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新股怎麼進行認購
關於新股認購:
買新股和買普通的股票的過程比較像。差別在申購新股只有指定的那天可以在網上申購,(別的日子不能在網上操作,但是在這之前你也可以到你的開戶的證券公司去辦認購手續)在網上允許認購那天,你像買股票一樣,填委託買的單子,股票號碼就填申購號碼,股價它會自動顯示它定好的價格,你也改不了。數量就根據你自己的資金能力,只是必須是1000股(滬市)或者500股(深市)的整數倍。填好後按「確定」就可以了。按確定後,你的這部分資金就被凍結了,如果你中簽了,到時候股票就到你的帳上,如果你沒有中簽,到時候錢就退還給你。具體那天公布是否中簽,要看申購時的通知。
關於行權,我做一個通俗的解釋
如果你手中有100股甲股票的認購權證,行權日是8月1日。行權價格是5元。就是說,到8月1日這天,你有資格用5元/股的價格買該股票100股。
如果到了這天,該股的市場價是8元,別人買100股要花800元,而你這天則可以用500元就買100股,假如當初你買入權證時每股權證0.50元,那麼你一共花了550元,你當然合算了。如果你真買,這個行為就叫行權。
但是如果到了這天,該股的市場價是4元,你當然不會用5元/股的價格買,那麼你手裡的100股認購權證就是廢紙。你肯定選擇放棄行權了。
上面說的是認購權證。
認沽權證和這個正相反,它是給你到那天用某個價格賣該股票的權利。例如,你的權證規定到那天可以按10元/股賣。如果那天該股的市場價是7元,別人賣100股得700元,你賣100股得1000元,你當然樂意了。但是如果該股那天市場價每股13元,你還會按給你的權利每股只賣10元嗎?你肯定不會這樣傻吧?
所以,當行權的日期越來越近的時候,這個權證是否是廢紙,還是有用,很容易能估計出來。因為如果你原來沒有權證而要買權證,是要花錢的,你要考慮一下,你是否會買一張廢紙?
❷ 股票的發行價和內部認購價有沒有什麼不同
股票發行價是指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票時所確定的股票發售價格。此價格多由承銷銀團和發行人根據市場情況協商定出。由於發行價是固定的,所以有時也稱為固定價。發行價如果定得低,公司上市融資的目的就不能達到,失去上市的意義。但是,如果發行價定得過高,就沒有人願意買,也照樣融不到資。因此,根據市場的接受能力,參考同類公司的市場價格,考慮各種因素之後,定一個折中的價格,既滿足融資的需要,市場又能接受。
沒有內部認購價格。
❸ 想了解關於股票的認購,誰能提供一下,還有認購跟申購有什麼價格區別
認購是在一級市場上進行的,股票沒有發行的時候募集股份時購買的叫認購,發行了以後是不是上市又是另一種說法,假如要上市交易你買叫申購是通過交易所的交易系統也就是二級市場完成的交易,認購一般是公司剛形成的時候可以理解成原始股,申購是你在二級市場上買的發行價格,不知可以理解了?
❹ 股票的發行價是什麼申購價又是什麼有什麼不同
發行價就是申購價!也就是這支股票公開發行的價格。
比如:一個賣菜的說,我的白菜今天上市拉,我定價是5元,這5元就是發行價,要買我的白菜你就要出5元我才賣,出什麼價錢我都不賣,也就是說你要用5元去買這個白菜,也就是申購價。
上市公司發行的股票每股票面價格即為面值。
股票的面值,是股份公司在所發行的股票票面上標明的票面金額,它以元/股為單位,其作用是用來表明每一張股票所包含的資本數額。在我國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流通的股票的面值均為壹元,即每股一元。
❺ 請問什麼是「申購」,申購到的股票有什麼用呢
申購是股票上市之前股民購買股票的行為
是公司籌集資金的一種手段
但不是你申購多少就有多少,申購是由申購率的,公司發行的越多,申購率相應就會越高
申購到股票不能馬上就上市交易 而且你的申購資金也不能動,一星期後會發布中簽情況,沒有申購到的錢會自動打回你的賬號,然後才會上市發行。
好處就是申購的價格比上市開盤價各低(大部分)!申購到的話可以一開盤就賣 ,一般能翻倍 或幾倍!
前一陣我朋友每次都申購,但每次的中簽率都為0!
