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股票漲和人民幣的匯率有關系么
因我國目前是外向型經濟為主,人民幣匯率提高,短期內必然導致出口競爭能力下降。為此出口導向的產品和行業必將低迷。但為此,國家會加緊針對創新型產業和產品的投入,故相關行業中具有創新技能和實力的企業將在股市又不俗表現。
另外,宏觀講,在一個國家,如果利率(匯率)的上升就會導致,該國家的匯率(利率)的下降的,但是,這個結論不一定在任何的情況都是成立的,但是理論是這樣的。
那麼利率下降進一步會導致股市投資活躍,或者保持牛市。
❷ 美元匯率走低對中國股票市場有什麼影響對人民幣的匯率呢是看做利空還是中性 請高手哥哥解答!
美元匯率走低就是美元貶值,其他國家貨幣相對升值,對出口依賴型的國家極為不利,中國經濟目前就受此影響,因人民幣不斷升值,增加了出口企業產品的價格,導致在進口國缺乏競爭力,使我國出口企業訂單減少,效益下降甚至虧損.你想,對股票市場有什麼影響呢?當然,就進口原材料比重大的企業相對價格也會降低,但老外漲價的幅度要比匯率幅度大的多,比如鐵礦石價格近幾年每年漲價幅度都達到2位數.總體上,還是看做利空的.
❸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有股票代碼嗎 如何查看人民幣兌主要的幾個外匯匯率(網頁、軟體等都可)
沒有股票代碼,外匯是以貨幣對形式交易, 例如歐元/美元(EUR/USD)或美元/日元 (USD/JPY)。
匯率查詢方法:
網路搜索「中國銀行」,點擊進入官網。
❹ 股票與匯率關系
匯率與股票(股市)的關系:
總的來說,匯率與股票的關系相當復雜,但總的來說是一種正向關系,原因可以有以下幾點:
1、當匯率提高,即本國貨幣升值,股市等資本市場會吸引大量國內外資本流入,從而推動指數走高。
2、當匯率提高,股票等資產價格將重新被估值,促使股票升值從而推高指數。
貨幣升值對本國經濟影響較大,尤其影響出口,同時,國外投機資本一旦巨額套利得以實現就會撤離,從而造成股價和房地產下跌。
匯率的提高對不同的行業影響不同:
1、對以出口為主的行業來說,匯率的提高會使以本國貨幣標價的商口出口困難增加(相對於外幣來說,則需要更多的外幣來購買本國商品),所以對這樣的行業主要是負面影響;
2、對以進口原材料為主的行業,則能夠降低采購成本,因而對這樣的行業主要是正面影響。
❺ 中國銀行美金對換人民幣是看匯率還是什麼
您可通過中行手機銀行、微信公眾號、電話銀行快速查詢牌價。
1、手機銀行:點擊首頁「結匯購匯」查詢;
2、中國銀行微銀行」微信公眾號:點擊「微金融-牌價行情-結售匯」查詢;
3、電話銀行:撥打95566向智能客服說出您的需求:「牌價查詢」或者撥打95566根據按鍵提示自助查詢。
外幣兌換人民幣請查詢「銀行買入價」。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業務規定請以實際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❻ 上證指數與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有什麼聯系
這個方面應該來說關系不大,上證指數是上海證券交易所內交易的股票的一個整體反映。
不考慮消息面的影響日內短線波動也不會幾乎同步,外匯的波動要大的多,當然外匯的波動大的時段一般在晚上,因為主力市場還是在美國那邊,美國的非農指數等一些指標才是影響外匯市場的主要因素,當然各個國家的貨幣政策的影響也是很大的,外匯的本質是貨幣價值的交換,也就是說標的是貨幣.而上證指數所代表的標的是上市企業,所以兩者之間沒有直接的聯系影響。對於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今年以來波動還是挺大的先升後降最近比較平穩。
❼ 人們常說人民幣美元匯率跟股票規律有什麼關系
人民幣升值是貶值?
