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投資技巧 » 宣化上人開示買股票
擴展閱讀
白銀k線 2025-05-18 02:32:59
金隅股份股票行情今日 2025-05-18 02:27:54
看鋁合金股票軟體 2025-05-18 02:10:50

宣化上人開示買股票

發布時間: 2021-08-28 13:19:18

❶ 宣化上人開示,妒忌別人得愚痴果報

想要聰明智慧要幫助正法弘揚。
可以閱讀《地藏經》、《百業經》明晰因果,連因果都不清楚,就比較容易迷惑造業。
為什麼說要出離這個世間,就當下而言,從物質環境來看,世界級災難太多,惡劣的天氣,娑婆世界已經不適合居住,我們應該求生凈土世界。

好好念佛,南無阿彌陀佛。

❷ 宣化上人開示:為什麼學佛人要斷除世間五種辛菜

作者:宣化上人摘自宣化上人《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陽光師姐按語:宣化上人是現代罕見的具有傳奇色彩的著名得道高僧,古觀音再來,生前已證得果位,是第一個將佛法傳到西方之人,於1995年圓寂,之後還經常傳奇般地應化人間,度化眾生。《楞嚴經》中有關斷除五辛的經文如下:「一切眾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諸眾生,求三摩地,當斷世間,五種辛菜,是五種辛,熟食發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縱能宣說十二部經,十方天仙,嫌其臭穢,咸皆遠離;諸餓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與鬼住。福德日消,長無利益。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薩、天仙、十方善神,不來守護。」以下是宣化上人對這段經文的講解(經文用藍色字體顯示):當斷世間五種辛菜應該首先除其助因,這個助因是什麼呢?就斷世間所有的這五種辛菜。五種辛菜,前邊已經講過了,就是蔥、韭菜、薤、蒜、興渠。薤,就是一種很大的頭,有野生的、有家裡生的;好像在外國吃的洋蔥,那很大一個頭,都可以說是薤。蒜,就是 garlic;蔥,是(green) onion,洋蔥大約也叫 onion。興渠,這大約在印度有,中國沒有這種東西,所以也沒有翻譯;這種東西究竟是個什麼樣子呢?大概也都是辣的東西,又叫「興宜」。這是五種的辛菜;辛,就是辣。這是第一個漸次,除其助因;這五辛,就是助著造業的一個因,所以要先把它除去。是五種辛,熟食發淫,生敢增恚「是五種辛,熟食發淫」:蔥、韭、薤、蒜和興渠這五種的辛菜,如果你把它煮熟了吃,它就增加你的淫慾心。肉類也是,為什麼修道的人不吃肉類?也就因為肉類幫助人的淫慾心,增加人的淫慾心。這五種辛的東西,也是增加人的慾念;它不是增加正當的慾念,就增加這種淫慾的邪念頭。吃五辛的東西若多了,這淫慾快發狂的,男的也離不了女人,女的也離不了男人,就特別的有一種忍受不了的性質發生。
「生敢增恚」:這個「恚」,你可也不要誤解了它,這是「瞋恚」的「恚」,不是「智慧」的「慧」。一樣的音,「哦!是不是增加智慧呀?」不是的!增加你的愚痴。怎麼叫增加你的愚痴呢?真的!增加你的脾氣,就是增加你的愚痴。有智慧的人,不會發脾氣的;發脾氣的人,多數自己對事理分別不清。看事看不透了,發生一種障礙,沒有法子解決;沒有法子解決,要發脾氣了,結果對於事情也沒有幫助。所以為什麼會發恚,會有脾氣大?就因為吃這種種的肉類,會增加你這種無明煩惱;吃五辛也會增加你的脾氣,增加你的無明煩惱,你吃得越多,脾氣越大!大力魔王得其方便「是食辛人修三摩地」:你看!你讀這個文,就可以明白了!這個吃五辛的人,他想修行定力的話。是哪一個人?哪一個吃,就是哪一個;你吃就是你,我吃就是我,這沒有指定哪一個人,就是說吃這種東西的人。
「菩薩,天仙,十方善神不來守護」:他因為吃五辛的關系,所以這所有一切的菩薩,所有一切的天仙,和十方這一切護法的善神都不來守護他。為什麼呢?太臭了嘛!護法善神都歡喜乾凈的,因為嫌乎他這個氣味太臭了,所以就不來守護。為什麼要護法善神守護你呢?就因為有正,則沒有邪;沒有正,也就有邪了。正,就是護法善神,就是守護修道人的。現在天仙,菩薩,十方護法善神不來守護個修道的人了,你說怎麼樣了?
「現作佛身來為說法」:他變作一尊佛來給你說法。所以我教你,將來你要是得了佛眼,有的時候會看見佛來了,菩薩來了,或者天仙來了,或者神來了。真正的佛、菩薩、天仙、鬼神,都有光的,他這個光是清涼的,照到你身上,你覺得非常地自在,覺得再沒有那麼舒服了;要是魔呢?他光里頭有一股熱力。不過這個分析,要很有智慧才能分析得出來,才能判斷魔和佛的這種光;你若沒有智慧,你也不覺得他那個熱力是熱--當然不像火那麼熱了,但是它里邊有一種熱的力量。
