算了賣出的費用。說明浮動盈虧顯示不...
⑶ 我在同花順上買股票,怎麼購入後的股價比我買的要高
證券交易成本會自動加到股票價格上,還有就是一般都可以在交易軟體查詢到手續費問題。
全國A類券商開戶,傭金萬一,絕對降低交易成本!!!
⑷ 同花順股票的成本價問題
當然啦!
股票買賣軟體里的 成本價 = 成交價 + 平均分攤到每一股上的手續費
印花稅是在賣出的時候才收取的
根據國家規定
每次股票買賣的手續費最高是千分之五
但是每次的交易費最低是5塊
也就是說,如果你這次交易的手續費,按照千分之五計算,低於5塊的,手續費就收最低的五塊錢
你買泰山石油和東方賓館兩次交易的實際手續費都低於5塊
所以按照五塊錢的標准去收
買100股泰山石油的成本價 = ( 9.75元/股 X 100股 + 5塊手續費 ) ÷ 100
買100股東方賓館的成本價 = ( 14.73元/股 X 100股 + 5塊手續費 ) ÷ 100
按照你說的泰山石油成本價是9.861
東方賓館成本價是14.791
這兩個「成本價」應該是包括賣出股票時成本的吧? 也就是包括印花稅的成本,印花稅是賣出價格的千分之一
【問題補充:重點是為什麼我泰山石油的會相差1毛多,以及成本價的演算法。不然不給分。
二樓的可以解釋東方賓館的,但是泰山石油的不對啊。泰山石油的成本價平均比買入價高出1毛多啊。100股的總價格多了10元啊,不是5元的。
這些股票都沒賣出的,所以是沒有印花稅的。】
答「很詭異,我也搞不懂,但是成本價確實是按照這個價格去算的,也許你的泰山石油的成交價不是9.75元
⑸ 我現價比成本高,怎麼還虧損這么多錢,開通的財通證券,用的同花順炒股軟體
不是,這跟券商和同花順選擇的成本價種類有關。本來想直接上個鏈接,但是沒找到可以鏈接的地方,就把之前我解釋過的再搬到這邊來吧。以下內容較長,希望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耐心慢慢看,如果覺得我說得能夠解決你的問題就為我點個贊吧!謝謝拉------------------------------我給題主說明一下,其實成本價是有多重「多重身份」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每家券商對於成本價的計算方式不同所導致的。一般來說,券商為用戶展示的成本價分為三種:1、攤薄成本價;2、保本價;3、買入成本價。我用實例來說明下。此賬戶傭金為0.05%,印花稅0.1%;持倉界面中成本價顯示的是9.384元,它顯示的是以上三種價格的哪一種呢?我們來計算一下:①攤薄成本價=總交易成本/現持倉數量=9.384元;②保本價=(總交易成本+ 預賣出剩餘股票產生的費用)/現持倉數量=9.400元;③買入成本價=買入總成本/買入總股數=9.47元。很顯然,此軟體展示的成本價是攤薄成本價。明白了三種價格的含義,我們再來看看這其中的差別:①攤薄成本價:是自股票建倉以來,所有交易操作對現持股票的影響;②保本價:是在攤薄成本價的基礎上,算入預賣出剩餘股票的費用,即保本價=攤薄成本價+預賣出費用/現有持倉數量;③買入成本價:是不受賣出操作影響,計算建倉以來的所有買入股票的每股均價。上面的價格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呢?攤薄成本價=交易成本/現持倉數量=(9.38×500+5-10.30×100+5+1.03+9.54×500+5)/900=9.384元;保本價=(交易成本+ 預賣出剩餘股票產生的費用)/現持倉數量=(9.38×500+5-10.30×100+6.03+9.54×500+5 +10.15×900×(0.1%+0.05%))/900=9.400元;買入成本價=買入成本/買入數量=(9.38*500+5+9.54*500+5)/1000=9.47元。