我們知道,這一輪的房市熱和股市熱都來自於外匯流入的熱潮。也就是說,是國際資本湧入的熱潮帶來了以人民幣計價的資產的上漲熱潮。而其中關鍵的一點,是外資算定人民幣將升值,美國政府基於居心叵測的用心和冠冕堂皇的理由一再對中國政府施壓,在這種國際環境下,人民幣被迫升值。而一旦人民幣選擇了漸進升值的路線,則外匯的注入簡直就是在打一場必勝的戰役。據可查到的資料顯示,2003年底,中國的外匯儲備才4000億美元,但過去幾年來,扶搖直上,到如今已超過12000億美元,3年多的時間足足上升了3倍有餘。而在我們中國大陸,外匯是不能夠直接使用的,因此所有的外匯都要按官方匯率兌換成人民幣,這使得國內貨幣流通量劇增。我們不妨簡單按人民幣與美元匯率8:1計算一下,則2003年以來,累計因外匯而被動釋放的人民幣達64000億,如果按3-5倍的乘數效應,則導致的貨幣供應量的增長可過19.2萬億-32萬億人民幣之多。我們同時還知道,中國的GDP到2006年底也才20.9億。也就是說,此期間貨幣的增長遠遠高於GDP的規模。我們還可以通過數據資料查到,截止到2006年底,中國的貨幣和准貨幣(M2)加起來總共是34.6億人民幣,也就是說,大概55%-92%的貨幣供應都是由於外匯流入所引發的。這說明,中國目前的宏觀經濟在很大程度上的的確確是進入了一個流動性過剩的發展階段。
人民幣的升值預期帶來了大量的國際資本的流入,從而導致流動性過剩,而流動性過剩帶來的結果則是人民幣對於國內資產的急劇貶值效應。
顯然,政府所決定的人民幣漸進升值路線必然導致人民幣對於國內資產的貶值,這也就意味著中國人民辛辛苦苦一輩子積累的儲蓄現在正像冰棍一樣迅速融化掉。那麼,老百姓怎麼辦呢?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通過投資於「商品(房產、股票、有價證券甚至古董和藝術品)」的辦法來避免損失。
從這樣的角度,我們知道所謂買房也罷,投資於股票也罷,實在是最理性不過的選擇,而不是非理性的選擇。因為,人民幣升值所帶來的大量外匯流入,再兌換成大量的人民幣,錢多物少帶動了現實上國內物價的上漲,實際上人民幣在老百姓手中是貶值了。
說到底,逐利是資金的本性,而避免財富的縮水就更是人的合理選擇。於是我們看到,房市和股市成了泛濫性流動資金進入的重點,資產價格也隨之上揚。基本的情況就是,在主流城市,房價3年翻了一番,而在資本市場,股價也一年翻了一番。事實明擺著,只要人民幣升值預期沒有結束,外匯就會源源不斷地流入,而只要錢多東西少的局面不改變,資產價格就會繼續上揚。雖然萬事萬物都有個逆轉的時候,但在夏天就提醒穿上棉襖的想法未免太過超前,以致成為誤導。
❽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連續上升,對哪些股票是利好對哪些股票是利空
從2方面來說:
第一:如果公司是以原材料本地,產品出口為主的企業,其人民幣與美元匯率上升,其產品在海外的競爭力降低,股票下跌;其實很簡單,比如:匯率人民幣兌美元為:6.67:1的時候,比如:產品100件在海外價格為1美元,總價值為677元,當匯率上升8:1時,其產品的價格若還是1美元,677/8=84.6美元,可以看出,老外以低於原價值的價格購買,所以對於公司是虧損的,當然其股價下跌。
第二:如果公司是以原材料進口,產品出口為主的企業,其人民幣與美元匯率上升,其購入海外產品競爭力加強,股票上升;仍以美元為例:某公司要在其他國家購入原材料,若購入100件原價格為1美元,所需100美元進口,產品出口價格為2美元的話,若此時匯率為6.67:1,進口原材料所需人民幣667元,產品售出為200美元即1334元,利潤:677元;當匯率上升8:1時,進口原材料為800元,出口價為1600元,利潤:800元;所以,可以看出利潤增長了,所以股價上漲。