「非毀禁戒」:這個大力魔王說什麼法呢?你怎麼能知道他是魔﹖怎麼能知道他是佛呢?他們所說的法不同,它就專門破壞禁戒,專門不叫你守戒的。毀,是譭謗;非,就說:「不要持戒!持戒都是小乘人持的嘛!大乘人,殺即無殺,盜即無盜,淫即無淫:這沒有關系的。你殺也是沒有犯戒,盜也沒有犯戒,淫也沒有犯戒:根本就沒有這些個東西!你不要拘止那個小節,不要這麼守這個細行,你犯也沒關系!」他這樣講。
可是這個犯,在你沒受戒之前,你所做一切的事情,不算犯戒的;你若受了這條戒,譬如你受了不殺生的戒,你要再殺生,這算犯戒。為什麼呢?你明知故犯。你受了不偷盜的戒,你又去偷了,這是犯戒;你若不盜,就不犯了。你受邪淫的戒,以前你做邪淫的事情,那不管的,因為那是過去的,不知者不作罪;你若受過戒之後再犯,那就是犯戒。不妄語,你沒受戒以前,那根本也就談不到什麼犯戒不犯戒,你隨隨便便亂講可以;受過戒之後,就不可以亂講的。什麼事情,你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可以知道你說不知道,不知道你又說知道。你不可以轉彎抹角講話的,必須要直心是道場,有什麼說什麼;這是受過戒的,然後才算犯。那麼說,這麼樣子,我可以不受,就不犯了吧?因為你現在知道受戒好,如果你再不受,那你又是當面錯過;你不受戒,你對你自己,對佛法上,也沒有進步的。一定循序漸進,若知道這是好,就應該受戒;受戒之後,要好好的守著戒,不要犯了!常與鬼住,福德日銷「諸餓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你能講十二部經,你齋戒不清凈,那些個沒有東西吃的餓鬼,因為講經的這個人吃完了五辛,這鬼就來和你接吻了。彼,就是那個人;食次,就吃完了。因為你吃完了,嘴唇都有這股五辛的氣味;它歡喜這股氣味,也想吃這種的氣味,就來和你這吃五辛的人接吻,來舔你的嘴唇。佛講了,這鬼神是觸食,所以你這兒有一股氣味,它就到那兒猛觸猛觸的;左觸、右觸,你看不見它,但是它是要這樣子來做的。你看!你吃五辛的東西,吃肉類,那鬼天天天天接近你,和你接吻。
「常與鬼住,福德日銷,長無利益」:這樣子齋戒不清凈,吃五辛的人,常常地和鬼住在一起,自己還不知道,還看不見;他的福德一天比一天就消沒有了,什麼利益也沒有。十方天仙嫌其臭穢,咸皆遠離「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縱能宣說十二部經」:像這個世界吃五辛或者飲酒食肉的這種人,縱然他能宣說十二部經,「十方天仙嫌其臭穢,咸皆遠離」:這十方的天仙嫌乎這種的人不潔凈,統統都遠離這個人。所有講經說法的人,如果你齋戒清凈,不吃五辛、不飲酒、不吃肉;這個時候,十方的天仙都會來擁護著你,來常常守護著你。天仙看我們人間的人,本來就是臭穢不堪;為什麼臭穢不堪?就因為吃五辛、酒、肉之類的,這身上就是有一股臭氣,非常不潔凈。
西方的人,自己或者有的人會覺得,有的人不會覺得。西方的人因為多數歡喜吃牛肉,歡喜吃洋蔥;吃這些個東西,身上總有一股好像很羶的氣味。在中國人里邊,有的時候也有,這叫一股狐臭;由兩個胳肢窩底下生出那一股臭氣,喔!離著四、五尺遠,就可以聞得清清楚楚的。但是在中國人里邊,這是很少的,十個人里頭,都不一定有一個;在西方人--這是我自己發覺到的,差不離人人都有,就因為牛肉吃得太多了、羊肉也吃得太多了、蔥也吃太多了!所以養成有這種的氣味。修菩提者,永斷五辛阿難!修菩提者,永斷五辛;是則名為第一增進修行漸次。
「阿難」哪!你聽見我說了沒有?「修菩提者,永斷五辛」:修行菩提道的人,一定要不吃這蔥、韭、薤、蒜和興渠。你若吃這些個東西,就會跑到魔王那裡邊去;不吃這些個東西,你就會到佛的眷屬里邊來。「是則名為第一增進修行漸次」:這是對修道的第一種增進的修行漸次。修行要除助因,什麼是魔王的助因呢?就是這五辛。你不要把它看得簡單了!你因為有五辛,就變成混濁了,你就不清凈了;不清凈,就和魔王眷屬相合了。魔王的眷屬,就是不清凈的;它是越不清凈,它越歡喜。受魔福盡,墮無間獄吃五辛的這一種人,因為天仙護法、菩薩善神都不保護他,所以大力的魔王就得了方便了,就變現一個佛的身體來給他說魔的法,讚嘆淫慾,讚嘆瞋恚,讚嘆愚痴。於是乎,這種的人受魔王的迷惑,就沒有正知正見,沒有真正的智慧了;他有什麼呢?就有了邪知邪見。魔王說淫慾好,他也信了:「這佛告訴我的嘛!佛告訴我說淫慾是沒有關系,不要緊的!」又說是:「煩惱也不要緊的,煩惱即菩提,這是佛告訴我的!」本來是魔王給他說的法,他說是佛說的;這就叫「認賊做子,認魔王作佛」了。
「命終自為魔王眷屬」:命終,就死了。所以等他壽命盡了,在這世間上福享盡了,就乖乖地跑到魔王那邊去,做魔王的眷屬了。為什麼做魔王眷屬?因為他在生就相信魔王所說的法,就是存一種邪知邪見。「受魔福盡,墮無間獄」:魔王也有他的福報,等他受魔王的福報盡了,沒有了,就要墮落到無間地獄里頭去。所以因為他邪知邪見,做完了魔王眷屬,魔福享盡了,又該墮落那個無間地獄里頭去。什麼時候出來?那沒有人知道了!