三種價格都具有自己本身的優勢及特點:攤薄成本價可以反映歷史操作對現持股票的影響,不論是買入還是賣出操作,都會攤薄成本價格,投資者可以根據攤薄成本價掌握之前所有操作的整體價格變化。並且,在極端情況下,攤薄成本價還可能出現負數哦!保本價比較好理解,當每股價格到達這一值時,既保證了剩餘股票賣出後該股票所有的盈虧為0。當然,若高於此價格,必然盈利。買入成本價不受股票賣出操作影響,其反映的是所有買入操作後的買入均價,投資者可根據該價格判斷當前股票價格盈虧。---------------再補充個別的地方沒說的概念-----------因此券商盡可能的把三種價格都提供給第三方軟體。但在移動端軟體中,由於屏幕展示比較局限,只從中挑取一種展示給用戶,這就是為什麼在不同的軟體上成本價顯示可能會不同的原因。因為沒法得到題主更詳細的數據,所以不清楚同花順給你看的哪一種。我會優先選擇展現保本價的第三方。為什麼?舉個例子買入的股票被套很久了,好不容易等到現價漲回到成本價,扭虧為盈,趕緊拋出;但發現賣出後卻還是顯示虧損了一部分錢。為什麼呢?這是因為此時的成本價使用的是攤薄成本價,未計算剩餘股票賣出時所產生的費用。若此時費用多於盈利,必然顯示為虧損。 因此,在挑選不同軟體提供價格時,我是認為保本價 優於 攤薄成本價 優於 買入成本價的,優先選擇展示保本價的軟體先來看。但這種情況也會造成如果只能看到一種價格,經幾次買賣操作後,忘記或無法獲得每股的買入成本。拿600138,中青旅股票來說 假設我在18元買入500股建倉,漲到22元時賣出200股,兩次手續費都記5元。剩餘300股如果賣出,費用也計5元;則此時保本價是15.38元;現在股票價格跌至16元,如果對比保本價,剩餘的300股目前是盈利的。
而實際這300股的買入價是18元,如果按現在的16元賣出,實際上這筆交易是虧損的,在持倉中卻顯示盈利,是因為攤薄了我之前那200股的利潤。還有,分紅或者贈股也會導致股票成本價甚至持股數量發生變化。所以為了讓自己更清楚,我找了很多款軟體,終於發現了這個軟體在持倉界面中給予成本價展示,在股票詳情界面,羅列出該股的每筆交易歷史。這樣,用戶就再也不用回到交割單中翻找該股的實際操作,直接在持倉中點擊股票進入詳情界面,即可得知股票的買入成本。如果發生多次買入操作,那買入成本就不是一筆買入的價格了,是多次買入的成本均價。如果還要我們自己來算豈不是太麻煩了?但是不少軟體都只顯示一個咋辦?用這個試試吧
能看到的這的,都是比較幸運的朋友,我找了N久才發現好用的,大家現在不用一個個挨著找了,直接找個應用中心下載試下就好了。如果題主或者其他朋友,想看看自己目前用的軟體是哪種成本價,我也有一個較為簡便的方法可以確認成本價顯示的是哪一種:
找一筆你想要賣出的股票,在賣出之前,記下持倉中顯示的成本價,假設為M元。完成賣出操作,若成本價未改變,則其採用的是買入成本價;若發生變化,假設變為N元,套用公式: (M×賣出前持倉股數 - 賣出成交額+手續費)/賣出後持倉股數
若結果等於N元,則其採用的是攤薄成本價;若大於N元,則採用的是保本價。如果跟我一樣使用鑫財通的朋友,就不用那麼費心了,直接看數據相對來說比較省心。
⑹ 為什麼我用同花順 8.53買入的股票成本顯示8.62
還要加上券商的交易費,還有交給交易所的過戶費
⑺ 同花順上購買股票費用問題
同花順上顯示成本價和現價,成本價是指「買進價格+傭金」,現價是指「當前市場交易價格」,從你的相關說明可以看出,你的成本價高於現價,目前是賠錢狀態,如果限價賣出去,再加上「傭金+過戶費+印花稅」,賠錢會更多一點。
⑻ 同花順購買的股票成本不太一樣
如果僅僅是有這三筆交易的話,那麼這個數據肯定是錯誤的。
如果不僅僅是有這三筆交易,昨天收盤後還持有一定數量的該股票,則會把昨天持倉的股票一起計算成本價。
計算一隻股票多次連續買賣後的成本價公式:所有買入成交金額,加上所有買賣的手續費,減去所有賣出成交金額,除以剩餘股票數量,就是剩餘股票的成本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