❾ 人民幣和美元的匯率,看哪個,中間價,離岸價,在岸價
使用者不同所看的匯率也不同,簡單來說就是在岸價是在國內換匯的匯率,離岸價是在國外換匯的匯率。
在岸人民幣市場很好理解,就是咱平時接觸的銀行換匯業務和外貿公司的人民幣兌換業務。在岸市場雖然發展時間長,比較成熟,但受到的管制也比較多,而央行作為在岸市場的主要參與者,因此也很容易受央行政策的影響。
而離岸,就是指在中國境外經營人民幣業務;在岸,在國內經營的人民幣業務。所以,離岸價就是在境外人民幣換匯匯率,而在岸價則是境內人民幣換匯匯率。同樣,在岸價和離岸價對應的則是在岸人民幣市場和離岸人民幣市場了。
(9)股票人民幣和美元匯率看那個擴展閱讀
很多人會誤把人民幣中間價與算術平均價等同,其實這只對了一半。人民幣中間價是即期外匯市場最重要的指標。每天開盤前,所有的做市商會向外匯交易中心報價,然後交易中心在這些報價中去掉最大值和最小值後,再來個加權平均,就得到了當日的人民幣中間價了。
做市商的作用就相當於媒婆,幫助雙方成交,即外匯的買方和賣方直接與做市商交易。而外匯市場的做市商則通常由商業銀行或外匯交易公司扮演著,他們的利潤則來自於人民幣匯率的價差。不過,盡管存在價差,但它就像價值和價格的關系一樣,價差的波動依然會圍繞在中間價附近。
❿ 謝亞軒:再談人民幣匯率與股市的關系
經歷了「811」匯改前後股票市場的劇烈調整以及2016年年初四個交易日股票市場和外匯市場的共振後,不少機構投資者認為2016年中國股票市場最大的不確定性是人民幣匯率,人民幣匯率和股市漲跌的關系驟然緊密起來。反觀過去,在「811」匯改之前,盡管也有一些敏銳的機構投資者開始關注人民幣匯率問題,但就整體市場而言,並不看重人民幣匯率對股票市場的重要性。從更長的時間維度看,縱觀2005年7月以來的人民幣匯率走勢和國內股票市場波動情況,兩者的關系似乎更為疏離。雖然2005年起中國就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但人民幣匯率在不同階段主要表現為溫和升值或者對美元保持穩定的狀態,即使個別時期出現過短暫的貶值,但往往是債券市場投資者關注多,股票市場投資者置若罔聞。此外,中國對資本項目下證券投資可兌換的管制也較為嚴格,證券投資資本無法自由流動,匯率對資本市場中資金流動變化的反映很少。這些背景條件為國內投資者提供了相對穩定和溫和友好的匯率環境,使得國內股市很少受到人民幣匯率變化的干擾,A股行情也一直以反映國內經濟、政策、風險偏好等的變化為主,匯率這一因素對股市的影響一直是被投資者忽略不計。
以2015年上半年為例,人民幣匯率在美元升值帶來的匯率壓力之下,暫時選擇了對美元保持穩定,這一階段匯率維穩的跡象非常明顯,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主要鎖定在6.20水平,而A股大漲的行情主要以貨幣政策的寬松和新經濟發展的預期等內因為主導,可以說匯率與股市並不存在直接的相關性。
不過這種情況在6月的股災以及隨後的「811」匯改後發生了變化。去年8月之後,匯率與股市之間多次難以忽視的共振使得A股投資者不得不重新估量匯率這一影響因素。人民幣匯率和股票市場之間的緊密聯系成為一個新生事物,需要我們認真審視股市與匯率之間到底存在怎樣的傳導機制?