❸ 心上蓮花討論:學佛人能炒股嗎

佛教徒可以炒股票嗎?——凈空法師、果卿居士開示
問:請問學佛者可以炒股票嗎?
答:你想想看可不可以,你玩股票的目的在哪裡?目的要是想賺錢,那你就錯了,這是賭博,十賭九輸,未必你能賺到。我有一個老朋友,早年在台灣,出家人,他現在已經過世了。以後他到香港來,把台灣的道場賣掉,在香港有個小道場,喜歡玩股票,台灣道場賣得不少錢,聽說在香港玩了二、三年股票,全輸光了。現在這個人也不在了。靠股票發財的人我還沒聽說過。

發財,佛經上有,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沒有求不到的,求發財是真能得到。佛怎麼教給我們?財富是果報,因是什麼?因是財布施,那你要想發財,你就多多做財布施,真的是愈施愈多。施不要想求回報,如果想求回報,錯誤!有多少施多少,決定不求回報,到你需要用的時候,它自然就來。這個方法,早年章嘉大師教我的,聰明智慧是果報,法布施是因;健康長壽是果報,無畏布施是因。所以他老人家教我,你只一味修這三種因,這三種果報自自然然現前。這是五十五年前,他老人家教給我,我真聽話,真正依教奉行,確實果報就現前了。所以我對 於老師的恩德念念不忘。

沒學佛之前,也有很多人給我算命看相,說我的命是既貧又賤,賤是什麼?在社會上沒地位,貧是沒有財富,很可憐的人。方先生沒有給我講過這個問題,章嘉大師跟李老師都看出來,這兩個都是年歲大的人,看出來。所以章嘉大師教我修這三種布施,李老師教我發心學講經,因為學講經這個功德最大,如果沒有功德,也是很大的福德。弘揚佛法,老師當年在台中,凡是看到像我們年輕的人,老師大我三十九歲,看到我們年輕人相貌命很薄,短命相,沒有福報的相,他老人家就勸我們發心出來講經。這樣子轉變命運最快,比《了凡四訓》那個還要快,真的一點都不假。