❻ 股票半價認購啥意思
股票半價認購指以50%的價格購買股票,相當於購買打折的股票。
股票半價認購就是上市公司的員工持股計劃,員工可以以一半的價格認購一定量的股票。
這種員工持股計劃是一種新型股權形式。企業內部員工出資認購本公司部分或全部股權,委託員工持股會(或委託第三者,一般為金融機構)作為社團法人託管運作,集中管理,員工持股管理委員會(或理事會)作為社團法人進入董事會參與表決和分紅。
包括兩種類型:
(1)企業員工通過購買企業部分股票而擁有企業部分產權,並獲得相應的管理權;
(2)員工購買企業全部股權而擁有企業全部產權,使其職工對本企業具有完全的管理權和表決權。
(6)買股票還有認購價嗎擴展閱讀
股票半價認購的作用:
(1) 奠定企業民主管理的基礎。
(2) 擴大資金來源,增加員工收入。
(3) 留住人才,為員工提供安全保障。
(4) 調整企業收益權,轉變企業約束機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_員工持股計劃
❼ 認購股份和買股票有什麼區別
可以啊,比如前不久的美的電器打響今年公開增發第一槍。7月30日公開增發1.891億股,增發價15.75元,募資規模29.78億元,超額認購倍數約為1.81倍。增發股上市首日即8月12日,美的電器收盤價報在15.72元,遭遇破發。到8月31日收盤已跌至15.22元,浮虧比例3.36%。
8月7日進行公開增發的新興鑄管,增發價為11.7元,增發3億股,募資約為35.1億元,超額認購倍數接近20倍。8月24日新興鑄管增發股上市首日報收12.44元,但隨後幾日隨大盤節節下挫,8月31日新興鑄管僅收於9.94元,浮虧比例高達15.04%。
新安股份於8月中旬實施增發,增發價定在44.68元,增發2193萬股。8月27日增發股上市首日報收於43.20元,較增發價跌去了1.48元。截至8月31日,新安股份已經下挫至40.85元,浮虧約為8.57%。
就是這些股票在增發的是時候,只要你錢多就可以去買啊,這和巴菲特買比亞迪是一樣的。
❽ 認購價和正股的關系
我先說行權的概念,
這里說的都是認購權證,投資者在行權期內行駛以行權價(認購價)按一定的行權比例認購該公司A股股票的權利,即為行權
那麼第一點,權證的價值要看在其行權期內正股和行權價之間的關系
目前距其行權期仍有一段時間,
盡管現在上汽的正股低於行權價,
只要存在行權期內正股價高於行權價的可能,這個權證就是有價值的;
第二點,既然權證是有價值的,就也得有價格
至於是否會有人來搶著買,是取決於權證的價格的
就是說如果價格足夠低,一定會有人來搶著買;
如果價格足夠高,大家一定會搶著賣。
對於江銅的疑問,
第一,江銅權證的行權期,是2010年10月4日到2010年10月9日,
因此你看的股價33.04,不代表一年多以後正股價格仍保持這個水平
當然,一年後正股價仍高於行權價的可能性會高很多;
第二,江銅權證的行權比例是4:1,就是說4份權證可以認購1股股票,
我現在實時看到的江銅權證價格是4.94,四份的價格就是19.76,而江銅正股價目前是34.5,行權價是15.4,兩者之差是19.1。也就是說,假設買入權證,立刻行權,然後賣出股票,也是虧損的。(實際上現在還不能行權)
第三,股票的價格會波動,權證的價格也會波動,假設你認為某權證的價格在未來會漲,即使你無意行權,也可以通過低買高賣獲得價差收益。
第四,在股票除股除息以後,該公司也是可以調整行權價和行權比例的。
那麼基本就明白了,只要有人覺得上汽正股價與行權價的價差在未來的行權期能超過其權證的價格(上汽行權比例為1:1),或者權證價格能在未來上升,就可能會買;
如果有人覺得江銅正股價與行權價的價差在未來的行權期無法超過其權證價格的4倍,或者權證價格在未來沒什麼上升的可能,或者說其預期收益基本沒法滿足自己要求的收益率,就不會買。
另外兩個概念跟這個問題沒有直接的關系,
杠桿一般指通過負債的方式借入資金,用來進行投資;
溢價指因為某種因素而使得其價格上升的部分
我舉個例子,假如香蕉本來2塊錢1根,
突然這時候有科學證實香蕉能預防感冒
這時候大家都去買香蕉,香蕉價格可能就升到3塊錢一根了
這溢出來的1塊錢就是香蕉的預防疾病的溢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