由快到慢,外匯市場對股票市場的影響體現在三個層面,或者說是三重沖擊波:第一重沖擊波,可能在瞬時發生,風險偏好變化使得外匯市場和股票市場出現同漲同跌。這主要是因為匯率和股票價格同為資產的價格,它們共同受到市場風險偏好變化的影響。這時兩者的同向變化並非簡單的因果關系(當然有些時候其中一個市場的劇烈調整本身可能是風險偏好變化的重要原因,比如811之前的股票市場),而是受到共同的因素影響所致。 第二重沖擊波,可能在第一重沖擊後的數周和數月內發生,主要是國際資本流動帶動匯率、流動性和股票指數同向變化,這里不展開討論。 第三重沖擊,可能在此後的半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內發生。匯率、國際資本流動、股票市場波動和實體經濟之間呈現一個復雜的反饋影響關系,匯率波動等金融層面的變化改變經濟基本面會進一步強化以上相關和反饋關系。
人民幣匯率與股市關連在一起是個「新事物」。我們同樣計算了上證股指和創業板指數與人民幣匯率的30日相關性系數,可以看到,在「811」匯改時、15年12月中旬和16年1月初人民幣中間價快速下調、人民幣即期匯率也快速貶值的三個階段,人民幣匯率與兩個股指的正相關系數迅速升高(即人民幣貶值與股指下跌同時出現)。而且,當時這種傳導和反應非常迅速,幾乎沒有時滯。在資本管制較嚴、利率保持平穩的背景下,這種即時反應如此之快,很難用資本流動和其他基本面的變化來解釋;反觀市場自身,在經歷了股災之後,早已對匯率和股價兩種資產價格的調整非常敏感。因此我們認為2015年下半年以來,A股股市與人民幣匯率的關聯更多是共同受到風險偏好變化的影響和傳導所致。
2016年1月前4個工作日人民幣匯率快速調整之後,央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發表《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將更多地參考一籃子貨幣》,表示在可預見的未來人民幣將以保持一籃子匯率的基本穩定為目標。我們認為,人民幣匯率制度的進一步明確意味著人民幣匯率會進入了一個「灰色地帶」。由於對一籃子貨幣保持穩定,人民幣就會一定程度上出現對美元的波動,即美元強,人民幣兌美元弱,反之亦然,如果將人民幣兌美元貶值比作「黑」,將人民幣兌美元升值比作「白」,那麼人民幣匯率在新機制下更可能是處於區間波動的狀態,不是「非黑即白」而是所謂的「灰色地帶」。這種新機制也使得未來中國股票市場更多地以人民幣升值/貶值的形式輸入了國際因素的影響。
再考察匯率與股市相關性的變化可以看到,在年初以來人民幣匯率加大對美元波動的背景下,30日相關性系數顯示人民幣匯率與A股股指便持續呈現出「同漲同跌」的正相關關系。而且,如果將時間段拉長至2016年以來,可以看到人民幣匯率與A股之間的正相關性明顯下降,這也進一步印證了當前兩者的關系仍然更多是短期風險偏好變化層面的傳導。
人民幣匯率與股市這種「同漲同跌」的正相關性為何會從「無」到「有」呢?我們在2015年7月《寫給這次股市調整中買美元的朋友》一文中已分析,去年股災帶來的國內資產價格劇烈調整和「811」匯改對資本市場帶來的沖擊和機制變化可能是改變投資者預期、將匯率與股價資產價格勾連起來的根本原因,而上文提到的股指與匯率正相關系數迅速升高的三個階段可能也強化了投資者對這種關系的認知。
這種脫離基本面的資產價格相互反饋影響恐怕並不是投資者願意看到的現象,但是前期人民幣匯率承受的若干外界壓力和對貨幣政策的牽制已經表明人民幣匯率從固定轉向浮動又是勢在必行。而在匯率制度變換階段,對匯率波動的不適情緒的產生是一個必經的階段,也是資本市場投資者適應和學習的必經之路。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投資者會對匯率的形成機制、波動帶來的影響以及風險對沖方式等有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因此,匯率與股市之間這種風險偏好層面的紐帶也未必就一成不變,一旦國內投資者對待人民幣匯率的變化像發達國家一樣,「不以升喜,不以貶悲」,這種悲觀情緒的紐帶可能就會斷開,到那時,人民幣匯率與股市的相關性也要再重新審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