多少人給我算命,過不了四十五歲,我現在八十歲了。我比了凡先生做得還好,了凡先生延壽二十年,他的壽命是五十三歲,他七十四歲過世的,多活二十年。我現在已經多活了三十五年了,所以現在對於生死看得很淡,不把這個放在心上。知道人沒有死,生死是什麼?是身體,靈性永遠不滅,你明白這個事實真相,生死這一關就突破了,真正知道沒有生死。你就會過得很舒服,什麼樣災難,根本就沒有放在心上。好好的學佛,好好的讀經,這就對了。可是在這個世間,三種布施很重要,為什麼?改變學佛的形象,這非常重要,讓大家看到之後,生起信心。

最近這些年來,我參與了國際上的和平工作,我們今年十月,這次到法國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總部,我們在總部做個大活動。在這些國際會議上,凡是接觸的人,他看到我都很羨慕,一聽說我八十歲了,法師,你怎麼保養的?都來問我,他們都很關心。我就告訴他,第一個吃素,第二個修清凈心,這兩樣就可以能保持你的健康長壽,形象在此地。

還有人問:法師,你的智慧很高。這個很簡單,法布施不要吝嗇,因為遇到多半都是學者,這些學者也很可憐,沒錢,都是教書的大學教授,靠那一點生活費用。著書,書版權所有,翻印必究,我說你的智慧就不會開,為什麼?你的著作是商品,賣出去,你錢賺回來,是商業行為,所以不開智慧。你如果說是沒有版權,歡迎翻印,你的智慧就開了。這個秘訣在此地。你作品東西要拿出去,有版權所有,收版權稅,你是買賣的行為,所以雖然是個教授、博士,還是做生意。我說我不做生意,我的東西沒有版權,所以智慧年年增長,看問題、看事情比你看得清楚,道理就在此地。

總是一個利益眾生心,希望大家都能得好處,自己什麼都不要。什麼都不要,什麼都不缺乏。每年很多地方,有些慈善事情也要做,每年用出去的錢非常可觀,數字很可觀,從哪裡來的?不知道,不曉得從哪來的。人家送我,我也不記得,我用出去的也不知道,也不記得。所以愈施愈多,不要去想這些問題。

玩股票,你要問,佛菩薩可不可以玩?跟你說,佛菩薩可以玩,你不能玩。佛菩薩為什麼玩?佛菩薩玩,這是度玩股票的眾生,用這個做接引眾生的手段!佛菩薩玩股票一定非常高明,天天賺錢,都賺大錢,叫那所有玩股票的人對他都另眼相看,高明。高明跟他學,他就會教你,教你怎麼玩股票,賺到的錢布施一些苦難眾生,自己決定沒有去花一分錢,那就是佛菩薩。如果你要能學到這一招,你要去學佛菩薩,你可以去玩,而且玩得會開智慧。為眾生,為沉迷在股票里頭這些苦難眾生去救他、去度他,這個行;不是這個心,不可以,那你就陷到裡面去,就錯了。(凈空法師·答香港參學同修之四十六2006/8/25

果卿居士:炒股障礙修行
編者按:果卿居士是宣化上人的徒弟,具有通靈能力,出版發表過著名的《現代因果實錄》等有關因果的書籍和文章。
張居士學佛很精進,十幾年如一日,嚴持戒律,誦經拜懺,定期組織印經、放生,只要是利益眾生的事情,他都發願努力去做,是一位真修行的在家居士。

這些年,因一直力行布施、廣種福田,所以張居士自己經營的家電事業生意興隆、非常順利,也積累了一定的財富。

今年年初,一位朋友建議他從事炒股,可令資產增值。張居士聽後覺得正合心意,如果能通過股市來賺取更多的錢,再用於利益眾生之事,那豈不是一舉兩得了嗎!

起心動念後,當天晚上,在夢中即有護法神點化告知:「真修行人不能炒股。」

夢醒後,護法神的話一直在耳邊縈繞。

張居士反復思索後,豁然開朗:要想修出三界,真修行是不能炒股的。因股票時時刻刻有漲有跌,股市中存在著很大的風險,每個炒股的人或多或少都會有投機的心理,渴望從股市裡賺錢,無形之中助長了自己的貪婪和慾望,這種貪心,會嚴重影響到心性的健康,對修行有害無利。

再換個角度看,《心經》雲:「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參與了炒股,必然會去關心股票行情,就多了一分牽掛,多一分牽掛就會多一分煩惱;當股市震盪、股價下跌時,又會擔心自己投入的資本縮水,原本還算不錯的心態,恐怕就很難繼續保持平靜了……

試問,一個修行人若時常如此,為股票、為錢財、為得失所縛,又如何能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呢?

當然,你若已經破了四相,不再執著,另作別論。

所以,在此真誠地提醒各位佛友:真修行人不能炒股。

提示:緣起緣滅,我們有了這個千般苦難的身,為了他的衣食住行,我們每時每刻都在起著種種貪欲。佛弟子要以凈資凈財滋養自己的色身,不凈錢財不好化,留不住,要深信因果。錢財從布施中來,廣種福田、如法求財,才是在家人的謀生之路。

若欲真修行,類似股票之類的投機行業,還需慎重,勸君遠離。

——摘自《現代因果實錄(三)》

❹ 如何打坐:宣化上人開示如何打坐

有永明延壽大師四料簡:
禪有凈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無禪有凈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有禪無凈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無禪無凈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

❺ 宣化上人開示:什麼是三障(報障,業障,煩惱

以下是宣化上人講「三障」:

三障是什麽呢?第一報障,第二業障,第三煩惱障。

報障。報障又分正報和依報。什麽叫正報?什麽叫依報?

正報就是正當來受報的,也就是我們這個身體。依報就是依靠這些來生活而受報,也就是衣、食、住等。

我們人這個正報的身體,有好的,有壞的。有的相貌生來就非常英俊、非常圓滿,人人見著,人人歡喜,人人愛敬,可說是出乎其類、拔乎其萃。什麽叫出乎其類、拔乎其萃?英文就叫outstanding。這樣的人,人人見了都贊嘆:「喔,這個人真是有智慧,真是有善根!」


這又分出兩種。有的人,你看他有智慧,但沒有善根,這是什麽呢?這種人多數是妖魔鬼怪來到世界上。什麽叫妖魔鬼怪?好像山精,在山裡頭藏的妖怪,就是精靈、魑魅、魍魎等,這些妖怪年頭多了,成了老妖精,可以吃人的。後來他也死了,死了來做人,他就比一般人多少聰明一點。但是他做事一點也不聰明,盡做糊塗事。什麽事壞,他就做什麽,專門不守規矩。哪一種事情是對人最有害處,他就做這種事情,所謂「唯恐天下不亂」,專門擾亂社會的秩序。這一類就是有智慧而無善根的人。

又有些人在前生盡作好事,但是不研究經典,所以智慧就沒有那麽多,很愚痴的,這是有善根而無智慧。又有的人,相貌既美滿,壽命又長,也富貴;有的人相貌既醜陋,壽命也不長,歲數很小就死了,這都是前因後果所現出來的正報。

依報,就是我們依以為生的衣、食、住、行。依報也是由前生所種的因而來的。你前生種善因,今生果報就好;前生種惡因,今生果報就壞。所以,我們做事情一定要小心謹慎,不要種惡因,將來就不會受惡的果報了,這叫報障。

業障。業就是事業的業,不論出家人、在家人,一定都要有事業來做。一做事業,就會有很多的問題,很多困難發生。遇到困難的問題,就會生出煩惱,生出種種不愉快的事情,這就叫業障。

煩惱障。我們人都有煩惱,這煩惱多數由什麽地方生出來的?多數由貪心、瞋心、痴心生出的。
怎麽會有煩惱?你有貪心,貪不來,就生出煩惱了。你有脾氣,事情不合你的意了,就生出煩惱。你愚痴,不明白了,就生出煩惱。……

❻ 宣化上人開示:為什麼會自殺

宣化上人開示:為什麼會自殺?

摘自:《楞嚴經淺釋(九)》-五十陰魔-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講到這兒,我再給你們講,自盡的人都有個鬼,那個鬼怎麼樣呢?就向這個人叩頭。他叩頭怎麼說呢?他就念這個咒,不過這個要死的人,他聽不見。這個咒也就是說:「你死了好,死了好,你快死了,死得越早越好。啊,你快一點死了就好了!」那麼要自殺的這個人呢,他耳朵雖然聽不見,但是他心靈上通著的。因為鬼有他心通,可以用那一種鬼的魔氣到他心裡,令他心裡就想:「哦,是死了好!」心裡能聽到,就相信鬼講的話了;於是乎就或者吃毒葯,或者去懸梁,或者去跳海,跳金門橋了。哦,就死了!

金門橋那兒也有很多鬼,在那裡來回的人,誰若是陽氣盛,他不敢見你的。陽氣衰的那個人——就是精氣神都沒有了;沒有陽氣了,你一從那地方過,他就說:「你死了好,死了好。」拿著就把你拖下去,拖到你跳金門橋去了。所以這自殺的人,多數都有個魔鬼,在那兒叫他去,他才死的。

***
【編按】以下節自上人八○年代補述

這個雖然說有鬼那麼說:「死了好,死了好,死了一了百了。」他還是自己心裡想:死了比活著好。他自己就隨著這個境界轉,他沒有把握,做不得主了。他為什麼要死呢?就因為太憂愁了。他生了無盡憂,憂愁啊!好過死了,就是沒有那麼多麻煩,也不須要憂愁;他自己覺得活著沒有意思,所以叫人害他命,他好早點去解脫。

從三藩市到Ukiah(瑜伽市)這條路有很多撞車撞死的鬼魂,所以從開始就叫你們來回開車的時候一定要念佛,你們現在大約都淡忘了。這一條路很容易發生意外的,以後你們無論一個人、兩個人,三、四個人在開車的時候必須要念佛,必須要提起精神來。

你們不要以為這會是沒有事情的,這個隨時都會發生意外的,等到發生意外的時候,後悔就來不及了;到那個時候,你不念佛叫旁人念,你不念佛,發生意外就把你抓去。不單是在到三藩市這條路上,在哪一條路上開車的時候,都應該大家一起念佛;念佛有佛光普照,能化凶為吉,遇難呈祥。這都是有個鬼在那兒等著要抓替身,你不念佛,他就會抓你的,這不是恐嚇你們,不是開玩笑的。

那個胡果相開車門,她的錢包放在車頂上,一轉身,就有一個人把她的錢包給搶走了。她一看搶錢包的人,跑得飛快,比火箭還快,要追也追不上,她就嚷,說有人搶她錢包了。這個人本來跑出很遠很遠了,離果相大約有一百多步,她是追不上他的,可是聽她在後邊嚷,就回頭又把錢包撇回來了,果相揀起來。

本來里邊很多錢,可是數一數,一個penny(便士)也沒有丟,這也是她平時拜萬佛懺、念佛的感應,也沒有挨揍。而某某也被人家搶她的錢包,她就往回搶,她的臉被打得腫這么高。因為她打妄語講大話,不是我派她去的,她說是我派她去的;我沒有說的話,她說是我說的,結果就挨一頓揍。這都是範例、警戒!

***

現在你們聽到經典這個道理,切記不要亂打妄想,不要說自己又要死了,或者又沒有什麼了,你常常這樣想,就會招這種魔的。這個世界這種魔很多很多的,所以不要打妄想!

不要隨便亂講話!你亂講、你一打這個妄想,就有這種魔來侵犯你。那時候,魔到你身上,你就受不了了!你那時候就不自由了,想不死都不可以。出自:法界佛教總會中文網

❼ 宣化上人開示:聽到佛經和佛曲會哭的,都是在前世做過僧人,或者修行過。(這個前世不僅僅是指上一輩子,

一般來講很多人聽到佛經會哭是因為本人是具有靈性的,這樣的人更適合修行,如果沒有把握這一世的機會以後就很難再有這樣機會了

❽ 宣化上人開示:有錢真好嗎

有錢真好嗎? 若要無染污,唯一辦法,就是打破財色二關。◎一九八O年十月十日宣化上人開示今天講一個特別的法,什麼法?「錢」的法。錢為何是不凈之物?你們看!錢是世界上最不清潔的東西。一般人數錢時,多數用口水來數,口水中含有無量的細菌,而錢已不知經過多少人的口水,不知有多少種的細菌在傳染著,可見錢越數它就越不幹凈;但有人反而愛錢如命,這就是明知故犯。有些人為了貪錢,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這足以證明錢的魔力是如何之大!。中國人造字,都是經一番心血而成就的,有的象形,有的指事,有的會意,有的形聲,有的轉注,有的假借。每一個字,都離不開這六種范圍,例如「錢」字,是屬於會意,錢是從金從二戈。有首偈頌說:「二戈爭金殺氣高,人人因它犯嘮叨;能會用者超三界,不會用者孽難逃。」大意是這樣:錢是用金屬所鑄成,有二把戈來爭金,雙方你爭我奪,而釀成殺氣高達雲霄。人人因為金錢,惹出多少麻煩?會用錢的人,多做功德事,利人利己,便能超出三界,不受生死。不會用錢的人,用它來造惡業,便墮入三惡道,永不得解脫。要知道錢是害人的東西,不可貪求。我們為什麼要出家修道?就是要將財色看空,不執於財,不執於色。然後對自己的舉止行為,時刻回光反照,攝心不向外馳求。如此天長日久,心凈如鏡時,善惡自明。這樣才能出離三界,才能了生脫死,這就是出家的本懷。如果舍不了財,舍不了色,那就辜負出家的本意。世上的人,拚命為子女賺錢,想盡方法為子女積錢。但他不知道給兒孫留下錢,反而惹禍來;如果不給兒孫留錢,反而沒有麻煩。所謂「有子強如父,留財做什麼?有子不如父,留財做什麼?」子女比父親有本領,留錢給他沒有什麼用處;子女不如父親有本領,把錢給他,反而教他游手好閑,不事生產,吃喝嫖賭,花天酒地度生活,秦樓楚館混光陰,這豈不是害了子孫?奉勸有錢的人,拿錢去做功德事,濟世救人,那才有無量功德!我們出家人,不但不貪財色,而且要不起妄想,行住坐卧都要控制妄想。如何控制?唯一法門,就是念佛或誦咒。少說一句話,多念一聲佛,念到感應道交,就會開悟,得到智慧。所謂「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所以修道人,要時時刻刻自己管著自己,所謂「但念無常,慎勿放逸。」用這兩句話來警惕,自然能反省。希望大家嚴守戒律,這是我所盼望的。有這么兩句話,說得很有道理:「籠雞有食湯鍋近,野鶴無糧天地寬。」在籠中的雞,雖然有米吃,有水喝,可是肥大時,就要被殺,當做人的美食,所以說湯鍋近。野鶴雖然沒有喂飼的米可食,可是天地寬廣,任意縱橫宇宙,無拘無束,無所執著,多麼逍遙,多麼自在!我們出家人,應該天地為廬,四海為家,不應有所住處。如果有個廟,有時就被粘著,反而與佛法背道而馳,這就是「差之毫釐,謬之千里」的意思。有位禪師,他曾經這樣說:「去年窮,還有立錐之地;今年窮,連錐也無!」這種思想,多麼解脫自在,真是妙不可言。我們要向這位禪師學習,除一缽三衣之外,一無所求。錢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有錢,多做功德事,就是印一本小冊子,宣傳佛法,也是功德無量,勝於為自己造廟修塔。光明者,所行所作,沒有染污。什麼是污染?就是貪財愛色。財不空,染污不能除去;色不空,染污不能凈盡。若要無染污,唯一辦法,就是打破財色二關,則盡虛空遍法界,都是立身處。我們修道人,切記!關鍵就在「財色」兩關,若能打破了,一切就無執著。有句世俗人說的刻薄話:「出家人不愛財,愈多愈好。」我們出家人應該反省,應該檢討,是不是有這種思想?有則改之,無則勉之。希望大家提高警覺,自力更生,學百丈禪師的警語:「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如果都能這樣,那麼俗人便不會再諷刺出家人是蛀米蟲。金山聖寺的出家人,知道錢是不凈物,所以有人持銀錢戒,就是手不觸錢,和錢拒絕往來。我講個真實故事:我有個弟子,父親是百萬富翁,他是獨子,可是他不但不要他父親的財產,就是他父親為他介紹的女朋友,他也拒之千里之外,毅然決定出家修道,來到金山聖寺修行。有一天,他父親在電話中問他:「需要錢嗎?我可以寄給你。」可是他不接受父親的錢,這種行為真是天字第一號大傻瓜。他持銀錢戒,名符其實,不名一文。不愛財、不貪色,就無染著,這種行為,一定能有成就的。

❾ 釋宣化的開示

聽經、背經的方法
世人一天到晚在競爭奮斗,不外都是為了吃飯、穿衣、財物、住處與名利,為這五件事顛顛倒倒,從朝至暮也沒有一個真正休息的時間,雖然偶爾不上班做工,可是在家中就上電視班、計算機班、股票班、電影班、旅行班,做這種種事,也都是在忙忙碌碌中。萬佛聖城的人也是忙忙碌碌,但所忙的事完全不同,在這里不為食、衣、住而忙,因為我們對於這些並不講究,過得去就可以了,至於名利更是看得很淡。雖然我們也是很忙,但忙什麼呢?為學佛、法、僧而忙,為修戒、定、慧而忙,完全是不同性質。我們天天在這里研究經典,要特別專心注意,不要身在而心跑得不知去向。不要因為這個人講法講得不錯,我就去注意;那個人講得不好,我就心不在焉。總是在人我是非上用功夫,這樣是愛憎心太重,是非好壞心太大,完全沒有把它降伏。 聽經要專心、至誠懇切,若是有人講得不錯,我要學習他哪個地方講得好;有人講得不好的,我更要聽,用妙觀察智來觀察他講得對不對?合法不合法?而不是用識心來分別計度。對於任何人所說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我都要特別注意留心而不空過,這樣才能有所得,才能開智慧。開智慧不是一日一夜就成就的,而是朝於斯,夕於斯,早晚都不間斷地來學習,這樣才會有所成就。每個人都在讀誦《楞嚴經》與〈楞嚴咒〉,要知道《楞嚴經》就是佛的真身,就是佛,就是法,就是僧,也就是戒、定、慧。你想恭敬佛、恭敬法、恭敬僧,先要恭敬《楞嚴經》。你想學戒、修定、發慧,先要學《楞嚴經》。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那麼多,可是《楞嚴經》皆已具足,不多不少,恰到好處。所以我們應該學這部經,並且要背得出。(1)學習的方法就是天天把你已能背得出的經文,重新溫習一次。(2)不要貪多或貪快,要天天溫習一遍,才會熟能生巧,巧能生靈。千萬不要舍近求遠,向外馳求,這樣只是在皮毛上打轉轉,而不能深入經藏,不會開智慧的。(3)那要利用什麼時候來背經呢?一早起身穿衣服或漱洗時,都可以默誦經文。晚間上床睡覺,躺在枕上還可以默誦溫習。白天在路上走路,或工作時也都可以默背,能這樣連綿不斷地用功,很快就會背熟了。(4)讀書方法有「三到」——眼到、口到、心到。你的眼睛、口、心都應該專心一致於書本上。(5)又有「三上」——路上、枕上、廁上,在這三上,正好背經。你們誰願意用這種方法,就能把經背得很熟。各位可以試一試。
唯有成佛才是真孝
講起孝道,有的人一聽到這樣講,就想:「我要回家孝順我的父母。」可是,到了家裡,見著父母,又忘了孝。為什麼忘了?就因為我們沒有明白什麼是真正孝順父母。
真正孝順父母,就是你要研究佛法。你在這兒研究佛法,就是孝順父母,不是說我回到家裡去,才是孝順父母;可是到了家裡,又忘了孝順父母。你在這兒研究佛法,做一個世界最好的人,這對於世界就有利益;對世界有利益,這就是孝順父母。所以,孝分為四種:有小孝、大孝,有遠孝、近孝。什麼叫「小孝」?小孝是孝於庭闈,就只是在家裡孝順自己的父母,沒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未能做到廣大的孝。什麼叫「廣大孝」?廣大的孝就是「大孝」——孝於天下,以天下的父母為父母,這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這是廣義的,不是狹義的。但這大孝,還談不到真正的孝。「真孝」是什麼?真孝,只有你成佛,那才是真孝;這是在四種的孝之外,是一種真正的孝順。釋迦牟尼佛的父親不準他出家,把他鎖在皇宮里,他自己偷偷跑去出家修行,在雪山受了六年的苦,然後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悟道成佛,這是真正的孝順。當他成佛了,就到天宮為母親說法,你說這是不是真孝呢?什麼叫「近孝」?近孝是仿照近代孝順父母的人,學習孝順父母的方法,這叫近孝。「遠孝,孝於萬古;近孝,孝於當時。」近孝也可以說是小孝,但是又有多少不同的。遠孝,孝於萬古,好象中國有二十四孝,這是孝於萬古,萬古流芳。孝雖有遠孝、近孝、大孝、小孝,要是講起真正的孝順,就是修道,將來成佛。你們研究的佛法,不回家去,這就是「真孝」。真正能研究佛法,能行持佛法,這才是真正的孝順父母。

❿ 宣化上人開示的六字大明咒轉經輪的功德

一念這個〈六字大明咒〉,無量諸佛、無量菩薩、無量護法金剛,都常常擁護你。所以觀音菩薩說完這〈六字大明咒〉之後,就有七億那麼多的佛來擁護圍繞。這個〈六字大明咒〉的力量是不可思議,這種功能也不可思議,這種的感應道交也不可思議,所以這叫密宗。要是詳細說,那是無量無邊的意思,說不完。

參考資料:掏寶dd店pp鋪:吉祥寶藏勝友泰